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探究性学习(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1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 11 探讨性学习(1)

2021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 11 探讨性学习(1)

11 探讨性学习1.(2020·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乃至能够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能够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不管是用电脑仍是用电话,只要能上网,人们就能够够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超级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2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2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20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

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一般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微博正释放着它推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庞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四个能归纳“微博”要紧特点的词语。

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2)结合两那么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例如: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壮大的舆论力量。

【解析】第(1)题揭露特点的词语一样是形容词,据此就容易找出“短小”“真实”“方便”等词语。

第(2)题不要忘记“结合两那么材料的内容”那个要点,抓住“材料二”后面的三句话,再结合漫画,大体能够完成答题了。

2.(2020·东营)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躯体牢牢护住襁褓中的小孩。

在小孩的被子里塞有一部电话,电话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若是你能活着,必然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取得一名生疏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

这位生疏人问清了缘由,说:“仍是归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一般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老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1)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讨结果。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朴素美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

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

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

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

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

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

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

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

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再次,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

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

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杀的。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1)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2)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以朴素为美,讲究仪表的自然美,重视衣着打扮的干净整齐得体,体现了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这种既重外在美又重内在美的人才真正懂得美。

初三语文试题探究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探究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探究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材料:《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记叙文。

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探究问题: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是如何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的?2. 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对当代青少年有何启示?答案: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以及对不同天气下岳阳楼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他用“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但随即笔锋一转,用“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以及愿意为国家和人民承担起责任的决心。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对当代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作为国家的年轻一代,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以个人得失为转移,而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二、文言文翻译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拜访,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难道不是一个君子的表现吗?”三、作文题题目: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指导:1. 可以从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入手,描绘家乡的特点。

2. 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 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结束语:通过本次语文试题的探究,我们不仅复习了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还锻炼了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2018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20年人类社会走在互联网时代,但是未来30~50年应该是人们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

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中考备考语文核心考点强化训练(第8练)含答案与解析

中考备考语文核心考点强化训练(第8练)含答案与解析

中考备考语文核心考点强化训练(第8练)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铿锵.(jiāng) 纠纷.(fēn) 人迹罕.至(hǎn)B.摇曳.(yè) 干瘪.(biě) 震耳欲聋.(lóng)C.星宿.(xiù) 揣.摩(chuǎi) 戛.然而止(gá)D.狡黠.(jié) 咀嚼.(jué) 坦荡如砥.(dǐ)2.下列语句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风是个化妆师,把大地打扮得十分妖娆,让人忍不住住足欣赏这映入眼帘的美景。

B.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C.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D.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慨不能不令人钦佩。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眺望屏闭探照灯喜出望外B. 慰勉污秽池塘边正襟危坐C. 晌午鉴赏马蜂窝轻歌慢舞D. 纤绳鲜妍笔竿子思贤若渴4. 古诗文默写。

(8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2)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鱼儿自由游弋,侧面表现出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变换,新旧更替。

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写出了时序更迭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填写诗句。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向大海也能要“药”刘诗瑶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朴素美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

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

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

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

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

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

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

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

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再次,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

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

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杀的。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1)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2)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以朴素为美,讲究仪表的自然美,重视衣着打扮的干净整齐得体,体现了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这种既重外在美又重内在美的人才真正懂得美。

中考备考语文核心考点强化训练(第6练)含答案与解析

中考备考语文核心考点强化训练(第6练)含答案与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红晕.(yūn) 莅.临(lì) 不屑.置辩(xiè)B.愧怍.(zuò) 殉.职(xùn) 衰.草连天(shuāi)C.瘦削.(xuē) 浸.泡(qìn) 挑拨离间.(jiàn)D.翘.首(qiào) 觅.食(mì) 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禁.区/禁.锢子弹./弹.尽粮绝言传身教./因材施教.B. 出版./贩.卖益.处/溢.于言表跌.宕起伏/险象迭.生C. 场.院/场.所会.计/心领神会.阿.谀奉承/公正不阿.D. 嘹.亮/缭.绕赠.送/与日俱增.东迁西徙./徒.劳无益3.下列语句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墨着。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

C.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D.所以,实在不能瞋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4. 古诗文默写。

(8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3)虽为女儿身,志存报国情。

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奔赴战场,英姿飒爽;秋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忧心家事国事,对贵妇人的生活充满不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强化训练11 探究性学习1.(2018·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9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19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

