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八版复习笔记

财政学第八版复习笔记
财政学第八版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5、经济波动

(五)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和政府干预手段

①宏观调控

②立法和行政手段

③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④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

①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图刺激经济时,

却导致了低增长、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怪病。

②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六)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分类:

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产品

②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判别标准:

①私人物品: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②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第一特征)

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第二特征)

公式表示:

纯私人物品:

X j:商品的总量

x i j:第 i 个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量

此公式表明:

?商品X j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i 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数量之和;

?私人物品在个人之间是可分的。

纯公共物品:

此公式说明:

?就消费目的而言,任何一个消费者i 都可以“支配”公共物品的总量x n+j

?公共物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

3、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

①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征

②具有非竞争性,不具备非排他性

③具有非排他性,不具备非竞争性

④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过分拥挤或外部效应引起

?花园(正外部效应)

4、物品(产品)的类型

①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②纯私人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③公共资源

?不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但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由于不能确定对其消费的限定条件,或者即使能确定却很难实施,且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即产生拥挤问题,因此,这种准公共产品又被称为“可拥挤物品”。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另一个人对该物品消费(受益)的减少,被称为拥挤成本。在产生拥挤时,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不再为零,而是大于零,同时低于平均成本。

④俱乐部物品:

?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但不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俱乐部物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通过限定消费资格,将非成员排除在外,即对外是排他的。但在内部是共享的,一个成员对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另外成员对该物品的消费。

?俱乐部物品的排他性是不完全的,在内部又是共享的,有可能导致成员过多从而产生拥挤:一个人受益的增多可能会减少另一成员的受益。

?这时,可拥挤物品与俱乐部物品相交叉,形成“可拥挤的俱乐部型物品”。

(七)公共需要的特征:

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共同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需付出代价(缴税或付费);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第二章

(一)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

定义: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取得所需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分类:

1、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新收支分类和预算设置原则:

?公开透明

?借鉴国际经验

?便于操作

2、我国现行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②外交支出

③国防支出

④公共安全支出

⑤教育、科技、文体传媒支出

⑥社会保障支出

⑦医疗卫生支出

⑧节能环保支出

⑨交通运输支出……

?按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

①经常性支出

②资本性支出

③净贷款

?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

①购买性支出

②转移性支出

?按政府职能分类

①经济性支出

②社会性支出

③维持性支出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满足社会需要的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政府。

1、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公共提供-政府供给

?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因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是政府本来应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准公共物品: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

准公共物品分类:可拥挤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

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①公共提供方式;

②市场提供方式;

③混合提供方式。

3、混合提供方式:

①政府授权经营;——自然垄断行业

②政府参股;——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③政府补助。——教育、公共卫生、高新技术研发

4、关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我国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实践

①公路的“贷款修路,收费还款”方式

②公共项目采取“BOT”方式

※ BOT:Build(兴建)、Operate(营运)、 Transfer(转移)。其为将政府所规划的工程

交由民间投资兴建并经营一段时间后,再由政府回收经营。

※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

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

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

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三)公共定价

1、什么是公共定价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主要包括:

?纯公共定价

?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2、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①平均成本定价法

在保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事业单位对外收支平衡前提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②二部定价方法

定额定价与从量定价结合

?定额定价——基本费

?从量定价——从量费

电话

③负荷定价法

针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电力、自来水、电话

(四)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1、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①3E原则: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

②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③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

④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①规模效益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占GDP的比重=当期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当期GDP×100%

?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贡献率=当期GDP的增加值/当期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总额×100%

?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公共物品产出率=当期公共物品总额/当期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总额×100% ②结构效益指标体系

?本级财政支出占本区域财政支出的比重=当期本级财政支出总额/当期本区域财政支出总额×100% ?各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当期某类支出总额/当期财政支出总额×100%

?各项目支出类别的比重=当期某项目支出总额/当期类别支出总额×100%

③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

?支出项目的成本收益率=期间支出项目的经济收益/期间项目支出总额×100%

?财政资源使用成果率=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财政项目支出总额×100%

④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

?履行职能的标准成本率=履行某项职能的实际成本/履行某项职能的标准成本×100% ?政策目标(计划)完成率=政策目标(计划)完成数量/政策目标(计划)数量×100%

第三章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①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绝对数指标

财政收支

相对数指标——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

②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P 51)

(二)瓦格纳法则

①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公共部门特别是国家活动家扩张。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②维持性支出:工业化-市场扩张-市场管理

