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中的临
抗生素药物对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抗生素药物对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研究目的:开展针对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研究,有效防治侵袭性牙周炎。
方法:选取该病症的40例患者,利用药物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跟踪记录。
结果:经过对所选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结论:证明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
标签:侵袭性牙周炎;臨床治疗;研究在对牙周炎的分类中,侵袭性牙周炎的危害很大,以其发病周期短、扩散速度快、侵蚀牙槽骨程度深而著称。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开展针对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研究,有效防治侵袭性牙周炎。
1研究对象通过对侵袭性牙周炎的了解,这种病症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并且以女性患者居多,本次的临床研究选取的病例,都是在35周岁以下的女性病例,病例数量为40例,选取地点为口腔科门诊,目的是通过分析这些病例,找出一种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保证患者免受病痛的折磨。
从目前的治疗手段来讲,有基础治疗和抗生素治疗两种手段。
本病单纯用基础治疗不能消除入侵牙龈中的细菌,残存的微生物容易重新在牙根面定植,使病变复发。
所以,目前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主张应用抗生素作为基础治疗的辅助治疗。
在本次选取的40例病例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抗生素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实际用量,并对治疗用的抗生素进行分类,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2研究方法在本次选取的40例患者中,我们将其分为四个小组,每组10名患者。
我们分别对这四组患者进行了致病原因的检查。
虽然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具体的病例之中,微生物的感染方式,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致病因子还是存在许多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的目的。
从四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来看,目前侵袭性牙周炎的致病细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伴放线放线杆菌、(2)牙龈卟啉单胞菌、(3)福赛拟杆菌、(4)中间普氏菌、(5)具核梭杆菌、(6)密螺旋体。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在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在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8-12-25T14:30:13.8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4期作者:王禹锟赵宏伟郭婧玉通讯作者[导读]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在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目的:探究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在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共42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
对照组实施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D、PLT、CAL、FPG、HbA1c指标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D、PLT、CAL、F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在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抗生素;牙周炎伴糖尿病前言:牙周病合并糖尿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加重患者咀嚼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机体代谢[1]。
传统临床治疗常把两者割裂来看,药用效果不济。
随着牙周病合并糖尿病发病例数的增多,医务人员也加强了对其的探究。
相关学者提出以牙周基础治疗+抗生素可提升药用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故本文选取病例开展试验探究,观其详实。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42例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
观察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65.3±23.1)岁;对照组男14例,女7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5.7±23.9)岁。
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纳入标准:纳入无其他合并症;口内留牙≥16颗。
(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上呼吸道感染;6个月内曾进行牙齿洁治、刮治患者。
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基础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短期疗效分析

2018 年11月第5卷/第32期V ol.5, No.32 Nov. 2018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163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基础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短期疗效分析刘 洋,赵立霞*(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济南 250012)【摘要】目的 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不同时机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龈下刮治之前口服药物阿莫西林片与甲硝唑,对照组患者则在接受龈下刮治之后1天开始口服药物阿莫西林片与甲硝唑。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周相关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M分级评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采取患者龈下刮治之前口服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能够有效提升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该口服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治疗时机;阿莫西林;甲硝唑【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32.163.02牙周炎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口腔疾病,是以牙菌斑作为原始病因机制的牙周组织炎性疾病。
