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讲解

合集下载

受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受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受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九·一八事故九·一八事故是指沈阳市奉天县(今沈阳市铁西区)于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被认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端。

这是一起受限空间下的典型事故案例,对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事故起因是日本在奉天县的南关铁路爆破,以制造虚假的袭击事件为借口,发动对奉天的全面进攻。

由于奉天县地理位置特殊,受限空间导致中国军队在面对日军进攻时无法有效展开防御。

九·一八事故在受限空间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中国军队在没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准备的情况下,无法有效抵抗日军的进攻,最终导致日军取得胜利,中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指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事故。

该事故导致了大规模的辐射泄露,造成了重大的环境和人身伤害。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与白俄罗斯边境,被认为是受限空间下的典型事故案例。

核电站的建筑和设施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核反应堆的爆炸,释放出大量辐射物质。

周边地区的居民无法及时撤离,受到了不可逆转的辐射伤害。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严重影响也与受限空间有关。

事故发生地点附近有着大片的农田和森林,这些环境被严重污染,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农业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三、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是指2003年2月1日发生在美国的一起航天飞机事故。

这是一次受限空间下的典型事故案例,造成了航天飞机及机组成员的彻底毁灭。

事故发生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返航过程中,航天飞机的热防护瓦斯被从外部飞来的脱落的泡沫击中,导致了瓦斯层的损坏。

这在受限空间内是难以修复的,最终导致了整个航天飞机的解体和坠毁。

这次事故的教训是在受限空间内需要严格考虑各种可能的外界因素,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防。

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综上所述,受限空间下的典型事故案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训。

在受限空间中,应该加强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
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各方面资源,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医疗救护队伍: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工作 后勤保障队伍: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发放工作来自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受限空间事故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 救援流程和责任人。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预案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结果,及时更新应急救援预案,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预案宣传:加强预案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应急救援流程 和措施。
应急救援器材与装备
呼吸器:提供氧 气,防止吸入有 毒气体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教训 与建议
案例教训总结
缺乏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未经过 专业培训,缺乏 安全知识和技能, 导致事故发生。
通风不畅:受限 空间内通风不良, 易造成有毒有害 气体聚集,引发 中毒和窒息事故。
未配备防护用品: 操作人员未配备 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呼吸器、防护 服等,导致事故 发生。
缺乏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后,缺 乏有效的应急措 施,导致事故扩 大和人员伤亡。
案例三:某炼油厂受限空间火灾事故
事故概述:某炼油厂在受限空间内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受限空间内存在易燃物质,且通风不良,导致气体浓度过高,引发火灾。
事故后果:火灾造成多人伤亡,设备严重损坏,炼油厂被迫停产。
案例分析:该案例表明,炼油厂在受限空间内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未能有效控制易燃物质和保证通风 良好。同时,也提醒企业在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受限空间典型案例解析

受限空间典型案例解析

一.事故概况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承包商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大化集团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

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

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二.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

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

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

2月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

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二)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

施工单位对装置引入氮气后进入设备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够,在安排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除锈作业前,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没有制定应急预案。

在作业人员遇险后,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大化集团公司在年产30万吨甲醇建设项目试车引入氮气后,防止氮气窒息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界定引入氮气的范围,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与周围系统隔离;装置引入氮气后对施工单位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要求和安全把关不严,试车调试组织不严密、不科学,仪表调试安全措施不落实。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有限空间事故是指那些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内发生的事故,这些空间通常具有限制性,例如储罐、管道、舱室、地下室等。

这些空间通常具有有限的通风,并且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

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于这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有限空间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有限空间事故的案例,以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类事故的特点和危害。

案例一,储罐清洁事故。

一家化工企业正在对储罐进行清洁作业,两名工人进入储罐内部进行清洁,但由于储罐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导致两名工人中毒身亡。

事故调查发现,工人们在进入储罐前未进行充分的气体检测和通风处理,也未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案例二,管道维修事故。

一家石油公司对管道进行维修,维修人员进入管道内部进行作业,但由于管道内存在高压气体,导致一名维修人员被喷射的高压气体击中,造成严重伤害。

事故调查发现,维修人员未对管道内部的压力进行充分的检测,也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案例三,地下室通风事故。

一家建筑工地的地下室正在进行通风作业,但由于通风设备故障,导致地下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多名工人中毒。

