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资料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自然地理: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共和国为邻。
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2437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
中部为纳季德高原。
东部为平原。
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公里的红海低地。
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
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位于沙特西部海岸的第二大城市吉达,是坐落于红海岸的重要港口,海岸线长达80公里。
人口350万左右,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
沙特国王及其它主要领导人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办公或休假。
政府各大部在此均设有分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经常在这里举行,有“外交首都”之称。
目前在吉达共设有55个外国总领馆、21个名誉总领馆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常驻机构。
吉达归麦加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纽带,不仅是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的传统贸易中心,还是全世界穆斯林进入麦加或麦地南进行朝觐或赴朝的陆、海、空交通要道和主要门户。
吉达是全国内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有钢铁、水泥和海水淡化等工业。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绿色的旗地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着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
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
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国徽:呈绿色。
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
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
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
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一、自然人文概况(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介于北纬16度至32度,东经36度至56度之间,国土总面积约为215万平方公里,约占阿拉伯半岛总面积的80%,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国家,略相当于中国西藏和青海两省区面积总和。
此外,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间还存在一块面积约为5 770平方公里的中立区,该地区的石油权益由两国共享。
沙特阿拉伯王国东西两面临海,向东隔巴林湾和波斯湾与巴林和伊朗相对,向西隔红海与埃及、苏丹和厄立特里亚相望,东西海岸线长达2640公里。
北部与约旦(744公里)、伊拉克(814公里)和科威特(222公里)交界,东南部与卡塔尔(60公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457公里)和阿曼(676公里)接壤,西南与也门(1458公里)毗邻,陆地边境线总共长约4431公里,海岸线总长2640公里。
2. 行政区划全国分13个地区。
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
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主要城市:首都:利雅得,面积1600平方公里,人口约584万(2007年)。
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各地区的中心。
利雅得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因为靠近雨水洪流较为丰富的山谷,因此地下水丰富,农业得以灌溉,城市花园、绿色遍布。
利雅得的气候属于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雨水稀少,平均温度为35度。
冬季常有和风吹拂,夏季有时刮夹带着沙土的北风。
利雅得是沙特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除各外交使团外,还有以下地区及国际性机构:联合国发展署、阿拉伯城市发展研究所、阿拉伯安全研究与训练中心、阿拉伯海湾国家教育办公室、阿拉伯通讯中心、阿拉伯大学联合会秘书处等。
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交通与通讯中心,拥有利用卫星和电缆的大型通讯网工程,电话通讯方便。
沙特阿拉伯

沙特简介: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
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
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2460万其中70%为沙特公民,海岸线长:2437公里,官方语言:阿拉伯语英语通用。
沙特重要城市:利雅得Riyadh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和中央省首府,它坐落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哈尼法谷地平原上,海拔5 20米。
城市人口达150万,是全国第一大城市。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在的利雅得已是一个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0公里的现代化城市,是沙特全国商业、文教和交通中心,现代化的铁路、公路通沿海,航空线和公路联系国内外。
城内居民区、工业、农业区和商业区,布局井然有序。
随石油资源开发而迅速发展,已建成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是红海和波斯湾之间的中转点,农牧业产品集散中心。
为伊朗、伊拉克等地穆斯林去麦加、麦地那朝觐的陆上交通站。
铁路通往东岸的达曼港,公路通达曼与西岸的吉达港。
为全国公路网中心。
吉达(Jiddah/Jeddah)沙特阿拉伯红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政府外交部及各国使馆驻地,全国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重要的金融中心。
吉达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红海东海岸的中部,行政上隶属麦加地区管辖,是红海乃至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吉达市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1/3,是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对内对外交通网较为发达。
吉达港建于647年,为贸易中转港。
17世纪起作为朝圣者的中转港而兴盛,是麦的主要进出口岸。
1932年为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商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港口得到扩建,现为红海沿岸最大的商港。
地毯和陶器交易兴盛,石油化工、制造业、食品工业也发达。
沙特阿拉伯 (完整版)

第一印象
漫漫 沙漠?