临床中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多采取机械治疗与抗生素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通过口服药物能够实现运用刮治器对于根分叉和牙周袋底所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杀灭口腔内致病菌,治疗效果良好。
然而患者服药时机选择将对其临床疗效产生不同影响[1]。
本次研究将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与甲硝唑的疗效差异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6T02:28:58.57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6期作者:孙永萍[导读]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从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侵袭性牙周炎治疗的患者80例,治疗前40例,治疗后40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孙永萍七台河市桃山区孙永萍口腔诊所 154600【摘要】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从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侵袭性牙周炎治疗的患者80例,治疗前40例,治疗后40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
结果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情况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治疗后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治疗后的患者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理想,不但改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而且可以加深牙周探诊深度,为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疗效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asic periodont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40 cases before treatment and 40 cases after treatment.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from the data in Table 1,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ooth loosen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ooth loosening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data in Table 2 that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are ver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the bleeding index, plaque index and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re more ideal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asic periodont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is ideal.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ooth loosening of patients, but also deepen the depth of periodontal exploration. It is a feasible treatment method and is worthy of extensive use.[Key words]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Basic periodontal therapy;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侵袭性牙周炎为临床常见口腔病,高于于年轻群体,具有发展快的特点,严重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评价

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评价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辅助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患者各3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甲组患者加服阿奇霉素,乙组患者加服阿莫西林与甲硝唑,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D、BI、CAL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中,阿奇霉素的疗效与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的疗效相当,均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牙周炎症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先予以牙周基础治疗,之后予以牙周手术、修复、正畸等治疗[1]。
针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来说,临床常用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等。
本文现对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患者各30例。
