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试题(3)

合集下载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10^8 m/sC. 3×10^5 km/hD. 3×10^8 km/s答案:B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将()。

A. 保持不变B. 发生改变C. 先变后不变D. 先不变后变答案:B3.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N)B. 千克(kg)C. 米每秒(m/s)D. 焦耳(J)答案:A4. 物体的惯性与其()有关。

A. 质量B. 体积C. 形状D. 颜色答案:A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成正比。

A. 电流的平方B. 电压C. 电阻D. 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橡胶C. 铁D. 盐水答案:B7. 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先加速后减速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海市蜃楼B. 彩虹C. 影子D. 放大镜成像答案:C9.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1000 m/sC. 3×10^8 m/sD. 3×10^5 km/h答案:A10.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浮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其数值大约为______米。

答案:9.46×10^153.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4.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______重力。

答案:大于5.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后加速度为-5 m/s²,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铁B. 铝C. 塑料D. 木头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hC. 3×10^3 m/sD. 3×10^2 km/h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橡胶C. 盐水D. 陶瓷答案:C4.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A.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B.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与电阻无关D. 电流与电阻成二次方关系答案:B5.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D.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彩虹的形成答案:B7.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彩虹的形成答案:C8.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日食和月食D. 彩虹的形成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干涉?()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双缝干涉实验答案:D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散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蓝天白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5.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电阻R1=10Ω,R2=20Ω,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4V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U / (R1 + R2) = 24V / (10Ω + 20Ω) = 0.8A2. 已知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下落,求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水银B. 铁C. 铝D. 木头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998 km/sD. 2,998,000 km/h答案:B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海市蜃楼B. 彩虹C. 影子D. 透镜成像答案:C4.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万有引力B. 电磁力C. 核力D. 摩擦力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超导体?A. 铜B. 铝C. 铅D. 汞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7. 1千瓦时等于______焦耳。

答案:3,600,0008.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由______定律描述。

答案:焦耳9.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10.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态。

答案:气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5秒后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答案:5秒后物体的速度为10米/秒,位移为25米。

12.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2安培的电流,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0伏特。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请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首先,使用欧姆表或伏安法测量电阻。

如果是伏安法,需要连接一个已知电压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

调整滑动变阻器,记录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14. 在光的折射实验中,如何验证斯涅尔定律?请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首先,准备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和一束激光。

将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偏折。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3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3

初中物理竞赛试卷3说明:本试卷共有46题单项选择题,第1至40题每题3分,第41题至46题每题5分。

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1.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2.某段铁路有长度L的铁轨一根一根地铺设,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乘客欲测出火车运行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应是( )(A)v=L/t。

(B)v=NL/t。

(C)v=(N-1)L/t。

(D)v=(N+1)L/t。

3.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

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有( )(A)不同质量。

(B)不同体积。

(C)不同温度。

(D)不同密度。

4.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

(B)尽量减少灯丝的电阻。

(C)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

(D)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

5.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6.天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机舱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况,下列仪器仍能有效使用的是( )(A)天平。

(B)温度计。

(C)水银气压计。

(D)杆秤。

7.如图1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图1的部分将( )(A)上浮一些。

(B)静止不动。

(C)下沉一些。

(D)无法确定。

8.为了研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现有下列实验器材,其中一组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1)弹簧秤。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km/h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铁D. 木头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同时受到5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是()。

A. 5NB. 10NC. 15ND. 0N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能的单位?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伏特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会()。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慢C. 逐渐加快D. 先快后慢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密度D. 力答案:B7.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强度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的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20N,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是()。

A. 0NB. 20NC. 40ND. 10N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光的折射B. 光的散射C. 光的衍射D. 镜子中的像答案:D1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 km/s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4. 物体的密度等于其质量除以________。

答案:体积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6.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冷热程度7.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小孔成像B. 影子的形成C. 平静的湖面看到树木的倒影D. 斜插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部分向其法线方向偏折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无关D. 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B.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D. 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5.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B. 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C.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D. 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6.下列关于电和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看不见、摸不着B.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C.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电磁铁的铁芯可以用铜棒代替7.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电风扇工作时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 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8.下列关于热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B.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9.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 铁比棉花重,所以铁的密度比棉花大C.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D. 将一铁块压成铁片,它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10.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杠杆一定可以省力B. 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 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D. 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物体由于发生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 B. 3×10^8 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小?()A. 空气 B. 水银 C. 铁 D. 木头答案:A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成正比。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的速度 C. 物体的加速度 D. 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答案:D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平方 B. 导体的电阻 C. 通电时间 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铜 B. 石墨 C. 硅 D. 铝答案:C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海市蜃楼 B. 凸透镜成像 C. 影子 D. 彩虹答案:C7.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的温度 C. 物体的体积 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玻璃 B. 橡胶 C. 铜 D.陶瓷答案:C9.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

