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

合集下载

【最新】六、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效及推广应用价值-范文word版 (5页)

【最新】六、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效及推广应用价值-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六、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效及推广应用价值篇一: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经过实践检验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比较固定的作文教学思路、教学方式。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优秀教师已摸索总结了多种独特的作文教学模式。

模式不同、风格各异,但基本目标和实际效果都是一致的,即引导学生由“学写”向“会写”过渡发展。

教学遵循一种规律,规律呈现一些模式,模式显示一种特色,模式是教学的一种追求,成功的教师都自己科学的模式。

学术价值:也叫作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对于事物的客观规律作出较深刻的反映,它同以往的科研成果相比较,在观点和资料,广度和深度,系统和结构以及表述方式上有新的进步。

因此,学术价值就成了课题的生命。

本课题的学术价值是: 1.撰写出高水平的《七年级记叙文写作层递式训练》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包括七年级记叙文写作层递式训练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构建出科学的层递式训练效果评价体系。

2.课题组成员整理出在实施《七年级记叙文写作层递式训练》过程中的课堂实录,教案设计,活动总结,教学反思,精彩案例等,力求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3.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学会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学会作文修改的方法;学会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

把解决中学教师对于记叙文教学束手无策、问题纳入到一个探索记叙文写作大平台来思考解决,这是一种理论研究视角的新探索。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发展的核心是基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把中学教师的发展整合到作文教学中互动中来,这是教师培养理论的创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新拓展。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项目的成果评估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接下来,我将对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并分享一些我们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的项目在时间节点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严格的计划和执行,我们成功地按时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任务,并且在预算范围内完成了所有工作。

这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的项目在技术创新和解决问题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团队勇往直前,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并成功解决了项目中的关键问题。

这些成果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我们的项目在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各种挑战,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团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我们的项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价值,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的项目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整个团队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项目的成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高校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材料

高校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材料

高校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材料一、背景概述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在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逐渐显现。

为进一步表彰和推广这些成果,现将我校申报的高校教学成果奖相关材料汇总如下。

二、申报项目一: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某某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1.项目名称: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某某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2.项目负责人:XXX3.参与教师:XXX、XXX、XXX4.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某某课程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研究团队得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进行实际应用。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证明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项目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项目成果:①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1篇;②获得某某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③获得某某省级教学成果奖;④研发出创新的教学方法指南,供其他学校借鉴使用。

三、申报项目二:虚拟实验平台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项目名称:虚拟实验平台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项目负责人:XXX3.参与教师:XXX、XXX、XXX4.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探索虚拟实验平台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影响。

通过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研究团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意见,以了解虚拟实验平台与传统实验教学之间的差异和优势。

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实验平台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增强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该项目对推广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项目成果:①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篇,其中EI收录2篇;②获得某某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③获得某某市级教学成果奖;④研发出虚拟实验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本校相关课程。

项目情况总结(精品5篇)

项目情况总结(精品5篇)

项目情况总结(精品5篇)项目情况总结(精品5篇)项目情况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项目情况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项目情况总结(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项目情况总结篇1项目情况总结项目名称:__城市智慧公交项目项目时间:2023年1月至6月项目地点:__城市一、项目背景和目标__城市智慧公交项目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公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提升公交运营效率、优化乘客服务、降低公交企业运营成本等。

二、项目进展情况1.技术准备我们已经完成了项目的技术准备,包括系统架构设计、设备采购、软件开发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采用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提升公交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安装部署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设备的安装部署,并开始了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预期的运营需求。

3.员工培训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我们已经组织了多次员工培训,包括设备操作、系统使用等。

这些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4.用户反馈我们收到了来自公交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反馈,他们对项目的实施表示支持和欢迎。

据市民反馈,智慧公交项目的实施使得他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适。

三、项目成果和收获1.提升了公交运营效率,减少了公交延误的情况。

2.优化了乘客服务,使得乘客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公交到站时间。

3.降低了公交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项目问题和挑战1.技术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风险,例如设备兼容性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

2.员工培训由于我们的员工队伍相对较小,因此在员工培训方面,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3.用户接受度市民对于智慧公交项目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效果。

五、项目未来计划1.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项目策划总结(精品5篇)

项目策划总结(精品5篇)

项目策划总结(精品5篇)项目策划总结篇1好的,以下是一篇项目策划总结的范文。

项目名称:城市智慧出行项目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城市出行的需求和环境问题有了更高的关注。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我们提出了“城市智慧出行项目”。

项目的目标包括:1.优化城市交通布局,缓解交通压力;2.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3.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二、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方案:采用先进的交通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交通布局,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实施步骤:包括交通监测系统的建设、数据分析中心的建立、交通优化方案的实施等步骤。

