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重点
基础写作 简答题背诵重点

基础写作一.绪论一什么是写作性质: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是用文字符号传达有创造意义的制作行为。
而文章则是组成篇章的语言,是精神生产的成品,是写作的结果。
属性:文童是静态的,而写隹则是作为一种行为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范畴:写作既包括了制作的成品文章,又包括了制作成品的过程,二者有种、属之差。
含义:写作,就其过程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
从形式上看,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从本质上说,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作性劳动过程。
二写作的特性1 .个体创造性A.个体性:写作活动中,任何社会生活、客观事理等客体内容,都必须经过作者头脑的整理、加工后才能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任何写作活动都要受到作者本人情感、意志、兴趣的支配。
B.创造性: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不同于物质生产的复制、批量生产,没有符号的制作如制衣、制图,不属于写作范畴,而没有创造性的书写如记录、誉写、抄袭,也不是写作。
2.实践操作性:具体体现在“写”上,还体现在劳动的性质上A.实践性:以写为主。
叶圣陶说过:写作能力的养成,一耍得其道,二耍常历练。
B.操作性(技能性):写作有一定的规矩、技巧和程序,通过培训和练习能够获得一般的操作能力。
3.动态综合性A.动态性:写作是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的动态体现。
这些又都是变量因素,经常处于不稳定的变化状态。
如果从单个的一次写作行为来看,每一次具体的写作行为必然经历三个阶段:“内化”——“意化”——“外化”。
“内化”:变外物为内物,变身外之物为储存于脑中的感知之物,并使之被写作主体化融、吸纳,是准备即感知的积累阶段。
“意化即写作主体在心理操作下,将感知之物意态化,使之转化为意念和形象。
是写作的设计即孕育阶段。
“外化”:将孕育成型的意象,通过语言符号定型于身外,使思维成果物态化,是写作的完成亦即表意行文阶段。
基础写作要点总结

10. 破折号 (Dash)
•
两个破折号用于解释
•
如:All his belongings——a few articles of clothing and a few
books——are here.
•
用于并列的名词后引出总结句
•
如:Bob, Lily, Adrian, Judy——none of them know where he is.
2、段落
每段首行缩进4-5个字母空格。
01
3、连字符
连字符放在行末,而非行首;单 音节词不可分,双音节或多音节 词按音节分。
4、大写
三种情况:
一.专有名词 二.题目中的重点词 三.句首字母
Punctuation
1. 逗号 (,)
• 1)连接对等分句 • 如we:rWeaecshteadr ttehde evailrllaygie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dark • 2) 用于做状语的分句或短语后 • 如th:e Wfiehledns.the rain stopped, we continued to work in • 3) 用于分隔具有相同功能的一系列词或短语 • 如Bfer:wowPornte,hsAeersnsmtoaectmiatbtheeerPsmrooeffeettsihnseogrfwaMceuoreljtoyDr.,eManisLseLei,nPdroonf,easnsodra • 4) 用于分隔非限制性定从、短语 • 如fo:urAftru22itfsuhlealnedf tmtheme coorallbelgeey, ewahrse.re she had spent • M anrn. oHuunacnegh, itsheplnaenws fdoirrercetfoorrmofs.the company, will soon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写作的个体性特征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写作的个体性特征写作的个体性特征,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1.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2.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3.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写作的实践性特征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
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写作的创造性特征1.“望尽天涯路”: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
2.“衣带渐宽终不悔”: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3.“回头蓦见”: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写作的化生性特征写作的化生性特征既体现了写作主体的一种特殊心理功能,也反映了写作主体的一种特殊心理过程。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包含:潜化——化生——生成等三个阶段。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结构安排的原则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一、层次与段落:1.层次与段落的含义;2.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3.层次安排的方式。
二、过渡与照应:1.过渡的含义与方式;2.照应的含义与方式。
三、开头与结尾:1.开头的作用与方式;2.结尾的作用与方式。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一、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二、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三、简洁:1.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基础写作课程学习重点之写作的表现技法一、叙述技法:1.顺叙法;2.倒叙法;3.插叙法;4.平叙法。
二、描写技法:1.烘托法;2.对比法;3.错综法。
三、说明技法:1.定义说明;2.诠释说明;3.分类说明。
基础写作重点概括

基础写作重点概括1.写作的完整过程: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P5)2.写作活动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个体性、创造性、实践性(P5、6、7、8、9)3.两个误区,三种语言详见(P28、29)4.写作活动的缘起: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写作活动由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P37)5.为什么说“写作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写作主体而不是生活?”(P67)答案:在整个写作活动过程中,无论在哪个环节,写作主体都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发挥着主宰作用。
