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
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过程

米,这比目前常用的索距要大(混凝土主梁的常用间距为
有点长,因此,有必要对施工方法作改进。
跨中无索区长度a1之间,公路桥在
比较分散,最小的为.0097L1(L1,最大的为
塔根部无索区长度a变化在之间。
(矮塔斜拉桥的主梁设置无索区段是因为其刚度较大的原因,也正是由于
这个原因,矮塔斜拉桥主梁无索区段是与主梁刚度有关的,主梁刚度大,无索区段长些,主梁刚度小则无索区段小些。
矮塔斜拉桥的无索区段与跨径之间不存在合适比例的问题。
撇开主梁刚度,讨论无索区段的合理值意义不大。
)
1:矮塔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问题;2:拉索和箱梁预应力筋比例问题;3:施工过程中箱梁下缘的拉应力;4:拉索的疲劳设计;
[2]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D65-01-2007A15大蒸港桥
90+165+90
34.76
6
1/26.67
3 3.5
1/53.331/60
26.5
1/7.92
0.61
0.25
0.3~1.0
0.8
2*4.5~6。
矮塔斜拉桥的设计

V ol121 N o14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4年4月JOURNA 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ATION RESEARCH AND DEVE LOPMENT 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4)04Ο0066Ο03矮塔斜拉桥的设计何新平(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摘要: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桥型,其适用跨度也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
本文结合离石高架桥主桥的设计情况,浅析PC部分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特性及设计要点。
山西离石高架桥主桥为双塔单索面三跨连续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主桥孔跨为85+135+85m,采用塔梁固结、塔梁与墩分离,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矮塔斜拉桥;结构设计;力学分析中图分类号:U4921431 文献标识码:ADe sign of Low Tower CableΟstayed BridgeHE XinΟping(The C ommunications Survey&Design Institute of Shanxi Province,Shanxi T aiyuan 030012,China)Abstract:Low tower cableΟstayed bridge is one type of bridge between girder bridge and cableΟstayed bridge,and its suitable span is als o between girder bridge and cableΟstayed bridge1Based on the design conditions of the main frame of Lishi viadu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type,force principle and design gist of the PC Part of the cableΟstayed bridge are simply analyzed1Lishi Viaduct Bridge is a3Οspan partially cableΟstay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with tw o towers and singleΟcableΟplane1S pans are attributed as85+ 135+85m,the structure type of cons olidated towerΟgirder,separated towerΟgirder and pier and top pier m outed supports is used1K ey words:Low tower CableΟstayed bridge;S tructure design;Mechanics analysis0 概述矮塔斜拉桥又称部分斜拉桥,为一种新兴的桥型结构,国外近10年内已修建了20余座此类桥梁。
矮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

矮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
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桥梁工程,它通常用于跨越较长
距离的河流、峡谷或其他地形障碍。
这种桥梁通常具有独特的外观
和结构,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工程实例。
首先,我们可以提及意大利的卢甘诺湖斜拉桥(Ponte Tresa Bridge)。
这座桥梁跨越了卢甘诺湖,连接了意大利和瑞士的边界
地区。
它采用了矮塔斜拉桥的设计,成为当地的地标之一。
这座桥
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挑战性,还在美学设计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矮塔斜拉桥之一,其标志性的国际橙色