中东地区
沙特阿拉伯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国徽 货币
国旗
地理
沙 特 阿 拉 伯
政体
外交 经济 旅游
地理
自然地理
•地势西高东低
资源地理
•沙石油产量 、出 口石油 、剩余可 采储量三项指标均 居世界首位 •它是世界上最大 的淡化海水生产国
宗教文化&商业习惯
商业习惯
2. 如何建立关系 • 关系很重要。在阿拉伯国家做生意,不可能通一电话就可以 谈妥一桩买卖。想推销某种货物而访问客户时,第一、第二 次是绝对不可以谈生意的,第三次才可以稍微提一下,再访 问一两次后,方可进入商谈,就是说,要先建立朋友关系, 否则,不管条件有多成熟,他们也不会理睬你。 3. 谈判过程 沙特人不相信谈判代表,总要求与制造商直接谈判。沙特商 人总是身兼进出口,零售商经营商品种类奇杂,且善于讨价 还价,谈生意需要细心又耐心。不过他们对商谈中做出的约 定常常不大遵守,往往出现违约情况。
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kingdomofsaudiarabia国旗国徽货币沙特阿拉伯地理政体外交旅游经济地理自然地理资源地理历史地理?地势西高东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候温和?全境大部为高原?沙漠广布?矿藏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沙石油产量出口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十一世纪开始衰落十六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宗教文化&商业习惯
宗教文化
关于服饰的禁忌:禁止男性穿戴高贵服饰;禁止妇女显露美 姿和妆饰。 • 男人穿白色长袍,头上戴白头巾,用黑色绳圈压着。许多人 喜欢戴红色格子的头巾。社会地位高的人士,在白袍外边穿 一件黑色或金黄色镶金边的纱袍,王室成员和大酋长们都穿 这种纱袍。 • 沙特妇女始终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不接触陌生男人 和外族女人,外出活动穿黑袍、蒙面纱,社会地位及其低下 。 沙特人很大方。你不要老盯着看他的手表、衬衫链扣或其他 东西,否则他会当场摘下来送给你。如果你拒绝的话,就会 得罪他。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王国(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简称沙特阿拉伯。
位于亚洲的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占半岛总而积的75%,一半以上是贫瘠荒凉的沙漠。
海岸线长2509,57公里。
最大的沙漠——鲁卜哈利沙漠,面积65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因此,有“沙漠之国”之称。
沙特阿拉伯以丰富的石油资源闻名世界,有“石油王国”、“沙漠超级富国”之称,沙特阿拉伯国名从1932年9月24日开始使用。
沙特阿拉伯从未进行过正式的人口统计,都是靠估计,故各种数字差别很大,从800万到1200万不等。
其边境游牧部落时常往返于邻国,很难确定其国别。
目前有1361.1万人,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游牧部落称之为贝都因人。
伊斯兰教为国教。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是法律的依据,没有成文法和立法机构,王室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企业中的重要人物通常会讲英语。
货币:里亚尔Riyal。
首都利雅得(Riyadh),王室和政府所在地,亦称皇家首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1918年它的居民仅有1.9万人,1960年增加到14万人,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居民住房十分宽敞,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
公元7世纪,建立阿拉伯帝国(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大食”,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后移大马士革和巴格达)。
8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11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1924年内志合并了汉志。
1932年定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现政府为君主专制。
国王任命内阁成员以协助其处理政务。
沙特阿拉伯没有国会,只有国王任命组成的咨询会议,对国家大事提出咨询和建议,以供决策。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国家。
世界伊斯兰教联盟设于吉达。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理事会永久总部设于沙京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制度

沙特阿拉伯制度沙特阿拉伯,全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一个位于西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仍然以君主制度统治的国家之一。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以石油经济为支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首先,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国家元首为沙特阿拉伯国王,目前国王为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家执政权为世袭制,由王室家族成员担任。
