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剧
五、清代戏曲

三、清代地方戏:
• 1、“花部”与“雅部”之争: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 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 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 弹。”
京剧
• 2、京剧:乾隆五十五年(1790),弘历皇 帝八十大寿,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 春台班、和春班)晋京,地方剧种徽剧汉 剧合流、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簧两个系统, 道光初年,形成京剧。表现手法唱念做打, 角色主要生旦净末丑为主,具有脸谱化特 征,中国古代艺术的国之瑰宝,2010年被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 中国“国粹”、国剧。
十大古典悲喜剧
• • • • • • • • • • 秋胡戏妻(元· 石君宝)杂剧 灰栏记(元· 李潜夫)杂剧 倩女离魂(元· 郑光祖)杂剧 陈州粜米(元· 无名氏)杂剧 绣襦记(元· 无名氏)传奇 浣纱记(明· 梁辰鱼)传奇 牡丹亭(明· 汤显祖)传奇 桃花扇(明· 孟称舜)杂剧 比目鱼(清· 李渔)传奇 琥珀匙(清· 叶稚斐)传奇
十大古典喜剧
• • • • • • • • • • 救风尘(元· 关汉卿)杂剧 墙头马上(元· 白朴)杂剧 西厢记(元· 王实甫)杂剧 李逵负荆(元· 康进之)杂剧 看钱奴(元· 郑廷玉)杂剧 幽闺记(元· 施惠)南戏 中山狼(明· 康海)杂剧 玉簪记(明· 高濂)传奇 绿牡丹(明· 吴炳)传奇 风筝误(清· 李渔)传奇
二、清代传奇:
• ③剧论:《闲情偶寄》中国历史上理论性 最强,最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内容完整、 自成体系、见解高明。 • 《闲情偶寄》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创 作和表演的理论著作,分“词曲部”和 “演习部”。“词曲部”包括结构、词采、 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 “演习 部”包括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 五部分。
二、清代传奇:
清代戏曲文学作品

清代戏曲文学作品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国戏曲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清代,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戏曲文学作品,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1.《红字》:该剧是清代戏曲文学的杰作之一,由郑板桥创作。
它以明代作家南希仁的小说《红字》为基础,讲述了富家女儿的婚姻遭遇和坚贞不屈的故事。
2.《牡丹亭》:该剧是清代戏曲四大名著之一,由李时中创作。
它以唐代文学家元稹的散曲《牡丹亭》为基础,讲述了唐代女子杜丽娘与柳梅郎之间的爱情故事。
3.《长生殿》:该剧由洪昇创作,取材自元代白朴的传奇小说《长生殿》,讲述了唐代宰相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
4.《珍珠塔》:该剧由李时中创作,以唐代作家李贺的诗歌《杨柳枝词》为基础,讲述了唐代宰相韩熙载与楚怀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5.《贵妃醉酒》:该剧由李时中创作,以唐代李白的诗歌《宫中行乐词》为基础,讲述了唐代贵妃杨玉环的宫廷生活和遭遇。
这些戏曲文学作品在清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对后来的文化影响深远。
它们丰富了中国戏曲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也为后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语文知识复习-----清代戏曲

清代戏剧以前期为盛,可视为明代戏剧的延续,但创作的 生气已有所衰退。 明末清初的李玉、李渔,前者多迂腐的说教,后者则偏于 单纯的娱乐。 康熙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清 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在某些方面继承了晚明戏剧的精神, 但情绪上有一种浓厚的空幻迷惘之感。
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是洪昇的《长生 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金埴题诗:两家乐府盛康熙,进御均叨天子知。 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 (专题讲述)
第二节 清中叶案头化 的文人戏曲创作
清中叶,戏剧创作陷入衰 退状态。 传奇和杂剧的创作进入低 落下滑的阶段。 原因: 昆曲雅化甚至僵化而失去 广大观众。 剧作成为纯粹的案头读物。 专制意识形态日益强化。 戏剧创作失去了鲜活的生 命力。
《清忠谱》歌颂以周顺昌为代表的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 崇高精神,表彰颜佩韦等下层市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 高尚品德,在中国戏曲史上有重要地位。 《清忠谱》的主人公周顺昌,清廉耿介、忠贞刚直、疾恶 如仇,是作家塑造的理想清官和忠臣的形象。他“居官多 哉载” ,仍“如洗空囊”。住于茅屋,食止菜羹。 戏剧突出其“清忠”,写其清以突其忠,然受阉党所害, 故民愤然。其不屈服,牙齿被敲掉,还喷血大骂。为忠清 之悲剧人物。
尤侗的剧作,思想并不深刻,情节也缺乏新异的创造,其 长处在于能以老练而简朴的文辞抒写磊落慷慨之情,呈现 出激昂飞扬的气势,具有诗剧的特点。 《读离骚》中写屈原题壁问天的一段曲辞长七百余字,气 魄宏大,虽不太适于演出,阅读的效果却很强烈。 王士祯称道:“激昂慷慨,可使风云变色,自是天地间一 种至文。”(《池北偶谈》)。
清代戏曲

第四节 清代戏曲理论
一、李渔《闲情偶寄》 1.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 2.强调戏曲的社会性 3.强调戏曲的舞台性 强调戏曲结构应“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 二、焦循《花部农潭》 吴音繁缛而花部慷慨; 昆曲极谐于律,曲文艰深晦涩,而花部词意直质,妇孺 能解.; 昆腔剧目内容狭窄,陈腐蹈袭,而花部多忠孝节义,足 以动人。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 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李杨爱情题材的文学流变有何特点和价值? 4.“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什么意思?