3.资源需求: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等。

4.时间进度: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

三、项目预期成果1.市民出行效率提高:通过优化交通布局,减少出行时间,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

2.交通拥堵减少: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交通状况,优化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

3.环保贡献: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为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做出贡献。

四、项目风险和应对措施1.技术风险:由于交通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发展速度快,需要不断更新技术,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2.资源风险:由于资源短缺,可能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应对措施包括合理分配资源,加强资源调度等。

3.政策风险:由于政策变化可能导致项目实施受到影响。

应对措施包括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等。

五、项目总结本项目通过先进的交通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预期成果显著,但需要关注项目风险,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项目策划总结篇2好的,以下是一篇项目策划总结的案例。

项目名称:智慧城市交通优化项目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项目总结目标(精选5篇)

项目总结目标(精选5篇)

项目总结目标(精选5篇)项目总结目标篇1项目总结目标1.目标概述本次项目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项目执行的过程,识别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以及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2.项目成果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完成了以下成果:__开发了一个新的应用程序,包括前端和后端;__实现了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__优化了应用程序的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负载能力。

3.项目经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以下经验教训:__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结构和存储方式,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查询数据;__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应该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修改;__在测试应用程序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异常情况,以确保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项目问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__数据库设计问题,导致数据存储不够规范;__代码编写问题,导致代码可读性较差;__测试环境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够准确。

5.项目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__对数据库进行重新设计,确保数据存储规范;__对代码进行重构,确保代码可读性;__对测试环境进行调整,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6.项目总结本次项目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项目执行的过程,识别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以及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获得了以下经验教训:__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结构和存储方式,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查询数据;__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应该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修改;__在测试应用程序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异常情况,以确保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项目总结,我们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在今后的项目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项目执行效率,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项目总结目标篇2项目总结的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描述项目的主要成果:项目的完成时间、预算、范围、质量、风险等方面的情况。

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指标

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指标

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指标
一、评审指标体系(合计120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分值
1、形式(14’)1-1成果名称☆准确、简洁 2
1-2实践年限☆2年实践检验 2 1-3申报材料☆材料填写齐全、规范 2
1-4主要完成人☆参与贡献
☆综合素质
☆数量要求
5
1-5主要完成单位☆资格条件
☆数量要求
3
2、成果内容
(30’) 2-1 内容体现☆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果8 2-2 支撑条件☆有支撑成果建设的高水平项目 5
2-3 方向性☆指导思想
☆方向导向
5 2-4 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
6 2-5 饱满程度☆实质
☆范围
6
3、创新(16’) 3-1 理论创新☆成果理论创新8 3-2 实践创新☆成果实践创新8
4、应用情况
(26’) 4-1 实施过程☆规范性 4
4-2推广应用☆应用范围
☆应用程度
8 4-3应用成效☆实施效果
☆反馈及评价
10 4-4 预期前景☆拓展空间
☆预期效果
4
5、综合水平
(18’)5-1领先程度☆领先水平与成果报告或论文水平10 5-2项目认可程度☆支撑成果建设项目等级
☆已获奖励情况
8
Ⅰ、项目特色(10’)☆成果有鲜明特色10 Ⅱ、优先条件(6’)☆优先条件符合程度 6。

五小成果申报书最新剖析

五小成果申报书最新剖析

晋煤集团科技创新“五小”成果申报表二、项目立项背景坪上煤业加压泵站为矿井对外供气的重要环节,现加压泵3用1备,运转设备24 小时连续、高压力、不间断运行,设备润滑比较关键。

加压泵泵体轴头使用油泵进行压力润滑,压力高、轴头密封装置容易往泵体串油。

三、项目的关键要点改造前:1、压力不稳定,易出现串油.2、费电,废油。

3、结构复杂,检修不易.附图:整体泵体部分: 润换泵部分:改造后:1、润滑的压力平稳、安全可靠。

2、节支降耗,尽量降低能耗。

3、改造后系统变得简单,易维护。

整体:装置部分:晋煤集团科技创新“五小"成果申报表二、项目立项背景坪上煤业35KV站担负着全公司的供电任务,根据煤炭企业现状,以及供用电管理要求,电容器的投运已势在必行,不仅可以节电又能提高供用电安全系数,但是由于电容器的投运,噪音太大,影响到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同时经风扇抽出的暖风不能及时排出机房、导致机房内温度过高,设备出现故障,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以及职工身心健康,经机电科现场勘查决定,对其安装风道,减少噪音,保证职工身心健康以及设备正常运转.三、项目的关键要点改造前:1、机房内噪音为65分贝,影响值班员的身心健康,导致职工身心疲惫。

2、风扇口敞开,影响了电容器的整体美观。

3、经风扇吹出的暖风不能及时排除机房外,机房内温幅度增加,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 附图:2、改造后:1、噪音为35分贝,在机房外稍微能听到噪音,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

