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煤和天然气路线合成乙二醇研究进展

煤和天然气路线合成乙二醇研究进展

但 由于聚酯 等工 业 的强 劲需 求 , 乙二 醇仍 不 能 满 足国 内 日益 增 长的市场 需求 , 需大 量进 口, 且进 口
量逐 年 递 增 。2 0 0 6年 我 国 乙 二 醇 进 口量 达 到


成 熟 工 艺
… … … … 开 发 工艺
图 1 天 然气合成 乙二醇 工艺 路线
产物 , 甲醇、 如 甲醛 等后再 转化 为 乙二 醇 。由天然
唑的 甲基 和苯 取 代 物 , 据认 为咪 唑类 化 合 物 的强 配 位作 用和碱 性作 用对 反应有 利 , 一甲基苯 异 咪 1
唑( MB ) 四甘 醇醚 ( G 存 在 下 , N I在 T M) 能够 把 乙二
气合成 乙二 醇路线 如 图 1 所示 。
影液、 水力 制动用 液体 以及 油墨 等行业 。 我 国是 乙二 醇 消 费大 国 , 乙二 醇需 求 量 逐 年
递增, 目前 我 国乙二 醇 生 产 企业 有 1 2家 , 部 采 全 用 环氧 乙烷 直 接 氧化 法 生 产 工 艺 。据 报 道 ,0 6 2 0 年我 国乙二 醇 产 能为 1 9 ta 产 量 约 14 6k, 8k , 6 / 3 t
维普资讯
朱 永健 等 . 和 天然 气 路 线 合 成 乙 二 醇 研 究 进 展 煤
4 7
煤和 天 然气 路 线 合成 乙二 醇 研 究进 展
朱 永健 徐 安 阳
( 岛科 技 大 学 化 工 学 院 , 岛 263 ) 青 青 602
摘 要
40 0k, 5 t创近 年来进 口历 史 最高 纪 录 。向我 国出 口乙二醇 的主要 国家 和地 区有 : 特阿拉 伯 、 拿 沙 加

乙二醇二甲醚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及绿色生产工艺设计

乙二醇二甲醚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及绿色生产工艺设计

2019年6月任春梅.乙二醇二甲瞇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及绿色生产工艺设计21乙二醇二甲醸合成工艺研究进展及绿色生产工艺设计任春梅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210048摘要综述了乙二醇二甲瞇合成的主要原料、方法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环氧乙烷开环反应生成乙二醇二甲瞇的反应机理和绿色生产工艺流程的开发设计。

关键词乙二醇二甲讎固体酸催化剂环氧乙烷二甲醛乙二醇二甲瞇(简称DME)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溶解性能,是一种无色非质子极性溶剂,亦可作气体吸附剂、添加剂、清洗剂、催化剂等,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领域[,-41o近年来,由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DME产能降低,我国逐步取代欧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对DME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髙要求。

本文综述了DME合成的主要原料和方法,探讨了各种催化剂在DME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环氧乙烷开环一步合成DME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1国内外DME合成研究1.1甲醇为原料甲醇与单乙二醇甲醯在一定合成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DME O IWANE等⑸以甲醇与单乙二醇甲瞇为原料,以高岭土为催化剂制备了DME,DME的选择性为50%,二乙二醇二甲瞇的选择性为7%,单乙二醇甲醞的转化率为49%。

KOGOMA等⑹使用杂多酸催化甲醇与单乙二醇甲瞇,170七下反应4h,DME的选择性为45.5%o DRESSAIRE等⑺报道了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通过甲醇进行循环反应,可得到较高产率的DME。

GUENTER等⑻报道了由甲醇与乙二醇分子间脱水制备DME,将5mol乙二醇、10mol甲醇与5g硫酸的混合溶液,在5MPa和230紀下反应1h,产物DME的含量为9.9%,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61.2%。

这些合成方法虽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但实际生产中副反应较多,后续分离提纯困难,所以较少用于工业化生产。

1.2二甲醸为原料随着二甲瞇生产规模的扩大,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开发研究出以二甲瞇为原料制备DME的生产工艺。

