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腹、炉底、炉缸烧穿应急预案
高炉炉缸(炉基等)烧穿应急处置方案

高炉炉缸(炉基等)烧穿应急处置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高炉是冶炼铁矿石以生产生铁的关键设备,在高炉的生产过程中,炉缸(炉基等)烧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故障。
炉缸烧穿会导致炉内压力不稳定,铁水泄漏,严重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为确保高炉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制定高炉炉缸烧穿应急处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处置组织架构成立高炉炉缸烧穿应急处置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厂长、车间主任、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置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炉缸烧穿故障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
2. 应急处置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故障评估,确定故障范围和严重程度。
3. 根据故障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并组织实施。
4. 故障处理过程中,密切监控炉内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安全稳定。
5. 故障处理完成后,对高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生产安全。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停止高炉生产,切断炉内煤气供应。
2. 安排人员对炉缸进行冷却,降低炉内温度,防止烧穿范围进一步扩大。
3. 根据炉缸烧穿的范围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封堵措施,阻止铁水泄漏。
4. 对炉缸进行紧急修复,包括焊接、补焊等,确保炉缸的完整性。
5. 对高炉进行全面检查,查明炉缸烧穿的原因,并进行整改。
6. 加强高炉的日常维护和监控,确保生产安全。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1. 加强值班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3. 做好应急处置的记录和报告,为今后类似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4. 加强高炉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隐患。
六、总结高炉炉缸烧穿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高炉生产的安全性,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
通过加强值班监控、日常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隐患,确保高炉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急处置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确保在发生炉缸烧穿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高炉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高炉炉缸烧穿事故应急预案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高炉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保障高炉生产顺行和员工生命安全,本着防控结合的原则,对高炉工序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来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顸案,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炉烧穿事故时发生的紧急情况。
三、职责:车间组织,每年一次组织全体从事生产的员工学习高炉烧穿事故时应急预案,掌握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准确采取应急措施。
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刘倬彪成员:马德民、张乾、于原浩、解英群、孙立宝、孟宏成、肖玉成、刘金一、董晓强、李长武、翟荣武、五、发生事故时通知的相关部门及电话:安全科:8158492 8195621煤防站:8195753 8154384调度室:8155716 8155717 8155505医务室:8155611火警:119急救:120六、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预防措施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预防工作是事故救援工作的基础,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应急行动的关键。
防止高炉烧穿采取的主要措施:1)成立安全生产特别维护小组,生产副厂长任组长,相关副厂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有关科室领导及专业人员组成。
安全生产特别维护小组:组长:马德民副组长:于原浩、解英群成员:孙立宝、孟宏成、肖玉成、刘金一、董晓强、李长武、翟荣武、2)工作职责与分工①设备科:负责高炉设备维护计划的制订,组织准备炉体维护所需备品备件,高炉冷却系统及安全设施所需风水电气供应,安排专业点检员每天对炉皮进行温度检测,督促检查高炉、检修车间对炉皮温度的检测情况,保证炉皮温度准确无误,将检测情况汇总后及时通报。