国王是沙特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和决策,同时也是执法机构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由于国王扮演重要的角色,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制度也以包容性为特点。
其次,沙特阿拉伯的立法机构为沙特国家咨询理事会。
这个理事会由150名委员组成,其中120名委员由国王任命,30名由国王提名并由国王批准。
咨询理事会负责提出法律与政策建议,以及参与讨论国家重大事务。
尽管国王具有很大的权力,但国家咨询理事会在沙特政治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国王提供建议和发声的渠道。
此外,沙特阿拉伯的司法制度也是根据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法规——进行管理。
伊斯兰教法的原则被用作沙特阿拉伯法律的基础,法官在审判时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法律规定。
这种制度体现了沙特阿拉伯社会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和依赖。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尤其是在涉及人权和女性权益问题上。
最后,沙特阿拉伯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禁止女性驾驶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近年来,沙特政府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允许女性参与选举和担任政府职位,并解除了一些对妇女的束缚。
虽然这些变化是积极的,但在沙特社会中仍存在许多传统文化和宗教上的限制,这使得改革的推进变得复杂和艰难。
综上所述,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制度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以君主制度为基础,国王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沙特国家咨询理事会负责提出政策和法律建议,伊斯兰教法为司法制度的基础。
然而,沙特阿拉伯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人权和女性权益的问题。
在未来,沙特阿拉伯政府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以适应国内外的变化和发展。
沙特阿拉伯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沙特阿拉伯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是一个沙漠国家,位于西南亚和北非交界处,是伊斯兰世界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沙特阿拉伯的历史和文化都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沙特阿拉伯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历史早在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半岛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里的人们从事渔业、农业和商业活动。
而伊斯兰教的创立则发生在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此时登上了穆斯林的历史舞台。
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伊斯兰教迅速成为了沙特阿拉伯的宗教中心,并且在他的伟大征服运动中,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沙特阿拉伯成为了伊斯兰王国的中心,同时也是穆斯林朝圣的目的地。
18世纪到20世纪初,沙特阿拉伯领土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
这时候沙特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的思想和技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制和现代教育。
1916年,由于英国在海湾地区的利益,他们向领土内征服的沙特地区的领导人表示友善,从而帮助沙特人民纷纷反对土耳其的统治。
1927年,伊本·沙特成为沙特统一王国的始创人,之后的历史中,沙特人民经历了很多的变革和挑战。
目前沙特阿拉伯是个国王制度国家,石油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文化特色伊斯兰教对沙特阿拉伯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艺术、文学到建筑等各个方面。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麦加,它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穆斯林朝圣者会穿白色的礼服和头巾,他们每年旅行到此、围绕麦加的圣地及其他伊斯兰教的圣地。
在沙特阿拉伯,宗教节日是每年的高潮时刻,人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庆祝和礼拜。
穆斯林放弃破戒,这个节日代表了神圣的承诺和纪念穆斯林执着、坚强而敏锐的信仰。
从阿拉伯文化的角度来看,沙特阿拉伯的文学和美术艺术都是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的。
在文学方面,诗歌是沙特阿拉伯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伊斯兰教时期的诗歌相似。
