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常用消毒法

合集下载

牛场常用消毒药物与使用方法

牛场常用消毒药物与使用方法

四、定期进行预防和接种制度
• 4、 口蹄疫弱毒苗 • 周岁以内的牛不注射。 • 1-2岁牛肌内或皮下注射1毫升。 • 3岁以上牛肌内或皮下注射3毫升。 • 5、 牛岀败氢氧化铝菌苗 • 预防牛的出血性败血症,肌肉或皮下注射。 • 体重100千克以下注射4毫升,100千克以上注射6毫升。
牛场常用消毒药物与使用方法
2020/9/20
一、建立卫生消毒制度
• (一)消毒剂的种类 • 1、 氢氧化钠 • 又称苛性钠、烧碱,常配成1%-2%的热水溶液消毒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厩舍、地面和用具等。若在其中加入
5%-10%食盐,可提高其对炭疽杆菌的杀灭力。 • 对金属物品有腐蚀作用。 • 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消毒畜舍 • 时应空舍消毒,隔半天用水冲洗后, • 方可让家畜进圈。
一、建立卫生消毒制度
• 2、碳酸钠
• 又称纯碱,常配成4%水溶液,洗刷或浸
• 泡衣物、用具等。 • 3、石灰乳
生石灰
• 生石灰1份加水1份制成熟石灰,然后用水配成10%-20%的混悬液用于消毒。应现配现用。
• 4、漂白粉
• 常用浓度为1%-20%。
• 有一定的毒性,对金属及衣物、纺织品
• 有破坏力,使用时应注意人畜安全。
葱 黑麦草
一、建立卫生消毒制度
• 3、粪便的消毒
• 焚烧法
• 化学药剂法
• 掩埋法
• 生物热消毒法:发酵池法和堆粪法
4、 污水的消毒
沉淀法 过滤法 微生物发酵法 化学药剂处理法
堆粪பைடு நூலகம்污水处理
二、建立系统的防疫、驱虫制度
• (一)疾病报告制度 • (二)引入肉牛和病牛隔离制度 • (三)严格的消毒制度 • 1、牛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室 • 消毒池长度应大于车轮的周长,深度25-30厘米,池内填 • 锯末,用5%火碱水浸湿。 • 2、围栏消毒 • 每天清扫1次,每月用生石灰消毒1次,每年用火碱水 • 消毒1次。

养牛经验:肉牛养殖场的消毒管理及消毒的常用方法

养牛经验:肉牛养殖场的消毒管理及消毒的常用方法

一、消毒管理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的养殖状况下,肉牛养殖场任何疾病防控关键是提高生物安全,加强消毒管理。

而我国养殖情况是,占养殖量绝大多数的是中小型肉牛养殖场,还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养殖。

养殖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消毒管理,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养殖场常常忽略养殖场与外界隔离的重要性由于厂址选择、管理不善等原因,养殖场与外界环境成为事实上的各种物品(特别是污染物)带菌人员畅通无阻的交流场所,致使疾病广泛传播。

2、常常忽略动物与粪尿隔离的重要性地面平养的养殖方式使动物与其排出的粪尿时刻接触,一担少数动物感染,地面含有营养丰富的粪尿就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使其迅速繁殖,结果不断加重疾病的发生。

因此,定期清理粪尿,使肉牛生活在与粪尿隔离的环境中,是有效控制疾病的保障。

3、消毒意识不强,忽视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是把疾病挡在养殖场或动物体内的关键技术手段。

它的作用是疫苗防疫、抗生素防控所无法解决的。

因为病原体存在于动物舍内外环境之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可诱发疾病;过高的饲养密度也会加快病原体的聚集速度,增加疾病感染机会;疾病多为混可感染(合并感染)一种抗生素不能治疗多种疾病;许多疾病尚无良好的药物和疫苗;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前是疾病高发的危险期,初期抗体效力低于外界污染程度时,降低外界病原体的数量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所以,消毒意义非常重大。

消毒可广谱杀菌、杀毒,杀灭体外及其环境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只有通过消毒才可以减少药物使用成本,并且消毒无体内残留的问题。