②生产科:制订生产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高炉炉体各部位情况对各项操作制度进行调整,监督各单位执行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
③技术科:调查、收集国内同类高炉炉体维护相关参数及成功经验供高炉操作调剂参考。
炉底烧穿事故应急预案

炉底烧穿事故应急预案
一、炉墙、炉底烧穿原因:
下列因素造成炉底烧穿前兆或烧穿:
1 .电极工作端长期太长,造成炉底消耗快,铁水透炉。
2 .筑炉质量事故。
3 .筑炉材料事故
二、炉底烧穿危害性
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炉底发红现象,是炉底烧穿的前兆,已经给我们提出了预警信号。
一旦发生漏炉事故,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事故,如果遇到水或潮湿,还会引发爆炸事故。
三、防范措施。
1 .加强通风冷却,定点定人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2 .对其周围的重大设备能移走的尽量移走,不能移走的要采取保护措施。
3 .通知流动人员远离此处。
4 .经常清理周围的积水。
5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炉墙受损、氧化等,使某•部位炉墙薄弱(一∙般炉眼周围常见),平时要加强此部位的检查、保护,周围不能有积水。
6 .为防止跑炉眼,出完前一炉铁,提前将出铁包和渣罐车开到炉眼下面,减少渣铁外流造成设备烧损。
四、发生炉墙、炉底烧穿的救援措施:
由于炉底烧穿会有大量的高温渣流出,遇水会发生爆炸,当发生事故时:
1.首先将电炉停电,切断事发点周围的电源和水源,同时疏散现场所有人员撤离。
7 .如有可能的话,尽量抢救周围的设备,将损失降到最低。
8 .不可用水浇高温渣,以防发生爆炸。
9 .如是炉墙,则根据烧穿的部位,尽可能用铁水包接住铁水或热渣,如接不住,想办法将其引入出铁坑内,以免扩散烧坏设备。
10 如出铁包、流罐未准备跑眼,应迅速停电,用沙土将出铁道轨、出铁减速器及电机周围拦好,做好渣铁水的疏通工作,远离水源。
11 及时通知公司有关领导。
高炉炉缸炉基等烧穿应急处置方案模本

高炉炉缸(炉基等)烧穿应急处置方案一、目的炼铁高炉炉缸(炉底等)烧穿事故非常危急,大量铁水从炉缸(炉底等)烧穿处流出,倾泻在炉基区域,可烧坏炉壳、炉底水冷管道、烧坏铁路、破坏炉基混凝土;遇水、遇冷将发生猛烈爆炸,烧穿时煤气也大量泄漏,作业人员和现场应急处置人员易煤气中毒,直接威协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高炉炉缸、炉底、炉基等检测温度超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很高,为了防止高炉炉缸(炉底等)烧穿事故,保证突发性事故处理准时、措施得力,特制定本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炼铁厂应急响应1、事故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掌握事态的力量,将事故分为4个等级。
危害程度严峻,影响超出公司范围,或公司难于掌握事态进展的事故为Ⅰ级事故(特殊严峻事故,发布红色预警)。
危害程度严峻,影响不超出公司范围,公司能掌握事态进展的事故为Ⅱ级事故(严峻事故,发布橙色预警)。
危害程度较重,影响不超出炼铁厂范围,炼铁厂能掌握事态进展的事故为Ⅲ级事故(较重事故,发布黄色预警)。
危害程度较重,影响不超出炼铁厂范围,高炉车间能掌握事态进展的事故为Ⅳ级事故(一般事故,发布蓝色预警)。
2、响应分级危害程度严峻指会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的事故。
危害程度较重指会造成人员重伤或轻伤的事故。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范围和经济损失严峻程度,原则上根据两级进行响应。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响应的级别划分如下:(1)启动一级响应: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需紧急处置,防止进一步扩大损失的的安全生产事故。
一级响应时,需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全部成员和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部人员到场,炼铁厂帮助公司应急指挥部完成应急处置等。
一般状况下1级事故(特殊严峻事故,发布红色预警)和2级事故(严峻事故,发布橙色预警)启动Ⅰ级响应。
(2)启动二级响应:没有人员死亡,或者3人以下重伤,且需炼铁厂紧急处置,防止造成人员伤亡,防止进一步造成重大损失的的安全生产事故。
炉缸烧穿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炉缸烧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安全,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炼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炉缸烧穿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事故定义炉缸烧穿是指炼钢炉炉缸在高温、高压、腐蚀等作用下,导致炉缸结构强度降低,出现穿透现象,从而引发炉缸爆炸、炉缸塌陷等严重后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生产部部长、安全部部长担任。
(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事故现场指挥部(1)指挥长:由生产部部长担任。
(2)副指挥长:由安全部部长、设备部部长、炼钢车间主任担任。
(3)成员:炼钢车间主任、值班长、安全员、设备维修人员等。
事故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 事故应急处置小组(1)灭火小组:负责现场灭火、救援工作。