第二章 清代戏曲选讲
一.作者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 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 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 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 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 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 《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 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 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 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 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 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 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 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 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 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 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 孔”。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长生殿》用了相当大 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这使 得此剧显得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 曲折,还通过描写爱情在历史变乱中的丧失和由 此引起的痛苦,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 量所摆布的哀伤。 《长生殿》既是浪漫剧,又是历史剧。剧中有俩条 线索:李杨爱情,朝政军国之事,将李杨爱情放 在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描写,突出“乐极哀来”, “垂戒后世”的创作意图。
第三节 文本精读:《桃花扇· 余韵》
清代戏剧概述3清代雅部和花部1

清代戏剧概述3清代雅部和花部1清代戏剧概述3——清史札记之四⼗⼋我楚狂⼈⼆、清代雅部和花部1说到明清戏剧,总绕不开这样⼀对概念,那就是“雅部”和“花部”。
何谓“雅部”?所谓“雅”,是“⾼雅”的意思,也含有“正统”的含义。
雅者,正也。
归结到明清戏剧,雅部只有⼀个成员,那就是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的戏曲声腔、剧种,现⼜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的剧种之⼀,也是中国汉族传统⽂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后经魏良辅等⼈的改良⽽⾛向全国,⾃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被称为百花园中的⼀朵“兰花”。
明代汉族⾳乐以戏曲⾳乐为主。
明代时称南戏为“传奇”。
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独主剧坛,兼收杂剧⾳乐,改名“昆曲”。
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顾坚草创。
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乐家、改⾰家魏良辅对昆⼭腔进⾏⼤胆改⾰,吸收了当时流⾏的余姚腔、⼷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受欢迎。
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吃的⽤⽔磨粉做的糯⽶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磨调”,这就是今天的昆曲。
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常繁荣。
据记载,当时仅苏州⼀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千⼈。
那时候,演出的场合也各式各样:家⾥、别墅⾥、草台乡间,甚⾄江南⽔乡的楼船上也能演昆曲。
⼀度还开了风⽓之先,允许⼥眷外出观剧。
不过,为了避免礼数不和,会搭建只允许⼥性进⼊的“⼥台”。
有的⼤型演出中,还出现了“万余⼈齐声呐喊”的盛况,就如同现在的巨星演唱会⼀样。
除了粉墨演出之外,不分年龄、职业、阶层,⼈⼈都可以参与的昆曲清唱更是风靡各地,构成了⼀种蔚为壮观的⽂化现象。
昆⼭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带。
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北京。
16 清初戏剧

五,《长生殿》的艺术特色 1,在结构方面,全剧长达五十出,场面壮丽,情节曲折,而组织
相当严密.李,杨爱情是戏的主线,这条主线又以一组道具——金钗 钿盒贯穿始终,随情节变化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2,在文字方面,曲词优美,具有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 浓郁的特点,尤其为人称道. 如《闻铃》一出借风声雨声铃声,衬托唐明皇心中的缠绵悱恻之 情: 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 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 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 了卿,负了卿!