所以消毒是性价比最高的保健。

4、养殖场往往对消毒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接种疫苗就安全了,不按规定消毒;病原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对消毒无信心。

对消毒效果持怀疑态度;药品可保健治疗,对地面环境消毒心痛无价值;重视进舍前的的消毒,忽视进舍后的消毒;消毒不彻底、不规范、不持久;忽视动物体、空气、饮水及地面消毒;消毒池根本没有、或形同虚设;消毒剂选择使用不当,致使消毒效果不佳;对疫苗的期望过高,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大吉,客观情况是疫苗的保护力是相对的有限的,疫苗不能替代环境消毒,只有良好的管理,肉牛有健康的体质,疫苗才能发挥最佳效力。

养牛场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养牛场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养牛场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烧碱1%~2%烧碱水溶液用于消毒圈舍、饲槽、用具、运输工具等,3%-5%烧碱水溶液用于炭疽芽胞污染场地的消毒。

烧碱水溶液对金属物品有腐蚀作用·消毒完毕要用水冲洗干净;对皮肤、被毛、衣物有强腐蚀和损坏作用,使用时注意自身防护。

对于圈舍和食具消毒时,须空圈或将牛移出,消毒后间膈半天用水冲洗地面、饲槽,然后方可让牛入圈。

粗制烧碱液由于价格较低,常代替精制氢氧化钠做消毒药,加水稀释时要注意不要溅出药液,烧伤皮肤,用木棍搅动,不可用手接触药液。

草木灰水用新鲜干燥的草木灰10~15千克,加水50升,煮沸20-30分钟,边煮边搅拌,去渣使用,一般可用于地面消毒。

其成分主要是氢氧化钾或碳酸钾,消毒效果同1%~2%烧碱。

甲醛2%~5%甲醛用于畜舍、地面、用具、墙壁及排泄物的消毒,可用喷洒消毒和熏蒸消毒。

1立方米容积用甲醛25毫升加等量水。

加热使其挥发成气体或加入25克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强力消毒灵强力消毒灵是种强力、速效、广谱,对人富无害、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消毒剂。

可带动物消毒,易于贮运·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使衣物着色是其最突出的优点。

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广泛用于各种环境、场所、圈舍、用具、车辆等的消毒。

使用时按比例加水溶解,配成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喷雾、熏蒸消毒。

密闭保存于干燥阴凉处,应现配觋用。

常规消毒每50升水加本品25-50克。

对常见病毒消毒每50升水加本品65~165克。

对真菌、口蹄疫病毒每50升水加250-500克。

其它消毒:①喷雾;每50升水加250克,只需喷至物体表面湿润或每立方米空间15毫升;②饮水消毒:每50升水加5克;③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1-5克;④粪便消毒:每50升粪便加10克,对污染严重者也可适当加大剂量。

过氧乙酸0.5%溶禳喷洒消毒圈舍、饲槽、车辆等。

本品稀释后不能久贮,1%溶液只能保存几天,应现用现配。

对金属有腐蚀性,对有色棉织品有漂白作用。

畜牧场消毒方法

畜牧场消毒方法

畜牧场消毒方法
畜牧场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

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温、紫外线、电磁辐射等物理手段来杀灭病原体,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包括:
1. 高温消毒:使用高温蒸汽或热水浸泡等方式,可以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例如,使用高温蒸汽对畜舍、设备器具进行消毒。

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消毒。

例如,使用紫外线灯对畜舍内的空气、表面进行照射消毒。

3. 电磁辐射消毒:利用电磁辐射的杀菌作用进行消毒。

例如,使用电磁辐射器对畜舍内的空气进行消毒。

化学消毒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消毒剂来杀灭病原体,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包括:
1. 氯化消毒剂:如漂白粉,可用于对畜舍、地面、池塘等进行消毒。

2. 酮酸消毒剂:如酮戊二酸、过氧乙酸等,可用于对水源、水管、设备器具等进行消毒。

3. 氯代羟基苯酚类消毒剂:如洁露等,可用于对畜舍、设备器具等进行消毒。

不同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畜牧场消毒需求来确定,并且消毒过程中需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剂量进行操作,以确保消毒效果。

