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3)有答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

第 1 页,共 14 页2020年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2)(有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据此判断。

【解答】A.AgNO 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Cl ,故A 符合题意;B.NaOH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aCl ,故B 不合题意;C.CuO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uCl 2 , 故C 不合题意;D.Zn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ZnCl 2 , 故D 不合题意。

故选A2. 在如图中,要使L 1与L 2串联,在“〇”处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L 1两端的电压。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a 为电流表,b 为电流表B .a 为电压表,b 为电流表C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D .a 为电压表,b 为电压表【答案】B【解析】【分析】电压表应并联使用,如果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将没有电流;电流表应串联使用,如果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则会造成被测用电器短路。

【解答】解:由图可知,a 表跟灯泡L 1并联,所以a 应为电压表;b 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b 应为电流表,此时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L 1两端的电压。

故选:B 。

3. 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A .微波炉B .风力发电机C .酒精灯D .太阳灶【答案】C【解析】酒精灯燃烧时,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 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

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 .B .C .D . 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长时间使用电脑躺在沙发上看书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解析版

【答案】(1)2NaN3 放电 2Na+3N2↑(2)氮气稳定 2. 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加油
时尽量不要整理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 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答案】 汽化
静电
【解析】【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
示为:H2 2。
故答案为: (1)2Fe2+; (2)O;
(3)H2 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 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
别燃烧 1 米 3 的 CO 与 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
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
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生静电,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故答案为:汽化; 静电。
3. (1)2 个亚铁离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2Fe2+;
(2)O;
(3)H2 2。
【解析】【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 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 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O。 (3)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1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 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可表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有答案一、填空题1.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加油时尽量不要整理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3.(1)2个亚铁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点燃2CO2,CH4+2O2点燃CO2+2H2O。

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可多选)。

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5.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C. 丙图实验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D. 丁图可以表示至今所建造的核电站里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7.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最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形态
A.AB.BC.CD.D
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A. 、放大B. 、放大C. 、缩小D. 、缩小
【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
(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
A. B.
C. D.
13.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中考科学冲刺练习填空探究专题3(答案)

中考科学冲刺练习填空探究专题3(答案)

中考科学冲刺练习填空探究专题325.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 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右表。

(1) 该实验中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g 。

(2) 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 。

26.水果摊附近常可看到一些喜食腐烂水果和发酵物的小昆虫——果蝇。

为探究果蝇的这种取食趋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l )将果蝇卵隔离培养而获得果蝇幼虫;(2)将香蕉和青菜分别榨成汁,滴在滤纸的两端;(3)取果蝇幼虫20 只放在滤纸上与两种汁液等距离的地方,观察幼虫爬行方向,结果如下表:试回答有关问题:(l )实验中不直接用果蝇幼虫进行实验,而将果蝇卵隔离培养得到幼虫,目的是 ▲ ; (2)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以上实验,你认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 。

27.一天,周强的爷爷听说周强学了光学知识,非常高兴,就对周强说:“强强,你学习了知识,不但要牢固地掌握好知识,关键还是要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现在,请你帮爷爷测量出爷爷戴的老花镜的度数。

周强通过查找资料知道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以100,即老花镜度数=100/f ,如f=40cm ,度数为250度。

所以周强决定用下列方法先测出焦距后计算出度数。

(1)准备一块直径2cm 的纸板做光屏。

(2)在光具座的两端分别放置平行光源和平面镜。

(3)将老花镜的镜片和光屏顺次放置在平行光源和平面镜之间,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4)开启光源,将透镜靠近光源,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光斑。

能得到光斑的原因是 ▲ 。

(5)计算:透镜的焦距为:f= ▲ 。

(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6)如果周强爷爷老花镜的焦距是20cm ,那么老花镜的度数是 ▲ 。

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必刷题填空题800道(3)参考答案

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必刷题填空题800道(3)参考答案

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必刷题填空题800道(3)参考答案1.主动脉 中枢【解析】(1)某患者左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倒流。

医生采取微创换瓣手术为其治疗,先从患者大腿的股动脉处切开一小口,利用动脉通道将治疗仪器沿着股动脉上行,最后经过主动脉准确送达该动脉瓣,进行手术。

(2)微创换瓣手术后,患者大脑意识清醒,从神经系统组成分析,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2.CaCl 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中出现白色沉淀 NaCl 和NaOH【解析】(1)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 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 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后,氯化钙溶液流入集气瓶中,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CaCl 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中出现白色沉淀。