在音乐的方面,大多数音乐都是无伴奏的声音,但现在该地区也开始吸收其他一些国家的音乐风格。
总结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历史和文化都非常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
沙特简介

沙特简介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
原占有阿拉伯半岛五分之四的沙特阿拉伯,拥有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的出生圣地:麦加。
这个国家自古以来便是独立的王国,现在的国王是法多尔王室第5代的法哈德国王。
海岸线长2 400多公里,周围有珊瑚暗礁。
全境地势由东向西成阶梯状。
西、中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平原。
沙砾覆盖着全国面积的一半。
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与湖泊。
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另外还有天然气、金、银、铜、铁等矿物。
石油开采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年产石油量居世界前列,年输出石油量居世界第一位。
还有石油化工、淡化海水、纺织、钢铁等工业部门。
农业以生产椰枣为主要,牧业以饲养单峰驼、羊和马为主。
铁路长1 200公里,公路长12万多公里。
首都:利雅得,人口150万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2 149 690平方公里;气候:夏季酷热干燥,温度经常在摄氏37度以上,而砂砾中白天温度可达摄氏70度-80度,冬季最低温度则可降至冰点以下。
境内雨量稀少,仅集中于向风的山坡处;人口:1,487万人,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宗教:伊斯兰教;货币:沙特里亚尔;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小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誉称:世界石油王国。
沙特建筑工招工简章我公司有外派资质受国字头公司委托招收下列人员:工作地点:萨特首都力亚得、吉达、达曼三个城市招聘条件如下:一.招聘工种: 1.瓦工 2.木工 3.水电工 4.油漆工 5.钢筋工;6装修工,7力工。
二.年龄:22-45周岁,男性三. 身体健康,无肢体残缺、内脏功能正常、无高血压、心脏病、胆结石、肾病、性病、能适应高温环境等,四. 工资待遇:1、每月保底5400元人民币,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每月26天, 180-240元每天,技术好按照计件承包制。
五. 雇主:免费提供住宿。
六. 合同期限为2年(2年后表现好的可以续签),七. 所需资料1.30张2寸白底彩照和30张一寸照片2.健康证原件3.防疫苗证原件4.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5.护照原件6.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7.户口薄本人页复印件和户主首页复印件8.收到工人所有材料后,办理周期三个月9.工人简历电子版本(要有父母亲姓名年龄)沙特需要签证资料:户口薄复印件(包括家庭所有成员的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护照原件、30张护照照片(白底)10张用于签证、20张用于国外办理医疗证、上岗证、暂住证等、个人简历表(包括身高、体重、穿多大码鞋、联系电话及家庭固定联系电话、工作经历、学习经历)无犯罪记录证明、红皮书、黄皮书八. 办理周期1-2个月附件雇主合同及协议九.总办理费用5300元人民币(包括机票、签证费等)十. 特别说明:1、报名所持有证件及所填写简历必须真实,不得有虚假或隐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沙特阿拉伯经济概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910美元(2001)年货币:沙特里亚尔(Saudi Riyal)1里亚尔=100哈拉拉1美元=3.75里亚尔沙特在经济上实行的是自由经济政策。
建国初期,沙特是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封建王国,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
除原始的游牧业和小手工业外,经济一片空白,财政来源主要依靠朝觐收入。
30年代,西方石油公司在沙特东部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自此,石油逐渐成为主宰沙特经济命脉的决定因素。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沙特即无资金,又无技术,因此,石油开采只能依赖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国外的资金及技术的投入使沙特石油工业在几十年中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70年代初,沙特的石油日产量已达800万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
但巨额石油收入落入了西方国家石油巨头的钱袋。
为此,沙特政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斗争,1980终于实现了石油工业国有化。
自沙特收回石油开采权后,沙特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弹指间,沙特由穷变富,政府将大量的石油收入用于城市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并投入巨额资金兴建了一批与石油相关的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石油为依托的工业体系。