桥梁塔成为了旧金山的象征。
这座桥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创新性,
还在建筑和设计上展现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除此之外,中国的南京长江大桥也是一座著名的矮塔斜拉桥工
程实例。
这座桥梁不仅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里程碑,还在世界范
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造充分展示了中国
工程技术的雄厚实力。
总的来说,矮塔斜拉桥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桥梁工程,在世界各地都有着重要的实例。
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工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还在美学设计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通过这些工程实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矮塔斜拉桥在现代桥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设计,能够满足强风区域的使用要求。
本文档将从桥梁的选址、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序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质量。
2. 选址选址是矮塔斜拉桥施工的首要任务。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质条件:选址区域地质应稳定,避免地震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水文条件:选址区域水文应稳定,避免洪水和泥石流的危险。
•通行条件:选址区域应满足交通需求,并有足够的通行空间。
3. 设计3.1 结构设计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断面形状:通常采用梯形或变截面结构,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跨度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跨度长度,同时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斜拉索设计:斜拉索的设计应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桥梁自重,以确保斜拉索的安全使用。
3.2 施工图纸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应包括桥梁主体结构、斜拉索安装位置、倒塔和锚固等细节,以及相关连接细节的信息。
4. 材料选择4.1 混凝土桥墩和桥面板的材料选择应具备以下特点:•强度高:以满足桥梁的承载需求。
•耐久性好:能够承受环境的侵蚀和长期使用的压力。
•施工性好:便于施工和组装。
4.2 钢材斜拉索和桥面梁的材料选择应具备以下特点:•强度高:以满足桥梁的承载需求。
•耐久性好:能够承受环境的侵蚀和长期使用的压力。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便于制作斜拉索和桥面梁。
5. 施工工序5.1 基础工程首先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1.地基处理:对选址区域的土壤进行加固和处理,以提供稳定的建筑基础。
2.桥墩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桥墩的浇筑和固定。
5.2 结构施工在基础工程完成后,进行结构施工:1.斜拉索安装: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斜拉索的位置,进行斜拉索的安装和张紧。
2.桥面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桥面板。
5.3 防护施工完成结构施工后,进行防护施工:1.防腐处理:对斜拉索和桥梁的金属部分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及发展的探讨

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及发展的探讨摘要:本文对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进行阐述,主要讲了矮塔斜拉桥的总体布置及适用跨径、矮塔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矮塔斜拉桥设计分析方法、矮塔斜拉桥的发展概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矮塔斜拉桥设计探讨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short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expounds the main told the short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of the overall layout and the suitable span length, short