(2)疏散小组:负责现场人员疏散、救援工作。
(3)警戒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工作。
(4)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报警(1)发现炉缸烧穿事故后,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
(2)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人员疏散(1)现场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疏散小组进行人员疏散。
(2)疏散过程中,确保伤员、老弱病残人员优先撤离。
3. 现场警戒(1)警戒小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设置警戒线,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
4. 灭火救援(1)灭火小组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控制火势蔓延。
(2)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将伤员送往医院。
5. 设备抢修(1)设备维修人员立即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确保生产设备安全。
(2)抢修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6.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炉缸烧穿的应急预案

炉缸烧穿的应急预案高炉的炉缸或炉底烧穿是重大的恶性事故,轻则影响高炉停产10—15 天,甚至造成高炉一代寿命的终结。
重则造成炉台坍塌、人员伤亡,造成重大损失。
1 炉缸烧穿的原因1.1设计不合理(死铁层深度不足),耐火材料选择不合理或质量差以及砌筑质量差等,发生“蒜头状”异常侵蚀后导致烧穿。
1.2 冷却强度不足或者经常用洗炉剂洗炉,砖衬侵蚀严重,铁水渗透后发生烧穿。
1.3 原料条件不好,经常使用含铅或碱金属高的原料,使炉缸砖衬在碱金属的破坏作用下失去原有的功能,铁水渗透后发生烧穿。
1.4 铁口长期过浅或者铁口孔道偏移没有及时纠正,在铁口跑大流时容易烧坏铁口两侧的冷却壁,造成炉缸烧穿。
1.5 炉底通风冷却时风冷管漏风,造成炉底炭块氧化,当炉底有铁水渗透到炉底炭块氧化层时发生烧穿。
1.6 炉龄末期,炉缸炉底侵蚀严重,热流强度超标,未引起重视,继续强化操作,形成局部耐火材料漂移,铁水直接接触冷板,导致烧穿。
1.7 冷板堵塞未及时处理,局部区域冷却强度降低,耐火材料侵蚀严重,导致烧穿。
2 炉缸烧穿前的现象2.1 炉缸或炉底水温差超过规定的值。
2.2 冷却壁出水温度突然升高或断水。
2.3 炉壳变红或炉基裂缝冒煤气。
2.4出铁时发生异常,实际出铁量远远低于理论出铁量。
3 炉缸烧穿的危害性3.1 大量的渣铁流出,烧坏耐火材料冷却壁、炉壳、供排水管路等。
3.2 大量的渣铁流出,遇水形成爆炸,损坏炉台及周边的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3高炉被迫停产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 炉缸烧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4.1 选择合理的炉底结构,足够的死铁层高度。
耐火材料选择原则是:内层耐高温低导热系数,外层高导热系数和碳捣料高导热系数。
4.2 确保耐火材料的质量。
耐火材料的理化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3 确保耐火材料的砌筑质量,尤其是缝隙的大小要符合设计要求。
4.4强化冷却。
主要是采用压力较高,水质较好的冷却介质,发现水流量小时要及时处理,包括定期清洗冷却壁。
高炉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确保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高炉生产过程,包括高炉本体、炉顶、炉喉、炉缸、风口等区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高炉生产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高炉生产安全工作,制定和修订高炉应急预案。
2. 高炉生产安全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 高炉生产安全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处置、现场救援、事故调查等。
四、应急预案1. 高炉突发事故应急响应(1)高炉突然停风:当高炉发生突然停风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① 通知相关人员停止操作,确保现场安全。
② 关闭相关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③ 通知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处理事故。
④ 确保炉顶、炉喉、炉缸、风口等区域的安全,防止煤气泄漏。
(2)高炉突然停电:当高炉发生突然停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① 通知相关人员停止操作,确保现场安全。
② 关闭相关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③ 通知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处理事故。
④ 确保炉顶、炉喉、炉缸、风口等区域的安全,防止煤气泄漏。
(3)高炉突然停水:当高炉发生突然停水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① 通知相关人员停止操作,确保现场安全。
② 关闭相关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③ 通知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处理事故。