同时大兴土木,建设了现代化的港口、公路、机场、海水淡化等基础设施,建造了大量的居民住房、学校、医院、办公和旅游场所。
沙特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得以提高,大步地跨入了世界富裕国家行列。
但由于长期以来,沙特经济单一地依赖石油,因此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会对沙特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沙特经济增长一直处于曲线状。
如1981年石油收入为1155亿美元,1986年减至240亿美元,2001年的石油收入为500亿美元。
当国际石油价格走高时,沙特政府可以将滚滚而来的大量石油美元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当石油价格下滑时,沙政府只能大幅削减各项费用,时而捉襟见肘。
为摆脱对石油的单一依赖性,近年来,沙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同时鼓励沙特人将海外资金引入到国内建设当中,并推动加快私有化的进程,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沙特阿拉伯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沙特地处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海岸线长1899公里),东濒波斯湾(海岸线长549公里)。
北与约旦、伊拉克、科威特相邻。
东与卡塔尔、阿联酋接壤,并经法赫德国王大桥与巴林连接。
南与阿曼、也门毗连。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西部为西贾兹-阿西尔高原区,中部为纳吉德多岩高原区,北、东、南属沙漠地区,东部及西部约有狭长的沿海平原。
沙漠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
位于南、东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间断沙漠(约65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位于沙特境内。
境内无常年河流。
沙特阿拉伯民族概况阿拉伯人占90%,来自非洲和亚洲的外籍人占10%沙特阿拉伯人口概况2002年沙特人口增长率达3.4%,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沙特的人口从1975年的730万增长到了1999年的2130万,净增2倍。
而从1950年到1975年间,净增1.3倍。
在过去的30年中,沙特在生活、卫生和社会条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导致了沙特人口的高增长率。
沙特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以及私有领域的投资促使大量的外籍劳务涌入沙特,目前沙特的外籍人口占沙特总人口的1/4。
沙特的城市人口比率也从1975年的58.4%(世界城市人口率平均为37.8%)增长到了1999年的85.1%(世界为46.5%)。
预计 2015年该率将增长到89.7%,比届时世界城市人口率的53.1%高得多。
因而今后20年中,人口的持续增长对于城市公益服务及住房等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沙特的新生婴儿死亡率也由1970年的11.8%(世界平均为9.6%)降到了1999年的2%(世均为5.6%)。
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也由1970年的18.5%(世均为14.7%)降到了1999年的2.5%(世均为8%)。
1970-1975年间,沙特人均寿命为53.9岁(世均为59.9岁),而1995?2000年间,沙特的人均寿命已达70.9岁(世均为66.4岁)。
沙特的人口统计未来指数表明,沙特的人口增长将对沙特的经济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
预计许多指数将下滑至世界平均水平。
面对未来发展的这些问题,必须在与经济、社会、卫生及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关的措施。
据沙特统计局最新的数据表示,到2002年上半年,沙特的总人口已达2,337万,比2001年同期的2,269万增长了3%。
相比较,中东地区增长了2%,而世界平均增长为1.2%。
沙特籍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4.2%,为1,734万,增长率为3.4%,2001年的同期为1,677万。
自然增长率的突出表现为,从 1970到1985年底期间,沙特育龄妇女保持人均拥有7.3个孩子,而同期世界平均育龄妇女人均拥有的孩子数在3.6到4.5之间。
从1995年到 2000年期间,尽管沙特妇女拥有孩子的数量下降到了6.2个,但与世界平均的每个妇女拥有2.8个孩子相比,仍然要高得多。
从2005年到2015年,沙特每个妇女拥有的孩子数有望降到5?4.5之间。
但与联合国预计的在同期每个妇女拥有2.5?2.6个孩子相比,仍然很高。
由于沙特不断地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方面,从而延长了沙特人的平均寿命。
预计从2000年至2005年间,人均寿命将达到 72.2岁(男性71.1岁,女性73.7岁)。
与世界平均寿命66岁(男63.9,女68.1)相比较高出许多。
不断涌入沙特的外籍劳务以及他们的家庭也是的沙特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人口的增长直接影响到了对基础物质需求的增加,诸如教育、卫生、交通、通讯、市政局及相关服务领域、以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电、住房等。
为适应这种环境和发展,就得不停地注入投资,发展相关产业以保持生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沙特人口的年龄结构显示年轻人和未成年人为主要组成部分。
3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人口为1,130万,占总人口的72.6%,超过了2/3。
