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矮塔斜拉桥简介: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简单、造型美观的桥梁形式,其特点是中央矮塔起了斜拉索梁的支承作用,形成了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
这种桥梁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城市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1. 桥梁设计: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设计方案。
考虑到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师要合理确定矮塔的高度和桥面的宽度,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在桥梁两端的支撑点处施工桥墩基础。
首先进行地质勘察,确定桩基的深度和直径。
然后进行挖孔或者打桩,将混凝土灌注至桥墩基础内,确保其牢固稳定。
3. 矮塔制作:矮塔是矮塔斜拉桥的关键部件,其承载桥面的重量和拉索的受力。
矮塔可以采用钢结构,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矮塔的模板,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等待其凝固。
4. 斜拉索施工:根据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要求,确定斜拉索的数量和长度。
首先在矮塔上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将钢丝绳穿过矮塔的孔洞,并通过张紧系统对斜拉索进行张紧,使之保持适当的张力。
最后对斜拉索进行保护措施,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桥面铺装:将预制的桥面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然后将其安装在矮塔和桥墩之间。
在桥面板上进行铺设防滑和保护层,确保行车的安全和桥面的寿命。
6. 环境整治: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治,清理垃圾和破碎物,恢复施工前的自然环境。
总结: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独特的桥梁形式,其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基础施工、矮塔制作、斜拉索施工、桥面铺装和环境整治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矮塔斜拉桥的安全稳定,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施工设计及控制

15
一、概述
塔墩梁固结体系
塔墩梁固结体系也称为刚构体系,它的特点是塔、墩、梁相互固 结,形成跨度内具有多点弹性支承的刚构。
11
一、概述
矮塔斜拉桥的特点:
(12534)美跨结经施学径构济工景布受性简观置力好便特灵可:征活靠该矮:桥塔主 矮 索 型 斜梁塔短每拉高斜、延桥度拉垂米的是桥度造施连可小价工续设,与方梁计振连法的成动续与单次梁连1/塔应桥续2左双力基梁右跨小本桥,、;持基具双主平本有塔梁,相纤三刚低同细跨度于,、 柔和较一可美多大般采的塔,斜用美多索拉悬学跨力桥浇效等变造法果不化价施,同对工克的主具。服结梁有索了构影可力连形响观变续式较的对梁。小经主桥单;济梁主跨索效影梁径对益响高在结。较度构小10过抗,0~大力施3带的工00来贡中m的献不范压较必围迫小调内感,整 和为荷斜桥宜载索梁,下拉上克的力、服索。下了应由部多力于结塔变矮构斜化塔不拉较斜协桥小拉调做,桥的带抗桥弊来疲塔端的劳较。刚性矮桥度能,塔不提桥和足高塔斜和。施拉各工桥跨也的相没设互有置影斜使响拉其的桥 具弊桥有端塔斜,施拉发工桥挥复宏了杂伟多。、跨壮连观续的梁视桥觉的效优果点。,布置选择空间大。
16
目录
一 概述 二 施工设计 三 施工控制 四 结语
17
二、施工设计
18
二、施工设计
19
二、施工设计
施工流程
20
二、施工设计
21
二、施工设计
22
矮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

矮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
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桥梁工程,它通常用于跨越较长
距离的河流、峡谷或其他地形障碍。
这种桥梁通常具有独特的外观
和结构,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工程实例。
首先,我们可以提及意大利的卢甘诺湖斜拉桥(Ponte Tresa Bridge)。
这座桥梁跨越了卢甘诺湖,连接了意大利和瑞士的边界
地区。
它采用了矮塔斜拉桥的设计,成为当地的地标之一。
这座桥
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挑战性,还在美学设计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矮塔斜拉桥之一,其标志性的国际橙色