乙二醇钠合成工艺的研究

乙二醇钠合成工艺的研究

乙二醇钠合成工艺的研究
乙二醇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中间体,常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柔软剂、合成树脂等。

其合成工艺主要涉及到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制备乙二醇胺,再将乙二醇胺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乙二醇钠。

此外,还可以使用碳酸钠氢氧化法、乙二醇胺与氢氧化钠直接化学反应等方法进行合成。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 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生成乙二醇胺:
将环氧乙烷和氨水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反应生成乙二醇胺。

反应结束后,采取蒸馏、过滤等步骤进行分离和纯化。

(2) 乙二醇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二醇钠:
将乙二醇胺和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生成乙二醇钠。

反应结束后,采取蒸馏、过滤等步骤进行分离和纯化。

(3) 碳酸钠氢氧化法:
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二醇钠。

反应结束后,采取蒸馏、过滤等步骤进行分离和纯化。

(4) 乙二醇胺与氢氧化钠直接化学反应:
将乙二醇胺和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生成乙二醇钠。

反应结束后,采取蒸馏、过滤等步骤进行分离和纯化。

以上为乙二醇钠合成工艺的基本流程,具体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乙二醇甲代烯丙基醚的合成研究

乙二醇甲代烯丙基醚的合成研究

乙二醇甲代烯丙基醚的合成研究摘要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

化学式、,为(HOCH2)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其分子上的羟基可进行酯化、醚化等反应。

甲代烯丙基氯(MA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α-C 上连有氯原子,属于烯丙型卤代烃,其α-C—X 键很活泼,卤原子极易被亲核试剂(如醇钠)取代。

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于保护基、聚合物单体或交联剂,此外,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结构可以结合氧和聚合,也可以作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单体。

本文主要研究乙二醇与甲代烯丙基氯在碱性条件下醚化并制取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通过改变甲代烯丙基醚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研究此三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制定出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的最佳合成条件。

研究表明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的最佳合成条件是:甲代烯丙基氯:氢氧化钠:乙二醇=1.2:1.2:5(摩尔比),其中氢氧化钠配成48﹪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间是6h;反应温度是前三个小时60℃,后三小时70℃。

在此最佳条件下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的收率可达91.14﹪关键词:乙二醇;甲代烯丙基氯;卤代烃;醚化反应;Williamson 合成1 绪论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双官能团化学中间体,其分子结构如图:图 1 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其分子上的羟基可发生酯化、醚化、加成聚合等常见反应,如与环氧乙烷发生加成聚合形成不饱和聚醚。

图2 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与环氧乙烷的加成聚合反应而其分子上的双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聚合成乙烯基梳型聚合物(comb polymer)。

图3 乙二醇单甲代烯丙基醚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当其末端羟基与聚乙二醇链节连接时所形成的梳型聚合物具有亲水亲油的两亲属性,具有分散、润湿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工业上以题述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不饱和聚醚再与丙烯酸等小分子单体聚合可合成得到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乙二醇的生产工艺

乙二醇的生产工艺

乙二醇的生产工艺赵文国Synthesis Technologies of Ethylene Glycol摘要:综述了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合成乙二醇的工艺。

对生产乙二醇的传统工艺做了介绍,对工业生产乙二醇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石油路线中,环氧乙烷水合法是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乙二醇的方法,碳酸乙烯酯水解法和酯交换法即将实现工业应用。

非石油路线中的草酸二酯法生产乙二醇也有望实现工业应用,而合成气直接制乙二醇等方法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方法,但距离工业应用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碳酸乙烯酯,合成气Abstract:Methodologies of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through petroleum route and non-petroleum route are reviewed. The int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production are both included. Among the petroleum route, hydration of ethylene oxide is widely used, and hydrolysis of ethylene carbonate and co-production of dimethyl carbonate and ethylene glycol via transesterification between methanol and ethylene carbonate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from dialkyl oxalates are also expected to be us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Meanwhile, other methodologies ofnon-petroleum route, manufacturing of ethylene glycol from synthesis gas for instance, are very attractive but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to be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Key words:ethylene glycol, ethylene oxide, ethylene carbonate, synthesis gas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又称甘醇,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脂肪族二醇。