经济性支出:工业化-外部性-政府干预

社会性支出:工业化-收入提高-需求的收入弹性

(三)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①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②政治性因素。

?政局是否稳定

?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政府干预政策。

③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①部门支出效益②单位支出效益③项目支出效益

(四)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1、经济发展阶段论

用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原因,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转移支出分别予以考察,具体地探讨了财政支出的增长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①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部分比重很大,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②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如吃、穿等,因而对政府的公共性消费支

出需求不大。

③这一时期主要考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而转移性支出不大。

?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①政府用于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增加,其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相应上升。

②此时私人资本积累开始上升,公共积累支出的增长率就会下降,从而公共投资支出在GNP的比

重下降。

③用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转移性支出开始增加。

?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财政支出特征:

①这一时期的政府公共性投资支出又呈增长势头,表现为一种对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

但从总体上而言,公共性投资占GNP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

②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③用于解决社会公平的转移性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

第四章

(一)财政民生性支出包含的种类

①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②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支出

(二)影响行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外在因素:①财政收支水平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物价指数水平

?内在因素:①政府机构膨胀②财政秩序紊乱③预算编制不合理④只管支出不管绩效

(三)教育支出的属性及提供方式

1、教育、科技支出和医疗卫生的属性

①将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支出归入非生产性范畴,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

的生产做作出直接的贡献。

②从长远看,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它

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2、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分初、中、高几个层次

?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物品。

?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四)医疗卫生支出需要政府介入的理由和范围

1、理由

①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的纯公共产品

安全饮用水、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防范和病菌传播媒介的控制(卫生防疫)、卫生信息等。

②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提供前提,卫生保健是一种人人应有的权利

避免“贫困的循环”

③弥补商业保险应对疾病风险的“失灵”

逆向选择

?我国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

①政府投入不足,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应急机制;医疗机构实行创收机制,

以药补医,公益性严重淡化。

②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滞后,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较低。

③城乡、区域和不同阶层之间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扩大。

④医疗和医药费用上涨,居民个人负担加重,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2、范围:①公共卫生服务②基本医疗服务

第五章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部分组成,因此,投资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

?投资需要购置生产资料、添置生产设备,所以,增加投资可以刺激生产资料或设备生产的增长;?投资中的一部分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所以增加投资又可以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二)政府投资的范围、特点、决策标准

1、

2、

①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可从社会效益及成本角度评价、安排,可微利甚至不盈利;

?政府财力雄厚,资金来源无偿(税收),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资和长期投资;

?政府投资有利于社会投资结构的优化。

②非政府投资:

?非政府投资追求微观盈利;

?非政府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经济个体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投资规模有限、投资周期较短;

?非政府投资难以优化投资结构。

3、决策标准

(三)基础设施的特点

1、基础设施为不同的生产者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性“公共物品”

2、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单个企业很难独立

完成项目的建设。

(四)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三峡枢纽、南水北调工程、航天事业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收费公路、高速公路、桥梁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混合提供。

——小型机场建设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污水治理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Build-Operate-Transfer

——桥梁、隧道等

?特点

①基础设施从总体上可以归类为混合物品

②根据外部效应大小采取不同的提供方式

——农村公路、大型水利设施

——城市街道、给排水工程

——长话电讯、燃气

③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混合提供方式。

(五)政府必须介入“三农”的理由

1、“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①市场经济下,财政应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功能,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公共

产品及公共服务。

②凡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

※“外部效应”的案例: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出,将会使全部运用这项成果的农户受益,但从事这项科研活动的单位却无论如何不可能将这项科研成果所产生的全部收益据为己有。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利益是“外溢”的,但是,进行这项科研活动所需的一切费用却只能由科研单位自己承担

2、“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①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②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③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供给波动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需求却相对稳定。

④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使得农业危机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市场

加以克服,这进一步又会强烈地干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六)政府加大“三农”投入政策的措施

①全面取消农业税。

②财政补贴。

③支持农业综合开发。

④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第六章

(一)社会保险的定义

社会保险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收取保险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

(二)社会保险必须由政府提供的理由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险。

(三)社会保险制度包含的内容

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①我国社保制度与国企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②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部分基金制运作模式

③积极推进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改革。

④多层次、多种类、多渠道,覆盖面不断扩大。

⑤立法通过并实施社会保险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社会保险法》,将于2011

年7月1日付诸实施。

2、养老保险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即认定其进入老年,解除其劳动义务。而在劳动者进入老年后由社会给予工资补偿的制度。

?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项目。

?中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筹集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社会统筹不超过20%,个人账户8%