纳入标准:符合侵袭性牙周炎诊断标准;3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全口牙≥20颗;1年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无药物过敏史;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均自愿参加,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全身状况不佳,无法接受临床口腔检查;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吸烟;临床资料不齐全。
甲组中,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18~48岁,平均为(32.52±2.56)岁。
乙组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19~48岁,平均为(32.78±2.14)岁。
年产1亿支甲硝唑凝胶剂工艺车间设计概述

年产1亿支甲硝唑凝胶剂工艺车间设计概述摘要:为设计甲硝唑凝胶剂车间工艺,了解甲硝唑基本理化性质及作用,根据其研究进展并比较甲硝唑各剂型优缺点,确定制备甲硝唑凝胶剂,并选择甲硝唑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车间工艺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甲硝唑甲硝唑凝胶剂制备方法工艺车间设计硝基咪唑是一种治疗厌氧和原发性感染的良药.其中甲硝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便宜的。
甲硝唑是一种广谱的合成抗真菌吡咯类药物,对多种真菌都有抗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口腔、妇科和皮肤病。
目前,甲硝唑主要分为片剂和栓剂。
然而,甲硝唑片剂和栓剂在使用上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口服片剂局部获得的药物实际浓度较低,不能产生良好的杀虫效果,所以需要进一步增加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药物依赖性差,难以坚持用药;栓剂虽然弥补了口服给药的不足,局部给药浓度高,可防止肝脏发生“首过效应”,用量小,但对真菌性皮肤感染来说用药不方便,患者依从性差。
而凝胶剂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实际局部浓度,而且可以减少用量,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便达到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本次课题设计决定制备甲硝唑的凝胶剂。
一、甲硝唑概述甲硝唑是一种抗生素也是一种抗原虫剂。
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由厌氧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如腹腔、女性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骨骼和关节等的厌氧菌感染,也对败血症、脑膜感染和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有效。
甲硝唑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其所含硝基可被易感生物激活并还原为高活性自由基阴离子,具有抗厌氧菌作用,进而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为了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导致细菌的灭绝。
目前,甲硝唑已广泛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溶血性阿米巴、贾第鞭毛虫病、产甲烷古菌、破伤风、牙周炎和牙龈炎等。
然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由于甲硝唑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进行,因此肝病患者应减少甲硝唑的用量。
虽然甲硝唑引起的肝毒性很少见,但其后果可能很严重,如肝衰竭和死亡。
正常情况下,停药1~3个月后,肝毒性即可恢复。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论文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51-01【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侵袭性牙周炎患者12例实施牙周基础治疗,与同期牙周基础治疗的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3月后来对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及附着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二种牙周炎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水平(al)检查情况显示,侵袭性牙周炎与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pd、bop、al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侵袭性牙周炎与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3个月pd、bop、al指数改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近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疗效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p)与慢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在临床上是二种不同类型的牙周炎症,其不同之处在于病变进程、致病微生物以及牙周治疗的反应上1]慢性牙周炎的致病菌,而侵袭性牙周炎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较为特异的病原菌之一为伴放线杆菌。
另外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普遍还存在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并且有家族聚集性。
因此,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后往往预后不良,常造成牙齿的早期丧失。
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1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与同期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对治疗前与治疗3月后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及附着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1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8岁;与同期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46岁,平均年龄39.5岁;纳入标准为:近半年未接受过牙周治疗,无慢性疾病、1月未服用过抗生素,无吸烟史。
