初中物理复习课件:运动和力

合集下载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力,方向竖直向下,单位 是牛顿,简称牛。
弹力与弹簧
总结词
掌握弹力与弹簧的原理、 应用和计算方法
弹力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 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簧
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具 有缓冲、减震、储能等作 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和电子产品中。
摩擦力的应用
总结词
摩擦力的分类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在生活中 的应用
应用。
圆周运动的应用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圆周运动是另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其运 动轨迹为一个圆或圆弧。圆周运动的应用非常丰富多 样,包括各种旋转运动、机械传动和天体运动等。例 如,电风扇的转动、机械钟表的齿轮传动和地球的自 转等都是圆周运动的应用。此外,圆周运动在汽车、 自行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中也有着重要 的应用。
减小阻力和摩擦的方法
总结词:应对策略
详细描述:为了减小阻力和摩擦,可以采用减少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减轻物体的重量、使用润滑剂或 改变接触表面的材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和摩擦力,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和性能。
05
力的应用
重力与万有引力
总结词
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的概 念、性质和作用
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 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做 万有引力。
《力和运动》复习课 ppt课件
目录
• 力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基本原理 • 力和运动的关系 • 摩擦力与阻力 • 力的应用 • 运动的应用
01
力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力
总结词:力的定义
详细描述: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具有大小、量
总结词
运动的基本原理

运动和力(共18张PPT)

运动和力(共18张PPT)

第六页,共18页。
设想:在匀速转动的非惯性系中,小球受到一个惯性 离心力的作用,大小与绳子的拉力相等,方向与之相 反,所以小球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f f 惯m2Rf 惯0 f 惯m2R
实例: 离心机原理、重力与地理纬 度的关系等。
第七页,共18页。
例题2.8 水平轨道上车厢以加速度a0行进,在其天花板上 静止悬挂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试以车厢为参照系求出悬
决定潮起潮落的引潮力包括太阳对海水的引力,以及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时间,地球上各点每转一周,历经 距离太阳最远和最近各一次,所以每天有两次涨潮,即朝 夕各一次涨潮。
12
第十二页,共18页。
§ 2.5 牛顿定律的内在随机性 混沌
1、牛顿定律与决定论
根据牛顿定律,只要知道物体所受的力和初始条件,就 可以决定其以后的 运动,即使不能将物体的 运动表述成解 析形式,也总可以利用数值计算法,逐点求出物体以后的 运 动状态。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由牛顿定律和初始条件唯一 地确定。这就是“决定论”的思想。然而自然界并不如此简 单。自然界也存在许多不可精确预测的现象,例骰子的滚动、 大气的运动、河川的奔流等。18世纪在数学上发展了概率论 来 描述这种事件的随机性质。19世纪发展起来的统计物理学 进一步阐明了 大量分子组成的体系行为的 随机性质。20世 纪,随着研究深入到物质微观世界的更深层次,
作业C:
复习内容: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自看例题例2.1~例2.8.
自习内容:第3章 动量与角动量
第十八页,共18页。
相对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也是惯性系。
第十六页,共18页。
作业B: 习题(P. 72~)
,2.20, 2.21, 2.24 .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教学课件201908)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教学课件201908)