3、失业保险

①含义:指政府和社会对那些由于非本人原因而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物质补偿的制度。

②经济效应:

?道德风险问题→失业者比在没有保险时花更多的时间找工作

部分失业者倾向于在失业概率很大的行业中就业

?失业保险增加失业持续期→失业者花更多时间找工作,可能有利于找到适合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

4、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5、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

①社会救济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险

?下岗职工生活补贴

?农村“五保户”救济

?灾民救济

②社会福利项目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6、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四)社会保险和财政补贴的异同点

?相同点

1、两者都具有无偿性

2、两者都是转移性支出

3、两者都能给领取者带来实际收入和经济状况的改善

?不同点

1、财政补贴与价格变动有关,社会保险不影响价格

2、财政补贴影响资源配置、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而社会保险不影响

(五)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

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

?财政补贴使用过度的消极效应

1、财政补贴项目偏多,规模偏大,会加重财政负担,总体上削弱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2、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的会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人为

地加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3、长期过多过广的补贴,人为地扩大了经济体系中政府行为,相应地缩小了市场活动覆盖的范围。

4、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扭曲合理消费结构,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六)税收支出的形式

1、税收豁免

在一定的时期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2、纳税扣除

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3、税收抵免

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4、优惠税率

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

5、延期纳税

“税负延迟缴纳”,系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

6、盈亏相抵

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或是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纳的部分税款。

第七章

(一)财政收入的定义、分类

?定义: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分类: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①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③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

④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①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②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

能性。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①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

②现行税收制度

(三)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1、收费的性质

理论上说,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user charges)。

2、收费的特殊作用

弥补市场失灵,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第八章

(一)税收的“三性”

1、强制性

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无偿性

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能直接、立即、均等获得补偿。

3、固定性

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即征税有一定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税率的分类及特征

?定义: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

?分类: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特征:

(三)税负转嫁的定义、方式

?定义:

1、税负转嫁: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

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2、税收负担:由于税收不具有直接返还性,各经济实体(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与从政府得到的产品

或服务没有对等的联系。因此,从各经济实体的角度来看,纳税(负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方式:

1、前转方式: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2、后转方式:又称为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

原材料生产者←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

3、其他转嫁方式:混转或散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等。

(四)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

不易转嫁。

?供给弹性: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一般来说,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买方负担,反之则反是。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也是呈反向运动,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税负交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税负难以转嫁。

4、对垄断型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五)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

(六)营改增的原因以及营改增的影响

①统一货物劳务税制,优化税制结构。纳税人提供货物和劳务将统一缴纳增值税,

从税制建设角度看,简化了税种、统一了税制;

从企业角度看,简化了企业税务管理,降低了遵从成本。

②将解决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消除了重复征税,降低了企业税负。

③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服务业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完

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④通过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服务外包,拓展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催生大量从事研

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的小微企业。

⑤对出口服务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的政策,将有利于增加我国企业提供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第九章

(一)国债的定义、种类

?定义: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首先,其是一种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其次,其又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国债的担保物是政府的信誉,在一般情况下,国债比私债要可靠得多,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

?种类:

1、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

2、按照债券是否流通,可以将国债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3、按照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4、按照期限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国债

(二)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的区别

财政学复习资料(0001)

财政学复习资料

公共物品 是指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其具有两个特征: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前者是指增加消费,其社会边际成本为0;后者指在享受过程种,不排除他人从中获益。公共物品在享受过程种“无法分割,无法量化”,并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与“公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部效应 指在市场活动种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例如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财政 1.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疆土范围内,在一定的色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强行参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价值、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经济行为。 2.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之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需求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以打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

目标。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收入分配职能:通过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表转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来达到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还优随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 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财政学笔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学》是财税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财经类专业的经济基础理论课。在学科属性上,是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二级学科。 由于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以国家政治权利为依据的分配活动,是政府为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直接经济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手段,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因而财政分配直接、间接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广大企业、家庭、个人的切身利益,财政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财政理论学习,对财税专业的学员而言,可为学习《税收学》、《中国税制》、《国家预算》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政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他财经类专业而言,是学员经济学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充足财税专者,是不合格的经济管理者。学好《财政学》,对自考学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课程结构看,《财政学》包括财政的共性、社会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财政管理和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三章财政的职能和效益 重点:财政的职能。资源合理配置含义及针对市场失灵财政配置资源的领域;国民收入初次及再分配贯彻的不同分配原则;稳定经济含义及财政调节作用的体现;监督职能特点。 难点:财政的效益。理解公共选择对财政效益的影响,如免费搭车及财政挤出效应;如何评价财政效益问题。 此外,把握作为分配范畴的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其他环节如生产、交换的关系,财政的收支矛盾实质、表现及解决;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及其主导作用。 第四章税收概述 本章重点内容较多,如税制基本结构中所含各项要素及其涵义;从不同角度对税收进行的分类;税收的财政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具体内涵;税收负担的转嫁问题;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上述重点中同时包含了一些难点问题。如在税制基本结构中累进税率的掌握仅靠文字表述的概念是不够的,税负减轻措施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异同区分,涉及运算的加重税负手段税收附加与加成,二者均是加在正税税额基础上的;又如在税收转嫁原理中,作为转嫁程度约束条件的商品供求弹性的理解及把握,商品供给或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意义何在?主要针对哪类商品?进而又是如何影响税收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摊情况?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超越被动的记忆,真正牢固地把握这一内容。 另外,应掌握税收基本概念及三大特征;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税制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税制沿革的主线。 第五章我国的主要税种 本章介绍了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行为财产税类的11个税种,其中,增值税、关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为重点税种,对其特点、作用及税制结构状况应有详细确切的把握。对于其他非重点的税种主要把握其税制结构所含内容,特别是那些独特的税制要素。 同时,多数税种均介绍了相应的税额计算公式,其中尤对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的计税公式要重点把握。对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的增值税,首先应清楚地理解其设计原理和征管机制,否则难以真正掌握其理论内容及计算方法。关税进、出口的完税价格分别为到岸价格和离岸价格,在税额计算方法上亦有所差别,仍应以理解助记忆,将二者分辨清楚。在所介绍的税种中,计算公式最多的当属个人所得税,我国采用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区分不同所得给与不同的计税方法,因此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应多做练习。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对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的计税方式的考查。 第六章国际税收 本章重点:首先应把握造成国际避税或重复征税的原因即: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别及税率(税负)的差别。关于国际避税,把握其含义、基本方法及避税地的利用。关于国际税收协定,重点把握其作用及基本准则,一般把握其分类及内容概要。 本章难点主要在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对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一方面以其文字表达的含义去理解,一方面能实际进行运用计算,二者应相辅相成。其中,相对复杂的抵免法,区分为直接抵免法和间接抵免法,二者适用对象不同,计算思路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抵免限额的设定。此处可联系前一章我国税种之中的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内容来学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614128916.html, 关于国际税收概念、产生原因、发展线索应有基本把握。 第七章财政支出及其效果 重点:关于财政支出的原则。在借鉴西方财政支出原则的发展和现状的情况下,主要关注我国财政支出的三大原则。搞清在量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财政是以()为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 2、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的产生而产生的。 3、人类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需要是()和()。 4、以国家职能为标准,我国的财政支出一般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六大类。 5、按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和()。 6、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和()。 7、()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8、一般理解,税收公平包括()和()两个方面。 9、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的单位和个人。 10、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 11、()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12、税负转稼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和()。 13、增值税条例规定,出口商品实行()。 14、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两种征收方法。 15、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的()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17、国债发行需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18、通过发行国债(),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 19、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和()。 20、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 21、()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 22、()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3、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的制度。 24、完善()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25、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的适当运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发挥职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力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2、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4、社会公共需要总是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满足。() 5、转移性支出在稳定经济方面可发挥较大作用,而购买性支出则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6、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财观,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7、财政支出的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总能一致地反映政府规模的变化情况。() 8、政府投资性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9、政府投资应追求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 10、社会保障具有受益的普遍性,其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较高的生活需要。() 11、国家凭借政权征税,体现国家意志,可以不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限制。()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税收的经济效应【圣才出品】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9.1复习笔记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是分析税收经济影响的基本原理。 1.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下面以图9—1来说明。 图9—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计量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数量。假定纳税人的收入是固定的,而且全部收入用于购买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价格也是不变的,则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即AB线,此时纳税人对衣物和食品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纳税人的消费偏好可以由一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每条曲线表示个人在得到同等满足程度下,在两种商品之间选择不同组合的轨迹。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

点。AB线与无数的无差异曲线相遇,但只与其中一条相切,即图中的I1,切点为P1。在切点P1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1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相当于AC乘以衣物价格或BD乘以食品价格,那么,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至CD。CD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2相切,切点为P2。在切点P2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2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2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2.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以图9—2进行说明。

财政学陈共习题(答案)

