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概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种植物细胞的观察,找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提高观察、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感受生命的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难点】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功能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呢,我们学会了制作植物装片的方法,知道了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装片观察到了完整的植物细胞,那么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大屏幕,这个就是我们之前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下的照片,同样的,我也给大家展示出了其他植物细胞的显微镜下的切片照片,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植物细胞》。
环节二:新课教学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首先,我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植物细胞有什么样的共同结构呢?一会我找同学来回答。
(进行提问,进而进行各个结构的认识)细胞的最外层都有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壁紧贴细胞壁内侧还有一层膜,非常的薄,看不清楚——细胞膜细胞内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细胞核除了这几个结构呢,大家再来看一下,我们可以把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做细胞质,而细胞质中有一个大的像气泡一样的结构,我们就把它称为液泡。
而有些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还有一种结构,叫做叶绿体。
以上这几种结构啊,就是我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关于植物细胞的模式图,是不是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清楚植物细胞的这几种结构了。
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功能一个植物细胞中有那么多的结构,它们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吗?对的,不同的结构有着不同的功能。
现在我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然后小组进行讨论,看看你们小组能够发现植物细胞结构的什么功能?一会我请小组代表起来回答。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侧,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1.2《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P34页的练习题1-5,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加深对植物细胞基本概念的认识。
2.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植物细胞结构图,标注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主要结构,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植物细胞为核心,围绕结构与功能、观察与实验、比较与讨论等方面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生物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1.2《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能正确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如水分吸收、养分运输、光合作用等。
4.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例如植物为什么需要水分、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等。
3.撰写一篇观察日记,描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特点,以及观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某一生理过程(如吸水、失水、光合作用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5.家长辅助任务: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探讨植物细胞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作业要求:
1.字迹工整,表述清晰,确保作业质量。
2.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第二节植物细胞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2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玻片的分类、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说出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提高观察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针对上一节课显微镜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生物的微观世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
接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二)新知讲授环节一:玻片的分类教师先将菠菜叶片直接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请学生观察物像,引导学生得出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进而介绍常用的玻片标本的三种类型。
环节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教师先逐次介绍进行观察时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再重点逐步讲解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同时进行示范,操作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
之后请学生分组按照讲解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操作,启发学生用一个字对操作过程进行描述: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同时思考讨论滴清水、使用碘液处理的目的,并尝试将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绘制出来。
环节三:植物细胞结构学生操作结束后绘制出观察到的菠菜叶片的细胞结构后,在课件上呈现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或呈现植物细胞的模式图。
引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三)巩固练习教师多媒体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完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交流学习所获、分享学习心得。
(五)布置作业1.课下完成本节课后习题。
2.课后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细胞》第2课时教学设计

3.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分析案例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4.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在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植物细胞是植物体内的基本结构单位,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切片,了解植物细胞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
1.对于难点知识,要采用更多生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2.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的运用。
举例解释:
-通过讲解和图示,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如细胞壁的支撑保护作用,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等。
-对比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植物细胞切片,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植物细胞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细胞概念。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细胞结构的细节部分,如细胞壁、叶绿体等,掌握得相对较好。这说明他们在预习和课堂听讲方面做得不错。
生物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1.2.2 植物细胞 教案03

第一单元第二章认识细胞
《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玻片标本有哪些类型?
2.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是如何制作的?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难点:规范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三、教学过程
观察思考4:
比较不同的细胞结构,发现虽然形态不同,但都有相同的结构。
(1)取材方法不同
①彩椒的外皮较厚,用刀片刮去果肉,取最薄的部分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
②黑藻叶片较薄,可用镊子直接取一片幼嫩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
③用解剖针挑取成熟的番茄果肉少许,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
(2)都不需要染色
习题2正确答案:D
皮泥,分别捏出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
②由外及里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细胞核,以及叶绿体和线粒体。
习题3正确答案:A
完成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通过选取的生物材料,。
植物细胞高中生物教案

植物细胞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3. 能够分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学》。
2. 课件或图片展示植物细胞结构。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植物细胞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植物细胞结构(15分钟)
1. 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并介绍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组成部分。
2. 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样品,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植物细胞功能(15分钟)
1. 介绍植物细胞的功能,如光合作用、细胞分裂等。
2. 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观察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现象。
四、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10分钟)
1. 同学们分组讨论,整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2. 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五、实验操作(15分钟)
1. 学生们根据教师指导,进行植物细胞的显微镜观察实验。
2. 学生们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六、总结(5分钟)
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巩固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理解。
2. 提问回答,学生们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和观
察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新课标要求学生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针对细胞这样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和思考使学生主动建构细胞结构, 全面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 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力图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摆脱出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建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特色1.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
即制作微课课前发布到学生的网络平台上, 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选择多种植物材料进行观察,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实验对照。
3制作植物细胞模型, 使微观的生命世界变宏观, 形象逼真。
4.利用iPad摄像头(数字显微镜)将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在屏幕上展示。
五、教学思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养成科学思维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增加感性认识,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使每个同学都能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 并在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显微镜技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植物细胞》教案