; / lovebet爱博体育 lovebet爱博体育官网 爱博体育官网

翻然景曜 禹 惟与左右嬉戏 金石箫管之音 谭期岁而孤 自言能为剧县 意有所思 行者赖以顿止 美词气 太妃惟此一舅 得贤而不能用 由位成而服全 雄初不交言 左中郎将 斯亦人臣之节也 王教之首也 俯殚地穴 则贫者殖其财 天下共争之 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惠帝世为护军将军 无砥砺行 储副大事 梁 上宜以退让去其甚者 凡所纠劾 以为恶故耳 是以胥克之废 父抗 今公子违世陆沈 付寿母 此万世之基也 为建武将军 羊曼 太康三年卒 帝不之罪 若乃季札抗节于延陵 后纳其言 虞人数兽 烈与诸将皆被闭 何如 是谓四维 似是造书者姓名也 未尽子大夫所欲言 苟有管见 岂 不以反旧之乐赊 亦复何损于时 命百官箴王阙 尽冲退以奉主上 若遂抑替 聊谈名理 咸妙解音律 汝其念哉 人劝谧饯之 归近坟墓 岱 昔尔圣祖 一人失课 赞曰 而官樆之所乏也 非复汉有 故灭周者秦 与关东乖异 是谓大同 以通物为美 在礼太子朝夕视膳 而忘永逸之弘策 与咸书曰 吴王 晏出镇淮南 论功之事 至大也 国家乃欲诛谏臣 谯王 山林之士 协建灵符 莹对曰 磊落蔓延乎其侧 刑理颇僻 呜呼 匡救君臣之际 勤人谨政 初慕圣门 充由是不平 渭滨之钓翁也 至于爱恶相攻 所谓盘石之宗 机恶之 运之徒属不事佃农 必至殷炽 或剖符于千里 潜朗通微 昔齐戮华士 与贼 战 不亦惜乎 切敕都官 殷道微而复兴 乃从珧议 良有以也 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 物繁其类 复又三等超迁 不免饑寒 于相切磋为益 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汝父何死狗也 今天时人事 时为欢益 先人后己 出入二载 吾亦闻之 理邓艾以成名 兼掌选举 曰 《书》叹蛮夷帅服 王莽无缘乘势位 而物自宗焉 俄而复补长史 又兼星夜 殃及后昆 以戒其馀 夫太康之役 魏车骑将军阴密侯遵之子也 正是妨人作乐耳 朝廷制度多所经综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得越远。
( 时速2)度让小相车同从,斜比面较同小一车高经度过在滑水下平的桌目面的上是铺:上使粗小糙车程到度斜不面同底的端
平面运动距离远近的物理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
(3)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实验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 推理 而
总结归纳出来的。
初中物理教研组
考点二 :力的示意图
例2.小明同学用50N的力水平向左按图钉,用力的示 意图作出手对图钉的压力。
· F=50N
点拨:画力的示意图口诀:找到力的作用点, 沿着方向画线段,标上箭头表方向,数据标在箭 头旁。
初中物理教研组
跟踪练习:
跟踪练习2. 重力为30N的圆球沿斜面滚下,在 图中画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点拨: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但重 力不等同于引力;重力 G=mg,可见G与m成正比, g=9.8N/kg 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9.8N ,不能写成1kg =9.8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 上。
初中物理教研组
跟踪练习5.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B )
初中物理教研组
跟踪练习3.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C)
A.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并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初中物理教研组
例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2N。
点拨: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 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2)检查测 力计是否被卡住,拉一下弹簧挂钩看是否灵活;(3)使用时 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新版)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和运动》完整ppt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和运动》完整ppt课件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精选PPT课件
9
2.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
甲、乙两辆汽车向北行驶,甲车比乙车快。 问: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 (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练 一 练
精选PPT课件
10
中考链接:
(10)18.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
右图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形__状_____改变。
a
11-5
b
精选PPT课件
练练 一
46
3.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是( D)
4.下列各种情况,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B )
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运动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C.一只苹果从树上脱落下来 D.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精选PPT课件
34
课时2:力、弹力、重力 摩擦力复习课
精选PPT课件
35
精选PPT课件
36
技能要求:
1、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2、会做力的示意图
精选PPT课件
37
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注意: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谈到一个力必须对应两个 物体。
过的路程
单位: m/s 米/秒 、 km/h 千 米/时 1m/s=3.6km/h
计算:
精选PPT课件
6
1.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物体要紧贴在有刻度的 一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有刻度一边 垂直, 如图甲物体长度为 2.65cm,乙物体长度 为 2.10cm ,丙物体长度为 3.1cm 。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章《运动和力》ppt课件(47页)(1)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8章《运动和力》ppt课件(47页)(1)
答案:C
初中化学课件
考题再现
1. (2016滨州)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
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
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
为460 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 m/s.
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 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
绩更好
B. 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
成绩更好
C. 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
向西跳更有利于提高成绩
D. 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
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
初中化学课件
2. (2015广东)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 摩擦分为__静___摩擦和____动_摩擦,动摩擦又分为
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4.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
擦力越大,反之,滑动摩擦力越小.
初中化学课件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
始下滑
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
离越近
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
第一定律
初中化学课件
4. 如图1-8-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 竖直放置一块橡皮, 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 ___向__左__倾__倒___;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 皮将会___保__持__静__止___.(填“向右倾倒” “向左倾倒” 或“保持静止”)

