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中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中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以下为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的大致内容,供参考:一、古代史知识点1.文明起源:人类的进化与文明的诞生,早期文明的发展(尼安德特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
2.早期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
3.战国时期的中国:战国七雄、兵器的发展、兵家三十六计、思想家的兴起(孔子、墨子等)。
4.秦汉帝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推行统一文字等;汉武帝的科举制度、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5.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兴衰、春秋战国、秦汉之乱等。
二、中世纪史知识点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东罗马帝国的兴起: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等。
2.蛮族的侵袭:匈奴、胡(Tu)蛮、鲜卑、突厥、蒙古、蒙古人与金朝的冲突、元朝的建立等。
3.千年王朝:拜占庭帝国的发展与灭亡、东欧的斯拉夫化、路易九世对欧洲的影响等。
4.亚洲古代国家的崛起:印度的孔雀王朝、波斯的波斯帝国、日本的德川幕府等。
5.封建制国家的出现:封建主义的兴起、中世纪的封建王权、封建武士与荣誉等。
三、近代史知识点1.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的关系、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学等。
2.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欧洲海上霸权制度、殖民地制度等。
3.新时代的中国:明朝的建立、明成祖的世宗、明王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崇祯帝自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的百年屈辱等。
4.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大革命的发动、几个重要阶段、拿破仑的崛起与下台等。
5.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生产模式、新兴市场经济的建立等。
四、现代史知识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战斗、国际联盟的建立、战后的梵蒂冈会议、凡尔赛东爱情与和约等。
2.俄国革命与苏维埃的建立:列宁的领导、红军与白军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中国的苏维埃政体等。
3.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和约的签订、纳粹德国的兴起、美国的参战、诺曼底登陆和西北战役、雅尔塔协议和波茨坦会议、原子弹的爆炸等。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二会考中,历史是一个重要的科目,需要同学们熟悉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演变;2. 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特点;3.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4.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发展和佛教的兴起;5. 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及其对世界的影响;6.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科技成就;7. 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8. 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海外贸易和科技发展;9. 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对外关系的变化。
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中华民国成立和辛亥革命;3. 抗日战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5.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影响。
三、世界史知识点1.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2.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对欧洲的影响;3. 工业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4. 一战、二战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5.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6. 冷战及其对世界影响的历程;7. 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全球化。
四、思考与解决问题1.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掌握历史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学会对历史事件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并能理解多个角度的观点;4. 加强历史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复习技巧与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2. 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同时重点关注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3. 运用图表、时间轴等工具,系统整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4.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培养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5. 参加历史学术讲座或讨论会,拓宽历史知识面;6. 与同学们相互讨论,共同进步。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详解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详解一、古代中国史知识点: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古国,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及外交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期,政治分裂,诸侯争霸,开始了分封制的封建时代。
3.秦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秦朝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公私分明,税制完善,经济发展。
4.汉朝的政治制度变革:汉朝通过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增设郡县,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及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混乱,文化繁荣,佛教传入中国。
二、近代中国史知识点:1.清朝的政治制度及其衰落原因:清朝采取封建制度,实行八旗制,政权腐败,经济、科技发展滞后,导致衰落。
2.19世纪中国的社会问题:19世纪中国面临列强侵略、民族压迫,农民起义等多种社会问题。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新纪元。
4.中华民国初期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中华民国初期面临政治动荡、军阀混战、社会问题等多方面挑战。
5.旧中国的文化变革与启蒙运动:旧中国的文化变革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变化,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三、世界史知识点:1.古代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文明的发展:人类通过工具的制造、火的使用等逐渐发展出社会。
2.古代欧亚古国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古代欧亚古国的兴衰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3.西方探险与殖民扩张:西方国家通过探险和殖民扩张开辟了新的贸易航线,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4.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对战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只是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内容需要掌握。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涉及到广泛的历史知识,下面是一些必背的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1.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2.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封建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是主要经济形式,手工业、商业逐渐发展。
3. 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基础,皇帝分封王侯,王侯再分封诸侯、大夫等。
二、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朝代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2. 每个朝代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三、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1. 古代的重要战争和军事事件:如鸿门宴、巨鹿之战、赤壁之战等。
2. 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如孔子、杨震、王安石等。
3. 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和发明: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四、世界古代史1. 文明的起源:如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人等。
2. 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包括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制度、古罗马帝国等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印度古代文明:包括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吠陀经、孔雀王朝等。
五、现代历史1. 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世界近代史:包括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等。
通过了解和记忆这些历史学科的必背知识点,高二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当然,除了背诵这些知识点,还要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世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历史并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领域,它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传承,了解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并从中汲取教训。
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1(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二年級歷史會考知識點(一)★考點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1)分封制①內容:西周時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諸侯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
諸侯的權利: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到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宗法制①特點:宗法制是實行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繫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②內容: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執政權力,其餘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於周王室處於附屬地位。
周天子為天下的大宗。
封為諸侯的庶子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
諸侯的庶子分封為卿大夫,他們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家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
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係。
這樣按血緣關係的親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③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神權和政權的結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權★考點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統一:BC230-221韓趙魏楚燕齊(1)皇帝制度君權的至高無上(2)秦朝的中央機構三公的職權範圍要注意區別,也是選擇題中經常命題的重點。
三公的職責:①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②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禦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
(3)郡縣制郡縣的設置的影響。
郡縣制的建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採納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
郡縣制的特點在於郡縣的長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縣制建立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考點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1)漢初郡國並行制郡縣制與封國制並存,封國制的存在是對中央集權的威脅(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職權範圍、工作流程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批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長官都是宰相,宰相權力一分為三。
高二会考必背历史知识点

高二会考必背历史知识点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多个重要时期和事件。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历史发展脉络至关重要:1. 古代文明: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起源、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古希腊与古罗马:学习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哲学思想以及古罗马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3. 中世纪欧洲:掌握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4. 文艺复兴: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主要思想家及其作品,以及它对欧洲文化和科学的影响。
5. 宗教改革:学习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了解其对欧洲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6. 启蒙运动:掌握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以及他们对民主、自由和科学思想的贡献。
7.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以及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8. 美国独立战争: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意义。
9. 法国大革命: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特别是它对现代民主制度的推动作用。
10. 拿破仑时代:学习拿破仑的生平、军事征服以及他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11. 19世纪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了解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影响。
13. 俄国十月革命: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主要战役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塑。
15. 冷战时期:掌握冷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束,以及它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16. 现代中国: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17.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了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一、经济领域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
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政治领域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
三、思想领域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变化。
1.自由主义到干预主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时间:14、15世纪
地点:欧洲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
标志:工场手工业产生
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时间:16——18世纪
3、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国家
西班牙、葡萄牙
4、人文主义
核心: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作用: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篇二】
1、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1)*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2)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促进欧洲国家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
(3)造纸术、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
总之,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原因:(1)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大量需求。
(2)《马可波罗行记》引发欧洲人的“寻金热”。
(3)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通商道路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经过:1497——1522。
(1)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加马开辟从海洋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3)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
影响:(1)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
(3)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4)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三洲进行殖民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极端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5)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3、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
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的传统观念。
(2)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