事故调查发现,通风设备未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也未进行通风效果的实时监测。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有限空间事故往往是由于对有限空间内部环境的认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培训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气体检测和通风处理,确保空间内部环境符合安全要求;2.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3.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4. 有限空间内部的压力、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必须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5.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门的作业许可证和作业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

受限作业空间案例分析.doc

受限作业空间案例分析.doc

篇一:《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案例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3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2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

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⒉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⒋必须进行置换、通风;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事故案例与教训分享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事故案例与教训分享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事故案例与教训分享近年来,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引起人们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高度重视,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真实的案例,总结出其中的教训,以期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一:罐式储罐清洗事故某工厂为进行罐式储罐内部的清洗工作,雇佣了一批无证上岗的工人。

由于工程师缺乏经验,也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必要的安全设备,工人进入储罐时未佩戴适当的呼吸器和防护装备。

结果,由于储罐内部积存的有毒气体未能及时检测和排除,导致多名工人误吸有害气体,造成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教训一:正规培训与资质证书的重要性雇佣无证上岗的工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资质证书的申领。

只有经过正规培训和具备相关证书的工人,才能更好地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具备对事故应对的能力。

案例二:地下管道作业事故某施工队在进行地下管道作业时,暴雨突袭,使得作业区域内积水严重。

然而,由于工期紧迫,施工队为了节约时间,仍然选择在积水情况下开展作业。

不幸的是,一名工人因为无法站稳被积水冲走,不幸溺亡。

教训二:足够的前期准备与风险评估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足够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如果发现环境条件不适合作业,应及时暂停作业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案例三:储存仓库火灾事故某储存仓库因长期未进行清理和整理,导致大量易燃物料堆积在受限空间内。

由于没有进行及时的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部署,一场小小的火花误操作后,火灾在瞬间蔓延。

由于仓库内部狭小,工作人员面临疏散困难,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教训三:定期清理与火灾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对于储存仓库这样的受限空间,定期的清理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对于易燃物料的存放应有严格规定,并配备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火灾防范意识。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重要性。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标题:深入探讨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倡导安全意识简介:本文将围绕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展开探讨,从中汲取教训,加强安全意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正文:在各行各业,有限空间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典型的事故案例,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一、工厂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在某工厂的一个密闭空间内,因为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导致气体积聚,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和安装通风设备,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气体检测。

此外,管理层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建筑工地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在某建筑工地的一个深坑内发生了一起有限空间事故。

一名工人在进行地下作业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绳索和相关保护设备,从高处坠落,造成了严重头部受伤。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业,并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此外,施工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也存在缺陷,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三、化工厂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在某化工厂的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了一起化学品泄漏事故。

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控制,化学品泄漏导致了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下降,最终造成工作人员窒息死亡。

该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不力,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机制和应急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教训:首先,必须加强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意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操作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要加强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通风、排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演练,做好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总之,深入探讨有限空间事故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醒人们关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中,受限空间是指那些有限制进出口的空间,如储罐、管道、沟渠、坑道等。

这些空间通常很小,不适宜人员进入,但是却需要人员进行维修、清洁、安装等工作。

由于受限空间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本文将介绍几起受限空间事故案例,以提醒人们注意受限空间的安全问题。

案例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储罐事故2019年7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储罐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

当时,工人正在对一座高约15米的储罐进行清洗。

由于储罐内部空间狭小,工人只能穿着特制的防护服和呼吸器进入。

然而,在清洗过程中,储罐内部突然喷出大量气体,导致工人晕厥。

其他工人赶紧将他救出,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储罐内部残留了大量有毒气体,工人没有及时排除。

此外,工人的防护装备也存在问题,没有完全保护他们免受气体侵害。

案例二:中国江苏的沟渠事故2018年8月,中国江苏的一处工地发生了一起沟渠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

当时,工人们正在对一条深约6米、宽约2米的沟渠进行清理。

由于沟渠内部空间狭小,工人只能依靠绳索降入。

然而,在清理过程中,沟渠突然塌方,导致两名工人被埋。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工人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措施。

他们没有在沟渠周围设置支撑物,也没有进行足够的检查和控制。

案例三:印度恒河的坑道事故2018年12月,印度恒河岸边的一处煤矿发生了一起坑道事故,造成15名矿工死亡。

当时,矿工们正在对一个深约100米的坑道进行作业。

由于坑道内部空间狭小,矿工们只能依靠绳索降入。

然而,在作业过程中,坑道突然塌方,导致15名矿工被埋。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煤矿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措施。