of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structure system, short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design analysis method, the short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eference.Keywords: short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design is discussed一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分析矮塔斜拉桥的总体布置及适用跨径根据国内外目前已建矮塔斜拉桥跨径比例分析,由于矮塔斜拉桥刚度比斜拉桥大,接近于连续梁,其边、中跨比值常采用0.52~0.65。
在特殊情况下,边、中跨比值亦可小于0.5,这时,边跨需采取措施,解决负反力问题。
矮塔斜拉桥由于其主梁要承受相当大的弯矩,主梁截面形式与斜拉桥有很大不同,而更接近于连续梁。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连续梁采用的截面形式都能适用于矮塔斜拉桥,但矮塔斜拉桥更适宜采用变高度截面。
其塔墩处梁高可采用相同跨度连续梁高的一半左右。
在特殊情况下,主梁亦可采用等高度,此时梁高与跨度之比可采用1/35~1/45。
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及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及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及分析研究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斜拉桥,具有结构简单、桥塔低、造价低等优点。
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考虑桥塔尺寸、材料选型、预应力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研究旨在探讨矮塔斜拉桥的方案设计及分析,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并对斜拉桥结构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内容1. 矮塔斜拉桥结构形式及特点分析;2. 矮塔斜拉桥主要构件的材料选型与设计;3. 矮塔斜拉桥的静力分析与设计;4. 矮塔斜拉桥的动力分析及风荷载分析;5. 矮塔斜拉桥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实验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完成矮塔斜拉桥的方案设计及分析研究。
四、预期成果1. 矮塔斜拉桥设计方案;2. 矮塔斜拉桥静力分析计算结果;3. 矮塔斜拉桥动力分析计算结果;4.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方案;5. 一篇研究论文。
五、论文结构和进度安排第一章:选题背景和意义第二章:矮塔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分析第三章:矮塔斜拉桥构件的材料选型与设计第四章:矮塔斜拉桥的静力分析与设计第五章:矮塔斜拉桥的动力分析及风荷载分析第六章:矮塔斜拉桥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第七章:研究总结与展望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1个月)第二阶段:矮塔斜拉桥结构设计(2个月)第三阶段:矮塔斜拉桥静力分析与设计(1个月)第四阶段:矮塔斜拉桥动力分析及风荷载分析(2个月)第五阶段:矮塔斜拉桥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个月)第六阶段:论文撰写及修改(2个月)。
六、参考文献1. 《现代桥梁结构设计》2. 《斜拉桥桥塔结构设计》3. 《矮塔斜拉桥工程设计与实现》4. 《可持续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石家庄铁道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单斜塔斜拉桥主塔提升受力分析2

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以天津市泰达天桥为研究对象,在了解斜拉桥基本知识和熟悉桥规、钢结构规范、起重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塔架的构造设计,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主塔钢结构提升塔架模型建立与计算,验算起重塔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提升整体系统及主塔进行强度与刚度校核,在对提升塔架进行受力分析时考虑自重(恒载)和风荷载,确保主塔提升过程安全可靠,并提出解决工程实际的建议,对即将来临的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斜拉桥的发展现状斜拉桥是一种桥面体系受压,支承体系受拉的桥梁,由主梁(桥面体系)、斜拉索(支承体系)和主塔三部分组成。
斜拉索相当于在桥跨内增加了若干弹性支点,大大减小了桥的弯矩,增大了桥梁的跨越能力;斜拉桥的结构行为表现为复杂的超静定结构和柔性的空间受力特性。
斜拉桥突出的直线感和柔细感,能显示出过去桥梁所没有的近代造型,现代斜拉桥具有造型美观、充分利用和发挥结构材料性能、结构刚度优于悬索桥和其他类型桥梁、有效和快速的施工、造价低、结构受力合理等突出特点,因此虽然它的发展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