桥梁塔成为了旧金山的象征。
这座桥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创新性,
还在建筑和设计上展现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除此之外,中国的南京长江大桥也是一座著名的矮塔斜拉桥工
程实例。
这座桥梁不仅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里程碑,还在世界范
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造充分展示了中国
工程技术的雄厚实力。
总的来说,矮塔斜拉桥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桥梁工程,在世界各地都有着重要的实例。
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工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还在美学设计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通过这些工程实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矮塔斜拉桥在现代桥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桥梁结构,其独特的构造造型,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视觉。
目前,矮塔斜拉桥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地铁等路段。
而矮塔斜拉桥的建造,也需要采取一种先进的施工工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先梁后索法的施工工法,以期为矮塔斜拉桥的建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工法特点先梁后索法是矮塔斜拉桥的一种常用施工工法,其主要特点如下:1、施工周期短,效率高。
2、对材料要求低,节省材料。
3、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设备比较少,节省施工成本。
4、施工工序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路况。
5、优美的造型,能够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三、适应范围先梁后索施工方法适用于以下矮塔斜拉桥建设工程:1、桥梁跨径小,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城市道路项目。
2、地形条件相对平坦,没有太大的地形落差。
3、施工地点无交通切断严重的问题。
4、对施工期较为敏感,要求施工周期较短。
四、工艺原理先梁后索法的理论基础是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方法组织。
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技术措施,例如:选择适宜的浇筑混凝土、精确控制锚固点位置、严格控制力学状态等。
施工阶段进行如下划分:先浇筑梁,再拉索。
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桥梁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用来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
2、浇筑梁。
在已经制作好的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将其浇筑成形。
3、锚固。
当梁的混凝土刚浇筑后,需要进行锚固,以便与后续的钢丝绳相连。
在梁的两端预埋好锚固板,并能够承受梁的重量。
4、张拉索。
在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好张拉机,通过张拉机拉起钢丝绳,使之与梁相连接,从而建成矮塔斜拉桥。
五、施工工艺先梁后索法的施工过程分为制作模板、浇筑梁、锚固、张拉索等多个阶段。
具体的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并安装在梁的两端。
2、浇筑梁。
在模板内倒入预制好的混凝土,混凝土需要通过振动棒进行压实,确保混凝土有较好的密实度。
浅谈矮塔斜拉桥的优缺点

周 仕 青
摘 要 :矮塔斜拉桥在 1980年问世 以来 ,广泛得 到国 内外的学者和设计者的青睐。本文首先回顾 了矮塔斜拉桥的发展 ,介绍 了其结构 力学性质 ,分析 了矮塔斜拉桥 的优缺点 ,提 出了矮塔斜拉桥继续发展 的要点。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结构特 点;优缺点 ;发展要点
反 ,日本专 家却对 矮塔斜拉桥进 行了深入研究 ,并认 为其在经济 、技术
可作 进一步优化提 高 ,在景 观方面 也独树 一帜 。1994年 ,小 田原刚桥
的建成标 志着现代矮塔斜 拉桥 的正式诞生 ,其 桥 面宽 13.Om,跨径布
置为 (74+122+74)m,双塔 双索 面 ,塔 、梁 、墩 固结 ,拉锁 通过塔
(1) [2] 刘 岚 ,译 . 外加 预 应 力 量 PC桥 的 规 划 与 设 计 [J]. 国 外 桥 梁 ,
1993 (4).