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首先,乙二醇和丁醇的缩合反应。

在该反应中,乙二醇和丁醇按照一
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添加少量的催化剂如双(三丙基磷酰氯化铵)。

反应温度通常在130-160°C范围内控制,该温度下反应比较适宜且反应
速率较快。

反应通常需要在氮气氛中进行以排除氧气。

反应反应时间随温
度的不同而异,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

反应结束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
未反应的醇和少量挥发性的杂质,得到纯净的醇醚化合物。

接下来,将得到的醇醚化合物与醋酸进行酯交换反应。

醇醚化合物与
醋酸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添加适量的酸性催化剂如硫酸等。


应温度通常在110-140°C范围内控制,该温度下反应速率较快。

反应需
要在氮气氛中进行以排除氧气。

反应时间因温度的不同而异,一般在2-4
小时内完成。

反应结束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生成的酯和少量挥发性的杂质,得到纯净的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以上就是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工艺的一般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高产品产率和纯度。

此外,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也会对反应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需要进行合适的催化剂筛选。

总结而言,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主要包括乙二醇和丁醇
的缩合反应以及醇醚化合物与醋酸的酯交换反应。

通过合理的反应条件选
择和催化剂的优化,可以提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乙二醇合成工艺研究综述

乙二醇合成工艺研究综述

乙二醇合成工艺研究综述作者:王一衡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成熟的乙二醇合成工艺流程:石化路线、煤化工路线和生物质路线。

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种生产工艺流程的优缺点,为我国今后乙二醇的合成提供参考,进一步带动我国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乙二醇;石化1 石化路线传统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水合两步反应生成乙二醇。

其主要反应为:C2H4+O2→C2H4OC2H4O + H2O → HOCH2CH2OH1.1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直接水合法在进行水合反应时,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需水量特别大,溫度提高到190-220℃,压力为1.0-2.5MPa,反应条件苛刻。

同时,副反应会产生二甘醇和三甘醇,在后续精馏分离中比较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热能。

1.2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在直接水合法的基础上,国内外开发了水合催化剂,催化水合法主要有两种方式,均相催化水合法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区别在于催化剂的选用。

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需水量,同时也提高了乙二醇的产品纯度,大大降低了精馏分离的能耗。

1.3 碳酸乙烯酯法碳酸乙烯酯法是利用乙烯深度氧化副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作为反应原料,通过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的加成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简称EC),再通过EC水解生成了乙二醇。

2 煤化工路线近些年,石油价格不断攀高,导致采用传统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的成本增加。

面对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将煤炭作为合成乙二醇的化学原料成为研究热点,这种方法也称为煤化工工艺。

2.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制备乙二醇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合成气可以通过煤得到,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

方程式如下:2CO+3H2 → HOCH2CH2OH通过上式可以看出,直接合成法主要是依照原子经济反应的基本原则,在合成中各原子都被充分利用。

但是该方法对反应的环境要求比较高,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甲酸酯,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比较低,仍处于研究阶段。

乙二醇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二醇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二醇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
于聚酯、溶剂、颜料、医药等领域。

随着乙二醇需求的增加,乙二醇合成
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乙二醇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乙二醇合成工艺是通过乙烯的水合反应得到,反应原料中的乙
烯和水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乙二醇。

然而,该工艺存在许多问题,如高
能耗、环境污染和设备复杂等。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乙二醇合成
技术。

一种新的乙二醇合成技术是通过二氧化碳(CO2)和碳一硫醇(CS2)
直接合成乙二醇。

这种技术利用CO2和CS2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二醇,
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相对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能源和环境优势。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催化剂的设计和反应条件的控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
究进展。

然而,该技术目前还存在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等问题,需要
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乙二醇合成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中。

如光催化
合成、电化学合成等。

这些新技术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
问题,为乙二醇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乙二醇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利用CO2和CS2直
接合成乙二醇、生物酶催化反应和光催化、电化学合成等方面。

这些新技
术在能源和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来的研究应该继续优化这些技术,并寻找更加高效和环保的乙二醇合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展与述评[收稿日期]2006-09-16;[修改稿日期]2006-10-20。

[作者简介]许茜(1983—),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人,硕士生,电邮xuqian 01@gm ail .com 。