④ 确保炉顶、炉喉、炉缸、风口等区域的安全,防止煤气泄漏。
2. 事故救援(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2)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3)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4)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高炉生产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高炉生产安全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炉缸炉底烧穿应急预案(安12)

天丰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文件天丰炼铁【安】字【2011】12号签批人:陈志刚高炉炉缸炉底烧穿事故应急预案因630高炉炉基炉底温度及铁口侧冷却壁水温差较高,对生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为保安全生产和避免出现重大安全及工艺事故,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按内养外护的操作思路,特制定现阶段炼铁厂炉缸炉底特护措施及烧穿应急预案,要求认真落实执行.1总则1。
1编制目的为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反应,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由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编制本方案。
1.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炼铁厂炉缸炉底事故的应对工作.1.3应急方案的目标及基本原则(1)在高炉特护期内安全生产、保证炉况顺行稳定,高炉各项指标稳定,杜绝恶性烧出或烧穿事故.(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3)统一领导,民主决策。
在分厂安委会统一组织协调下,各生产工段和职能科室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应急行动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平时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风险监控、人员培训、预案演练等工作。
1.4事故发生的区域炼铁厂高炉本体及周围区域。
1。
5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炉缸炉底一旦烧穿,会发生铁水大量外流、烧坏炉前及炉体周边设备、渣铁遇水而发生大的爆炸、煤气系统泄露而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等事故,其后果极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长时间的工序停产和较大的财产损失。
1。
6事故征兆炉基炉底温度较高超过警戒值并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炉缸侧壁及炉底水温差超出警戒值并在很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炉皮温度较高或发红。
2组织机构及职责2。
1紧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厂长:陈志刚副指挥:生产厂长:姚廷利厂长助理:陈荣华成员:杨子广门树柏解辉品王雄刘聚云王海波秦树海翟雪平陈国秀程云杰应急指挥部实行缺位替补、责任下延制度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生产科调度室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炉腹、炉底、炉缸烧穿应急预案
目的:炼铁厂炉腹、炉缸烧穿事故十分危险,近百立方约5、6百吨的渣铁从炉腹、炉缸、炉底烧穿炉壳流入炉底,将对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高炉炉役后期,高炉炉腹、炉缸、炉底检测温度超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极高,另长时间的生产过程,炉腹、炉缸、炉底的测温点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损坏率非常高,对炉缸的安全检测工作带来的很大的难度,为防患于未然,保证在突发性事故发生时能处理及时、措施得力,特制订本预案。
一、烧穿原因分析
一代高炉寿命主要取决于炉缸状况,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炉顶压力的提高、低硅冶炼、碱金属危害和硫负荷增加铁水含硫增高,维护炉缸炉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的形状主要有两种:“锅底形”和“象脚型”,现阶段主要检测反应为后者,出现高炉炉腹、炉底、炉缸烧穿的原因
1、设计不合理,耐火材料质量低劣及筑炉质量不佳,筑炉监管不到位;
2、冷却强度不足、水压低,水量少、水质不好、水管结垢;热电偶温度显示异常,炉缸的监测手段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异常。
3、原燃料质量不好,经常使用含铅或碱金属高的原燃料冶炼;碱金属及锌负荷高化学侵蚀使碳砖中形成脆热带破坏及溶蚀;
4、炉况不顺,频繁的用萤石等洗炉剂进行洗炉,炉缸长期不活跃,中心死料柱肥大,死料柱的透气性和透液性差,铁水环流加剧边缘耐材的侵蚀;
5、铁口长期过浅、铁口中心线不正,操作维护不当。
出铁不及时、不均衡,铁口维护不好出铁速度快,加强了炉缸铁水环流侵蚀;
6、炉缸陶瓷杯被侵蚀,铁水渗人砖缝和碳的溶损,炉缸、炉底剩余耐火材料减薄;炉缸下层的大碳砖在热应力作用下出现环缝;
7、内衬与冷却壁或炉壳之间产生煤气通道;冷却设备漏水未及时处理致使碳砖氧化;炉壳密封不严,造成煤气通道及碳砖氧化。