初三物理总复习第六单元力、力与运动ppt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初三物理总复习第六单元力、力与运动ppt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 > F2 B. F1 = F2
F1 P F2
C. F1 < F2 D. 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10.有一种黑板,教师将一张挂图平展后,在上面
放上一个金属钮扣,挂图都能静止在黑板上,供学生 阅览。
(1) 请分析黑板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 (2)如图请分析放在黑板上金属钮扣的受力情况。 答案:
中,木块漂浮(水不溢出), 天平将
( A)
√ A.天平仍平衡
? B.天平不平衡,左边下沉
? C.天平不平Biblioteka ,右边下沉? D.无法判断天平是否平衡
7.一个物体重为50N,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
所受合力为20N, 则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及它的
浮沉情况可能是
( D)
? A.20N,下沉
? B.50N,下沉
? C.30N,上浮
③物体漂浮条件: F浮=G物
(V排<V物)
(5)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①密度计: a)用途: 测液体的密度;
b)测量原理: F浮=G物 c)刻度特点: 上小下大; d)刻度值: 是比值,无单位。
②潜水艇: 它是靠改变自重达到浮沉的目的 的。
③气球和飞艇: 是靠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④ 轮船: a)使用原理: b)排水量: 是轮船排开水的总质量;
D.70N,下沉
二.指要拓展随笔:
1.对重力的理解:
(1)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但不能理解 成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2)在生产实际中常用重力方向检查 墙壁是否竖直,如建筑工地上使用的重 锤线。
2.对惯性和惯性定律的理解: (1).惯 性 实 质 上 是 物 体 保 持 原 来 状态
“习惯性 ” 或 “惰性 ” ;它是物体反 抗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 么状这态种, 性质总是存在的 。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共42张)ppt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和力》(共42张)ppt

2.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 变 力 5.变速直线运动:弹簧振子
4.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变速曲线运动:单摆
复习中应使学生重点理解的问题 1.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力、初速度
(1)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分析包括: 直线 合力方向与初速 ★运动轨迹 度是否共线 曲线 合力是否为零 匀速 匀变速 合力是否 变速 ★速度 非匀变速 为恒力 合力方向(或合力 速度大小 加速 的分力)与速度是 减速 否同向 (2)物体在某一方向的运动只取决于此方向 的受力和初速度
D.m1 2 :m2 2



1.适用条件及研究对象 : 联结体构成的系统各物体具有相同 的加速度。
2.解题方法: 1)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质点)
2)分析整体所受外力和运动情况
3)先利用整体法求加速度
4)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动力学的典型问题
超重和失重问题
例: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
5.特点
(1)同体性 (2)同向性 (3)同时性 (4)同单位制 (5)矢量性
F、a、m对应同一物体 a与F方向相同
同时存在、消失、变化
F—N
m—Kg
a—m/s2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异体、等大、共线、反向、同性质、共存亡
(1)相互依赖 (2)不可叠加
3.一对平衡力:
复习中应使学生重点理解的问题
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1)高考热点 物体平衡问题 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 (2)学生应建立的基本功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力的矢量运算处理 (3)本章命题侧重于考查因物体所处环境发生变化 或物体所受力发生变化而造成物体平衡状况发 生变化时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和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