联系人:王保伟,电话022-********,电邮w angbw @tju .edu .cn 。

乙二醇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许 茜,王保伟,许根慧(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摘要]对国内外乙二醇合成的传统工艺:直接水合法、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进行了介绍;对乙二醇合成的新工艺,包括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联产法和C 1化学法的工艺流程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其中,C 1化学法主要分为乙烯合成法、合成气合成法和甲醛、甲醇合成法。

作为合成气合成法之一的合成气偶联合成法,具有工艺要求不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希望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乙二醇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催化水合;碳一化学[文章编号]1000-8144(2007)02-0194-06 [中图分类号]TQ 223.16 [文献标识码]ATechnolog i ca l D evelopm en t of Ethylene Glycol Producti onXu Q ian,W ang B aow ei,Xu G enhui(Key L aboratory for G reen C hem ical Technology,School of Chem 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ianjin U niversity,Tianjin 300072,C hina )[Abstract]The trad itional technology for m anufacturing ethylene g lycol at hom e and abroad w asreview ed,including direct hyd ration and catalytic hydration of ethy lene ox ide .D evelopm en t of the technology w as also described as fo llow ing:co -p roduction of d i m ethyl carbonate and ethylene glycol,and C 1chem istry technology .The latter involved ethy lene p rocess,syngas p rocess and indirectsynthesis by m ethanol and for m aldehyde .Am ong these,indirect syn thesis by oxalate,one of the syngas p rocesses,gains advantage over the other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relatively m ild and great p rosperity in future w ill be exp ected .B ut based on the fact of cu rren tly high crude o il p rice,and com p arison of various syn thetic p rocesses,the relevan t developm ent in C hina should be decidedaccording to recen t econom ical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Keywords]ethylene glycol ;ethylene oxide;catalytic hydration;C 1chem istry 乙二醇(EG )又称甘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沸点高、凝固点低。

EG 与对苯二甲酸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作为聚酯纤维和聚酯塑料的原料,广泛用于润滑剂、增塑剂、油漆、胶黏剂、表面活性剂、炸药等领域,同时也可用来配制防冻液或直接用作有机溶剂。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EG 合成的传统工艺以及EG 合成的新工艺和发展前景,包括EG 和碳酸二甲酯(DM C )联产法、C 1化学法等。

1 EG 合成的传统工艺1.1 直接水合法目前国内外大型EG 装置的生产方法均采用直接水合法,亦称加压水合法[1],该工艺是将水与环氧乙烷(EO )按摩尔比(简称水比)(20~22)∶1配成混合水溶液,在管式反应器中于130~180℃、1.0~2.5M Pa 下反应18~30m in,EO 全部转化,生成质量分数约为10%的EG 水溶液,经多效蒸发器脱水提浓、减压精馏分离得到EG 及副产物二甘醇(D EG )、三甘醇(TEG )等。

反应产物中EG,D EG,TEG 的摩尔比约为100∶10∶1,产品总收率为88%。

增加水的用量可减少副产物含量,同时提高EO 的转化率。

但直接水合法的生产装置需设置多个蒸发器、工艺流程长、设备多、能耗高,直接影响EG的生产成本[2]。

1.2 催化水合法催化水合法制备EG是相对非催化水合法而言的,针对目前直接水合法水比高的缺点,需开发水合催化剂,降低水比,同时保证较高的EG选择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致力于EO 催化水合法合成EG技术的研究,主要有荷兰S hell 公司、美国U CC公司和D ow化学公司[3]、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和三菱公司[4,5]及国内的大连理工大学、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6]、南京工业大学[7]等。

催化水合法可分为均相催化水合法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两种。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Shell公司的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和U CC公司的均相催化水合法。

Shell公司[8~12]以季铵型酸式碳酸盐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研究催化水合工艺,实验结果为EO转化率96%~98%,EG选择性97%~98%。

后来该公司又开发了类似S i O2骨架的聚有机硅烷铵盐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催化的环氧化物水合工艺[13],得到了较高的EO转化率与EG选择性。

该工艺路线在水比(1~6)∶1、90~150℃、0.2~2M Pa条件下进行间歇操作或连续生产。

美国U CC公司开发了两种水合催化剂[14~24]:一种是负载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阴离子催化剂,主要是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及三苯基膦络合催化剂;另一种是钼酸盐复合催化剂。