作 者 简 介 :周 仕 青 (1989一), 男 ,汉 ,四 川 巴 中平 昌 ,硕 士 ,重 庆 交 通 大 学 ,研 究 方 向 :道 路 与桥 梁 。
对施工方来讲 ,矮塔斜拉桥施工相对简便 :矮塔斜拉桥 的施 工方法 与连续梁桥基本相 同,可采用悬 浇法施工 。施工 中不必进行斜拉 索二次 索力调整 。并且矮塔斜 拉桥桥塔较矮 ,桥塔施工也没有斜拉桥桥塔施 工 复杂 。
另外 ,矮塔斜拉桥在外观方面也极具美观效果 ,克服 了连续 梁主梁 高度过大带来的视觉压迫感以及桥梁上 、下部结构不协调 的弊端 。当然 在经济上 ,矮塔斜拉桥 相对普 通斜 拉桥更 具有 优势 ,具 有可 观的 经济 效 益 。
Bu s●
பைடு நூலகம்
07_矮塔斜拉桥的概念及特点

设计主塔时注意赋予象征性意义,并且注意与周边环境和周边桥梁的谐调性。主塔过高则接 近于斜拉桥,缺乏桥梁形式的新颖,也减少了力向顺桥向传递的流畅感觉。 另外,主塔高度 影响到体外索布置的复杂程度和桥梁上部空间的开放性,应将主塔高度控制在体外索张力变 化不大的范围内。
主塔形状一般可设计成直立或V字型。虽然也可以象一般斜拉桥那样在主塔顶部设置横向联系 梁,但为了减少桥梁上部空间向下的压迫感觉,一般可不设置横向联系梁。直立形状的主塔 虽然可以给人简洁、安全的感觉,但缺乏上部空间的开放性;V字形的开放性较好,但较复杂 且给人的安全感相对较低。
<表 1> 扇型和竖琴型的比较
项目
扇型
竖琴型
形状
景观 评价
1. 景观效果好 2. 主塔较低时,不能充分体现视觉效果 3. 一般斜拉桥较为有效的形式
1. 体外索平行,形式简洁 2. 力的传递给人感觉较为安全 3. 体外索形成面的感觉,比较新颖
结构 评价
1. 体外索的合力点较高,预应力效果好 2. 主梁上产生的轴力较小 3. 体外索较长 4. 对于竖向荷载,刚度较大
<表 2> 体外索主塔顶部锚固方法
项目
贯通锚固方式
索鞍锚固
锚固装置
分离锚固方式
分离装置
连接锚固
锚固 方式
特征
1. 贯通实体布置 1. 贯通实体布置 1. 锚固于中空截面 1. 锚固于中空截面
2. 在出主塔处固 2. 需 要 验 算 索 锚 2. 为了抵抗索张力 2. 索张力引起的锚
定左右张力差
固位置间隙引
体外索防锈方法采用最多的是用套管包裹后,在体外索和套管之间灌注填充剂。作为第一层 防锈装置的套管有铜管、不锈钢管、铝管、聚乙烯管以及玻璃钢管等。使用不锈钢管时,为 了防止电锈蚀,需要做绝缘处理;因为铝与水泥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使索发生脆性破 坏,所以使用铝管市,不能用水泥做填充剂。作为第二层防锈装置的填充剂一般有水泥浆、 树脂油脂、 石蜡以及聚氨酯等。
埃塔斜拉桥

矮塔斜拉桥亦称部分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
它既不是梁桥也不是传统的斜拉桥,它的力学行为介于两者之间,矮塔斜拉桥是塔、梁、墩和索四种基本构件组成的组合体系桥,不同的结合方式将产生不同的结构体系。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斜拉桥和梁桥的协作体系。
本论文依据斜拉桥结构分析理论对矮塔斜拉桥的结构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矮塔斜拉桥,固结体系、结构恒载、结构活载,内力计算1概述目前,对于斜拉桥与矮塔斜拉桥之间,尚没有一个量化指标来界定,随着高塔型矮塔斜拉桥的出现,以及对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的更深层次认识,以往的“塔矮、梁刚、索集中”的宏观界定,已不能很好的区分矮塔斜拉桥和斜拉桥。
在量化指标方面,部分学者引入了矮塔斜拉桥“斜拉索荷载效应影响度”的概念,定量分析矮塔斜拉桥斜拉索工作的实质,并提出能综合反映矮塔斜拉桥结构及受力特征的参数-“矮塔斜拉桥特征参数”。
用“矮塔斜拉桥特征参数”来区分矮塔斜拉桥和斜拉桥。
“矮塔斜拉桥特征参数”的表达式为式中、--矮塔斜拉桥主梁截面的平均惯性矩、弹性模量;n、--主跨内同一索塔上斜拉索根数及其对主梁的影响范围,,其中L为主跨的计算跨度,对独塔斜拉桥=1,双塔斜拉桥的=0.707;--斜拉索的面积、弹性模量、长度、倾角。
可以看出,“矮塔斜拉桥特征参数”同时反映塔高、拉索刚度、主梁刚度等量值对结构的影响,可以定量反映矮塔斜拉桥的综合结构特性。
用比单纯用塔高、索的截面积或主梁的抗弯刚度描述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性更全面更合理。
通过分析,40-50时,斜拉索对静荷载的荷载效应影响度均小于30%,斜拉索的作用主要是改善主梁的受力,即体外预应力的作用,斜拉索的受力特点表现出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性,可以界定为矮塔斜拉桥。
