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地形图基本知识共42页

合集下载

地形图基本知识(非常实用)

地形图基本知识(非常实用)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

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等高线图的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1)选“点”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地形图的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地形图的基础知识资料课件
灾害防治
数字地形图可用于灾害预警、 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提
高灾害防治能力。
05
地形图的未来发展
数字地图的发展趋势
01
数字地图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数字地图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未来数字地图将继续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提供
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02
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
地形图的基础知识资 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 地形图的制作方法 • 地形图的阅读和分析 • 地形图的数字化技术 • 地形图的未来发展
01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地形图的定义
总结词
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将地球 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缩绘到平面图纸上 的地图。
详细描述
地形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它通 过精确的比例尺和平面图纸,将地球 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进行缩绘,为 人们提供了直观的地貌信息。
成本低等特点。
遥感技术在地形图制作中的应用特点
03
信息量大、实时性强、精度较高,可大幅提高地形图制作的效
率和精度。
03
地形图的阅读和分 析
地形图的阅读
确定地图投影类型
根据地图用途选择合适的 地图投影,如等角投影、 等面积投影等。
识别地图符号
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 义,如等高线、颜色、数 字注记等。
地形特征提取和分析 人工智能可以对地形图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各种地形特征, 如山峰、河流、湖泊等。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 为各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地图解读和可视化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技术,对地形图 进行智能解读和可视化呈现。这将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理 解地理信息,提高地图的使用价值。

《测量学》第六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学》第六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 map)与数字测图(digital map)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 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ppt课件
17
二.绘制坐标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比 例 尺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0000
比例尺精度
(cm)
5
10
20
50
100
ppt课件
6
三、 地形图符号
(topographic map symbols)
地形图图式分为:
地物符号(feature symbols)、
ppt课件
12
5、等高线的种类:
基本等高线——首曲线(intermediate contour) 加粗等高线——计曲线(index contour) 半距等高线——间曲线(half-interval
contour) 1/4等高线——助曲线(extra contour)
ppt课件
13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4.50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
500
上0.3mm。
500 600
ppt课件
700 800 900 1000 1:1000
21
§7.4 常规测图方法
一、平板仪的构造与使用
1、平板仪测图的原理
设地面上有A、B、C三点,需将这三点展绘到图 纸上,A为测站。在A点安置一块贴有测图纸的 平板,板面水平,将图纸上的a点对中实地的A 点。设通过AB和AC两方向的竖直面与平板的 交线为am和an,则这两交线的夹角即为∠BAC 的水平投影。若同时又用视距法或测距仪测出

测量学第7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学第7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1)数字比例尺
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注记在南 图廓外下方中央位置。
由式(7.1)可知,比例尺分母愈大,分数值愈小,比例尺就愈小;反之,
分母愈小,分数值愈大,比例尺就愈大。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分为大、中、 小三种,1∶100万~1∶20万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万~1∶2.
的代码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6°24′20″,北纬 39°56′30″,其所在1∶100万图的编号为J—50,如图7.2所示。
这里须说明的是,由于高斯投影六度带的带号是从零度经线起,自西向东分
带,而1∶100万分幅“纵行”是从180°经线自西向东分行,对于地处东半 球的我国而言,它们的关系为
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相应的代号,例如J—50—72—B。
1∶2.5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7′30″,纬差5′,按一分为四的方法,将一幅 1∶5万的图分成四幅1∶2.5万的地形图,分别用1,2,3,4作为代号,其编
号是在1∶5万图幅号之后加上相应的代号,例如J—50—72—B—4。
1∶1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3′45″,纬差2′30″,按8行8列的方法,将一幅 1∶10万的地形图分成64幅1∶1万的地形图,分别用(1),(2),„,(
带号=纵行编号-30
图7.2北半球东侧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2)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这3种比例尺地形图总的关系如图7.3所示。
1∶50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3°,纬差2°,按2行2列的方法,将每一幅
1∶100万的图分为四幅1∶50万的地形图,分别以A,B,C,D为图的代号, 其编号是在1∶100万图幅编号之后加上相应的代号,例如J—50—B。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返回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可读性:全面客观 反映 地面情况:地貌、地物、 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讯、管线、 农林等多方面信息,作为设计依据。
可量性:提供地面基本数据:点、线、角、 高程、方向、面积、坡度等。
多用性:可编绘一系列专题图。
等高线并注记高程mm) 间曲线 — 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 线mm) 辅助曲线 — 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mm)
4.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
地貌是地形图要表 示的重要信息之一。 地貌尽管千姿百态、 错综复杂,但其基本 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 典型地貌:如山头、 山脊、山谷、山坡、 鞍部、洼地、绝壁等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
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测 .