二、烧穿的征兆
1、炉腹、炉缸、炉底水冷却设备水温差高或炉缸、炉底热流强度超过规定值;
2、炉基炉底温度较高超过警戒值并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炉缸侧壁及炉底水温差超过警戒值并在很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炉皮温度较高或发红。
冷却壁出水温度突然升高或断水;
3、炉壳发红、炉壳裂缝冒煤气、严重时冒红火星甚至着火,
或炉基混凝土有开裂现象;
4、炉役后期,炉缸侵蚀严重,出铁时下渣后铁量增多,甚至先见下渣后见铁,严重时出铁量较理论出铁量明显减少。
三、烧穿的危害性
1、炉腹、炉缸、炉基裂缝炮煤气,作业人员易煤气中毒或突然着火导致火灾;
2、炉腹吹开、煤气着火外喷,吹开口夹角范围前方的人员受伤、设备易烧损,吹大后,焦炭外喷使人员烧伤或被焦炭击伤,设备损坏;
3、炉缸、炉基一旦烧穿,会发生渣铁大量外流、烧坏炉前及炉体周边设备,渣铁遇潮、冷、水会发生剧烈爆炸、煤气系统泄漏而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等事故,其结果极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设备损坏、建筑物倒塌,周边单位受损,长时间的工序停产和较大的财产损失。
三、事故预防措施
1、高炉车间应加强炉缸、炉底测温跟踪,排查炉底、炉缸的测温点的准确性,及时更换损坏的热电偶,保持炉缸的温度状态可控,或增加热电偶测量点,避免检测存在死角。
根据情况每班增加测量炉缸、炉底温度次数,并保证温度准确无误并认真记录形成原始档案,及时跟踪数据变化情况。
2、根据炉缸侧壁稳定变化、冷却壁破损、炉壳开裂冒煤气等情况具体采取相应的防护处理措施,必要时对已损坏的冷
却壁及高炉炉壳进行穿管,焊补,增加小型冷却器等措施,对损坏冷却壁、炉内衬与冷却壁或炉壳之间产生煤气通道进行灌浆处理。
做好炉体检测设备的检查、维护、更新,保证温度、流量、压力显示数据真实、可靠。
3、高炉正常情况下严禁使用萤石,多采用正角差大角度的装料制度,抑制边缘确保中心气流,减少内衬侵蚀。
4、厂部应根据高炉生产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原燃料质量,控制碱金属、铅及锌负荷,控制入炉硫负荷,高炉在操作控制中应适当提高炉渣碱度,降低生铁硫含量,确保渣铁足够的物理化学热,保证炉缸的活跃性。
若炉缸、炉底侧壁温度及温差仍持续升高,控制冶强。
5、冷却设备漏水必须及时更换,防止大量水进入炉缸侧壁损坏炉衬。
6、重视出铁和铁口的维护工作,严格执行铁口控制的合格率、出铁正点率、铁量差的控制工作,控制炉缸铁水的安全容铁量,确保生产的安全,保证铁口深度,控制好铁水流速,降低对炉衬的侵蚀。
7、炉缸、炉底温度出现高于正常控制值后,应附加钒钛矿进行长期护炉,必要时改炼铸造铁。
8、炉缸温度高于700℃处冷却壁改高压水冷却,炉缸、炉壳温度高于60℃时要求设置炉壳喷水冷却。
水温差增大上方可采用长风口、缩小风口直径甚至堵此处风口、控制冶炼强度,
若仍不能制止温度进一步上升,考虑休风凉炉。
9、保持炉底的干燥清洁、不得有长积水,并相应配备排水系统干燥管路。
水温差超过4℃时,炉底要铺满黄沙并做好铁水的引流和阻挡,防止事故的扩大。
10、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提高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及时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修订,必须要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控制要求及操作。
四、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当炉缸、炉底冷却水温差呈明显上升趋势时,需1小时测量一次水温差,冷却水温差超过5℃必须炉内采取减风、降顶压,汇报厂调及车间领导,超过6℃必须组织休风凉炉,避免烧穿事故,休风凉炉过程中不准停水。
休风过程中在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测量水温差。
若水温差持续上升,温差>7℃,辅助人员必须撤离现场,温差>8℃,必须组织全体人员撤离值距离高炉15米以外,并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但确认没有烧穿危险后再继续测温,温度、温差下行至警戒值以下后方可送风恢复。
2、发现炉皮发红或炉基有大量水汽,必须做好人员撤离安全措施,炉内立即减风控制冶强、组织出铁,铁后休风凉炉,及时切断煤气系统、充氮气、通蒸汽确保系统的安全,同时做好高炉周边15米范围内人员的疏散工作,汇报厂部安全部门进行现场处置。
3、随时保障安全通道的畅通工作,以确保出现异常情况时人员的紧急疏散工作,若出现炉缸、炉底温度超过警戒值后,各岗位人员应立即就近选择安全通道撤离至安全地带。
各班组应指定专人清单当班人员,并将清点情况汇报上级领导处,如有伤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根据受伤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简单紧急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治疗。
4、发生炉腹、炉缸、炉底烧穿事故后,当班操作人员立即逐级汇报相关科室,当班工长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进行事故处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的减少事故损失,造成人员伤亡的,本着先救人的原则,及时抢险治疗。
5、造成重大设备设施损失的,应在处理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制定并执行抢修修复方案,在抢修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在抢修过程中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在确认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尽快回复生产工作。
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