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工事故案例分析-100页
化工安全案例分析

化工安全案例分析化工安全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安全事故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对化工安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安全事故的成因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在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等,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化工安全事故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
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调查发现,火灾起因是由于生产设备泄漏引起的。
首先,生产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现象,导致可燃气体在车间内积聚;其次,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了解不足,未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剧了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
对于这一安全事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企业在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控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案例二,化工企业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
某化工企业的储罐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社会恐慌。
经调查发现,有毒气体泄漏是由于储罐内部腐蚀严重,导致储罐壁发生破裂,有毒气体泄漏到了周边环境。
针对这一安全事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企业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存在不足,应加强对储罐等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腐蚀等安全隐患;其次,加强对生产原料和产品的安全性评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最后,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周边环境的变化,减少安全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关键。
经典化工安全事故案列分析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抓安全,其实道理不复杂:思想上“安全第一”,落实中“预防为主”,行动时“综合治理”,一以贯之,功到自然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一下如何消除控制风险,让事故远离我们!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厦门化工厂蒸汽泄漏事故:原因初步查明8月14日发生蒸汽泄漏事故的化工厂为厦门腾龙特种树脂有限公司,事故原因查明如下。
腾龙特种树脂有限公司为翔鹭腾龙集团旗下公司。
翔鹭腾龙集团是一家以石化为主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2012年营业额超千亿元人民币。
经调查,该起事故初步确定事故原因为:腾龙特种树脂有限公司蒸汽的架空输送管道发生轻微泄漏,公司带压作业实施堵漏,工作人员操作不慎,引起蒸汽管道泄漏点扩大而快速泄漏,泄漏产生的冲力导致人员死伤。
8月14日夜,位于厦门海沧的厦门腾龙特种树脂有限公司发生蒸汽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和3人受伤。
目前,伤者正在厦门第一医院和174医院进行救治,有关部门仍在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
分析:带压作业实施堵漏,本来属于高风险作业,风险分析显然不到位;工作人员操作不慎,归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作业前对工艺的危险性了解不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根本没有将此事提到应急的心态;综上所述:本次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没有做到安全标准化:作业前安全确认太过随意、检维修方案的制定不完善,风险分析有极大的漏洞。
也折射出该企业对于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不够重视,执行力度差,员工主观能动性差。
从而导致本次恶性事故。
通过本案例告诉我们,带压堵漏要警醒起来,深刻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为我们以后工作起到警示作用。
2、8月10日晚8时40分许,南昌市洪都住宅区96栋1单元6楼突然起火,由于消火栓没水、消防枪水压不够,消防和数百居民束手无策,大火烧了2个半小时还没灭3户人家被烧光.3、近日,绍兴县供销系统在夏履镇举行了一场消防实战演习比赛,一名男子拿起一个干粉灭火器跑到油盆前,拔掉灭火器保险栓,对着起火的油盆喷射。
化工安全事故

2.事故原因
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 间4号环氧丙烷计量罐已 经充氮,罐内氮气含量过 高,严重缺氧,刘景超未 办理进入《进入受限空间 作业许可证》就指示职工 打开环氧丙烷计量罐人孔 盖,刘滨滨未采取相应安 全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 内发生窒息死亡,是事故 发生的直接原因。
滨化集团化工公司对检修 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 作缺乏统一协调、管理; 安全评价公司在对滨化集 团化工公司的安全评价报 告中没有对生产、检修过 程中的氮气进行危险有害 因素分析和提出安全防范 措施建议,也是事故发生 的主要原因。