虽然在有些写作行为中,写作的主体的主动性似乎不明显,但其实还是靠写作主体把来自外界的意志转化为内在的意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最终比较出色地完成写作任务的。
6.“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在于:其一.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其二.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阶段和范围不同,其三.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
(P70)7.写作客体的属性:客观性、对象性、动态性、历史性(P72)8.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1.触发写作动机;2.规定取材的质量;3.激活写作运思;4.检验写作成品。
(P75)9.如何选择写作题材:1.根据客体属性,确定题材的大范围;2.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的支撑点;3.遵从文体规定,明确题材的聚焦点;4.考虑读者需求,寻找题材的共鸣点。
(P84)10.读者与受体两者含义与关系(P99)11.文章体式的含义:体制(作用1.依体制确定形态特征;2.依体制确定内容构成要素)、结构、格式。
(P128)文章体式的特点:规范性、流变性、综合性(P129)1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定义)、议论、抒情(P152)叙述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略叙、总叙、分叙描写的对象: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生理反应说明的要素:说明的对象、说明的中心、说明的材料(P152)说明的方法:定义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分解说明、分类说明、图表说明议论要素:论题、论点、论据、论证13.立意的途径:感悟、提炼(筛选法、联系发、反推法)(P207)14.构思的含义:就是作者在大脑中勾画的“草图”从内涵到体式对写作进行全面的预购,即梳理思路、描写轮廓、构建框架,并策划可操作的程序。
基础写作学知识点大一

基础写作学知识点大一基础写作学知识点大纲一、写作的基本要素1. 主题: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确保写作的目的和观点清晰。
2. 结构:合理的文章结构能够使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3. 语言:使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
4. 文采:通过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等手段,使文章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写作技巧1. 提前规划:在开始写作之前,进行信息收集和材料整理,合理安排时间,并制定一个写作计划。
2. 逻辑推理:在文章中运用逻辑推理,建立合理的观点论证链条,使文章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3. 注意段落结构:每一段应具备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论证和总结。
4. 使用例证:用事实、数据、实例等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5. 修辞运用: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6. 遣词造句:注意选用准确、精练、流畅的词句,丰富语言表达和提升文章品质。
三、常见写作类型1. 议论文:明确观点,提出论证和反驳,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2. 说明文:解释说明一个观点、现象或过程,让读者了解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3. 描写文: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4. 叙事文:用故事的形式叙述一个事件或经历,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5. 感想文: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情感,通过思考和反思展现出作者的独特思维和理解。
四、写作注意事项1. 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准确。
2. 多样化表达:运用不同的句式、主题、修辞形式等,增添文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3. 避免拖沓:语言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修辞,以免让读者产生厌烦感。
4. 校正修改:写完之后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改,确保文字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结束语:以上是关于基础写作学的一些知识点大纲。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希望你能够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写出优秀的文章。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基础写作复习资料一、写作规范1.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2.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拼写。
3.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4.注意段落结构,每段一个主题。
二、写作步骤1.明确写作目的,确定写作的类型和体裁。
2.进行资料收集和观察,获取写作材料。
3.展开头脑风暴,思考写作内容。
4.制定写作大纲,整理思路。
5.展开写作,注意语言和逻辑的合理运用。
6.检查修改,确保文章的语法、逻辑和细节的正确性。
三、写作技巧1.开门见山,明确文章中心思想。
2.使用恰当的过渡词,使文章段落连接紧密。
3.使用具体的例子或实证来支持观点。
4.引用名人名言或谚语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注意使用恰当的标点符号,避免使用冒号和分号的错误。
6.使用多样的句式和词汇,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7.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通过具体的描述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常见写作题型1.图表作文: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描述、分析或比较。
2.故事作文:以一个故事情节为主线,展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3.观点作文:明确一个观点并进行发表或阐述自己的观点。