同时,要定期更换消毒剂,以避免细菌对消毒剂产生抗药性。

养牛常用消毒法

养牛常用消毒法

养牛经常应用消毒法一.消毒的办法1.机械消除法:主如果经由过程清扫.洗刷.通风.过滤等机械办法消除病原体.此法虽说通俗而又经常应用,但达不到完整消毒的目标,作为一种帮助办法,须与其它消毒办法合营进行.2.物理消毒法:采取阳光.紫外线.湿润.高温.蒸煮等办法,杀灭细菌和病毒.3.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是最为经常应用的办法.选用消毒药物应斟酌杀菌广谱,有用浓度低,感化快,后果好;二是对人畜无害;三是性质稳固,易溶于水,不轻易受有机物和其它理化身分影响;四是应用便利,价廉,易于推广;五是无味,无臭,不破坏被消毒物品;六是应用后残留量少或副感化小等.4.生物消毒法:经常应用该法将被污染的粪便聚积发酵,应用嗜热细菌滋长时产生高达到70℃以上的热,经由1~2个月可将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杀逝世.但此法不实用于炭疽.气肿疽等芽孢病原体引起的疫病,这类疫病的粪便应焚烧或深埋.二.消毒的实行1.按期性消毒:一年内进行2~4次,至少于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牛舍内一切器具每月应消毒一次.①对牛舍地面及粪尿沟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消毒:5%~10%热碱水.3%苛性钠.3%~5%来苏尔溶液等喷雾消毒,用20%生石灰乳粉刷墙壁.②豢养器具.牛栏.牛床等以5%~10%热碱水或3%苛性钠溶液或4%来苏尔进行洗刷消毒,消毒后2~6小时,在放入牛只前对饲槽及牛床用清水冲洗.2.暂时性消毒:牛群中检出并剔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或其它疫病牛后,有关牛舍.器具及活动场须进行暂时性消毒.①布氏杆菌病牛产生流产时,必须对流产品及污染的地点和器具进行完整消毒.②病牛的粪尿应聚积在距离牛舍较远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后,方可充当肥料.③产房每月进行一次消毒,临蓐室在临产牛临盆前及临蓐后各进行一次消毒.三.人员及牛舍的消毒1.人员消毒奶牛养牛场工作人员进入临盆区应实时改更衣服,紫外线消毒3~5分钟,工作服不该穿出场外,临盆区尽量防止外人不雅赏,必须不雅赏时,不雅赏者应完整消毒.改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别的,工作服或工作鞋要按期用必定浓度的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有机碘混杂物或煤酚皂的水溶液进行消毒.2.牛场情况牛舍四周情况(包含活动场)每1~2周用2%火碱(氢氧化钠)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四周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和牛舍进口设消毒池,应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要经常改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3.牛舍消毒牛舍应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完整清扫清洁,按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在牛舍四周.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石灰或用2%火碱进行喷雾消毒.4.器具消毒要按期对饲喂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日经常应器具.挤奶装备和奶罐车.兽医器械.配种器械等在应用前后也要完整清洗和消毒;车辆在进入场区时要喷雾消毒;挤奶机械管道用35℃~46℃温水及70℃~75℃的热碱水(碳酸钠)清洗消毒,以除去管道内的残留物资,同时防止微生物的滋长.5.牛体消毒在挤奶.助产.配种.打针治疗及任何对奶牛有接触的操纵前,须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处消毒擦拭,防止工资传播疾病;别的,按期用4%硫酸铜溶液对奶牛喷洒浴蹄,以下降蹄病的产生率,包管牛蹄健康.。

珍先牛场消毒制度

珍先牛场消毒制度

珍先牛场消毒制度一、背景介绍珍先牛场是一家专业养殖场,主要经营奶牛养殖业务。

为了确保牛群的健康和防止疾病传播,消毒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珍先牛场的消毒制度,包括消毒目的、消毒方法、消毒频率、消毒剂的选择等。