A. 介质 B. 真空 C. 光 D. 声波答案:A10.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保守力?()A. 重力 B. 弹力 C. 摩擦力 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12. 1千瓦时等于3.6×10^6焦耳。

1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14. 欧姆定律表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5.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6.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17. 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成正比。

18.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木头B. 橡胶C. 金属D. 玻璃2. 电路中的电阻用什么单位来表示?A. 都来B. 安培C. 欧姆D. 伏特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重力是一种力B. 电流是一种力C. 磁场是一种力D. 电压是一种力4. 下列哪个物理量不是标量?A. 力B. 质量C. 速度D. 加速度5. 电流的方向是由哪边向哪边流动的?A. 正极向负极B. 负极向正极C. 左边向右边D. 右边向左边答案:1. C2. C3. A4. A5. A试题二:填空题1. 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

2.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

3.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

4. 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

5. 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是_______。

答案:1. 伏特2. 安培3. 欧姆4. 单向的5. 正极和负极试题三:计算题1.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中,电压为5伏特,求电流的大小。

2. 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伏特,电流为3安培,求电阻的大小。

3. 一个电阻为8欧姆的电路中,电压为24伏特,求电流的大小。

4. 一个电路中,电压为6伏特,电流为2安培,求电阻的大小。

5. 一个电路中,电流为4安培,电阻为6欧姆,求电压的大小。

答案:1. 电流大小为0.5安培2. 电阻大小为4欧姆3. 电流大小为3安培4. 电阻大小为3欧姆5. 电压大小为24伏特这些试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3)说明:本试卷共有46道单项选择题,第1至40题每题3分,第41题至46题每题5分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A)—枚壹角硬币。

(B)一枚针。

(C)一只鸡蛋。

(D)一瓶啤酒。

2.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不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电灯对挂线的拉力和挂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灯所受的重力和挂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灯所受的重力和电灯对挂线的拉力。

(D)电灯对挂线的拉力和挂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3.关于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是( )(A)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运动。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走运动。

(C)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一定要发生变化。

(D)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也可能静止不动。

4.将质量之比为1:3,密度之比为2:1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甲、乙两液柱高度之比和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分别为( )(A)1:3,2:3。

(B)2:1,1:3。

(C)1:6,1:3。

(D)1:6,1:1。

5.有一块冰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为2.1×103千克/米3),当冰块全部熔化后,盐水的密度和液面将( )(A)密度变大,液面下降。

(B)密度不变,液面不变。

(C)密度变小,液面不变。

(D)密度变小,液面上升。

6.甲、乙两物体漂浮在同一液体表面时,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则表明( )(A)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等。

(B)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C)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

(D)甲、乙两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

7.冰在熔化过程中( )(A)吸收一定的热量,温度升高。

(B)吸收一定的热量,温度不变。

(C)放出一定的热量,温度降低。

(D)放出一定的热量,温度不变。

8.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保温瓶内开水没有装满,导致后来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因为( )(A)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太大。

(B)瓶口遇冷收缩了。

(C)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原先塞子塞得太紧。

9.上海体育场的设计中有许多创新,其中周长900米椭圆形看台框架结构及奠基础有无数个细微均匀的裂缝就是一个创新。

这些细微裂缝是为了( )(A)增大摩擦。

(B)防止热胀冷缩的破坏作用。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冬天房间窗户玻璃内表面结有冰花。

(B)冰冻衣服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

(C)雪在太阳光照射下融化成水。

(D)冬天室外桶里的水结成冰。

11.听声音就能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是( )(A)太阳光照到人身上,在地面上出现了人的影子。

(B)放映机把影片上的画面投影到银幕上。

(C)将筷子插入水中,出现了弯折现象。

(D)中秋夜晚,明月当空。

13.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 )(A)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B)逐渐减小,且总大干入射角。

(C)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14.下列各种成像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A)平静的露天池水中有朵朵白云。

(B)清澈的湖水中游动的金鱼。

(C)哈哈镜中自己滑稽的体形。

(D)观后镜中“后退”的树木。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2厘米,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4厘米。

(B)6厘米。

(C)8厘米。

(D)15厘米。

16.如图1所示,相同材料制成的电阻R 1和R 2相互串联,电阻长度之比l 1:l 2=1:2,横截面积之比S 1:S 2=1:2,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电阻R 1和R 2的电量之比为( )(A)1:1。

(B)4:1。

(C)1:4。

(D)1:2。

17.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时,一名同学接入电路的是“0~0.6安”这个量程,而另一名同学读数时却按照“O ~3安”的量程读成了2.4安,那么实际测得的电流应该是( )(A)2.4安。

(B)0.48安。

(C)0.36安。

(D)0.24安。

1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I ,若要使电流表的读数变为4I ,则要( )(A)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 2,且R 2=3R 1。