斜拉桥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90年代迅速发展,其跨径已经进入以前悬索桥使用的特大跨径范围。
由于当时缺乏高强度材料,拉索易松弛,对复杂的超静定结构缺乏计算手段等原因,建成不久因整个体系松弛,造成很大的变形和破坏,因此斜拉桥长期未能得到发展。
结构分析的进步、高强材料和施工方法以及防腐技术的发展对于大跨径斜拉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56年,瑞士Stromsund桥开始了现代斜拉桥的先端,至今全世界约建成400余座,而我国已有斜拉桥190余座,约为全世界总数的1/3。
斜拉桥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75年四川省云阳县跨径76m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1]。
我国斜拉桥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首先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修建斜拉桥最多的国家,斜拉桥遍布全国;其次我国大跨径斜拉桥居于世界前列;我国斜拉桥以混凝土梁为主,这个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在结构方面,我国开发了一些新的斜拉结构桥型。
陶然路沂河大桥主桥矮塔斜拉桥设计

工程概况 度预应 力砼箱 梁断面 , 为 三 向预 应 力砼结 根 1 5 0 0 am钻孔 灌注 桩 , r 由于桥 位处 持 陶然 路 沂河 大桥 新 建工 程 范 围 内设 构 , 箱梁宽 度 3 8 6 m, 单箱五 室布置 。箱梁 力 岩层 多 有裂 隙 发育 ,桩 基 按 摩擦 桩 设 有 全互 通立 交 两座 、 大桥 一座 , 分别 为 西 底面和 顶面 自中间向外侧 设 l 5 %的横坡 。 计 ,并要求桩 尖进入 中风 化岩层不 少于 2 岸滨 河大道 立交 、 东岸滨 河东路 立交和 沂 主塔处梁高 4 . 5 m,顶板宽 3 8 6 m,底板宽 倍 的桩径 。 河大桥 , 工程范 围全长 2 . 2 8 8 k m。 新建陶然 3 4 6 m 。箱 梁顶板 悬臂处 板厚 Q 2 m —— 主桥边 墩单 个立柱 横向宽 7 1 5 m, 顺桥 路沂 河大桥 主桥宽 3 8 6 m, 双 向六车 道布 0 4 . 5 m,其 余 顶 板 厚 度 0 2 8 m;底 板 厚 度 向宽 4 m, 承 台横 向尺 寸 1 0 5 . m , 顺桥 向尺 寸 置 ,两侧非机动车道宽 3 5 m 、人行道宽 0 2 5 m,主塔 根部 加厚 至 0 . 8 m;腹板 厚度 6 . 5 m, 承台高度 2 . S r n 。 单个承 台基础采用 6 2 0 . m。 陶然路 南侧为兖石铁路 , 陶然路沂河 0 4 . 5 m, 塔根部 加厚 至 0 . S m, 端横 梁处 加厚 根 1 5 0 0 a r m钻 孔灌 注桩 , 由于桥 位 处持 大桥 与兖石铁路平行 , 净 距约 4 0 m。 至Q 6 m;斜拉 索张拉处 设一道 横隔 梁 , 横 力岩 层 多有 裂 隙发 育 ,桩 基按 摩 擦桩 设 陶然路沂河大桥 主线桥长 l 7 l 2 - 4 m, 其 隔 梁厚度 0 4 . m。中墩处横 梁厚 4 I m, 边墩 计 ,并要 求桩尖进入 中风化岩层 不少于 2 中主桥长 S 2 3 2 m, 采 用五塔 六跨连续 矮塔 处横 梁厚度为 2 5 . m。箱梁混凝土标号采用 倍} 向 桩径 。 5 O 斜 拉 桥 ,跨 径 组 合 为 6 5 A m + 4 x C 钻孔 灌注 桩 及承 台 均 采用 C 3 0水 下 9 8 . I m+ 6 5 . 4 m;两侧 采 用 3 x 6 5 . 4 m的变 高 主 梁纵 向整 体及 横梁 均按 A 类预 应 混 凝 土 。 度 连续箱 粱与主桥 衔接 , 其余 引桥及 立交 力 构件设 计 。主 梁纵 向采 用 s l 5 2 0 — 1 S 、 五、 结构计算 段 引桥采 用 等高 度连 续箱 梁 桥 ,跨 径为 s l 5 2 0 一 l 2钢绞 线 , 根据 备跨 受力 特 点对 主桥采 用空 间有 限元模 型 , 主 粱采 用 2 7 2 m—— 3 5 m。立交 匝道 桥根 据建 筑高 布 束 范 围及钢 绞 线张 拉 吨位 进行 合 理布 空 间 梁单 元 , 塔、 墩 基 础均 采 用梁 单 元 模 度的需要 分别采 用预应 力砼连 续梁桥 、 预 置。 斜拉索 下横 梁配置 3 根 4 ,s 1 5 2 0 — 1 2 钢 拟 。主桥成 桥状态计算模 型见图四 。 应力 砼连 续板 梁 桥和 钢 筋砼 连续 梁 桥三 绞线 ;中横 梁及端 横梁 配置均采 用 4 ,s 1 5 经 计算 , 主桥 ( 6 5 A m+ 4× 9 8 . 1 m+ 6 5 A m) 种结构形式 。 大桥 的建 成对山东省 临沂市 2 O — l S钢 绞线。 主 梁控 制 截面 的设 计 弯矩 均 小 于截 面极 经济 发展 和 城市 路 网的 完善 具有 重 要意 主桥桥面板每隔 0 . 5 m 配 置 一 道 限承 载弯矩 。结构 受力 安全 , 满足 设计 规 义。 ,s 4 l 5 2 0 — 3 桥 面板横 向预应 力钢束 。 范 要求 。主 桥主梁 施工 阶段 主梁上 、 下缘 二、 主要技术标准 中横 梁顺 桥 向两 侧 2 8 m 范 围的箱 梁 应 力值和 挠度值均 小于 容许值 , 主梁施 工 1 . 道路 等 级 : 城 市主 干 路 , 设 计 车速 : 腹板 内设置竖 向 ] L 3 2精轧螺 纹钢筋 。 阶段受 力和刚度满足设计 规范要求 。经验 6 0 k m/ h; 主要 材料 : 箱 梁采用 C 5 0混凝土 。钢 算 , 主 梁混凝 土应力在 作用短 期效 应组 合 算荷载 : 城一 A级。 