3.防范措施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修改和 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 对违章违纪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深入开展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工作,加强现场管理;
选择具备资质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本单位下 一步的安全评价工作。
3.防范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按规定对受限 空间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分析。
施工人员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必须使用防 爆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技能。
山东滨化集团 化工公司
“4.15”氮气 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 2007年4月15日7时50分左右,滨州市天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在山 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计量罐区进行检修施工时,发生氮气窒息 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滨州市天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于2006年4月4日在滨州市工商局注册,注册资金50万元,经营范围为 中央空调设备及安装,路灯、楼宇自控、建材销售,电器设备,太阳能 设备销售及安装,防腐、保温、屋面防水。从4月7日始,滨化集团化 工公司石化车间开始停车检修。天安公司4月14日上午完成了环氧丙烷 计量罐盘管更换项目的施工作业。随后,石化车间根据工艺需要向环氧 丙烷计量罐充氮并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过程中发现短节有漏点。在 16时30分左右召开的检修例会上,车间决定更换短节并由周向东、郝 新坡负责安排落实。17时30分左右,周向东、郝新坡通知刘景超,要 求对计量罐内一段法兰短节进行更换。刘景超在未办理《进入受限空间 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就指示职工打开环氧丙烷计量罐人孔盖,刘滨滨 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内发生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 程中又先后中毒窒息。其中刘滨滨经抢救无效死亡。
化工行业事故案例分析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由于北塔1#混合槽物料温度长达1小时19分钟高于工艺规程 控制上限175℃,7时9分至8时9分,实际温度介于185℃200℃之间运行,且物料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物料中硝酸铵受热 分解,温度持续上涨,8时22分瞬间最高温度达629.95℃,期 间1#和2#混合槽相继冒槽,料浆流至100.5米层和96米层平台, 发生高温分解燃爆。
断开的管线
断开的焊口
断开口焊接缺陷
3.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着火爆炸事故
2015年7月16日7时39分,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石大科技公司”)液化烃球罐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泄漏 着火,引起爆炸,在事故救援石大科技公司位于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西潘村北侧沿海路西 侧,成立于2009年12月18日,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 企业,是山东石大科技集团公司收购日照源丰沥青化工有限公 司51%的股权之后发起成立的。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液 化石油气、液化气、石油焦、道路沥青、石脑油、燃料油、硫 磺、MTBE、苯、甲苯、丙烯、丙烷等。
此次救援过程中,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协调了 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72米高喷消防车及大功率泡沫 消防车赶赴现场,协助灭火,发挥了很大作用。
事故后装置
事故后中间罐区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开车过程中因操作波动较大导致二甲苯塔底至邻二甲苯塔的 排料管线(DN200mm)产生液击现象,该管线一有焊接缺陷 的焊口断开,物料(约300℃)呈雾状喷出(1分钟内约10吨 ),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空气鼓风机进入加热炉烟道后 遇高温爆炸,并回火引爆加热炉周边空间区域,爆炸冲击波撕 裂西侧中间罐区储罐,罐内物料被引燃。
7时30分许,张进到中控室,发现1#混合槽的温度达到 190℃,用对讲机安排曹小贵将加热蒸汽阀关小。蒸汽阀关小 后,张进观察到1#混合槽温度在加大粉料投入量后逐渐回落 至186℃左右,即离开中控室去查看2#混合槽的放料情况,当 返回中控室时,一班班长杨培峰已来接班。张进未将1#混合 槽温度超高的情况告知杨培峰,也未向车间主任林朝云报告。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化工厂火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故,由于在化学生产中使用许多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因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慎,很容易引发火灾。
本文将分析一些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以及其教训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2015年天津港爆炸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了一起惨痛的爆炸,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据调查,这次爆炸最初是由一个堆积在港口附近的化学品仓库突然爆炸引起的。