页眉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 A. 免费搭车现象 B. 边际效用递减 C. 市场失灵 D. 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 A. 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 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 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 A) A. 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 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 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 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 D) A. 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 行政管理机关 C. 司法检察机关 D.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 )其社会边际成本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 A. 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 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 A. 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 行政管理机关 C. 司法检察机关 D.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 A ) A. 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 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B )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

(整理)AA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消费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消费税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社保支出:是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并包括非财政经费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含社会救济支出或社会补助支出和社会优抚支出)两方面。 财政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这样就减弱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亦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简称税负。 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税务代理人:指具有丰富的纳税事务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税收、会计专业理论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经国家税务总局及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批准,从事税务代理的专门人员及其工作机构。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得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11:57:43 一、单选题 1. (5分)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体现了税收的()原则。 ? A. 横向公平原则 ? B. 效率原则 ? C. 纵向公平原则 ? D. 中性原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 (5分)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 A. 政治权力 ? B. 经济权力 ? C. 财产权力 ? D. 军事权力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A. 转移性 ? B. 非生产性 ? C. 购买性 ? D. 生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 B.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 C.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 D.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5分)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的产品是()? A. 准公共产品 ? B. 纯公共产品 ? C. 所有产品 ? D. 纯私人产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厂商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属于()? A.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B.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C.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D.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7. (5分)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财政学第八版 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就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就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就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与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就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就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她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她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5、经济波动 (五)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手段 ①宏观调控 ②立法与行政手段 ③组织公共生产与提供公共物品 ④财政手段 2、政府干预失效 ①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采取赤字财政政策与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图刺激经济时,却导致 了低增长、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怪病。 ②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 ?寻租行为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六)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产品依据需要主体与供给渠道分类: ①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与服务。 公共产品 ②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与服务。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判别标准: ①私人物品:排她性与竞争性 排她性:排她性就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她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她人消费的数量。 ②公共物品: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讲解学习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 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13.1复习笔记 一、国家预算概述 1.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则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确定的。 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2.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主要有如下五项:①公开性;②可靠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年度性。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 ①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即实行历年预算

年度; ②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但跨越两个年度。 3.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体系 新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的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①公开透明。 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 ③便于操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 (1)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人范畴的各项收入。 (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更为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这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核心。从分类方法和结构上看,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 4.我国预算法及其改革问题 (1)首先提出的是关于修订稿中有关立法宗旨问题。 (2)关于预算权的合理配置问题。 (3)关于预算管理级次问题。 (4)关于国家预算的公开、透明问题。 (5)关于预算监督的严肃有效性问题,也就是从法律上切实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的监督权问题。

财政学第八版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4、转移性支出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1、市场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性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 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给不直接参与这种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带来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其中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否则就是“外部不经济”。 比如说,采取措施使某个城市的空气没有了污染,该城市居民呼吸了清新的空气,但并不能制止外地来此的人们呼吸。 外部正效应: 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 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负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 即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4、收入分配不公平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的手段:1.政府的宏观调控2.立法和行政手段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4. 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1)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2)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是规范工资制度; 3.是加强税收调节; 4.是通过转移性支出,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按产生收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财政支出的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2016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 线作业_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04 09:38:16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 中央收人占GDP比重 B.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 地方收人占GDP比重 D.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2. (5分)按计税依据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 ? A. 从量税 ? B. 价外税 ? C. 货币税 ? D. 价内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3. (5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 A. 财政配置 ? B. 计划配置 ? C. 市场配置 ? D. 调节经济结构机构配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4. (5分)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 政府收费 ? B. 国有经济收入 ? C. 公债 ? D. 税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5. (5分)世界各国均实行:() ? A. 复式预算 ? B. 充分就业预算 ? C. 单式预算 ? D. 零基预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6. (5分)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A. 社会福利 ? B. 社会抚恤 ? C. 社会保险 ? D. 社会救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7.