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四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示例: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解析】第(1)题揭示特点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据此就容易找出“短小”“真实”“方便”等词语。

第(2)题不要忘记“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这个要点,抓住“材料二”后面的三句话,再结合漫画,基本可以完成答题了。

2.(2018·东营)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

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

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1)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作为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中国人的母亲节。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示例:开展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送母亲一束康乃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母爱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解析】第(1)题能正确答出矛盾关系,意思对即可。

第(2)题“活动倡议”要求合乎实际。

第(3)题仿写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假设、兼语等句子式样,语意恰当。

3.(2018·资阳)阅读下边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

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

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

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东京4月21日电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

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

(1)用简略的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请你结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谈谈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看法。

核能,是人类新近开发出的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以及今年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在用它来为我们造福的同时,还得努力规避它的风险。

(3)围绕要不要给日本灾区捐款捐物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同学说:“日本人从清朝到抗日战争结束,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掠夺了我们大量财富,他们从来没有给我们赔偿,我们为什么要捐助他们呢?”你如果同意捐款,请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我认为,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应该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面对,正所谓“国家有界,大爱无疆”。

再说我们不能太多地计较过去,我们应该放眼未来。

【解析】(1)应抓住“灾难”及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答题。

(2)核能利用有利弊两面,要能辩证地谈核能的利与弊。

(3)围绕应“捐款捐物”的态度来讲即可。

4.(2018·襄阳)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

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

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

【海报宣传】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影响,班长负责设计一张海报。

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

(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都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都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宣传语:拥有青春五彩梦,莫让年华付水流。

【板块设计】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示例:板块一:青春的宣言板块二:青春座右铭板块三:青春期知识板抉四:青春的颂歌【材料探究】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针对评选“青春形象大使”现象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一:今天下午,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年报》,成为该报青春形象大使。

隋菲菲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敏锐、先锋的办报追求不谋而合。

在未来5年内,隋菲菲将主要担负《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

材料二:在某大学“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

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的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

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感言续说】在活动结束的晚会上,肖雅同学深情地说道:“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的年轮;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的欢韵;________,________。

啊,青年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但由于太激动,她只说了两句就停住了,这时你及时仿照肖雅的句式续说了一句,同样表达心中的感慨。

示例:①风从水上走过__留下粼粼的波纹__②骆驼从沙漠走过__留下深深的脚印__③流星从天空划过__留下闪闪的轨迹【解析】“海报宣传”板块拟写宣传语,即把画线句压缩为七个字,和上联一样。

“板块设计”部分要以“青春”二字开头,限五个字。

“材料探究”部分材料一强调了“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材料二则强调了“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5.(2018·连云港)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

但在应试教育和电脑普及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写字的水平普遍下降。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我建议”节目就“我们的字怎么了”展开讨论。

建议人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强化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并在中考和高考中对书写较好的考卷酌情加1~5分。

现场嘉宾中赞成者和反对者各抒己见。

针对建议人意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示例:①强化书法教育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中高考加分是引起学生重视写字的最好办法。

②强化书法教育是个好办法,可引起重视;但考试加分则不妥,因为这样对书写不好的同学显得不公平(或标准难以确定)。

③强化书法教育没必要,但考试加分却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加分,学生自然会重视起来。

④强化书法教育没必要,电脑普及,在写字上下工夫纯属浪费时间,考试加分更是有失公平(或标准难以确定)。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首先把握建议人的两条意见:强化书法教育,考试加分。

其次,回答时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但必须表达出支撑你观点的充分的理由。

【点拨】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语言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所给的材料是哪方面的,出题者问什么,让你答什么,应该怎样回答。

答题时语言要有针对性,简洁、准确地概括或提炼要点。

6.(2018·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下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闲时节。

(意近即可)(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业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探究题。

第(1)题考查考生读图及语言概括能力。

既要注意图片中要劳作的农民,又要注意图中的文字部分。

从时间、习俗、农作物、雨水四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2)题考查考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

阅读材料,结合材料最后的总结句,概括出材料的大体内容即可。

第(3)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题目要求“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且要用上“不仅……而且……”的关联词。

7.(2018·绍兴)研究性学习——探究歇后语的奥秘。

(1)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仔细观察下面六则歇后语,你能从中概括出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吗?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①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释义);②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而且运用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谐音);③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打比方(或运用典故、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