三、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关 全
称 10.0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21.0 标格网线
1988年5月 测图。
图廓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2.图示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00m 500m
0
1
1580m
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并可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 起的误差,速度快,直观;换算精度低。
(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图 l:500 、 l:1000 、 l:2000 、 l:5000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地形图基础知识⼀、地形图的基本组成⼀幅正规地形图由图名、图号、⽐例尺、内外图括、接图表、坡度尺、三北⽅向线、图⾯内容(地形与地物)和图例等部分组成。

1、图名:⼀般以图幅范围内最⼤获最重要的地名作为图名,写在图纸的正上⽅。

2、图号:即地形图的编号。

由地形图所处的经纬度范围所决定。

⼀般放在图名下⽅。

3、⽐例尺:分为数字⽐例尺和线段⽐例尺,数字⽐例尺表⽰成1:M,M为分母,M越⼤则⽐例尺越⼩,如1:50000就是图上1厘⽶代表实地长度500⽶;线段⽐例尺是⽤线段长度直接说明实地距离,通常是把⼀根线段分成五等分,每等分1厘⽶,左⼿第⼀厘⽶处为0刻度,向左划分到毫⽶,端点处写上图上1厘⽶代表的实际距离,向右每两个厘⽶写⼀个数字(公⾥数)。

⼀般1:5000~1:50000为中⽐例尺,⼤于1:5000就叫⼤⽐例尺如1:2000或1:500等,⼩于1:50000的叫⼩⽐例尺如1:100000、1:200000等。

4、内外图括:地形图的内图括⽤细实线,南(下)北(上)两条线为本图幅的南北纬度界线,左(西)右(东)两条线为本图幅的经度范围。

如罕达汽幅1:50000地形图西界细线和东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经度为126°00′和126°15′,南界和北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纬度范围为“⾃北纬50°00′到北纬50°10′。

外图括⽤粗实线表⽰,与内图括平⾏,⽤图有⼆。

⼀是为了图⾯美观,⼆是在内外图括之间留出空间⽅便表⽰坐标值和经纬度。

5、接图表:为⽅便查找相邻地形图,在图纸的左上⾓或右下⾓绘制⼀个⽅框,分成九等分,每个⼩矩形代表⼀幅图,将本图放在中⼼位置⽤阴影线表⽰,上下左右四幅图分别表⽰本图北、南、西和东⾯相邻的四幅图,他们与本图为线接合,四个⾓上的图与本图幅为点接合。

6、坡度尺:⼀般放在图幅的左下⾓,其中的曲线代表等⾼线,由左向右越来越密集,相应的坡度也越来越⼤。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整理2010年8月13日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地貌和地物的统称)。

2、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高底起伏的自然状态,依照地貌的分类,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3、地物:地物是地球表面固定性的物体,依照地物的分布和土壤性质,可分为居民地、江河与湖泊、山林地、沙漠、沼泽地等。

4、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二、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

为了明显地看出缩小倍率,规定分子以1表示。

2、比例尺的形式:①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是以数字显示比例关系的比例尺形式,如:1:5万、1:50000等,数字比例尺的优点是比例关系明确,根据公式能方便地依比例尺进行图上长或实地长的计算。

L=l*M、l= L/M。

②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是将图上长,按比例尺关系直接注记成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尺形式。

直线比例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从0分划向左的部份为尺头,尺头全长为1厘米,并将其等分为10个分划,每一分划的分划值为1毫米;从0分划向右的部份为尺身,尺身亦按1厘米一个刻划。

尺头的左端点按比例尺以米为单位将图上长注记为实地水平线段长,尺身以整公里为单位注记。

3、图上量读距离:两点间距离的量读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用两脚规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二是用厘米尺和地形图比例尺量算;三是用里程表量读。

①用两脚规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在地形图上用两郐规量得土堆至独立房之间的张距后,在直线比例尺上进行比量。

地形图基础知识

地形图基础知识

2、数字地形图:ຫໍສະໝຸດ §9-2 地形图 应用的基本内

(1)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 得大于±10cm,施测困难的不得大于±15cm;
(2)相邻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10cm,施 测困难的不得大于±15cm;
(3)地面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 误差在稳固坚实地面不得大于±5cm,其他地面不 得大于±10cm;不定形地形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 大于±20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0cm。
四、等高线
等高线
(一)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 (三)等高线分类 (四)用等高线表示的典型地貌 (五)等高线特性
(一)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地面上高 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 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的 原理
(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 (二)、等高线h、d、i关 系
根据我国《城市测量规范》(1999年)的规定:
(1)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为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 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 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0.4mm。
(2)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其精 度要求按上述规定适当放宽,分别为0.75mm和0.6mm。
§9-2 地形图 应用的基本内
雨水流淌方向
3.鞍部
3.鞍部
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 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4.绝壁与悬崖
4.绝壁与悬崖
(a)陡崖:坡度在70º以上。
(b)绝壁:上下垂直的陡崖。也称断崖。
(c)悬崖:崖口倾斜到陡壁外面而悬空。
符号表示
(a)
(b) 符号表示
(c)
等高线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