故填:CaCl 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中出现白色沉淀(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 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NaOH 和NaCl 。

3.检验氢气中水分是否全部被除尽 76.7% 根据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63.9g-161.2g=2.7g163.9g-161.2g=2.7g ,设要生成2.7g 水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则:H2+CuO80x Δ––––––Cu+H2O182.7gH2+CuO80x Δ__Cu+H2O182.7g 解得x=80×2.7g/18=12gx=80×2.7g/18=12g ,故所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12g 。

B【解析】(1)在通入氢气时,混有2H O ,通过浓硫酸目的是除去2H O ,再通过乙装置,检测通入气体中的2H O 是否除尽,故填检验氢气中水分是否全部被除尽;(2)①装置丙减少的质量为48.8g-46.5g=2.3g ,2.3g 都是氧元素质量,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6/(16+64)100%=20%⨯,故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2.3g/20%=11.5g ,氧化铜的纯度为11.5g/15g 100%=76.7%⨯,故填76.7%;②根据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63.9g-161.2g=2.7g ,设要生成2.7g 水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则:22H +CuO Cu +H O80182.7g x ∆解得80 2.7g /1812g x =⨯=,故所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12g 。

中考科学经典填空题

中考科学经典填空题

中考科学专项经典习题填空题•(6分)2013年2月,某中学的学生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以上是通过一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上的关系。

(2)表中数据表明,去年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的规律是▲(3)人发高烧时,体温升高是由于人体内产热—▲―散热。

流感高发季节,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该措施属于,___(4)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⑴抽样调查季节(2)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必须说明哪两个季节发病率高或者哪两个季节发病率低,回答不全者不计分)⑶大于切断传播途径(4)抗体•(4分)请分析右图中两个食物网并回答:(1)在B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一。

柳树合欢制神薇合效树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那么对于哪一印评寄+纤个食物网的影响更严重?为什么?(填一项)__▲合欢树。

食物网B,因为在B中叶状虫之后的生物都将死亡,食物网将不复存在(合理就给「蛇十青蛾假物网A•(4分)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表回答: 温度」七02Q■1口6050100物质A27.654.040.045,55L 156,7物贵B13.331.663.91L01居246(1)A、B物质都属于▲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上(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不同是―▲_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 与B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编号);介完虫食谢网B(1)易溶(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没有B物质的大①(3)蒸发结晶• (4分)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现让混合气体依次通过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浓H2so4、灼热的CuO和无水CuSO4时,发现AgNO3和HNO3的混合液变浑浊了,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也变蓝了。

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精编版)A卷

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精编版)A卷

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word精编版)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海水C.可口可乐D.冰水共存物2 . 小华同学周末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照相时,发现同学们已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宇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A.手机远离同学B.手机靠近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动D.手机适当向右移动3 . 科学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粒子的质量、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 欧美科学家已经成功制造出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据此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4 .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5 . 关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B.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C.耳中的鼓膜是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后能产生神经冲动D.只要眼球正常,就不会失明6 . 某同学用一定量 Cu(NO3)2和 Zn(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则对溶液甲和固体乙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甲中一定有 Zn(NO3)2和 Al(NO3)3B.溶液甲中一定有 Cu(NO3)2和 Al(NO3)3C.固体乙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Zn和 AlD.固体乙中一定有 Cu和 Zn,可能有 Al7 . 近期,一种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东地区爆发,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科学填空题专项训练(3)有答案解析版
一、填空题
1.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
(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等有害气体。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答案】(1)N2(2)CO(3)3H20(4)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N2;(2)空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2和CO,即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CO等有害气体;(3)3H20表示3个水分子;(4)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闻到花香。

2.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的区别,逐据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叶片的信息表,某问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岐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素表中”?”处的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对性状(或自身特征) (2)叶缘内无褐色纹
【解析】【考点】植物的分类检索表
【解析】(1)人们为了便于识别生物,生物学家编制出生物检索表,编制生物检索表的依据主要是生物自身特征的差异。

所以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或自身特征)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从表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叶纹,b是叶的形状,2a表示丙的叶纹,所以应该是叶缘内无褐色纹。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1)4
后,能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2)若仅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有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对此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采用的是升高温度的方法B.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C.采用的是增加溶剂的方法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答案】氯化钠BCD
4.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第1 页,共1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