他们没有在坑道周围设置支撑物,也没有进行足够的检查和控制。

以上三起受限空间事故案例,都是由于安全措施不足、工人防护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受限空间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1.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进入前的检查、通风、排毒等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
2014年7月2日
(一)重钢建设有限公司“6.26”死亡事故 2014年6月26日下午,重钢建设有限公
司2名职工在重钢股份有限公司物运部料场
西端沉淀池排水井清理污泥时(受限空间
作业),突然昏厥,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初步分析,事故责任单位存在对有
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认识不足,作业前危险 有害因素辨识不够,作业票管理不规范, 现场监护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对 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目前, 重庆市安监局安全生产执法总队正在对事 故原因进行调查。
1月9日9时许,王某所聘技术人员张某去
异丙醇输送泵泵池(深约2.6m,宽约1.5m,长
约5m)查看,入池后中毒晕倒,随后现场另3名
工人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下去施救,也倒在池 内。其他2名工人听到呼救后,在泵池边用铁 钩将4人救出,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最后实施 救援的2人在施救过程中,也轻微中毒。
墙壁内为异 丙醇溶剂罐
事故直接原因是: 作业人员违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吸入高
含硫化氢气体,导致中毒、淹溺死亡。事
后模拟当时作业场景,污水池内空气中的
硫化氢浓度达到 147mg/m3 ( 98ppm )。
后续人员盲目冒险施救,导致事故进一步 扩大。
(六)辽阳石化“7.24”职工死亡事故
2000年7月24日15时40分,辽阳石化分公司鞍山厂污水 车间开始对污泥沉淀池进行污泥清理作业,用泵往池外抽出 污泥。 17 时许,因污泥粘稠,该车间运转二班班长李景春 (男, 42 岁)穿着叉裤踩临时搭设的铁梯子,下到深约 7 米 的池内,站在第三蹬上往池内注消防水稀释,结束后,李转 身准备从梯子往上爬时,由于梯子上有油污及污泥池中挥发 产生的油气熏呛,不慎滑跌入沉淀池污浆内(约1.5米深)。 站在池上边的一班班长孙宪玉马上下去抢救李景春时,头部 撞到池壁上落入池内。现场其他职工急忙将二人从池内救出, 送医院抢救。孙于当晚脱离危险,现已恢复健康。李经抢救 无效,于7月27日5时30分死亡。
甲硫醇 钠罐
墙壁内为 一空罐
事故泵池内部
7
事故直接原因是: 异丙醇溶剂泄漏到泵池内,其中溶解副产物 硫化氢、氰化氢气体逸出,聚集在泵池内,
技术人员未经过进入受限空间审批、未做任
何气体检测进入池内造成中毒,其余3人未 佩戴防护用品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非法生产和进入受限空间管理问题)
(三)辽宁灯塔市北方化工有限公司“4·24” 中毒事故
(七)抚顺石化“2.9”污水沟着火燃烧事故
1988年2月9日14时36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焦化车 间因违章动火,在北污水沟明西段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当日9时30分,该车间处理加热炉2英寸备用燃烧油管线凝线 问题,将该管线连同3/4英寸伴热线一起用铁锯割断,并用 蒸汽吹扫。13时30分,焊工准备对割断处焊接。用火负责人、 焊工分别找车间开了二级火票,在看火人未到、安全措施不 落实情况下即开始动火。当焊工在管架上切割3/4英寸伴热 线时,火星掉到下水井口上,引燃下水井内瓦斯,发生爆燃, 并窜入只有20m远的北污水明沟,引发大火。抚顺市和有关企 业先后出动47台消防车赶赴火场灭火。经过两个小时的扑救, 于16时45分将大火扑灭。这次火灾事故将焦化车间仪表室内 仪表全部烧毁,靠污水沟边管带被烧坏203m,12条管线烧坏 变形。直接经济损失21.02万元。
可燃气体集聚,作业人员在未经动火审批,
没有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分析的情况下进 行焊接作业,引爆可燃气体,导致事故发生。
(五)胜利油田承包商“7.25”中毒淹溺事故 死亡4人 2013 年 7 月 25 日 14 时 30 分左右,胜利油田 承包商于某等 5 名员工,来到社区 2 号污水泵房 污水沉淀池进行清污作业。质检员王某到现场 检查,因安全措施未到位,要求暂缓施工。质 检员离开后,施工人员擅自开始施工,于某下 池清理杂物,还没有下到池底就喊“不行,要 上去”,随即坠落池中。另外3人见状先后下去 施救,均中毒昏迷、跌入水中。4人均抢救无效 死亡。
(3)各有关部门对焦化汽油瓦斯及含硫情况认识不足,
管理欠完善,没有制定具体措施。 (4)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事故 1992年12月8日,甘肃省某县工程一队在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二套催化裂化装置南面的含 硫污水管道的主干线,进行人工挖掘工作。7人 下到沟内,从东头277号下水井边开始一字向西 排列作业。9时40分,最东面的3人倒下,接着 另2名民工也被熏倒,施工员见此即下沟内救人 ,也倒下。职工配戴防护面具将6名民工抬到管 沟上面,经现场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安徽亳州康达化工 “1.9”较大中毒事