四,《长生殿》的思想特色
1,作品思想内涵丰富,或说歌颂爱情,或说讽刺罪恶, 或说双重主题,众说纷纭. 2,作品主线是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笔下 的主角既是帝王妃子,又是在传说基础上创造出的理想人 物,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3,作品也揭露了唐王朝政治的腐败,这是全剧的一条 副线,是作为李,杨爱情的背景去描写的.朝政腐败一方 面是李,杨二人寄情声色造成的后果,一方面又是导致他 们二人悲剧的直接原因.
清初戏曲
第一节 清初戏曲概述
1,清初戏曲达到了清代戏剧的高峰. 2,传奇的数量少于杂剧,但艺术质量超过 了杂剧,清初的传奇代表清代戏曲的最高 水平.
第二节 清初戏曲创作三流派
(一)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作者身分和作品都具较强的市民色彩.
李玉(约1591—约1671)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名 "一笠庵主人". 生平事迹记载极少.在明末剧坛已有声望,是明末清初创作最多,影响较大 的戏曲家,所作传奇三十多种,今存十八种,曾编订《北词广正谱》,是研 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李玉的剧作大多剧情紧凑,冲突激烈,舞台演出的 效果较好. 代表作: 1,明亡前作品: 《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 《占花魁》,被称为"一人永占". 2,清初作品: 《清忠谱》 《万里圆》(又名《万里缘》)《千钟禄》(又名 《千忠戮》).作者力图以旧道德的重振来挽救"颓世" .《清忠谱》写苏 州市民反对魏忠贤党羽的真实事件.《千钟禄》写巨大的历史变动给人们带 来的失落感. 苏州派其他作家: 如朱素臣的《十五贯》,改编宋话本,广为流传.
清代戏曲

4.李香君形象
既忠于爱情又政治是非分明 聪慧、勇毅 忠贞
5.艺术成就
(1)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 关系。《桃花扇》的悲剧性结局,有力地 打破了古代戏剧习见的大团圆程式,给读 者或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考余地。
(2)情节结构独具特色。出人意料而不落 陈套;紧凑而不“东拽西牵”。
5.艺术成就
继承了《梧桐雨》、《浣纱记》等通过爱 情故事反映兴亡的手法,又吸取了《牡丹 亭》运用幻觉把人物理想化的特点;
将理想熔铸在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之中,表 现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鲜明倾向性;
场景壮丽,情节曲折,根据剧情变化调剂 场上气氛,场次与场次之间,互相对照, 交错发展;
曲词清丽流畅,充满诗意和抒情色彩。
(3)李玉及其创作
李玉作有传奇三十多种,今存二十馀种,是明清传奇作家 中写作剧本及存留剧本最多的作家。
前期剧作《一笠庵四种曲》,即“一、人、永、占”《一 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后期剧作:《千钟戮》(又名《千钟禄》《千忠会》)、 《清忠谱》 (与魏万后、叶时章、朱素臣合作)。
《清忠谱》的艺术成就: A 第一次在舞台上塑造了下层市民的英雄人物形象。 B 第一次把大规模群众斗争场面搬上戏剧舞台。
(4)李渔的风情剧
擅长写喜剧,作剧10种,总题《笠翁十种 曲》。戏曲理论《词曲部》、《演习部》, 后人合刊成《李笠翁曲话》。贡献:
A 把握了戏曲作为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及其 审美特征。“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三、孔尚任与《桃花扇》
1.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山东曲阜人, 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国子监博士, 户部员 外郎,后因故罢官。