而这个仓库属于一家名为天津宝塔化工的企业。
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时爆炸的化学物品主要是亚硝酸盐和硝酸铵,后来还有钠氰化物被浓烟中散发。
同时,爆炸还引发了建筑物的倒塌和大面积火灾等重大后果。
分析:造成这次爆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规范,未能正确处理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
此外,缺乏对当地环境和安全风险的充分认识以及不透明的信息公开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类似的事故,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安全规范并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建立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
案例二:2011年上海大火2011年11月15日,上海南汇区的一家化工厂突然发生火灾。
火灾现场是一处工厂一层的化学储存仓库,外面垒满了编织袋、木板和铁皮等物品。
据当地媒体报道,火灾初期波及储存室内的一些化学品,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氟化钙等。
起火后,现场迅速涌上了大量的消防人员和警察,但由于现场的灭火条件恶劣,加上化学品储量较大,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完全控制住。
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储存化学品的场所条件较为简陋,未能进行有效的隔离和防火措施。
此外,当地消防和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响应或协调救援,事故扩散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化工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储存场所改建、加固,加强防火隔离和抗震能力等措施,以及接受相关部门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
案例三:2005年印度化工厂泄漏2005年12月3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液氯泄漏事故。
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石墨和氯气,每年的生产量高达15万吨左右。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消失”的防护栏。
话说有这么一家化工厂,厂里有个大型的反应釜。
这个反应釜就像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巨兽,要是操作不当,那可不得了。
反应釜周围呢,本来有一圈防护栏,这防护栏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在附近工作的人员,防止他们不小心掉进反应釜这个危险区域。
有一天,来了个新的维修工人,这小伙子干活倒是挺麻利,就是有点毛手毛脚的。
他来给反应釜旁边的一个小设备做维修。
这维修啊,得把一些工具和零件搬来搬去的。
这小伙子嫌防护栏有点碍事,就自作主张把防护栏给拆了一部分,想着等修完了再装回去。
可是啊,这维修工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修着修着他就把这防护栏的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候,另一个工人路过这个区域,他当时正拿着个本子在记录一些数据,眼睛就盯着本子呢,没注意脚下已经没有防护栏了。
结果,“扑通”一声,直接就朝着反应釜掉下去了。
还好当时反应釜没有在进行危险的反应,周围的工友听到声音赶紧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把他给救了上来。
这可真是差点就酿成了大祸,就因为一个防护栏被拆了又没及时装回去。
二、“调皮”的化学品混合。
在另一个化工车间里,有两种化学品,咱们就叫它们A液和B粉吧。
这A液呢,是一种酸性很强的液体,就像一个性格暴躁的小恶魔。
而B粉呢,是一种特别活泼的粉末,只要和一些东西混合,就容易产生剧烈的反应。
本来在操作规程里明确写着,这两种东西要分开存放,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有严格的流程,得先把A液按照精确的量加到一个特殊的容器里,然后在特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再慢慢加入B粉。
可是有一天,车间里的两个工人,一个叫老张,一个叫小李,他俩在工作的时候开起了小差。
老张负责加A液,小李负责加B粉。
老张呢,那天和老婆吵架了,心里正烦着呢,加A液的时候就没太注意量,一不小心就多加了好多。
小李这边呢,本来就有点迷糊,他看老张加完了,也没看温度和搅拌速度对不对,就直接把B粉一股脑儿地倒进去了。
这下可好了,就像点燃了鞭炮的引线一样,两种化学品瞬间就剧烈反应起来。
化工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企业火灾典型案例分析源自课本:化工企业火灾防护一、化纤厂化纤布存放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1995年2月14日,新乡市某化纤纺织厂存放的约40万m化纤坯布突然起火,因为发现火情早,扑救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一)事故经过1995年春节前,新乡市某化纤纺织厂在停用的整经车间,临时存放两垛未打包的约40万m化纤坯布。
一垛直接堆放在车间中间的地面上,另一垛约7万m堆放在车间东北角,由于怕墙角潮湿和遭鼠害,在地面上加设了20 cm高的垫木,又铺上一层塑料布,布堆上方盖了一层破化纤布。
2月14日13时20分左右,车间东北角的这堆化纤布突然起火,火焰顺着布堆南侧向西侧及平面盖布上蔓延,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一直到浓烟顺着排气扇孔窜到室外时才被人发现。
由于正是上班工作时间,人们听到“救火”的喊声从四面八方赶来扑救,并向市消防队报警。
14时10分左右火被扑灭。
(二)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市消防支队及该厂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调查分析。