二、消毒目的1. 预防疾病传播:通过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阻断疾病传播途径,保障牛群的健康。

2. 提高生产效益:消毒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率,降低兽医费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3. 符合卫生标准:消毒是养殖场必备的卫生措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牛场卫生安全。

三、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使用高温蒸汽、热水、紫外线等物理手段杀灭病原微生物。

2. 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喷洒或浸泡,通过化学反应杀灭病原微生物。

3. 生物消毒:利用生物制剂,如益生菌等,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四、消毒频率1. 定期消毒:对牛舍、牛栏、牛群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一般为每月一次。

2. 疫情消毒:在疫情暴发或发生传染病疫情时,根据兽医建议进行紧急消毒,以控制疫情蔓延。

3. 牛只消毒:对新进场的牛只进行隔离消毒,确保其健康状态,防止传染给其他牛只。

五、消毒剂的选择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具体消毒对象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2. 注重安全性和效果:消毒剂应具备杀菌效果,同时对牛只、人员和环境无毒害性。

3. 防止抗药性产生: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六、消毒操作流程1. 清洁:在消毒前,先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清除污物、垃圾和残留物等。

2. 预处理:对需要消毒的区域进行预处理,如刷洗、浸泡等。

3. 消毒操作:根据消毒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充分杀灭病原微生物。

4. 后处理:消毒结束后,进行适当的通风和清洁工作,确保无毒害物质残留。

七、消毒效果监测1. 抽样检测:定期对消毒后的区域、设备和牛只进行抽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

2. 实验室检测:将抽样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标准。

养牛场消毒的方法

养牛场消毒的方法

养牛场消毒的方法
养牛场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紫外线消毒:在牛场大门入口的消毒室内设紫外线消毒灯,对进入牛场的人员进行消毒。

2.喷洒消毒: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在牛场入口、通道、牛舍周边、地板以及运动场走道等进行消毒。

3.溶液消毒:用规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来苏尔等消毒液进行消毒,主要用来洗手、浸泡工作服、水靴等,以达到消毒作用。

或用高锰酸钾、碘伏等溶液对粘膜进行消毒。

4.喷雾消毒:用规定浓度的次氯酸盐、过氧乙酸、福尔马淋、有机碘混合物以及来苏尔溶液等消毒液,对牛进行环境消毒以及牛舍、通道、牛舍周围、入场车辆等进行消毒。

5.生物消毒:采用堆积发酵产生的生物热,对牛粪进行推积发酵消毒,牛粪推积后的表层要用薄膜加盖好,3周后,即可杀灭一般非芽孢原体和寄生虫卵。

6.熏蒸消毒:用甲酫等对器械和饲喂用器在密封的室内或溶器内进行熏蒸消毒,以达到消毒效果。

7.火焰消毒:畜群的屋角、墙缝、地缝等处于病菌长期生存繁殖的地方,一般消毒药无法杀灭细菌,用酒精、汽油、柴油、液化气等火焰喷射消毒舍内死角,可以减少病菌生存,消除隐患。

牛场卫生消毒方法(下)

牛场卫生消毒方法(下)

·畜禽养殖22 2024年第02期牛场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2)怀化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姚亚铃 何凌云 聂昂(续第1期第26页)4.常用消毒药品 ①福尔马林。

38%~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用2%的福尔马林浸泡消毒器械(1~2小时);用2%~4%的福尔马林,喷洒消毒牛舍墙壁、地面、饲槽等;用1%的福尔马林,喷洒消毒牛体体表;熏蒸消毒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毫升、水12.5毫升、高锰酸钾25克,将高锰酸钾倒入福尔马林和水预先混合的非金属容器内反应,关闭门窗12~24小时,通风后再使用。

②漂白粉。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能杀灭细菌、细菌芽孢、病毒等。

用于饮水消毒时,每立方米水加入漂白粉5~10克,30分钟后方可使用。

10%~20%漂白粉乳剂,可用于牛舍、粪池、车辆、排泄物和环境的消毒。

漂白粉可喷洒、喷雾,也可用干粉撒布。

③次氯酸钠。

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及牛场卫生消毒方法(下)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适方案,提升猪场运行效率和效益。