2矮塔斜拉桥三种固结形式的图式根据矮塔斜拉桥自身的特点和塔、梁、墩、索的不同结合方式,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可分为塔梁固结、梁底设支座;塔墩固结、塔梁分离;塔梁墩固结的三种形式。
矮塔斜拉桥的概念及特点

预应力箱梁的预应力钢筋的偏心量被局限在箱梁截面以内,所以当跨度较大时,截面高度和 结构自重会随之增加,而矮塔斜拉桥相当于将预应力钢筋布置在箱梁有效高度以外,相对于 一般预应力箱梁桥,其自重和预应力钢筋数量都较小。另一方面与一般斜拉桥相比,各索之 间应力变化较小,可显著降低索塔高度。 所以说从经济性和性能来说矮塔斜拉桥比较适合于 100m~200m 跨度的桥梁中,是一种新型的桥梁形式。
矮塔斜拉桥的概念和特点
1. 简 介
随着PSC桥梁的设计向着大跨发展,设计上越来越注重自重的减少、主梁的轻型化、施工性能 和经济性能的提高、维护管理水准的提高,桥梁形式与外观上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谐调,注重 建设具有城市标志性特征的桥梁。但是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长期以来设计人员偏向于选 择经验上安全可靠且经济性能较好的已有的桥梁形式,这样必然束缚了新型桥梁形式和新技 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一般在100m以下的中桥采用预应力箱梁结构形式的较多,200m以上采用一般斜拉桥形式的较 为普遍,在100m~200m跨度的桥梁上钢筋混凝土桥梁相关实例较少,因为城市标志性或景观的 要求,过去大多选用了一般斜拉桥的结构形式,而没有考虑到经济性及下部施工费用的增大 等问题。 考虑到经济性、施工性,对100m~200m跨度的桥梁采用介于预应力箱梁桥和一般斜拉桥之间桥 梁形式比较合适,从而导入了兼有梁桥和斜拉桥优点的矮塔斜拉桥(EXTRADOSED PSC Bridge)形 式。
2. 矮塔斜拉桥的概念
2.1 体外张拉
EXTRADOSED的意思是“体外加强”,是1988年由法国的Jacques Mathivat提出的体外张拉的 桥梁形式。从前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和箱梁大部分采用体内束张拉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 和材料的发展,设计人员开始寻找可以减轻上部结构重量、延长桥梁跨度的新的技术和桥梁 形式,将钢束转移到体外的大偏心索桥就是其中一种。大偏心索桥的使用是为了改善跨中正 弯矩和支座负弯矩,一般箱梁桥因为施工性、地形、景观等限制偏心梁的设置受到了很大限 制,而大偏心索桥可以较自由地设置偏心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矮塔斜拉桥和多塔斜拉桥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与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斜拉组合体系桥,具有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
矮塔斜拉桥主梁刚度较大,是主要的承重构件,斜拉索对梁起加劲、调整受力的作用,斜拉索的恒载索力占总索力(恒载索力十活载索力)的比重较斜拉桥大,斜拉索的应力变幅较小,疲劳问题不突出,因而斜拉索的容许应力可取0.6pk f ,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矮塔斜拉桥与连续梁相比具有结构新颖跨越能力大、施工简单、经济等优点;与斜拉桥相比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材料、主梁刚度大等优点。
使得矮塔斜拉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矮塔斜拉桥结构特点:
1、塔高较矮。
拉索倾角较小,拉索为主梁提供较大的轴向力,并且拉索尽可能密集地从塔顶鞍座上通过,锚固于主梁。
一般塔高可取主跨的1/8-1/12;
2、以梁为主,索为辅,梁体高度约是同跨径梁式桥的1/2或斜拉桥的2倍,梁高与跨度之比较大,一般为1/40-1/20,并且主梁自身承受大部分荷载作用约70%斜拉索只承受30%起到帮扶作用;
3、主梁无索区段较一般斜拉桥要长,有较明显的塔旁无索区段,不设置端锚索;
4、边孔与主孔的跨度比值在0.5-0.6左右,类似连续梁;
5、为了充分利用矮塔的高度,拉索多成扇形布置且布置较集中,通常布置 在边跨、中跨跨中1/3附近。
在己建成的矮塔斜拉桥中,索鞍鞍座普遍采用双套管结构,拉索应力变幅一般只有斜拉桥的1/3左右,施工过程及合拢后,基本不需要进行拉索索力调整;
6、适用跨径宜选择在100m-200m 之间,如果采用组合梁或复合梁,则跨径可达300m.