其中离子交换树脂DOW EX W SA21制备的T M催化剂,在水比9∶1的条件下,EG收率为96%;钼酸盐复合催化剂在水比5∶1时,EG收率为97%;杂多酸复合催化剂在水比5∶1时,EG收率为96%。

催化水合法大幅度降低了水比,同时获得了较高的EO转化率和EG选择性。

但是催化剂稳定性不好、制备复杂且难以回收利用。

1.3 碳酸乙烯酯法碳酸乙烯酯(EC)法为由EO和CO2合成EC, EC水解得到EG。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2)2O+CO2(CH2O)2CO(CH2O)2CO+H2O HOCH2CH2O H该工艺可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一步法工艺是在CO2存在下,EO与H2O进行水合反应生成EG。

所用催化剂有阴离子交换树脂、季胺盐、季膦盐、碱金属、碱土金属、碳酸盐等。

日本触媒公司[25]以钼酸钾-碘化钾为催化剂,在水比(1~5)∶1、130℃下,EO与H2O反应生成EG,并建立了工业化试验装置。

一步法反应过程也生成中间体EC,只是这两个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进行。

专利[26]提出把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分开进行,即二步法。

二步法是一步法的改进。

美国Halcon-SD公司[27]提出的二步法工艺是从反应器出来的混合物经吸收器吸收后,用临界状态下的CO2抽提,得到EO,CO2,H2O的混合物,混合物再与有机卤化物、卤硫化物等酯化反应催化剂接触合成EC,生成的EC送入水解反应器,在相同催化剂作用下水解得到EG和CO2。

CO2可循环使用,EG收率高达99%。

日本触媒公司[28]提出了工业化规模的二步法新工艺,即在K I催化剂、160℃下,EO与CO2进行酯化反应,EO转化率为99.9%,EC选择性为100%;EC水解反应是以活性A l2O3为催化剂,在140℃、2.2M Pa下进行,EG收率为99.8%。

美国D ow化学公司[29]也以A l2O3为催化剂,EG收率达98%以上。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30,31]将乙烯氧化得到的EO用含有EC和EG的水溶液吸收后直接进入酯化反应器转变为EC和EG,然后再进行水解反应得到EG,这可简化从生成气中分离EO的步骤,开发的催化剂在水比2∶1的条件下,EG收率达99%以上。

EC法制备EG的技术无论在EO转化率、EG选择性方面,还是在原料、能量消耗方面均比EO直接水合法具有较大的优势,是一种处于领先地位的方法。

但该方法仍以石油产品为原料,且需重新建设EG生产装置,这对新建的EG生产装置较合适,而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如催化水合法有利。

2 EG合成的新工艺与新技术2.1 EG和DM C联产法EG和DM C联产法包括两步:CO2和EO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EC;EC和甲醇反应生成DM C和EG。

这两步反应属于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O2+(CH2)2O(CH2O)2CO(CH2O)2CO+2CH3OH(CH3O)2CO+HO CH2CH2O HD ow化学公司在1972年获得了催化酯交换制烷烯碳酸酯的专利[32]。

该技术采用碱金属或碱金属衍生物作催化剂,在200℃下反应4h,EC转化率为45%。

1974年D ow化学公司又获得了另一项专利[33]。

该专利通过及时移走反应生成的DM C和甲醇共沸物,提高了EC的转化率,并通过冷却结晶和萃取精馏的方法分离DM C和EG。

后来B ayer 公司[34]对专利[33]中的例子进行实验发现,30%的EC转化为副产物乙二醇醚和多元醇。

随后B ayer 公司、Texaco公司和B P公司分别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均相催化到非均相催化。

由于均相催化剂存在回收困难的缺点,所以EG和DM C联产技术的开发主要侧重于非均相催化。

国外许多公司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各公司的非均相催化反应的选择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均较低[35~41]。

Texaco公司开发了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技术[42]。

该技术DM C的选择性达99%以上, EG的选择性达97%以上,Exxon M ob il公司[43]最新开发了以碱性沸石为催化剂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