(三)物资进出输送方式多层养殖猪舍需要的药品、疫苗、工具、生活用品等物资输送主要有3种方式。

1.货梯。

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在多层猪舍物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由机房、井道、底坑、轿厢等组成。

货梯密闭性能和稳定性能好,垂直提升高度可达300多米,但也存在易腐蚀损坏、空间小载物少、投资运行成本高、作为特种设备检修麻烦等问题。

2.液压升降机。

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实现物资上下运输。

液压升降机载物平台大(最大可达4米×4米),承物能力强,安装方便、检修容易,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但物资提升高度有限,最大提升高度不超过20米,运行速度慢,稳定性不及货梯。

3.电动提升机。

以电动机为动力,与变速机结构组合带动卷筒转动,调节钢丝绳长短,达到升降运转目的。

电动提升机具有制动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维修简便等特点。

但由于设计简单,对升降物资的对称性、大小和操作人员技术程度等要求高,仅用于多层猪舍特殊物资的转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牛常用消毒法
一、消毒的方法
1、机械清除法:主要是通过清扫、洗刷、通风、过滤等机械方法清除病原体。

此法虽说普通而又常用,但达不到彻底消毒的目的,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须与其它消毒方法配合进行。

2、物理消毒法:采用阳光、紫外线、干燥、高温、蒸煮等方法,杀灭细菌和病毒。

3、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选用消毒药物应考虑杀菌广谱,有效浓度低,作用快,效果好;二是对人畜无害;三是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易受
有机物和其它理化因素影响;四是使用方便,价廉,易于推广;五是无味,无臭,不损坏被消毒物品;六是使用后残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4、生物消毒法:常用该法将被污染的粪便堆积发酵,利用嗜热细菌繁殖时产生高达到70℃以上的热,经过1~2个月可将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杀死。

但此法不适用于炭疽、气肿疽等芽孢病原体引起的疫病,这类疫病的粪便应焚烧或深埋。

二、消毒的实施
1、定期性消毒:一年内进行2~4次,至少于春秋季各进行一次。

牛舍内一切用具每月
应消毒一次。

①对牛舍地面及粪尿沟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消毒:5%~10%热碱水、3%苛性钠、3%~5%来苏尔溶液等喷雾消毒,用20%生石灰乳粉刷墙壁。

②饲养用具、牛栏、牛床等以5%~10%热碱水或3%苛性钠溶液或4%来苏尔进行洗刷消毒,消毒后2~6小时,在放入牛只前对饲槽及牛床用清水冲洗。

2、临时性消毒:牛群中检出并剔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或其它疫病牛后,有关牛舍、用具及运动场须进行临时性消毒。

①布氏杆菌病牛发生流产时,必须对流产物及污染的地点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②病牛的粪尿应堆积在距离牛舍较远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后,方可充当肥料。

③产房每月进行一次消毒,分娩室在临产牛生产前及分娩后各进行一次消毒。

三、人员及牛舍的消毒
1、人员消毒奶牛养牛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及时更换衣服,紫外线消毒3~5分钟,工作服不应穿出场外,生产区尽量避免外人参观,必须参观时,参观者应彻底消毒、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

另外,工作服或工作鞋要定期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皂的水溶液进行消毒。

2、牛场环境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1~2周用2%火碱(氢氧化钠)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
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要经常更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3、牛舍消毒牛舍应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在牛舍周围、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石灰或用2%火碱进行喷雾消毒。

4、用具消毒要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兽医器械、配种器械等在使用前后也要彻底清洗和消毒;车辆在进入场区时要喷雾消毒;挤奶机器管道用35℃~46℃温水及70℃~75℃的热碱水(碳酸钠)清洗消毒,以除去管道内的残留物质,同时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5、牛体消毒在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有接触的操作前,须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处消毒擦拭,防止人为传播疾病;另外,定期用4%硫酸铜溶液对奶牛喷洒浴蹄,以降低蹄病的发生率,保证牛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