7、尤其适用于多塔多跨和塔高受限制的情形,从刚度和疲劳考虑,它更适用于铁路桥或双层桥面,但采用多跨时存在较大的挠度问题。
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索塔将斜拉索索力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主梁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当主梁刚度较大时,就可以降低塔高,以节约材料,并给主梁提供较大的水平分力,以解决主梁体内预应力的不足。
所以矮塔斜拉桥索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分配斜拉索索力,从而实现对结构性能的改善。
索塔对索力的分配作用不仅与自身高度有关,同时还与索力大小有关。
拉索、预应力钢筋的用量和索塔塔高是相互影响的,索塔高些,拉索用量可少些,则预应力筋也可以相应少些,反之,亦然。
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索力优化调整因塔高降低对结构的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
时在实际工程中,降低塔高对减小工程造价及缩短施工工期有现实意义。
矮塔斜拉桥锚固特点
通过将常规斜拉桥和矮塔斜拉桥的索塔构造进行对比分析,知两种桥型索塔均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为拉索直接锚固在索塔上,另一种方式为拉索贯穿索塔,锚固在桥塔另一侧的主梁上。
矮塔斜拉桥目前主要采用索鞍式构造,并且分丝管索鞍结构逐渐成熟。
(1)矮塔拉桥的拉索锚固型式与斜拉桥有较大差别,一般宜采用分层式鞍座锚固,其构造分为双套管索鞍结构和分丝管索鞍结构,只有极少数矮塔斜拉桥采用交叉式锚固。
(2)分丝管索鞍结构与双套管索鞍结构相比,很好的解决了双套管索鞍结构存在的索鞍下部与混凝土接触部应力过大、穿索困难、钢绞线相互挤压、防腐效果无法检查等问题。
目前分丝管结构逐渐成熟,在矮塔斜拉桥中得到使用和推广。
(3)随着矮塔斜拉桥跨径的逐渐增大,索塔具有足够的锚固空间,钢锚箱等常规斜拉桥锚固形式逐步应用到矮塔斜拉桥索塔体系中。
矮塔斜拉桥发展趋势:
(1)高塔型矮塔斜拉桥。
高塔型矮塔斜拉桥将是矮塔斜拉桥的一个发展趋势。
它不仅保留了矮塔斜拉桥斜拉索的高利用率的特点,同时由于斜拉索水平倾角的增加,提高了斜拉索的竖向荷载分担率。
而且还可以适当降低主梁的高度,减轻主梁自重,减少地震荷载的效应川。
(2)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
波形钢腹板不承受纵桥向的轴力,因此预应力施加的轴力全部作用在顶底板上;波形钢腹板主要承受由弯矩与扭矩产生的剪应力。
与相同跨径的普通预应力箱梁相比,波形钢腹板的预应力箱梁其自重可减轻25%--30%。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箱梁出现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其中以法国与日本应用得多。
(3)钢一混凝土混合主梁矮塔斜拉桥。
混合梁斜拉桥具有主跨跨越能力大、边跨预应力混凝土梁能总体上提高整座桥的刚度、减小主梁和拉索的疲劳影响、抗风性能和建筑外观得到改善以及主塔和边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可同时施工等一系列优点。