(5分)一般地,()的税收负担具有累进性。 ? A. 所得税 ? B. 商品税 ? C. 财产税 ? D. 行为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8. (5分)下列几种产品中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 A. 公园 ? B. 国防 ? C. 高速公路 ? D. 食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9. (5分)公共财政应当更多地体现()

财政学课堂笔记

财政学课堂笔记 李克强总理十八大体现出:民生情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去行政化。 财政职能分为分配和调节,分配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收入分配,调节包括增长和稳定。但是,效率和公平,稳定和增长具有天然的矛盾性。 财政——财商=智商+情商+胆商 爱因斯坦说计划经济(公平之心,集合全部资源后分配的动机;客观,信息不对称,分配的不一定是人想要的) 失败的根源:为了眼前的一点幸福(公平)而放弃困难常存的幸福(效率) 过去的不好(原有税收制度)衬托现在的好(税收立法法) 理想状态、实际增长状态以及稳定状态常态是波动的增长,崇尚增长而非稳定(沿途带来的问题如小政治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都不能阻止增长的脚步,领略苦难才能享受困难,这种经历苦难的增长才是中国需要的,日本发展稳定,中国却给它带来了压力)一个没有稳定的增长比没有增长的稳定更有价值。共和国三十多年的增长,应该让我们有感恩之心,而发展曾是比增长更高的目标。目前鼓励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税后利润的最大化。打压房地产,鼓励人们去买股票,争取股权,因为美日等量化宽松政策很容易购买中国股权。 财政职能政府和市场,市场为主,限制政府行为——两害相权取其轻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收入分配起点公平,终点不一定公平,达不到预期效果。 维持经济稳定最终是对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需求 稳定器是社会保障和累积税率 减税是为了刺激资本市场 政府财政性支出是为了刺激消费,原来是大吃大喝,高档奢侈消费品的直接支出(虚胖)现在是社会保障支出,因为老了有保障,所以现在老百姓愿意消费了。 国家政策:稳重求进 银行定向宽松政策,很多企业破产,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是不同于原来一旦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就放弃而不是咬牙坚持,在现在改变经济结构是顶着巨大压力的。 经济繁荣,征税多,投资少,稳定了经济 经济凋敝,征税少,投资变多,促进了经济 税率具有自动稳定性 财政收入机构:资本积累(祖父辈省吃俭用留下的)以及外贸资产 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赤字称为积极的货币政策 财政收入三大根本性问题 F

财政学考试整理笔记

导论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社会公共需要: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财政的一般概念:1.财政的分配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个别需要相比有哪些不同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和微观主体需要而言的。特征为一是总体性,是就社会总体而言的,为了维持一定政治经济生活,必须满足由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二是共同性,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而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服务,是社会共同享有的。三是不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少量的费用简述西方财政学说的形成于发展: 第一个时期: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 第二个时期: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1929年一19933年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的理论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得出“有效需求不足”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第三个时期: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1?货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供给学派:阿 瑟拉弗3?公共选择学派:以坎南和塔洛克为首的公共选择学者运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 第一章 1,市场失灵:经济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 2,公共产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相对应,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 4,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 5,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 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政策目标。 6,免费搭车(补!!):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他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 或集体的,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就不会自愿掏钱去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 益,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免费搭车现象。 7,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社会上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需求不足,则可以采取使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办法,即相对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 8,紧缩性财政政策:如果社会上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则可以采取使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办法,即相对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 简答题 9,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国防和防洪堤坝。 10,为什么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举例说明? 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使得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

罗森财政学复习资料(双语版)

罗森财政学复习资料(双语版) Unified budget:The document which itemizes all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expenditures and revenues. 统一预算:联邦政府在一种文件中将其支出逐项列出的文件 Regulatory budget: an annual statement of the costs imposed on the economy by government regulations 管制预算:政府管制对经济产生的成本 Entitlement programs: programs whose expenditur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qualify ,rather than preset budget allocations. 公民权利性计划:(是指有关社会保障、公共福利计划、农产品价格维持等法律规定受益人和收益数额的政府支出项目)项目的成本不是由固定的美元数额来决定,而是由符合条件的人的数量决定。 Substitution effect :the tendency of an individual to consume more of one good and less of another because of a decrease in the price of the former relative to the latter. 替代效应: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使消费者调整该种商品与其他商品需求量比例的效应。 Income effect : the effect of a price change the quantity demanded due exclusively to the fact that the consmer’s income has changed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Welfare economics: the branch of economic theory concerned with the social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 economic states. 福利经济学:研究各种经济状态的社会合意性的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 Pareto efficient : an allocation of resource such that no person can be made better off without making another person worse off. 帕累托效率:要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Pareto improvement: a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at makes at least one person better off without making anyone else worse off. 对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境况变好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Pure public good : a commodity that is nonrival and nonexcludable in consumption. 纯公共物品:指既没有排他性有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 Privatization :the process of turning services that are supplied by the government over to the private sector for provision and production 私有化:把由政府提供的服务交给私人部门去提供和生产 Commodity egalitarianism : the idea that some commodities ought to be made available to everybody 商品平均主义:要求某些商品人人有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