孔尚任兴趣广泛,尤好书画古玩,擅 长诗文,有《湖海集》、《岸堂稿》等传 世。《桃花扇》写成之前,孔尚任还和顾 彩合作写过一部《小忽雷》传奇,文辞优 美,但总体成就远不如《桃花扇》。
2.清代戏曲

《秣陵春》中徐适与展娘同为前朝南唐名门要将
吴伟业的《秣陵春》被冒襄称之为:“字 字皆鲛之珠,先生寄托遥深”,他的剧作 “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 骚”。 《临春阁》与《通天台》,都是明末清初吴 梅村作,属于文人剧,其实文词极其隽美浏 亮,能俗能雅,它不能上场之故,估计还是 题材及抒发的感慨并不宜于世俗欣赏,并非 仅仅是杂剧这种体制已不行于世的缘故。 《临春阁》还是一本四折的体制,《通天台》 则只有两折,均是北曲。
尤侗(1618—
1704),长洲人。
顺治帝曾称誉尤侗是 “真才子”,康熙十 八年(1679年)举 博学鸿词科,列为二 等,官授翰林院检讨, 参修《明史》 作品:杂剧《读离 骚》、《桃花源》等; 传奇《钧天乐》。
《读离骚》,清尤侗作。作者科举蹉跎,仕途坎坷, 由于正直为上司所黜,郁郁不平,遂作杂剧以抒胸 臆。 《读离骚》隐括《楚辞》中数篇而成,写的是屈 原题壁作天问,又向太卜郑詹尹问卜,不得答而归, 在江滨为楚人作九歌祀神,与渔父问答后最终沉江 而死。第四折是宋玉作招魂,还插入了巫山神女的 故事,殊与全剧风格不叶。 这一篇剧作名副其实是文人案头剧,屈原作天 问一场,【混江龙】一曲约有千字,一气贯注,直 可当作小型赋来读,在场上却是绝对唱不得的。据 说尤侗曾因献此剧被康熙称为才子,那么剧中每多 逞才使气之处,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剧中尚插有 不少民歌,颇有情趣。
2、文人的杂剧、传奇: (1)、唐英:戏曲集《古柏堂传奇》
十余种; 张坚:戏曲集《玉燕堂四种曲》:《怀 沙记》、《玉狮坠》、《梅花簪》和 《梦中缘》。除《怀沙记》写屈原自沉 汨罗江外,其他三种《玉狮坠》、《梅 花簪》、《梦中缘》皆写男女爱情故事, 时人合称为“梦梅怀玉”。张坚主要是 模拟风情喜剧旧套,追求场上效果,却 缺乏创造性,成就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清代戏剧
清代戏剧的声腔剧种基本上承续明代,传统的雅部声腔逐渐由盛而衰,而代表各地方剧种的花部诸声腔却日益兴旺,昆剧在清初成为最大的剧种,到十九世纪前期分化,地方戏迅速成长。
戏剧作家作品十分可观,但艺术质量每况愈下,乾隆后戏剧艺术出现雅与俗两极分化倾向。
明初戏剧创作有三种流派: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
继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并代表清初感伤审美思潮重要实绩的,是被称为南洪北孔的历史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苏州派:以李玉为代表明末清初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在身份上都是出身社会中下层与科举无缘;以毕生精力从事戏剧创作的作家;题材内容上关注现实,写政治剧和时事剧;在作品形式上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排场、工巧和谐的宫调曲牌而形成适合场上搬演。
李玉最为著名的是号称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和与人合撰的政治时事剧《清忠谱》。
朱素臣《十五贯》,又名双熊梦,据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和醒世恒言改编。
李渔戏剧理论: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专论戏曲创作,演习部专论戏曲表演,对戏剧创作和表演都提出了很有见地的主张,他认为戏剧艺术是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把是否适合场上演出作为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他提出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的创作原则,他所说的结构是指全剧的构思布局,把这个戏剧自身关键问题放在首位,表明他对前人曲论注重音律文辞偏向进行了重大修正。