该临时仓库原是整经车间,电源和暖气管均被切断,不存在电火花和受热的自燃因素;库房周围无明火作业,事发前门窗关闭较严,不存在飘落火源;事故当日晴天无雷,化纤布吸湿性差,堆垛不大,下有垫木,通风良好,不存在雷击或其他自燃因素,而且也无人为纵火痕迹。
调查组根据着火的迹象、存布时间、堆放方式和化纤布的特性等又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化纤本身吸潮性差,在纺织整个过程中由于设备工艺的高速摩擦,在纱支和布面上积累了很高的静电荷,很不易导除,职工在落布或推布时经常受到电击。
经测试,有些布面的静电荷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在存放这些带静电荷的布匹时,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为防霉烂和遭鼠害,在地板上加设了20 cm高的垫木,垫木上又铺了一层塑料布,致使布匹与地面形成绝缘,布匹上积存的静电荷无法导除。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所积累的静电能点燃布边和布面上吸附的细小飞絮和纤维绒毛。
经现场调查分析和模拟试验,确认造成这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带静电荷布堆表面出现很高的电荷密度,又由于中午人静,老鼠出入活动频繁,接触布堆时发生强大的刷形放电,从而引燃布堆浮层(由罩静电作用吸附)的细小短绒飞絮。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 1.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根据规定要求,从 事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一定要经过安全技术教育,熟悉其 所运输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 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事故和异常情况的能力,坚持按规 定持证上岗,在各项安全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从事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作业。而事故罐车车主是非法经营,由 于没有参加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对液氨的化学性质以及液 氨对人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地采取 相应措施保护自己。
• 事发现场距松花江约3公里,周围没有地下 排水管网,附近1公里内也没有居民,距离 最近村的井水只供畜禽饮用,居民吃自来 水。 • 该企业没有任何环保审批手续,曾经被有 关部门取缔,该化工厂负责人写下书面承 诺不再进行生产,到发生火灾时刚刚开始 非法生产不到3天,属于擅自投入生产。经 初步确认,事故原因为工人违章操作所致。
事故7: 关键词 空分氮气管线 过氧
• 2002年4月24日,某化肥厂甲醇分厂 2.5MPa氮气管线中氧含量超标,导致净化 系统甲烷化炉超温,净化系统切气,影响 合成氨产量20吨。
• 事故经过 • 19时50分,10000空分停车,液化装置 维持运行,14000空分低压氮气通过连通管 进入老氮透。4时25分,1000空分的空透开 车,5时4分进入开车第三阶段,上塔压力 从7KPa上升到12KPa ,与此同时14000空 分低压氮气出塔压力为9KPa ,由于10000 空分的调氮—1 阀门内漏,空气窜人氮气管 网,造成甲烷化炉超温,净化切气。
事故5: 关键词 煤磨机 水冲地 绝缘 跳车
• 1996年1月14日,某化肥厂气化车间临时 工用水冲地,造成煤磨机跳车及电机绝缘 低不能开车。 • 事故经过 • 14日中班,煤磨机开车后,23时15分临 时工用水冲地时,污水溅入控制柜内造成 煤磨机跳车,因煤磨机电机绝缘低不能开 车,煤浆储量低,气化系统于15日6时10分 被迫停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卸
操作失误
精细化工 启动-试生产
工艺-未开展反应风险评估
氯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班途中
违反劳动纪律
焦化
检维修-动火 延长动火票时间更换作业地点
氯碱
检维修-动火
示办动火作业票证
精细化工 生产过程
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缺失
化肥
开停车
违反操作规程
化肥 检维修-受限空间 未办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化肥 检维修-受限空间 未办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石油化工 检维修-清洗
违反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
检维修
未卸压
精细化工 生产过程 采用淘汰工艺/变更未分析风险
石油化工
开停车
煤改气变更未做风险分析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据中国消防网消息,截至5月22日,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火灾 11.03万起,共造成676人死亡,34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67亿 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0.1%、4.4%、15.1%和29.2%。
12
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
2018年3月,上海赛科公司发现编号为75-TK-0201苯罐(内浮顶罐)呼吸阀排放 VOC超标,检修后VOC仍然超标,判断浮盘密封泄漏,并安排清空检修。4月19日,对 该苯罐倒空作业并加盲板隔离,蒸罐、氮气置换至5月1日。5月2日,打开储罐人孔 进行检查,5月3日至7日检查浮盘密封损坏情况,发现约1/4浮盘浮箱存在积液。5月 8日,上海赛科公司组织上海埃金科公司、浮盘浮箱厂家确认超过1/2浮盘浮箱存在 积液,决定拆除更换浮盘浮箱。5月9日,上海埃金科公司将疑有积液的浮箱全部打 孔,并将积液用泵排至另一苯罐。5月10日起,组织进行拆除浮箱作业。5月12日13 时15分,上海埃金科公司安排8名作业人员继续作业(其中,6人在罐内,1人在罐外 进行接受浮箱的传出作业,1人在罐外监护),另有1名上海赛科公司操作人员在罐 外对作业实施监护,15时33分左右罐内发生闪爆。
●强化危化品储罐区和储存区安全风险管控,完善安全监测监控、 紧急切断、安全仪表和其他应急设施