4.说明文:解释或阐述一个事物的原理、步骤或过程。
5.议论文:就某个问题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给出理由和论据。
五、写作注意事项1.符合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主题。
2.使用适当的时态和语态。
3.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4.使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表达方式。
5.避免使用重复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6.注意拼写和标点的正确性。
7.掌握适当的段落划分方法。
8.避免使用不恰当的缩写和俚语。
9.尽量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10.合理运用连词和过渡词,让文章结构更清晰。
六、写作练习题1.请描述一幅你最喜欢的画作,并简要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2.请简要说明网购的利与弊,并表达你的观点。
3.请根据以下所给的信息,用图表的形式描述2020年大学生求职的状况。
4.请写一篇关于你最喜爱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5.请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电影的影评。
基础写作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基础写作大一上学期知识点写作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来说,基础写作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
在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以下是大一上学期基础写作课程的主要知识点:1. 写作的目的和受众在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受众。
写作的目的可能是说服、说明、描述、抒情等,不同的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结构。
同时,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受众是谁,从而可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风格。
2. 论题句和主题句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论题句或主题句,它概括了整个段落的中心思想。
论题句通常位于段落的开头,通过论题句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段落的内容。
主题句则通常位于段落的中间或结尾,它总结了段落的主题,给读者以更好的理解。
3. 段落结构一个好的段落应该有清晰的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应该包括一个论题句、支持论题句的具体细节和一个总结句。
论题句提供了段落的主题,具体细节用来支持论题句,并给出更多的解释和例子,总结句用来概括段落的内容。
4. 逻辑和连贯性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逻辑和连贯性。
逻辑上的连贯性指的是各个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清晰明确,句子之间应该有合理的过渡和连接词。
连贯性则指的是句子和段落之间的组织应该流畅自然,上下文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联系。
5. 使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型一个好的文章应该使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型来表达观点和思想。
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泛泛的句子,而是要选择具体和精确的词语来进行表达。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使用不同的句型可以使文章更加有吸引力和变化。
6. 文法和标点符号正确的文法和标点符号使用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要熟悉常见的文法规则,包括主谓一致、时态的正确使用、单复数变化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等。
同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是非常重要的,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句子中的停顿、强调和逻辑关系。
7. 修改和润色写作并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活动,我们需要不断地修改和润色文章。
基础写作考试重点

基础写作考试重点(注:此重点内容仅供大家考试复习参考,请大家以各自的笔记为主)一·名词解释1·间接描写2·倒叙3·层次4·抒情5·描写6·议论7·过渡8·文风9·修改二·问答题1·优良文风的基本特征2·划分段落的要求3·修改文章的意义4·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哪些5·常见行文的照应方法6·抒情的要求7·学习语言的途径8·一般起草的方法9·怎样使语言生动10·怎样使语言准确三·判断题1·文章开头叫起笔,结尾叫收尾2·曲径通幽比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好3·肖像描写指的是对人五官的描写4·结尾要写的耐人寻味5·场面描写主要指对人和环境的描写6·文风=作风7·议论文中的议论=完全议论8·语言=思想直接显示9·起草方法要因人而异10·过渡=过文挠头11·叙述实质=交代过程12·开头的作用是引出下文13·心理描写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14·起草质量与行文质量无关15·间接描写容易使人产生丰富联想16·议论文论点=主题17·段旨指段落的中心18·修改主要是删、改、增、调19·主题鲜明是文风之一20·议论分为完全议论和不完全议论四·作文以写议论文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观察与感受
观察的含义:(名词解释1)P13
写作中的观察,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对客观四五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知活动。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人们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感知、发现和理解外在事物。
观察对于写作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人们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诱发写作动机和灵感的动因,有助于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有助于培养作者灵敏的感受力。
观察的要求:(简答1)P17~19
1.观察要细致。
指观察要集中注意力,善于捕捉事物的细节,对事物做细致、准确的把握。
2.观察要捕捉特征。
