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标培训
GJB9001C国军标知识培训教材最新

第三章基本概念简介
■ 2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确定其目标,以及为获得期望的结果确
定过程和所需资源的活动。 ■ 3组织环境
理解组织环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确定了影响组织的宗旨、 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各种因素。
它既需要考虑内部因素,例如: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 绩效,还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 化、社会和经济环境。
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
■ 2领导作用
释义: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 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与实现 目 标的内部环境。
理论依据: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员参 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 源 保持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
■ 3全员积极参与
释义: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 参与,是提高组织创造价值和提供价值能 力 的必要条件。
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 6 关键过程(GJB1405A 4. 1)
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 7首件鉴定(GJB1405A标准3.34 )
对试生产的第一件(批)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 査,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 8质量手册(3. 8. 8)
GJB9001C-2017 标准
国军标: GJB9001C=国标+军品特殊要求
体字楷体
2017年05月18日发布,2017年07月01日
■释义: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 期望
■理论依据:只有赢得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 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 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客创造更多价 值的机会。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 未来的需求,看疏于组织的皤续歳功。
国军标培训2020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及环境,不给 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的能力。
•制造上的安全要求;
•使用上的安全要求;
安
•储存上的安全要求;
全
•健康危害上的安全要求;
性
要
•环境危害上的安全要求;
求
•安全性要求必须与质量管理、可靠性、维修性、人素工程、健
• 可靠性及其工作项目要求的确定(100系列)
• 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308)
• 确定可靠性要求(101)
• 元器件、零部件和原材料选择与控制(309)
• 确定可靠性工作项目要求(102)
• 确定可靠性关键产品(310)
• 可靠性管理(200系列) • 制定可靠性计划(201) • 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202) • 对承制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和控制(203)
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 使用要求能力。
•定量要求:一般分为三类:
–针对装备系统的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如使用可用度、能执行任务率
等。
–针对装备的保障性设计特性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
保 障 性 要
要求,它们由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导出,一般用与系统战备完好性、维 修人力和保障资源要求有关的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使用参数描述。 –针对保障系统及其资源的要求,如平均延误时间、备件利用率等。
的各种原则和约束条件。
武器装备产品“六性”
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 使用要求能力。
• 依据GJB 3872-99《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13项)
• 综合保障的规划与管理 • 制定综合保障计划 • 制定综合保障工作计划 • 综合保障评审 • 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
详细版国军标培训.ppt

关注产品——关注过程——关注组织和人
• 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吸收了TQM 的思想理念,建立了
一个组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突出战略、绩效、社会责任
关注顾客——关注产品与环境协调——关注可持续发展
精品文档
3
ISO9000族标准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1979年ISO成立了TC176--质量管理和质
GJB9001A - 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理解与实施
精品文档
1
培训内容
•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主要术语 • 标准的引言
• GJB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精品文档
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操作者自检——工长检验——专职检验
•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事后把关——事中把关——事前预防
精品文档
15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七)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 础上。
• 决策的依据:数据和信息分析
– 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精确和可靠 – 让决策者能得到数据/ 信息 – 基于事实的分析 – 作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精文档
16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八)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 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 相互关联的过程或过程网络组成的体系(系统)
• 优化及协调过程,关注关键过程,实现体系的 整体优化
– 过程方法是管理的系统方法的基础
精品文档
14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六)
持续改进
•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国军标9001C版标准培训课件

GJB 9001C 标准的主要变化
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健全和落实装备质量责任制 强化装备质量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
针对GJB 9001B贯彻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细化、具体、可操 作性要求
增加了部分体现质量管理新理念、新趋势、新特点的条款要求。
重新排序(如:设计和开发、技术状态控制) 合并相关要求(如:设计和开发) 新增局部要求(如:责任追究、质量诚信、数字化研制) 提高了控制要求(直接引用GJB) 标题变化(如: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细化了国军标相关要求(如:通用质量特性、技术状态)
三、标准理解与实施