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序列治疗的临床分析

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序列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病人在牙周序列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
方法:选取15例GAgP病人,依次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和光动力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是否继续行牙周手术。
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后全口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牙齿松动度等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患者治疗前全口探诊深度均数是(3.89±2.18)mm,牙龈探诊出血阳性位点占总比例的87.65%;序列治疗一年后病人的全口探诊深度平均值是(2.28±1.26)mm,探诊出血阳性位点下降至8.9%,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GAgP病人在有效的牙周序列治疗和定期维护配合下,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探诊深度探诊出血【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33-02目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该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下群体,有严重而快速的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环,早期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多已为晚期[1-2]。
GAgP不仅易使病人丧失患牙,还会对外貌、心理、社交活动等造成较大障碍,本次笔者对我院2013~2014年诊治的15例患者进行牙周序列治疗,经12个月纵向观察后,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材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选取我院2013~2014年诊治的15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病人,均为重度,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18~30岁之间,平均为(24.3±4.1)岁,包括425颗牙齿在内的2516个位点收入纵向观察范围。
严格按照牙周病标准分类,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GAgP。
收录的病人要求:无系统性疾病,近3个月未服用过抗生素,近6个月内未做过牙周治疗,无不良嗜好,口内剩余牙齿不少于25颗,病人能有效的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杨善麟җꎬ杨㊀番(上海沪东医院口腔科ꎬ上海200129)㊀㊀DOI:10 3969/j issn 1006 ̄2084 2019 14 036җ通信作者E ̄mail:YSL15721518393@163.com中图分类号:R781.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2084(2019)14 ̄2903 ̄05㊀㊀摘要:目的㊀比较抗生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中的临床疗效ꎮ方法㊀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沪东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6例GAgP患者为研究对象ꎬ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局部组㊁全身组和对照组ꎬ各42例ꎮ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ꎬ包括彻底的龈上洁治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ꎮ在此基础上ꎬ局部组将米诺环素局部注射到牙周袋的底部ꎬ1次/周ꎬ连续给药4周ꎻ全身组患者口服阿奇霉素ꎬ0.5g/dꎬ连续给药3dꎮ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㊁治疗后6周的出血指数(BI)㊁菌斑指数(PLI)㊁临床附着丧失(CAL)㊁牙周探诊深度(PD)ꎬ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㊁降钙素原(PCT)㊁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㊁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ꎮ结果㊀各组治疗后BI㊁PLI㊁CAL㊁P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ꎬ局部组降低更显著(P<0.01)ꎬ各时间点间BI㊁PLI㊁CAL㊁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ꎬ各指标组间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各组治疗后TNF ̄α㊁PCT㊁hs ̄CRP㊁IL ̄6均低于治疗前(P<0.01)ꎬ局部组降低更显著(P<0.01)ꎬ各时间点间TNF ̄α㊁PCT㊁hs ̄CRP㊁IL ̄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ꎬ各指标组间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局部注射米诺环素㊁口服阿奇霉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GAgP均有显著治疗效果ꎬ局部治疗能明显改善牙周相关指标与炎症反应ꎬ治疗效果更加明显ꎮ关键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ꎻ米诺环素ꎻ阿奇霉素ꎻ给药途径ꎻ牙周基础治疗ClinicalEfficacyofDifferentAntibioticDeliveryRoutesCombinedwithBasicPeriodontalTherapyforGeneralizedAggressivePeriodontitis㊀YANGShanlinꎬYANGFan.