2、安装风道后,风道为不锈钢材料,设计合理,严格按照现场进行实施,美观大方。

3、经风扇吹出的暖风技术排除机房外,机房内温度下降,在空调作用下能保持常温,极少了设备因高温导致的事故率。

关键点1:关键点2:填表说明《晋煤集团科技创新“五小”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申报“晋煤集团科技创新五小成果奖励"的基础文件,包含了与申报项目所有主要信息、资料,是评审的主要依据.申报书中的申报单位是以集团公司所属子、分公司、直属单位、机关处室及各板块管理部门为申报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项目成果应用及效果
5.1项目成果应用
(1)来煤储煤堆煤方案的推广应用:根据炼焦煤资源组织和配煤工艺技术实际情况,以“达产达效”为中心任务,充分发挥现有煤场的最大优势,做到煤场10万吨来煤的堆放储存采取,切实做好提产准备工作的安排。

(2)配煤比干基转化为湿基配煤比,准确配煤基准统一,改造配煤仓下料口及挡板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来煤质量稳定,基本做到来煤先来先用。

配料称流量曲线比以前稳定合理,波动范围大大缩小。

配合煤质量合格率提高了,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3)标定并执行到位的加热制度,加强焦炉操作管理,加强焦炭的熄焦和筛分管理的推广应用:焦炉操作管理形成了相应的焦炉生产操作管控制度,基本保证稳定可靠的焦炭质量指标。

(4)配煤比干基转化为湿基配煤比的推广应用:备煤车间干基配煤比转化为湿基配煤比的实际应用,保证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5)最大华坪煤配比的推广应用:华坪煤配比增配到47-70%,焦炭的焦炭的灰分平均为13.42%,焦炭的耐磨强度平均为8.0%,焦炭的反应性平均为37.24%,焦炭的反应后强度平均为51.29%,焦炭各项指标达到二级冶金焦的质量要求。

(6)配加小配比粉焦推广应用:焦炭的灰分略大于13.5%,焦炭的耐磨强度较低均小于8.5%,焦炭的反应性较低均小于38.0%,焦炭的反应后强度较高均大于50.0%。

5.2 效果
配煤和炼焦工艺的几项技术对策实施在生产的实际应用,针对煤资
源与攀煤炼焦的实际,配煤结构简单合理适用。

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是大大降低了配煤成本、配煤质量准确稳定、焦炭质量稳定提高。

5.2.1 大大降低配煤成本
降低格洗煤配比,增加华坪煤配比,配煤含税成本逐步下降,焦炭税后成本也逐步降低。

2013年1-8月主要的配煤比变化对应的成焦率及配煤焦炭成本计算见下表20。

表20,2013年1-8月主要配煤比变化对应的成焦率及配煤焦炭成本计算
配比方案成焦
率,%
税成本,
元/吨
成本,元/
吨(全焦)
成本,元/
吨(全焦)
本,元/吨(扣
除7%的粉焦)
与市场焦炭价
格之差,元/吨
1 75.3 1261.5 1675.1 1431.7 1539.5 159.5
2 74.8 1261.5 1686.1 1441.1 1549.5 169.5
3 75.9 1249.5 1646.5 1407.2 1513.2 133.2
4 75.8 1250.9 1651.4 1411.4 1517.6 137.6
5 76.3 1259.5 1650.1 1410.3 1516.5 136.5
6 75.9 1249.5 1646.5 1407.2 1513.2 133.2
7 76.2 1251.8 1642.4 1403.8 1509.4 129.4
8 76.3 1248.3 1635.2 1397.6 1502.8 122.8
9 76.3 1246.9 1634.3 1396.8 1501.9 121.9
10 77.3 1249.9 1616.5 1381.7 1485.6 105.6
11 77.1 1246.9 1618.4 1383.2 1487.3 107.3
12 75.6 1244.6 1645.4 1406.3 1512.2 132.2
13 75.1 1176.2 1566.8 1339.2 1439.9 59.9
14 74.0 1157.2 1564.8 1337.4 1438.1 58.1
5.2.2 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技术措施在配煤工艺中得以强化实施和监督后,配煤质量准确稳定,准确稳定的配煤质量指标见下表21。

表21,准确稳定的配煤质量指标
时间Mt% Ad% Vdaf% St,d% GRI 细度2013年1月11.90 10.2 28.02 0.59 77 80.14
2013年2月12.37 10.09 27.00 0.5 78 80.16 2013年3月11.69 9.76 27.16 0.49 79 80.84
2013年4月12.17 9.8 26.84 0.51 76 80.95
2013年5月11.60 9.96 28.03 0.54 78 80.93
2013年6月11.87 10.25 28.54 0.58 79 79.64
2013年7月12.38 10.19 29.52 0.67 79 79.63
2013年8月12.60 10.42 28.97 0.70 79 80.84
5.2.3焦炭质量稳定提高
生产实际切实可行采取配煤炼焦的几项技术措施后,稳定提高焦炭冷热强度。