筋 等级 采 用 : H E B 4 0 0级 钢 筋 ; H P B 3 0 0级 及 长期效 应组合 下均为 压应 力 , 满 足设 计 3 . 人群荷 载 : 按《 城市 桥梁 设计 规 范 》 钢 筋 。 钢 绞 线 用 高 强 度 低 松 弛 钢 绞 线 要 求。 结构主 拉应力值满足 A类预 应力构 取值 。 ( f 1 3 k= 1 8 6 0 M P a ) , 纵 向预 应力 束采用 大吨 件 允许 的主拉应 力规范 限值 , 满 足设 计规 4 温度荷载 : 体系 合拢温度 l 5 ℃, 体系 位群锚 体系 , 主 粱正截面混凝土最 大压应力为 桥 面板 横 向预应 力束采 用扁 范要求 。 升温 3 O ℃, 体 系降温 3 0 ℃。斜 拉桥 : 索与 锚体系 。 l 3 0 M P a , 小 于规范规定 的 1 6 2 M P a , 满足设 塔 梁温 差 l O ℃; 主 梁下上 缘温 差 、 连续 梁 2 主塔 设计 。斜 拉桥 索塔采 用造型优 计 规范要求 。主梁斜截面混凝 土最大压应 桥箱 梁梯度 温差按 《 公路桥 涵设 计通 用规 美 的流线 型“ Y ” 桥塔 , 预应 力钢 筋砼结 构 。 力为 1 2 9 MP a , 小于规 范规定 的 1 9 . 4 4 MP a , 范》 执行 。 桥面 以上 索塔高度 2 6 . 0 m,索塔横 桥 向尺 满足设计规 范要 求 。 S 支 座 沉 降 :连 续梁 考虑 隔 墩沉 降 寸 为 i b m; 顺 桥 向塔 底宽 4 m, 上部分 叉立 从结 构 自振 分析 得 到 的模 态 形 式 及 I c m; 斜拉 桥考 虑主 塔墩 沉 降 i c m, 边 墩沉 柱宽 2 m ; 塔柱上横梁宽度 I A i n 。塔柱采 用 周期来看 , 主桥( 6 5 . 4 m, 4× 9 8 I m+ 6 5 . 4 m) 结 降i c m。 矩形 实心 断面 。 全桥共设 置 l O 座桥塔 。 ( 见 构的总体特 I 生 是 正常的 , 可 预控 制的 。 6 风载 : l / l ∞ 风速 : 2 7 2 m / s , l / 1 ∞ 风压 图二 、 图三 ) 主桥 ( 6 5 A m + 4 x 9 8 1 m, 6 5 . 4 m) 索 塔控 0 - 4 S K N/ m2 。 主 塔采 用 C 5 o砼 ,塔 柱 竖 向主 筋 为 制 截面 的设 计 弯矩 均小 于 截面 极 限 承 载 7 抗 震设防标准 中3 2 ;每个塔柱竖向设置 8 根 s 1 5 . 2 0 — 9 弯矩 。结构受力安全 , 满足设计规 范要求 。 抗 震设 防 类别 : 甲类 ( 主桥 矮 塔斜 拉 钢绞 线和 l 2根 4 ,s 1 5 . 2 0 — 1 2钢绞 线 。塔柱 索塔施 工阶段 主粱上 、 下 缘应 力值 和挠度 桥) , 丙 类( 引桥及 匝道桥 ) 。 上横 梁内设置 6根 4 ,s 1 5 2 0 - 9钢绞线 。 值均 小于容 许值 , 施工 阶段受 力满 足设计 抗 震 设 防 标准 :抗震 设 防 烈 度 为 8 3 斜 拉索设 计 。纵 向拉索采 用扇形 布 规 范要求 。经 验算 , 索塔 正常 使用 各组 合 度, 设计基本地 震加 速度值 0 2 g , 抗震重要 置 ,单个 桥塔 设 置单 面 索 。斜 拉索 采 用 主 梁混凝土正 应力 、 主 应力均 在容 许应 力 性系数 0 4 . 6 ( E 1 ) 和2 0 . ( E 2 ) 。 ,s 4 1 5 2 0 一 l 9 P E包 裹 防 护 环氧 涂 层 钢 绞 线 范 围 内, 符合规 范要 求。斜拉 索索 力最 大 三、 主桥总体布置设计 斜拉索 , 标 准强 度 为 1 8 6 0 MP a, 采 用 钢 绞 为 2 0 5 5 K N,对应 破断 荷 载为 4 9 4 8 K N, 满 主桥 采用五 塔六跨连 续矮 塔斜拉 桥 , 线拉索群 锚体 系 , 纵 桥 向每 个主 塔共 布置 足规范 要求。 主桥长 5 2 3 2 m,跨 径 布 置 为 6 5 . 4 m+ 4× 6对 , 塔上索 距 I . 3 m, 梁上 基本 索距 5 . 5 m。 主桥( 6 5 A m+ 4× 9 8 I m+ 6 5 4 m) 中横梁 、 9 8 . i m + 6 5 4 . m。 桥 梁纵桥向关于主桥桥 梁中 最外侧 三对主 塔处不 连续 , 分别 采用 固定 端横 梁 、 内横 梁控制截 面的设 计弯 矩均 小 心位 置对称 布置 , 竖 曲线半 径 为 l ∞0 0 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年度获奖文档首发!
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毕业设计【2018年极具参考价值毕业设计首发】【注意:本文为2017-2018年度最新文档,极具参考价值,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打赏,谢谢!】
1桥型方案选择
根据430m跨度,可选择的桥型方案有:钢桁连续梁桥、悬索桥、拱桥、矮塔斜拉桥、梁-拉-吊协作体系桥。
1.1钢桁连续梁桥
优点:主跨430m在钢桁梁的适用范围内,中墩处梁高可取50m,充分利用净空,满足限高要求;采用悬臂施工,不影响航运;下承式桥面,有利纵坡控制。
缺点:桥面设在封闭桁架内,较为压抑,视线不通畅;钢桁架杆件多,对设计、施工要求高,后期养护工作量大;与下游拟建的院士桥雷同。
结论:拟不采用钢桁连续梁桥方案。
1.2悬索桥
自锚式悬索桥桥面以上塔高为主跨的1/5~1/8,显然不能满足建筑限高要求,而地锚式悬索桥塔高可以取主跨的1/10左右,能满足建筑限高要求。
优点:悬索桥桥型优美,塔高较矮,可满足限高要求;可利用主缆吊装主梁,对航运影响小,可不中断航运。
缺点:锚碇体量大,布置困难,锚碇施工对已建构筑物影响大,费用高;在深厚软土地基上建造锚碇,风险高。
结论:拟不采用悬索桥方案。
1.3拱桥
采用中承式系杆拱桥可充分利用净空,有利拉坡,又适应软土地基。
采用坦拱时(拱肋矢跨比达1/8左右),可满足建筑限高要求。
优点:中承式系杆拱桥桥型优美,采用坦拱,可满足限高要求;拱肋形式灵活多样,选择余地大。
缺点:大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