特征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只有把握了事物特征的观察,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写出事物的个性特征。
3.观察要开放五官。
真正的观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综合发挥人的感官功能的作用,这样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才会丰富、立体。
4.观察要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观察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客观事物上,在情感的作用下,对客观事物产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使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生命的融入、情感的灌注异变为极具表现功能的艺术形象。
5.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
观察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它具有总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等特点,观察者要开动脑筋,不断对观察对象进行深入思考,以获得对事物的新感悟、新认识、新发现。
感受的含义:(名词解释2)P21
感受是指写作主体受到客观事物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他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从外界事物中获得感官信息,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意识,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
第四章选材与炼意
材料的含义:(名词解释3)P76
就是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收集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事理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例证、数据、名言等。
材料是一个总体(适用范围最广,适用于各类文体),分为素材(原始材料)、题材(经过加工)和资料(用于实用文章写作)。
材料的作用:(简答2)P76~78
1.材料是引发创作冲动的诱因,
2.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
3.材料是形成主体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
4.材料是创造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
选择材料的原则:(简答3)P79
1.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2.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3.选择典型的材料
4.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5.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主题的含义:(名词解释4)P86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认识和中心意思。
在不同的文体中,主题的叫法也不一样。
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作品内容所显示出的中心意蕴。
提炼主题的要求:(简答4)P91
1、主题要正确
2、主题要鲜明
3、主题要集中
4、主题要新颖
5、主题要深刻
第五章运思与结构
结构的含义:(名词解释5)P100
结构是指文章的布局安排,组合构造。
也就是作者依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特点,根据预设的构思,把所选用的材料,有步骤、有主次并且艺术化地组织起来,它们将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结构的原则:(简答5)P101
1.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2.要有利于表现主题思想
3.要符合不同问题的要求
4.要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5.要体现变化与创新
第七章表达方式
叙述的含义:(名词解释6)P133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和时间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一种基本的、在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达方法。
叙述的方法:(简答6)P134
1.顺序,也叫直叙(不用太关注)即按照人物成长或是活动的自然时序,事件的发生,发
展,变化过程的生活顺序来进行叙述。
2.倒叙:打破自然时序,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写,
然后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顺序主线,插入一段与顺序在时
间上不一致的另一事件的叙述,然后再接上原来的顺序主线进行叙述。
4.补叙(适当补充、解释或说明):在叙述过程中,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对前面涉及的
某些事物或情况作必要补充,解释,交代,说明。
5.平叙,也叫平等叙述、分叙(A-B式,ABAB式):指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情所做的平等叙述或是交叉叙述。
此外,叙述要求做到:交待明白、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注意兴波
描写的方法:(简答7)P140
1.工笔和白描:
工笔: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写对象进行精雕细刻式的描绘,常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
白描:指一种不尚修饰,精练质朴的语言,简笔勾勒对象的特征,重在传神的笔法。
2.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3.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4.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抒情的类别:(简答8)P143
抒情:指作者或文章作品中人物主观感情的表现和抒发。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1)借事抒情(2)借景抒情(3)借物抒情(4)借理抒情
论证的方法:(简答9)P145
1.立论的方法
(1)归纳法(2)演绎法(3)类比法(4)比喻法(5)因果法(6)引证法(7)对比法(8)反证法(9)排除法(10)归谬法
2.驳论的方法
(1)驳论点: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
(2)驳论据:釜底抽薪法
(3)反驳论证
名词解释题4分×5 简答题8分×2 分析题14分写作题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