(B)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 2,且R 2=R 1/3。

(C)在R 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 2,且R 2=3R 1。

(D)在R 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 2,且R 2=R 1/3。

图1图219.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K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 1的示数和电流表A 2的示数都增大。

(B)电流表A 1的示数和电流表A 2的示数都不变。

(C)电流表A 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

(D)电流表A 1的示数减小,电流表A 2的示数不变。

20.现有四个电阻R 1、R 2、R 3和R 4,其中R 1=R 2,R 3<R 4。

现将R 1和R 3组成串联电路,R 2和R 4组成并联电路,则(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B)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C)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可能大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D)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可能等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爬上和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1和f 2,则( )(A)f 1方向向上,f 2方向向上,且f 1=f 2。

(B)f 1方向向上,f 2方向向下,且f 1>f 2。

(C)f 1方向向下,f 2方向向上,且f 1=f 2。

(D)f 1方向向上,f 2方向向上,且f 1<f 2。

22.某旅客在火车车厢内以1.5米/秒的速度行走。

当车厢静止时,他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需要20秒,当火车以10米/秒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时,则他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所需要的时间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见旅客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A)20秒,200米。

(B)10秒,200米。

(C)20秒,170米。

(D)15秒,170米。

23.测定血液的密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先在玻璃管内分别装入各种密度已知、浓度不同的呈淡兰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只要看到某个玻璃管中的血液呈悬浮状态,就能知道血液的密度。

其依据是( )(A)帕斯卡定律。

(B)惯性定律。

(C)物体浮沉条件。

(D)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24.把一高为h ,密度为ρ、半径为R 的圆柱形木块放到半径为2R 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向容器内灌水,使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容器的最小高度应为( ) (A)4h 。

(B)水ρρh 。

(C)水ρρρ+h 。

(D)水ρρ4R 。

25.下列四个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 容器中的液体(和水不相溶)比水的密度大,如图4所示。

当四个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 、B 、C 、D 四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别变为h 1、h 2、h 3、h 4,则( )图4图3(A)h 4>h 1=h 2>h 3。

(B)h 1=h 2=h 3=h 4。

(C)h 4>h 1>h 2>h 3。

(D)h 1=h 2=h 4>h 3。

26.分别用铜、铁、铝制成三个实心球,各自用细线系往后浸没在水中,如果细线对球的拉力都相等,则三个实心球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为( )(A)m 铜>m 铁>m 铝,V 铜>V 铁>V 铝。

(B)m 铜<m 铁<m 铝,V 铜>V 铁>V 铝。

(C)m 铜>m 铁>m 铝,V 铜<V 铁<V 铝。

(D)m 铜<m 铁<m 铝,V 铜<V 铁<V 铝。

27.冰块漂浮在水面,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V 1,冰的密度为ρ1,水的密度为ρ2,则这块冰所受到的重力为( )(A)11gV ρ。

(B)()112gV ρρ-。

(C)12121ρρρρ-gV 。

(D)21121ρρρρ+gV 。

28.已知一点光源S 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成一虚像S',则在图5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529.如图6所示,在一块玻璃砖上挖去—块半圆形的玻璃,如有一条通过圆心的光线射到该玻璃砖上,则正确的光路图为( )图630.甲、乙、丙三人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

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A)甲、乙均未瞄准鱼。

(B)乙、丙均未瞄准鱼。

(C)甲、丙均未瞄准鱼。

(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31.如图7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么试管中的水( )(A)很快就会结成冰。

(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

(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

(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

32.把温度为-5℃的冰块,投入到盛有0℃水的隔热容器中,混合后的温度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7(A)冰的质量减少。

(B)冰的质量增加。

(C)冰的质量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33.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则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质量不相等的两杯水温度升高2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B)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温度升高2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质量相等的水和铁温度都升高2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体积相等的两块铁块温度分别升高10℃和20℃,他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34.地处祖国边疆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气压较低,当地居民煮饭时( )(A)由于水的沸点较高,水容易烧开,饭不易烧熟。

(B)由于水的沸点较低,水不易烧开,饭容易烧熟。

(C)由于水的沸点较高,水不易烧开,饭容易烧熟。

(D)由于水的沸点较低,水容易烧开,饭不易烧熟。

35.已知甲、乙、丙三个电荷,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且都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可以判断( )(A)甲、乙、丙带同种电荷。

(B)甲、丙带同种电荷,甲、乙带异种电荷。

(C)甲、丙带同种电荷,甲、乙可能带同种电荷,也可能带异种电荷。

(D)无论甲、乙、丙带何种电荷,均可能使它们同时静止。

36.有两个圆环A和B,均由相同粗细的铜导线围成。

其中圆环A所围的面积是圆环B的两倍,则原先的两根铜导线的电阻之比为( )(A)2:1。

(B)2:1。

(C)4:1。

(D)1:2。

37.如图8所示,已知R1=R2,保持电压U不变,当电键K闭合后( )(A)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