对于如何搞好剧本的构思布局,在词曲部第一部分,他提出要立主脑—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脱窠臼—题材内容要追求新奇、摆脱俗套,密钱线—情节紧密、前后照应;
在剧本语言方面,他注意将适应场上演出作为首要任务,他提出贵浅显—曲词要通俗浅近,重机趣—要有情致和风趣,戒浮泛—防止平庸、一般化,忌填塞—要少用古人古事和古书中现成的句子;
他还具体论述了填写曲词在声韵、宾白、科诨方面的要求,又谈到昆剧如何培养演员和进行演出,并涉及到导演艺术,他的戏剧理论相当精辟地揭示了戏剧艺术的内部规律,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标志。
李渔强调剧本创作要适用场上演出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戏曲为市民阶层服务的娱乐消遣功能,剧本充满了喜剧色彩。
(《比目鱼》采用戏中套戏的情节,《奈何天》变生旦团圆为丑旦团圆)清代中期戏剧衰落:(1)戏曲内容被强调风化的道德说教宠罩,很多戏曲专以宣扬忠孝节烈为目的;(2)戏曲艺术本身规律被忽视,很多戏曲作家以写作诗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来进行戏曲创作;(3)以剧本创作为主体的戏剧活动被搬演前代剧目的舞台演出活动取代,戏曲表演的地位超过了戏曲创作的地位;(4)花部各地方戏的蓬勃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戏
曲市场,使戏曲文学创作很快走向衰落。
(代表人物:唐英、方成培、蒋士铨、杨潮观,蒋士铨《冬青树》写文天祥、谢枋得忠义殉国故事,将诗歌意境运用于戏曲意境,以白居易《琵琶行》为题材的《四弦秋-秋梦》一出,具有感伤色彩的诗词名句融入唱词中)
第九章《长生殿》
洪升剧本只留传奇《长生殿》和《四婵娟》,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文学创作先河。
《长生殿》通过李杨二人乐极生悲的故事,总结福祸互倚的人生哲理以垂诫来世,让李杨二人在历尽劫难、遍尝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后大彻大悟。
(从爱情角度热情地歌颂和赞美了李杨生死不渝之恋,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对其沉湎情欲而造成国家危难提出责难)
试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洪昇的《长生殿》在艺术上的处理与情缘虚幻主题的表达完美地融为一体,使该剧在艺术上达到了戏曲史上一座高峰,从而赢得了“千百来曲中巨擎”的美誉。
(1)对创作素材的剪裁和提炼:作者根据自己表达情缘虚幻的主题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和提炼,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
如历史传说中有关杨玉环有过许多淫乱的描写,洪昇为了从证明表达对李杨爱情的肯定,把她写成一个忠贞专一的情痴。
(2)宏伟严密的结构艺术:为了表现情缘虚幻的主题,作者在剧本结构方面颇具匠心,为了用爱情与政治的矛盾来说明人生的虚幻,作者有意设计了爱情和政治两条线索,其中李杨爱情线索为主线,国家政治命运为副线。
又以富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即一对金钗和一只钿盒贯穿始终,随着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变化由合而分。
(3)优美抒情的曲词艺术:曲词优美抒情、流畅细致;作者善于吸收唐诗宋词元曲的语言艺术营养,创造出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