相对稳定提高的焦炭质量指标见下表22,根据表3和表22焦炭关键质量指标在技术研究实施前后变化见下图9和图10。

表22,稳定提高的焦炭质量指标(%)
时间Ad% Vdaf% St,d% FC,ad% M25 M10 CRI% CSR% 2013年1月13.39 1.27 0.59 85.34 90.5 8.5 38.17 51.25 2013年2月12.85 1.27 0.51 85.87 90.0 8.5 38.17 51.25 2013年3月12.86 1.25 0.55 85.91 89.8 8.4 38.12 49.79 2013年4月12.94 1.18 0.52 85.91 90.6 8.1 37.53 50.92 2013年5月13.30 1.20 0.51 85.39 89.9 8.3 37.51 51.55 2013年6月13.51 1.19 0.51 85.17 90.6 8.0 37.59 51.09 2013年7月13.66 1.26 0.60 84.86 90.70 8.0 35.71 51.63 2013年8月13.76 1.17 0.62 84.85 91.23 7.7 35.71 51.64
图9,技术研究实施前后焦炭的M10
图10,技术研究实施前后焦炭的CSR
6突破的技术难点及创新点
6.1 突破的技术难点
(1)配煤质量准确稳定。

单种煤配料称流量曲线比以前稳定合理,波动范围也大大缩小。

见下图11。

图11:配煤工艺技术实施前后的单种煤配料秤流量曲线
(2)华坪煤配比创最高。

华坪煤1/3焦煤是攀西地区价格最便宜的煤种,且运输距离最近。

攀钢昆钢及周边的炼焦配比都小于40%,攀煤这几年最大配比为43%,50-70%最大华坪煤配比生产的焦炭均能达到二级焦炭的质量指标。

6.2 创新点
(1)配加2%小配比粉焦。

粉焦配入的焦炭质量达到二级冶金焦的质量指标,焦色呈浅银灰,焦炭的密结性溶溶性均较好,块度也比较均匀。

(2)配煤仓下料口改造。

既减小皮带秤上煤样流量的厚度又减少小皮带秤上煤样流量的宽度,实现配煤比1-3%的单种煤配比控制,正在考虑申请专利。

7效益分析与结论
7.1 效益分析
(1)配加粉焦的效益分析
配比为2%进行回配粉焦,降低配煤成本的同时又提高焦炭的成焦率,粉焦按照市场当前价格1100元/吨初步预算,以方案1和基准比较预算,
回配2%的粉焦生产1吨焦炭可带来大约2元左右的经济效益,一年配粉焦的焦炭按20万吨计算,带来的经济效益预测计算为40万元。

(2)最大华坪煤配比炼焦生产的效益分析
一年生产按70万吨焦炭计算,吨焦耗干煤为1.31,格洗煤平均价格为1120元/吨,华坪煤价格均为1040元/吨。

华坪煤多20%分别替代格洗和巴洗煤计算,其配煤成本的降低给攀煤焦化带来效益初步分析为:最大华坪煤配比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70×1.31×20%×(1120-1040)=1467.2万元。

综合上述二级冶金焦的配煤比优化,配加粉焦及华坪煤最大配比炼焦生产的总经济效益分析为:
40+1467.2=1507.2万元
(3)社会效益
充分合理利用当前当地的煤资源,为新炼焦配煤的生产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正确地把握保证焦炭质量指标的生产思路。

7.2 结论
(1)测定单种煤的反射率可判定进厂煤属于混煤或单煤及种类,根据不同时期单种煤反射率的变化,可掌握煤质波动的情况,煤质与煤岩分析的结合可以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率,从而指导配煤炼焦生产,保证炼焦焦炭质量的稳定提高。

(2)最大华坪煤配比炼焦大大降低了配煤成本,格洗煤配比最低降低为20%,70%最大华坪煤配比生产的焦炭均能达到二级焦炭的质量指标。

(3)确定了小配比粉焦的配煤比优化,格洗33%、华坪煤65%、粉焦2%,解决粉焦价格较低且滞销问题,同时也保证了焦炭质量的合
适稳定。

(4)采取几项切实可行的配煤炼焦技术措施及配煤比的优化实施,充分合理利用当前的煤资源,配煤质量准确稳定,炼焦工艺指标有所提高,达到了稳定和提高焦炭质量的目的,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配煤成本。

(5)综合小配比粉焦及华坪煤最大配比炼焦生产的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大约为1500万元。

(6)充分合理地利用煤资源,焦炭质量稳定提高,配煤成本逐月降低,亏损额度逐月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