2014 年 1 月 9 日 9 时许,安徽省亳州市康
达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中毒事故,
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
2013年9月1日,康达公司将部分空闲厂
房和场地以300万元/年租给山东籍人员王某,
王某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行
购买安装设备、组织人员生产农药莠灭净。
事故后 清液输 送管道
厌氧池(带封盖)
11
厌氧池出入口支撑
厌氧池内部(从上往下看)
12
事故直接原因是:
厌氧池底污泥中含有硫化氢,致使硫化氢在厌
氧池中聚集,在没有对厌氧池进行完全置换、
未对厌氧池内气体含量进行检测、未履行进入
受限空间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员工进入厌氧池
内工作晕倒,其他员工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盲
事故原因:
施工队违反厂下水井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了
掏水和排水方便,将下水井盖打开,在井的
西北方向又打掉一个长约1m的V形缺口。由
于含硫污水的排放不均衡,从V字形缺口处处
溢的硫化氢沉积蔓延至施工人员处,造成中
毒事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九)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 “9.7 ”采样人员中毒 事故 1991年9月7日晨5时43分,茂名石化公司炼油 厂调度通知质检室加工分析站采70#罐油进行分析 。70#罐(2000m3拱顶罐,罐高17.55m,安全空 高15.3m)内已装14.3m焦化装置粗汽油)。两名 化验工于6时05分,分别去70#、69#罐采样。6时 20分,另一分析工在采完69#罐样回班后,未见同 伴返回,便又去找,发现其仰倒在70#罐顶斜梯口 平台处,已不省人事。罐采样口盖仍开着,并冒着 呛人的瓦斯,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4年4月24日11时左右,辽宁省辽阳
市灯塔市北方化工有限公司配套污水处理站 在安装污泥泵的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 3人死亡。
4月24日11:00,北方化工公司3名职工
在公司南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检维修工作,
需在厌氧池(长4米、宽1米、深4米、水深
约1米,厌氧池顶部有盖板,当天早上,工 人将盖板打开进行自然通风)底部安装一台 污泥泵。1名职工从厌氧池出口进入准备安 装时跌入厌氧池,另2名职工在实施抢救过 程中,也跌入厌氧池。
事故原因:
(1)严重违反用火管理制度规定。车间把
一级用火当作二级用火签发火票,工作失职。
开出火票后,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2)现场动火措施不落实,只把下水井
(距动火地点1.2m)用破布堵一下。
(3)看火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违章动火,以
致造成事故发生。
(八)兰州炼油化工总厂“12.8”硫化氢中毒
事故原因:
(1)70#罐焦化汽油气相部分含瓦斯量大、硫化氢浓 度超高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后的当天上午在
相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气相采样,硫化氢含量高达96.2g/
m3。高出致命量的近百倍。 (2)生产调度在70#罐正在进焦化汽油的状况下,安 排采样。违反了总公司《关于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 定》中的第八条第一款规定。
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进入受限空间管理
和科学施救问题)
(四)四川广元天森煤化有限公司“5•2”爆炸 事故 2014年5月2日14:50许,四川广元市旺苍
县嘉川镇辖区内天森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天森公司)在污水池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 造成3人死亡。
事故现场图
事故直接原因是: 天森公司污水处理池中污水所含有机物挥发,
班长李景春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 自我保护意识差,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污水车间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特别是在这 次清池作业前没有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没 有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是造成这起事
故的主要原因。鞍山炼油厂对车间安全管理
和安全教育不具体,针对性不强,规章制度
落实不严,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