多塔斜拉桥是指具有3个及以上桥塔的斜拉桥。
多塔斜拉桥与普通的斜拉桥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塔没有边塔的端锚索,在荷载作用下,中塔会产生比较大的位移,中跨也会产生较大的挠度,使本已是柔性结构的斜拉桥变得更加柔,结构刚度问题成为设计关键。
所以,在已修建的多塔斜拉桥上,都用了一定措施来提高整体的刚度,控制塔顶偏位和跨中的挠度。
多塔斜拉桥力学行为
当荷载作用于某一中间跨时,在受载孔中,主梁将产生下挠,拉索索力将增大,桥塔将产生偏向受载孔方向的变位,这使相邻孔桥跨产生上挠。
在相邻孔中,另一桥塔则产生与受载孔桥塔反向的位移。
由于没有边锚索控制中间塔的变位,拉索系统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多塔斜拉桥的整体变形只有靠主梁和桥塔的刚度来限制。
当荷载作用于相邻孔时,受载孔将下挠,桥塔则产生与前一情形反向的
变形,仍会导致整个结构变形过大,同时,还意味着结构每一构件都要承受
两个相反方向的内力,这将导致构件中较高的应力幅。
以上分析表明,多塔斜拉桥的主要问题是:怎样最有效地控制结构在活
载作用下的变形与内力?从分析中看出,控制中间塔变位是问题的关键环节。
提高多塔斜拉桥整体刚度的方法
(1)增大多塔斜拉桥主要构件的刚度
直接增大多塔斜拉桥主要构件的刚度,是提高多塔斜拉桥结构刚度的有效措施。
增大主梁、桥塔或斜拉索的刚度均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刚度。
(2)设置塔间加劲索
在桥塔间设置水平加劲索或倾斜加劲索是提高多塔斜拉桥结构刚度的另一途径。
但应用在多塔斜拉桥中其效果没有多塔悬索桥中好,一方面因斜拉桥刚度通常比悬索桥大,塔顶加劲索对多塔斜拉桥的加劲作用没有对悬索桥的加劲作用强;另一方面,多塔斜拉桥中的水平加劲索没有悬索桥中的美观。
(3)中间跨跨中区段布置交叉重叠索
在多塔斜拉桥的各中间跨跨中区段设置交叉重叠索,对提高结构整体刚度有一定作用,但其效果没有塔间加劲索有效,这是因为重叠索下端锚固于主梁上,而主梁刚度有限,无法有效控制中间塔塔顶纵向位移。
(4)设置边跨辅助墩
为改善斜拉桥的力学性能,常在两塔斜拉桥的边跨设置辅助墩。
但多塔斜拉桥改善结构力学性能的效果没有两塔斜拉桥中显著。
这是因为边跨辅助墩只对边跨、边塔及次边跨产生直接影响,对中间塔和中间跨的影响要通过次边跨来向中间跨传递,作用越接近中跨影响越小,且与传递过程中相关构件的刚度有关。
但在三塔及四塔斜拉桥中,设置辅助墩对提高结构刚度仍然有相当作用,特别在三塔斜拉桥中,设置辅助墩后中塔在活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均降低较多。
在地形容许的条件下,设置边跨辅助墩有利于提高多塔斜拉桥的刚度。
(5)采用矮塔斜拉桥
由于矮塔斜拉桥桥塔矮、梁的刚度较大,对控制塔顶水平位移及梁的变位较为有利,故在中小跨径的多塔斜拉桥中,采用矮塔斜拉桥是解决多跨斜拉桥刚度问题的方法之一。
需注意的是,由于矮塔斜拉桥的斜拉索对主梁的竖向提升力较同跨径的普通斜拉桥小,这使主梁高度比普通斜拉桥主梁高度大,故只有多塔斜拉桥的主跨跨径不太大时,才宜采用矮塔斜拉桥形式.从本质上看,矮塔形式的多塔斜拉桥仍是以较大的主梁刚度抵抗结构的整体变形,当然桥塔高度的降低本身也减小了桥塔的自由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