(DepartmentofStomatologyꎬShanghaiHudongHospitalꎬShanghai200129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comparetheclinicalefficacyofdifferentantibioticdeliveryroutescombinedwith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forgeneralizedaggressiveperiodontitis(GAgP).Methods㊀Atotalof126patientswithGAgPadmittedtoShanghaiHudongHospitalfromJan.2016toDec.2018wereincludedinthestudyandrandomlydividedintoalocalgroupꎬasystemicgroupandacontrolgroupꎬ42caseseach.Allpatientsreceivedbasicperiodontaltreatmentꎬincludingcompletesupragingivalscalingꎬsubgingivalscalingandrootplanning.Onthisbasisꎬpatientsinthelocalgroupweregivenminocyclineinjectedintothebottomofperiodontalpocket(onceaweekfor4weeks)ꎬwhilepatientsinthesystemicgroupwasgivenazithromycinorally(0.5g/dfor3days).Theperiodontalindexesincludingbleedingindex(BI)ꎬplaqueindex(PLI)ꎬclinicalattachmentloss(CAL)ꎬprobingdepth(PD)ꎬandserumlevelsofinflammatoryindicatorsincludingprocalci ̄tonin(PCT)ꎬhigh ̄sensitivityC ̄reactionprotein(hs ̄CRP)ꎬ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andinterleukin ̄6(IL ̄6)werecomparedbetweenthethreegroupsbeforeand6weeksaftertreatment.Results㊀TheBIꎬPLIꎬCALandPDineach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P<0.01)ꎬandthelocalgroupdecreasedmoresignificantly(P<0.01).ThedifferencesofBIꎬPLIꎬCALandPDbetweenthetimepoint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ꎬwhile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grouptimepointinteractions(P>0.05).ThelevelsofTNF ̄αꎬPCTꎬhs ̄CRPandIL ̄6ineachgroupwerelow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P<0.01)ꎬandthelocalgroupdecreasedmoresignificantly(P<0.01).ThedifferencesofTNF ̄αꎬPCTꎬhs ̄CRPandIL ̄betweendifferenttimepoint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ꎬwhile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grouptimepointinteractions(P>0.05).Conclusion㊀LocalinjectionofminocyclineandoralazithromycincombinedwithperiodontalbasictherapybothhavesignificanttherapeuticeffectforGAgP.Localinjectionofminocyclinecouldsignificantlyimproveperiodontalindexesandinflammatoryresponseꎬwhichismosteffective.Keywords:GeneralizedaggressiveperiodontitisꎻMinocyclineꎻAzithromycinꎻAdministrationrouteꎻBasicperiodontaltherapy㊀㊀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ꎬAgP)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牙周炎症ꎬ根据患牙的分布可分为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aggressiveperiodontitisꎬGAgP)[1]ꎬ后者在我国的发病率更高ꎬ危害更大[2]ꎬ能在短期内破坏牙槽骨ꎬ丧失牙周附着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ꎮ目前GAgP的治疗原则与慢性牙周炎基本相同ꎬ患者需进行龈上洁治㊁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ꎬ通过机械治疗帮助牙周组织的再附着[4]ꎬ但单纯机械治疗有局限性ꎬ临床上常应用抗生素来抑制或清除牙周致病菌ꎬ以提高临床疗效ꎮ在牙周炎患者的基础机械治疗中通过辅助应用相关的抗菌药物ꎬ可使药物的作用深达牙周袋底ꎬ并能有效消除侵入患者牙周袋壁上颌口腔黏膜中的致病菌ꎬ对于单纯机械治疗的方案效果更加显著ꎮ本研究旨在比较抗生素不同给药途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GAgP的应用效果ꎬ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ꎬ现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沪东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6例GAgP患者为研究对象ꎮ入选标准:①符合1999年Armitage[5]国际研讨会提出的牙周疾病和状况分类系统中GAgP的诊断标准ꎻ②近半年内未服用任何抗生素ꎻ③既往未接受正畸治疗ꎬ且近1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ꎻ④临床资料完整可靠ꎮ排除标准:①全口牙不足25颗ꎻ②对四环素类药物等抗生素过敏ꎻ③合并心㊁肝㊁肾等脏器的严重疾病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史ꎻ④吸烟者ꎻ⑤妊娠期妇女ꎮ上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局部组㊁全身组㊁对照组ꎬ各42例ꎬ患牙数分别为526颗ꎬ498颗ꎬ515颗ꎮ各组患者的性别㊁年龄㊁体质指数㊁患牙的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1ꎮ本研究方案及方法经上海沪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ꎬ标本的采集过程以及研究方法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ꎬ患者本人或家属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ꎮ1.2㊀方法㊀患者确诊后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ꎬ首先对患者进行口腔的卫生指导ꎬ如正确刷牙㊁使用牙线等ꎬ然后在Primacaine(碧兰麻)局部麻醉下完成彻底的龈上洁治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ꎬ并用3%过氧化氢冲洗牙周袋ꎮ在此基础上ꎬ局部组选择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ꎬPD)>5mm的位点ꎬ将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SunstarINCJapan生产ꎬ批号:H20100244)通过注射器注入牙周袋的底部ꎬ注意注射速度不能过快ꎬ直到龈缘处可见软膏ꎬ给药后1h内禁食㊁禁止漱口ꎬ每周注射1次ꎬ连续给药4周ꎻ全身组患者口服阿奇霉素ꎬ每次0.5gꎬ每日1次ꎬ饭后2h服用ꎬ连用3dꎮ表1㊀各组GAgP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患牙性别(男/女)年龄(岁ꎬ xʃs)体质指数(kg/m2ꎬ xʃs)患牙的位置分布(颗)前牙上颌前牙下颌后牙上颌后牙下颌对照组42/51516/2626.7ʃ5.622.4ʃ2.3109111145150局部组42/52612/3026.5ʃ5.022.1ʃ2.3110118146152全身组42/49816/2626.9ʃ5.322.3ʃ2.5112106138142χ2/F值1.1180.262a0.266a0.565P值0.5720.8450.7910.997㊀㊀GAgP: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ꎻ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ꎻ局部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局部注射ꎻ全身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阿奇霉素ꎻa为F值ꎬ余为χ2值1.3㊀观察指标1.3.1㊀牙周疗效㊀全部患者在治疗前㊁治疗后6周进行牙周疗效评估ꎬ选择PDȡ5mm位点进行观察ꎬ每颗牙记录近中颊㊁颊正中㊁远中颊和舌正中4个位点ꎬ评估牙周相关指标: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ꎬBI)㊁菌斑指数(plaqueindexꎬPLI)㊁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attachmentlossꎬCAL)㊁PDꎮBI是用牙周探针轻探入牙周袋底ꎬ取出探针30s后观察有无出血ꎬ总分0~5分ꎬ分数越高表明出血情况越严重ꎮPLI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与探针探查来确定龈缘附近牙面的菌斑量ꎬ总分0~3分ꎬ分数越高表明菌斑量越多ꎮCAL㊁PD分别是指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㊁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ꎮ1.3.2㊀血清炎症指标与生化指标㊀在治疗前㊁治疗后6周ꎬ采集全部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mLꎬ采用双抗体夹心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ꎬTNF ̄α)㊁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ꎬPCT)㊁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 ̄vityC ̄reactionproteinꎬhs ̄CRP)㊁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ꎬIL ̄6)水平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ꎬ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ꎬ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2.1㊀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比较㊀三组间BI㊁PLI㊁CAL㊁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ꎬ各组治疗后BI㊁PLI㊁CAL㊁P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ꎬ局部组降低更显著(P<0.01)ꎬ各时间点间BI㊁PLI㊁CAL㊁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ꎬ各指标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2ꎮ2.2㊀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㊀各组间TNF ̄α㊁PCT㊁hs ̄CRP㊁IL ̄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ꎬ各组治疗后TNF ̄α㊁PCT㊁hs ̄CRP㊁IL ̄6均低于治疗前(P<0.01)ꎬ局部组降低更显著(P<0.01)ꎬ各时点间TNF ̄α㊁PCT㊁hs ̄CRP㊁IL ̄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ꎬ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3ꎮ表2㊀各组GAgP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比较( xʃs)组别例数BI(分)治疗前治疗后PLI(分)治疗前治疗后CAL(mm)治疗前治疗后PD(mm)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23.41ʃ0.452.05ʃ0.322.75ʃ0.661.90ʃ0.346.73ʃ1.985.32ʃ1.126.40ʃ1.324.86ʃ1.27局部组423.23ʃ0.531.63ʃ0.692.66ʃ0.511.19ʃ0.396.69ʃ1.883.82ʃ0.526.39ʃ1.533.06ʃ0.83全身组423.33ʃ0.501.86ʃ0.232.53ʃ0.561.39ʃ0.436.83ʃ1.964.13ʃ0.646.59ʃ1.663.39ʃ1.02㊀组间F=15.231㊀P<0.001F=16.012㊀P<0.001F=18.023㊀P<0.001F=20.124㊀P<0.001㊀时点间F=20.031㊀P<0.001F=22.331㊀P<0.001F=16.331㊀P<0.001F=15.336㊀P<0.001㊀组间 时点间F=2.332㊀P=0.152F=1.053㊀P=0.166F=1.077㊀P=0.157F=1.665㊀P=0.167㊀㊀GAgP: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ꎻBI:出血指数ꎻPLI:菌斑指数ꎻCAL:临床附着丧失ꎻPD:牙周探诊深度ꎻ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ꎻ局部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局部注射ꎻ全身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阿奇霉素表3㊀各组GAg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xʃs)组别例数TNF ̄α(ng/L)治疗前治疗后PCT(μg/L)治疗前治疗后hs ̄CRP(mg/L)治疗前治疗后IL ̄6(m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250.65ʃ8.0335.46ʃ4.0620.01ʃ4.2012.21ʃ2.3225.36ʃ4.8115.33ʃ2.3630.41ʃ5.5615.32ʃ2.45局部组4250.33ʃ5.3919.69ʃ3.9620.09ʃ3.098.69ʃ1.9325.33ʃ2.819.93ʃ1.8130.39ʃ2.5613.93ʃ2.01全身组4255.69ʃ8.3623.39ʃ8.8918.59ʃ3.6910.23ʃ5.0823.98ʃ4.0312.33ʃ5.1928.13ʃ4.0511.69ʃ4.33㊀组间F=16.235㊀P<0.001F=17.332㊀P<0.001F=19.022㊀P<0.001F=16.339㊀P<0.001㊀时点间F=19.556㊀P<0.001F=20.036㊀P<0.001F=17.432㊀P<0.001F=18.475㊀P<0.001㊀组间 时点间F=2.065㊀P=0.165F=1.374㊀P=0.184F=1.366㊀P=0.173F=1.399㊀P=0.109㊀㊀GAgP: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ꎻTNF ̄α:肿瘤坏死因子 ̄αꎻPCT:降钙素原ꎻhs ̄CRP:高敏C反应蛋白ꎻIL ̄6:白细胞介素 ̄6ꎻ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ꎻ局部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局部注射ꎻ全身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服阿奇霉素3㊀讨㊀论GAgP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严重牙周炎ꎬ好发于年轻女性ꎬ其主要特征是在短时间内快速㊁严重地破坏牙周组织ꎬ表现为牙周附着的快速丧失与牙槽骨的快速吸收ꎬ引起牙齿松动㊁移位与脱落ꎬ牙周组织的破坏速度是慢性牙周炎的3~4倍ꎬ常累及全口的多数牙齿ꎬ病变广泛ꎬ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ꎬ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ꎬ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牙周科医师的关注ꎮ目前认为ꎬ牙龈卟啉单胞菌㊁福赛坦菌㊁放线放线杆菌等特定的微生物感染是GAgP的关键致病因素ꎬ这些微生物及其毒素能引起局部的免疫反应ꎬ释放一系列炎症因子[6 ̄10]ꎬ故早期抑制或彻底清除病原微生物ꎬ长期保持牙周组织的环境健康是GAgP的治疗目的ꎮ与慢性牙周炎类似ꎬGAgP患者同样需要牙周基础治疗ꎬ主要指龈上洁治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ꎬ干扰致病菌的生态环境ꎬ清除可疑的致病菌ꎬ实现牙周组织的再附着ꎬ是GAgP的基础治疗手段ꎬ临床应用广泛ꎮ但由于龈下牙根面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ꎬ单纯实施牙周的机械治疗效果有限ꎬ致病菌的清除率不高ꎬ且容易复发ꎬ尤其是已侵入牙周结缔组织者ꎮ对此ꎬ临床上常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ꎬ包括局部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ꎬ各有优缺点ꎮ在全身用药方面ꎬ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是AgP的常用治疗方案ꎬ阿莫西林是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 ̄内酰胺类抗生素ꎬ对溶血链球菌㊁肺炎链球菌㊁葡萄球菌㊁流感嗜血杆菌㊁大肠埃希菌㊁奇异变形杆菌㊁粪肠球菌等多个细菌敏感ꎬ而甲硝唑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ꎬ两者联合后扩大了抗菌谱ꎬ抗菌效果显著ꎮ但两者的不良反应均较严重ꎬ甲硝唑能引起皮疹㊁胃肠道不适㊁头痛㊁粒细胞减少㊁潮红㊁肠痉挛㊁肝毒性等ꎬ且有致畸作用ꎬ不适合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ꎻ阿莫西林也较容易引起过敏㊁恶心呕吐㊁腹泻等不良反应ꎬ故两药联用后的应用范围较窄ꎬ容易出现患者不耐受ꎬ尤其是需要长期服药者ꎬ这也是近年来局部给药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的原因之一ꎮ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㊁广谱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ꎬ对厌氧菌㊁多数革兰阴性菌㊁产黑色素类杆菌㊁螺旋体和一些非典型致病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ꎬ具有组织渗透性佳㊁半衰期长㊁抗菌作用强等优点ꎬ且不良反应较弱ꎬ基本无明显的过敏反应ꎮ而作为AgP患者龈下菌斑的常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福赛坦菌均为专性厌氧的革兰阴性菌ꎬ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均较高[11]ꎬ故阿奇霉素适合于AgP的抗菌治疗ꎮ阿奇霉素的组织渗透性较强ꎬ能有效渗透进口腔生物膜ꎬ抑制多糖的合成ꎬ从而阻止菌斑生物膜的生成ꎬ降低细菌的黏附能力ꎬ这也是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方案的优势ꎬ且阿奇霉素能被吞噬细胞所摄取ꎬ能长时间在炎症组织中释放ꎬ故在局部牙周炎症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同样较高[12]ꎮ此外ꎬ阿奇霉素的全身毒性较弱ꎬ不良反应较少ꎬ故治疗依从性更好ꎬ应用范围较广ꎮ国内已有研究证实ꎬAgP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口服阿奇霉素与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两者治疗后的BI㊁PD㊁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ꎮ米诺环素又称为美满环素ꎬ是一种抗菌作用最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ꎬ其抗菌谱广泛ꎬ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ꎬ对大多数牙周致病菌敏感[14]ꎬ且能抑制胶原酶ꎬ促进牙周组织再生长ꎬ适合于牙周炎的治疗[15]ꎮ由于全身应用米诺环素的不良反应较多ꎬ临床上常采用局部注射的给药途径ꎬ米诺环素也成为当前AgP等牙周炎局部用药的首选药物ꎬ局部给药能明显升高牙周袋内的药物浓度ꎬ延长作用时间ꎬ且血药浓度较低ꎬ不良反应相对较小ꎬ临床应用广泛[16 ̄18]ꎮ肖艳等[19]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辅助米诺环素软膏对AgP的疗效显著ꎬ能改善血清CRP㊁TNF ̄α和IL ̄17等炎症因子水平ꎮ但局部应用米诺环素也有不足之处ꎬ如引起皮肤的局部色素沉着ꎬ出现黑舌等ꎬ这可能与其引起口腔菌群失调有关ꎮ关于抗生素的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ꎬ仲琳等[20]研究比较了G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局部应用米诺环素与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这两种方案的应用效果ꎬ结果表明与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相比ꎬ抗生素的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明显提高GAgP的临床疗效ꎬ但短期内两者的应用效果无明显区别ꎮ目前国内比较GAgP患者局部应用米诺环素与口服阿奇霉素的研究较少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局部组和全身组治疗后的牙周相关指标BI㊁PLI㊁CAL㊁PD及血清TNF ̄α㊁PCT㊁hs ̄CRP㊁IL ̄6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ꎬ且局部组的治疗效果更佳ꎮ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ꎬ但局部用药具有靶向作用ꎬ治疗效果更佳ꎮ局部应用抗生素能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的细菌量ꎬ减轻炎症反应ꎬ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ꎬ安全性较高ꎬ但其只能在牙周袋内进行注射给药ꎬ无法作用于定植在颊部㊁扁桃体㊁舌背等黏膜处的细菌ꎬ作用范围较窄ꎬ且治疗周期长ꎬ每周注射1次ꎬ需连续给药4周ꎮ而口服抗生素能让药物通过血液达到口腔多个部位的黏膜处ꎬ进一步抑制致病菌的入侵与在袋内的再定植ꎬ预防病变复发ꎬ还能减少疾病活跃的位点ꎬ有助于长期控制病情ꎬ且口服阿奇霉素只需连用3dꎬ用药依从性较高ꎬ但全身给药后牙周袋内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ꎬ且更容易引起机体的菌群失调ꎬ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ꎮ局部用药可能更适合于全口受累牙数较少ꎬ或不能口服抗生素㊁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ꎬ而全身用药可能更适合于牙感染位点较多㊁局部用药仍不能控制者ꎬ可在选择局部用药基础上联合全身用药ꎬ提高临床疗效ꎬ防止炎症复发ꎮ值得注意的是ꎬ抗生素的应用对于GAgP均是辅助治疗方法ꎬ单用任何抗生素都不能有效治疗GAgPꎬ需在用药前实施彻底的龈上洁治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ꎬ通过机械治疗来清除菌斑牙石ꎬ破坏菌斑的生物膜结构ꎬ同时需进行口腔卫生的健康宣教与指导ꎬ加强对菌斑的控制ꎮ综上所述ꎬ局部注射米诺环素㊁口服阿奇霉素这两个抗生素给药方案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GAgP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ꎬ局部应用抗生素能明显改善牙周相关指标与炎症反应ꎬ治疗效果更加明显ꎮ参考文献[1]㊀SusinCꎬHaasANꎬAlbandarJM.Epidemiologyanddemographicsofaggressiveperiodontitis[J].Periodontologyꎬ2014ꎬ65(1):27 ̄45.[2]㊀常静ꎬ马钧.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ꎬ2016ꎬ36(5):614 ̄618. [3]㊀Oettinger ̄BarakOꎬSelaMNꎬSprecherHꎬetal.Clinicalandmicrobi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localizedaggressiveperiodonti ̄tis:Acohortstudy[J].AustDentJꎬ2014ꎬ59(2):165 ̄171. [4]㊀孙晓娟ꎬ许春姣ꎬ池毓坦ꎬ等.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变化的CBCT评价[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ꎬ2017ꎬ27(11):638 ̄643.[5]㊀ArmitageGC.Developmentofaclassificationsystemforperiodon ̄taldiseasesandconditions[J].AnnPeriodontolꎬ1999ꎬ4(1):1 ̄6.[6]㊀HölttäVꎬKlemettiPꎬSaloHMꎬetal.Interleukin ̄17immunityinpediatricCrohndiseaseandulcerativecolitis[J].JPediatrGas ̄troenterolNutrꎬ2013ꎬ57(3):287 ̄292.[7]㊀ShaddoxLMꎬGonçalvesPFꎬVovkAꎬetal.LPS ̄inducedinflam ̄matoryresponseaftertherapyofaggressiveperiodontitis[J].JDentResꎬ2013ꎬ92(8):702 ̄708.[8]㊀Makesh ̄RajLSꎬJudeJꎬKannalIꎬetal.Moleculardockingstudyforinhibitorsofaggregatibacteractinomycetamcomitanstoxinsintreatmentofaggressiveperiodontitis[J].JClinDiagnResꎬ2014ꎬ8(11):48 ̄51.[9]㊀SarkarSꎬJustaSꎬBrucksMꎬetal.Interleukin(IL) ̄17AꎬFandAFininflammation:Astudyin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andrheumatoidarthritis[J].ClinExpImmunolꎬ2014ꎬ177(3):652 ̄661.[10]㊀AyZYꎬYılmazGꎬOzdemMꎬetal.Thegingivalcrevicularfluidlevelsofinterleukin ̄11andinterleukin ̄17inpatientswithaggres ̄siveperiodontitis[J].JPeriodontolꎬ2012ꎬ83(11):1425 ̄1431. [11]㊀JaramilloAꎬArceRMꎬHerreraDꎬetal.Clinicalandmicrobiologi ̄calcharacterizationofperiodontalabscesses[J].JClinPeriodon ̄tolꎬ2005ꎬ32(12):1213 ̄1218.[12]㊀WangPL.Rolesoforalbacteriaincardiovasculardiseases ̄frommolecularmechanismstoclinicalcases:Treatmentofperiodontaldiseaseregardedasbiofilminfection:Systemicadministrationofazithromycin[J].JPharmacolSciꎬ2010ꎬ1(3):126 ̄133. [13]㊀郝宝芳ꎬ续艳玲.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ꎬ2013ꎬ27(4):204 ̄208.[14]㊀KinaneDFꎬRadvarM.Asix ̄monthcomparisonofthreeperiodon ̄tallocalantimicrobialtherapiesinpersistentperiodontalpoc ̄kets[J].JPeriodontolꎬ1999ꎬ70(1):1 ̄7.[15]㊀郑佳妮ꎬ葛学军.米诺环素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与临床ꎬ2015ꎬ15(11):1593 ̄1595.[16]㊀田志翔.米诺环素辅助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ꎬ2017ꎬ4(11):2125.[17]㊀王卓为ꎬ王学玖ꎬ张凯宇.盐酸米诺环素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即刻负载种植创口感染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ꎬ2018ꎬ35(5):985 ̄987.[18]㊀赵然ꎬ胡秋斌ꎬ余彩琴ꎬ等.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J].上海医药ꎬ2016ꎬ37(5):31 ̄33ꎬ44. [19]㊀肖艳ꎬ谭小兵ꎬ徐静舒.米诺环素辅助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重庆医学ꎬ2015ꎬ44(9):1208 ̄1210. [20]㊀仲琳ꎬ陈青宇ꎬ贺娜.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后不同方式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对比[J].包头医学院学报ꎬ2017ꎬ33(2):37 ̄38.收稿日期:2019 ̄04 ̄06㊀修回日期:2019 ̄06 ̄26㊀编辑:伊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