沙特人口中,15岁以下的占45.2%,共为710万,这个年龄段的属非劳动力。
如果将65岁以上年龄段的和15岁以下年龄段的作为非劳动力计算,占总人口的49%。
在沙特目前阶段及未来一个时期,占人口45.2%的15岁以下年龄段的这部分人对沙特既是一个发展的机会,同时对沙特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对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大量投资注入不同领域,如与之相关的教育、培训、卫生、服务、社会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沙特人口占5.2%。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劳动力市场上已无优势可言,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和要求直接与许多经济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为该群体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至关紧要。
联合国最新的2000年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人口分布表显示,沙特的城市人口已攀升至总人口的85.7%。
这一比率在全世界属于比率最高的,甚至高于发达国家,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平均为47%。
在未来30年中,沙特的主要大城市仍会不断膨胀,城市人口的密度会不断增大。
而这些城市均为现代化城市,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乡村人口移居城市使乡村的自然环境受到遗弃和破坏,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城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如公共设施、基础服务等等。
沙特根据行政区划分的2000年人口分布表显示,麦加地区(包括麦加、吉达和纳伊夫)名列前茅,占全国总人口的26.1%。
其中沙特人为 65.3%(360万),外籍人口占34.7%(190万)。
利雅得地区(包括首都利雅得)排行第二,占总人口的22.7%,其中沙特籍占68.8% (330万),外籍人口占31.2%(150万)。
该数据表示接近沙特总人口半数(48.6%)集中在以上两地区,如果把东部地区加进去,该比率达则到 63.2%。
也就是说,沙特接近2/3的人住在以上3个地区。
造成以上主要地区的人口高度密集的主要原因是与生活和就业水平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沙特阿拉伯风俗概况沙特阿拉伯人打招呼的礼仪很讲究,见面时首先互相问候,说:“撒拉姆,阿拉库姆”(你好),然后握手并说“凯伊夫?哈拉克”(身体好)。
有的沙特人会伸出左手放在你的右肩上并吻你的双颊。
沙特人很大方。
你不要老盯着看他的手表、衬衫链扣或其他东西,否则他会当场摘下来送给你。
如果你拒绝的话,就会得罪他。
沙特阿拉伯没有夜总会和电影院,饭馆也非常少。
谈话中避免谈论中东政治和国际石油政策。
沙特阿拉伯各地由于人文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们的风俗习惯有许多共同之处。
要想成功地在沙特阿拉伯做好贸易工作,必须了解该国严格实行政教合一,尤须知道伊斯兰教的一些习俗与规定,否则就可能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使贸易活动失败。
例如,如向该国出口冻鸡,不能用机械宰杀,更不能有血迹,有可能被退货。
其原因不是货不好,而是卖方对鸡的加工法违反了古兰经的规定:只能人工宰杀,不可用机器。
只许男人屠宰,不准女人动手。
鸡体及包装不得有一点血污,否则就认为是不吉利。
沙特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纯洁)、绿色(生命),而忌用黄色(死亡)。
国王身着土黄色长袍,象征神圣和尊贵。
一般人不能“皇袍加身”。
沙特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这个国家的宗教信仰。
1946年采用的这面国旗,是一面长方形的绿色旗。
绿色对穆斯林国家来说是吉详的颜色。
旗面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书写伊斯兰教的一句格言:“世界除真主外,别无神祗,穆罕默德是先知、真主的使者”。
在阿拉伯文句下面有一宝剑的图案,象征着圣战和武力。
各种设计忌用猪和类似猪的熊猫、十字架、六角星等作图案。
按照沙特人的商务礼俗,冬日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
会会须先预约,但象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会见松散不守时。
因此,即使是约定的时间去拜会,最好仍需在日程上留一点余地。
对方晚到15~30分钟是常有的事。
依公司类别而定,上班时间千差万别,夜间上班的公司也很多。
最好约对方到咖啡店单独谈判。
在洽谈业务时,沙特人员常被来往人员打断。
阿拉伯人认为这是“家庭”的延伸,不认为是失礼。
遇到这种情况,一是耐心等待,二是预约到外面单独洽谈。
当地商人多通晓英文,名片和说明宜用阿文和英文两和种文字。
来往信件人名前冠以职衔,如果来函用阿文,回函也亦以阿文为宜。
如果你想给家中写信,千万不要说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因为万一信被检查出来,你就很难在这里呆下去了。
一般人在外多以握手问候为礼。
如果双方(指男子)信仰一致或比较友好,双方左右贴面三次。
有时候主人为表示亲切,会用左手拉着对方右手边走这说。
交换物品时,用右手或用双手,忌用左手。
按穆斯林的习俗,该国以牛、羊为上品,忌食猪肉,忌食有贝壳的海鲜和无鳞鱼,肉食不带血。
以前阿拉伯人多用右手抓饭,现在招待客人多用西餐具。
阿拉伯人热情好客,应邀去主人家作客时可以带些小礼品,如糖果、工艺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