引言 0.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潜在益处: a) 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 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 c) 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 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e) 证实具备承担装备建设相关任务的能力。 本标准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PDCA、基于风险的思维
GJB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学习与理解
二○一七年
培 训 提 纲
一. GB/T 19001-2016 标准修订的关键目标及主要变化 二. GJB 9001C 标准修订背景、原则及主要变化 三.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理解与实施
2
一、GB/T 19001-2016标准修订的关键目标及主要变化
二
GJB 9001C标准修订背景、原则及主要变化
—标准的修订背景 —标准的修订原则 —GJB 9001C标准的主要变化
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辅导1. 介绍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是指根据国家军事标准要求,对军事单位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的过程。
这一认证的目的是确保军事单位的管理体系符合国家军事标准的要求,提高军事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战斗力,确保军事单位的运行和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的辅导过程,包括认证前的准备工作、认证标准的解读、认证过程的具体步骤以及认证后的持续改进。
2. 认证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之前,军事单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认证的顺利进行。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2.1 制定管理体系文件军事单位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文件,以规范和指导各项管理工作。
这些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需要覆盖军事单位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
2.2 建立管理体系军事单位需要根据国家军事标准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这包括确定组织结构、制定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等。
2.3 培训人员军事单位需要培训一批认证工作的专职人员,以便能够顺利进行认证工作。
这些人员需要熟悉国家军事标准的要求,了解认证的具体过程,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4 内部审查军事单位需要进行内部审查,对管理体系进行自查和评估。
这有助于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提升。
3. 认证标准的解读在进行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之前,军事单位需要对认证标准进行详细的解读和理解。
这有助于军事单位了解认证的要求和标准,为认证工作做好准备。
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组织结构认证标准要求军事单位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还要求军事单位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沟通的顺利进行。
3.2 管理流程认证标准要求军事单位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
这包括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等环节。
3.3 资源管理认证标准要求军事单位合理配置和管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GJB国军标质量管理相关标准培训计划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培训计划1、目的通过学习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了解、认识并掌握GJB体系标准,在今后的的生产和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军标质量管理相关标准,使产品和装备质量达到有关标准。
2、培训地点:培训室3、培训教师:赵梦竹4、培训时间:2012年8月24日(17:00——19:00)2012年8月29日(17:00——19:00)2012年8月30日(17:00——19:00)5、主要内容GJB9001B-2009及相关标准(1)概述(2)GJB9001-2009的主要变化(3)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转换其他内容略写6、培训人员名单高层:李良成、崔向梅、籍永东总经办:张晓颖、刘丽丽管委会:郭永庆、梁爱印体系管理中心:王志林、李文胜、张志华财务中心:张良云、刘阳技术中心:张涛、赵艳芳、李永平、赵文琪、栗功品管中心:张晓军、李少东、岳瑞鑫、李永凤、白雪峰文化战略中心:白慧丽人力资源中心:赵建华、翟悦宏、葛娟、韩会平、樊小青、周峰物流中心:李小英、梁美清、刘学军、梁学明、梁鑫营销中心:马丽芝、李晓建设指挥部:崔润明、崔彦柱、王文亮、杨银壮、翟娟娟A车间:韩彦青、李果军B车间:韩正华、范永胜E车间:张剑红、崔雷7、考核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考核内容:以培训内容为参照标准(3)考试时间:9月上旬(4)合格标准:以60分为基准,≧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不合格者将择日安排补考,直到合格为止8、培训具体要求:(1)所规定人员应按时参与学习与考核;(2)学习过程中如有疑惑,及时向咨询老师询问与探讨。
9、培训纪律要求:(1)培训开始时一律将关闭手机或调为静音,听课期间尽量避免接打电话,以免影响培训质量(2)听课过程中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人力资源中心2012.8.20。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培训计划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培训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部分:引言。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军标六性技术与管理培训(下)名师优质资料

第5部分
通用质量特性试验与评价
五、通用质量特性试验与评价
(一)试验与评价目的 (1)暴露装备RMS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纠 正措施; (2)验证装备RMS要求; (3)为确定装备的易损件、有寿件,确定维 修保养项目、周期和规程提供依据。
五、通用质量特性试验与评价
(一)试验与评价方法分类
五、通用质量特性试验与评价
五、通用质量特性试验与评价
(二)加速寿命试验示例
第6部分
通用质量特性管理
(一)通用质量特性管理要点
(一)通用质量特性管理要点
在每个型号中重点的管理工作: ★制定六性的工作计划 ★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和控制 ★加强六性工作的评审和审查 ★建立故障审查组织 ★实施装备的六性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一)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8、软件可靠性
(2)软件研制过程的主要问题
软件需求论证不充分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 软件文档不完整,软件透明度差 软件测试不充分 配置管理不严格
(一)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8、软件可靠性
(3)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工程方法
四、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分析 (二)维修性设计与分析 1、维修性设计 标准化和互换性设计 可达性设计:检查、测试、修理 测试性设计与分析 防差错设计与标识 人的因素
相关标准 概念与内涵 相互关系 要求论证确定质量特性指标、建立模型 选定工作项目 质量特性与设计与分析 质量特性与试验与评价 通用质量特性概念
谢 谢!