●严格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强化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承包商管理制度,严格承包商作业人 员入厂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落实甲方的安全管理责任
●全面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提高认识、强化培训、持之以恒、 突出企业特点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2017年,化工和危化品行业共发生 较 大 以 上 事 故 17 起 , 导 致 77 人 死 亡 , 分别上升41.7%、87.8%。其中:
较大事故15起、死亡57人;重大事故 2起,死亡20人。 重大事故有: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 事故, 10人死亡;灌南聚鑫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10人死亡。
占起火原因首位的,是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占比达到总数的 31.7%。“小火亡人”常常发生在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发生的 火灾只占全天火灾总起数的20.5%,但亡人数却占全天的55.5%;在 37起较大火灾中,22时至凌晨6时发生的火灾达28起,占总数的 75.7%。
今年以来全国消防队伍(含非现役消防力量)共接警出动42.98万起,出 动人员506.8万人次、车辆87.1万辆次,日均出警作战3027起,不到30秒 钟就有一起应急出动。共营救遇险被困人员4.88万人,抢救保护财产价 值151亿多元。在灭火救援战斗中,4名消防员英勇牺牲。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强调,当前各地 区、各单位要进一步提升站位,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当 前化工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突 出“两重点一重大”和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企业, 特别是要深刻吸取夏季典型化工危化品事故教训,举一 反三,查漏洞补短板,采取坚决、有力的针对性措施, 做好夏季汛期事故易发时段安全生产工作。
常见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统计数据表明,6月、7月、8月三个月是化工和危化品重 特大事故的易发多发期,2006年以来全国化工和危化品生 产经营企业共发生12起重特大事故,其中几乎一半以上发 生在这三个月内。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2012年以来,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按可比口径,2017年与2012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分别下降46%、39%,较大以上事故分别下降13%、25%。但 2017年全国化工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出现 反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序号
事故名称
1 浙江台州华邦医药化工公司“1•3”爆炸事故 2 吉林松原石化“2•17”爆炸事故 3 安庆万华油品“4•2”爆燃事故 4 河南济源豫港焦化“4•28”爆炸事故 5 临沂金誉石化“6•5”爆炸着火事故 6 绍兴林江化工“6•9”爆燃事故 7 岷江电化有限公司“6•21”垮塌事故 8 乌海华资煤焦“6.27”爆炸事故 9 青海盐湖工业公司“6•28”爆炸事故 10 九江之江化工厂“7•2”爆炸事故 11 新疆宜化“7•26”爆炸事故 12 湖北大江化工集团“9•24”受限空间窒息事故 13 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11”中毒事故 14 大连西太平洋“11•18”硫化氢中毒事故 15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1•30”炼油厂爆炸事故 16 灌南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 17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19”爆燃事故
死亡人 数 3 3 5 4 10 3 3 3 4 3 5 3 3 3 5 10 7 77
企业类型 事故发生环节
存在主要问题
精细化工 生产过程
变更-违反工艺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 检维修-动火 未对酸性水罐内进行气体分析
精细化工 生产过程
违法出租-非防爆电器
焦化
检维修-动火 气体分析与动火时间超30分钟
石油化工
●扎实做好化工和油气管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2017年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
发生在检维修环节的事故
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
2018年5月12日15时33分左 右,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 公司)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 发生闪爆事故,造成检维修作业 承包商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埃金科 公司)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
针对当前火灾特点,应急管理部消防局提示,目前已进入夏季火灾高发 期,各行业、系统、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好火灾防 控工作,对火灾高危单位、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要加强排查,消除火灾 隐患。同时,要加强安全用火用电及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 高消防安全意识,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