(四)安全性设计与分析 安全性分析方法 (1)危险分析技术; (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3)故障树分析(FTA); (4)事件树分析(ETA); (5)报警时间分析; (6)警示与报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的关系及概念图
• 概念关系的三种形式: —属种关系(下层概念继承上层所有特性,但具有 区别于上层和同层的概念的特性)用没有箭头的扇 形图表示,如: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范、
质量计划、记录
• —从属关系(下层是上层的组成部分),用耙 形图表示,如:质量管理— ~ 策划、~ 控制、 ~ 保证、
• 按标准建立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持 并持续改进
• 所需过程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 有关的过程;
• 应用过程方法, PDCA 循环
– 识别过程、确定顺序及相互作用
– 规定运行控制准则、方法
– 确保资源和信息
—实施监测
– 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 接受顾客监督,产品可追溯性;
• 外包过程的识别和控制。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六)
持续改进
•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 持续改进的活动
– 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 确定改进目标 – 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改进目标 –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 实施选择的解决办法 – 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结果,确定目标已实现 – 正式采纳更改 – 必要时,对结果评审,确定进一步改进机会
GJB9001A-2001 引言
4.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 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并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
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 过程方法是“过程方法”及“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应用于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
• 过程方法及应用,强调: – 理解并满足要求 – 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及控制要求;明确职责、权限及接口;测量和分析 活动的能力和结果;采取措施实现期望的结果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 理解:用系统的方法实施管理 – 管理的对象: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 – 目的: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 系统方法的关键:对体系中所有过程的识别、理解 和管理 • 相互关联的过程或过程网络组成的体系(系统) • 优化及协调过程,关注关键过程,实现体系的 整体优化 – 过程方法是管理的系统方法的基础
– 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增进满意的机会 – 提供信任—能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
GJB9001A-2001 引言
2. 统一体系结构和文件不是标准的目的
• 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 • 按组织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 各种需求 – 具体目标 – 产品与过程 – 规模及结构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 步骤:
•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
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若干重要术语(续)
• 首件鉴定——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组)
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产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 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对过程能力的鉴定,确定是否具备批生 产条件)
• “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对批
量生产(每道工序)加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自 检和专检(防止批量的不合格)
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质量管理 和质量保证标准 • ISO9000族标准:由ISO/TC176制定的所 有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发展历程
1987——1994——2000
• 1986年发布了ISO8402;1987年发布了 ISO9000、ISO9001、ISO9002、ISO9003、 ISO9004 (9000系列标准)
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产品要求的补充
•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由GB/T19001-2000、 GJB9001A-2001等表达
• 产品要求是适用于特定的产品的特定要求,由技术规 范、产品标准、合同等表达
• 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 规定,或由法规规定
• 按体系要求建立并有效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使组织 具备稳定地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 对供方既要控制也要互利
– 在利益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立与供方的关系; – 识别和选择供方,与供方开放的沟通; – 与供方或合作伙伴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 – 对供方所做出的改进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并予以
鼓励。
若干重要术语
•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
的活动。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进指南 •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指南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1994——2000
GB/T19000-2000(ISO9000-2000) GB/T19001-2000(ISO9001-2000) GB/T19004-2000(ISO9004-2000) GB/T19011-2003(ISO19011-2002)
• 理解:
– 组织与顾客的关系:相互依存,关注顾客即是关注 组织自己
– 顾客的需求: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组织应考虑 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
– 调查、沟通,识别和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 满足并争取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 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增强顾客满意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二) 领导作用
•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 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 内部环境。
• 理解: – 宗旨及方向:组织总的经营管理的目的和发展方向 (目的、远景及发展方向,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良好工作环境: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提 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 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建立价值共享、公00-2000 3 术语和定义
• 供应链术语: 供方-组织-顾客;
•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
组人员及设施。
(例: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社团,或上述组织的 部分或组合;公有、私有的)
•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 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PDCA 模式) P—策划,D-实施, C—检查 , A—处置
GJB9001A-2001 标准条文的理解 1 范围
• 范围(标准的范围):
– 需要证实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 通过特性的有效应用,增强顾客满意
• 应用
– 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的组织; – 根据组织及其产品特点,可进行删减; – 删减限于第七章; – 删减不能影响、不免除能力和责任; – 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
国家军用标准
国军标 : 1996——2001
• GJB9001A-2001= GB/T19001-2000(A)
+ 军品特殊要求( B )( 楷体) • 全部引用GB/T19000( ISO9000 )-2000 • 参照使用GB/T19004 ( ISO9004 )-2000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产生:ISO/TC176 在1995年成立了一个 工作组,用了两年时间整理归纳了八项 质量管理原则
关注产品——关注过程——关注组织和人
• 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吸收了TQM 的思想理念,建立了
一个组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突出战略、绩效、社会责任
关注顾客——关注产品与环境协调——关注可持续发展
ISO9000族标准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1979年ISO成立了TC176--质量管理和质
• 意义: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 一般性规律和理论基础
• 八项原则为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 了理论依据,为2000版ISO 9000族标准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在世界范 围内被普遍接受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一)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 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七)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 础上。
• 决策的依据:数据和信息分析
– 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精确和可靠 – 让决策者能得到数据/ 信息 – 基于事实的分析 – 作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八)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 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GJB9001A-2001 引言
1.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 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
• 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
– 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决定产品的特性 – 产品是否可接受最终由顾客确定 – 不断变化的顾客要求促使组织持续改进产品和过程
•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分析顾客要求、规定过程、持续 受控、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 第一阶段“有限修改”:形成了1994版的 ISO9000族标准
• 第二阶段“彻底修改”:形成了2000版 ISO9000族标准
四个核心标准
•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 术语
•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手册 – 6 个方面的文件化的程序:
4.2.3, 4.2.4, 8.2.2, 8.3, 8.5.2, 8.5.3;
– 过程策划、运行、控制所需的文件(质量计划、 规范、指南、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图样)
• 产品:过程的结果
四种产品类别(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