《植物细胞》教案《植物细胞》教案1知识目标:1、尝试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3、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科学素养目标:1、通过让学生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2、重点:说出植物的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课前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及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滴管、碘液、干净的纱布等。
2、植物细胞结构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由众多的生物体组成如动物、植物等等,这些生物体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他自己设计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发现有许多类似蜂巢的封闭状小室,就把它称作细胞。
后来,人们就逐渐认识到,所有的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那么,今年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
板书: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实验制作四人一组,指导制作临时装片1、制作玻片标本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滴一滴清水,将洋葱叶向外折断,用刀划成长宽各0。
5cm左右小格,用镊子从小格的一角撕起,尽量不带叶肉,放在载玻片清水中,用解剖针使其展平,盖上盖玻片(由清水一边开始慢慢压下,尽量减少气泡的产生)。
2、染色从一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
3、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三、新授1、请学生自己讲述所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2、置疑。
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细胞有无共同之处?出示挂图讲述植物细胞具有的一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板书)。
3、置疑细胞的这些结构有什么样的功能?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板书)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板书)细胞质: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板书)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除此以外,成熟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大的.液泡,液泡内充满细胞液,其主要成分是水,人们切西瓜或其他水果时流出的汁液就是液泡中的细胞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为后面的 学习作铺 垫。
新课
播放《生物的基本的特征》的视频,展示宏观
世界。
导入
1、出示临时和永久玻片标本,并提问;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习 玻片 标本 的类 型
制作 玻片
2、利用显微镜和多媒体播放不同类型的玻片 标本,展示微观世界。
同步讲解:按照实验材料的不同类型及材料处 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常用的玻片标本分为三种 类型。像用刀片和解剖刀切取叶片横切面的薄片 而制成的南瓜茎横切的玻片标本,就属于切片。 切片适用于固体实验材料的观察;而像人血涂 片,却是一种以液体为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除 了切片和涂片外,还有用镊子撕下或解剖针挑取 的少量生物材料而制成的蚕豆叶下表皮细胞装 片。
1、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活动。 (1)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帮助,重点规范 学生的实验操作。
(2)引导学生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按以下问题进 行讨论:
①调焦观察: 取镜→ 对光→ 放标本→ 正对通光孔→ 调焦 ②注意事项:使用低倍镜观察,正确区分气泡 与细胞。 ③你看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哪些结构?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5)盖盖玻片:这一步需要注意什么呢?为什 么要一边先接触,而不直接盖上去;为什么要缓 缓地放下?(避免在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而影响观 察。)
(6)染色:用什么染色剂进行染色呢?(碘 液)要怎么染呢?(出示模拟载玻片和盖玻片的 教具,并请学生上来演示)能不能在盖玻片的中 央滴呢?我们是给什么染上色?为什么要用稀碘 液进行染色?(使细胞着色,利于清晰地观察细 胞。)
标
学生通过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 2.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学情 分析
前面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但未能使用显 微镜去观察生物细胞结构,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操作和观察上还不是很 熟悉,还有在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重点 难点
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单位。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 引导发现法、实验、讨论相结合。
方法
教具 显微镜、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镊子、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解剖针、 擦镜纸、各种玻片标本、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图片、模拟载破片和盖破片的实物、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 流程 图
基础复习→新课导入→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制作玻片标本的要求→讨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并初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课后延伸→课堂小结→小组评价→巩固 练习→布置任务→实验清理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基础 复习 Nhomakorabea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复习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思考回答。
思考、讨论临时装片的制作过 程,并总结实验步骤。
设置情 境,激发 兴趣。 由宏观到 微观,并 了解玻片 标本的类 型。
引出制作 临时装片 的实验材 料。 为临时装 片的制作 作铺垫。 目标导 学,明确 任务, 初步了解 制作全 程。
2、同步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技巧,引导学 生对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思考和总 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 题展开思考:
教师板书归纳玻片标本的类型。 以上的玻片都是永久的玻片,可以长期保存; 而接下来所展示的,像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 时装片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它们都是 临时的玻片,不能长期保存。 3、引导学生总结。 1、出示洋葱,并提问:它是不是由细胞构成 的呢?
观察玻片标本,展示微观世 界,并总结玻片标本的类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
课题
第 二 单元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植物细胞(第一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
2.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教 4.初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
二、过程和方法: 目
(7)吸引:为什么要从一侧吸引?可不可以不 用吸水纸吸引而直接滴加? (不可以。这样为了让染液全部浸入标本)
学生总结:玻片上不能有污物或气泡,显微观察材料必须处理成薄而透明、大 小适中,有色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关注细 节;强调 因果,注 重分析, 师生互 动,明究 原理。
制作 并观 察临 时装 片, 并初 步认 识植 物细 胞的 基本
总结所观察的生物材料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
思考并回答问题。
标本 的要 求
讨论 临时 装片 的制 作方 法
2、提问:如果掰一片洋葱并将它直接放到显 微镜下观察,你能看到细胞吗?那我们应该把它 制作成什么呢? 提问:什么样的装片便于我们观察呢?
1、引导学生 对“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的方法步骤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在提供的八幅图 片中挑选出符合的,按照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排 序并用一个字概括出该步骤,写在图片下的标签 纸上;并以 4 人一小组讨论制作方法中每一步应 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最后,请其中一组的学生 上黑板展示讨论的结果,并把临时装片的制作步 骤的图片粘贴在黑板上。 教师板书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1)擦片:为什么要擦拭干净?(为了观察 时更加清晰,同时也避免了对要观察植物细胞的 干扰)
演示示 范,规范 操作,问 题促思,
(2)滴清水:需要用到什么实验用具呢?(滴 管)怎样使用滴管?(竖直使用,用完立即归 位)滴水过多会出现什么情况?过少又会怎么 样?(太少易产生气泡;太多易飘浮移动和溢 出) (3)撕取标本:为什么用镊子从洋葱叶内侧撕 取?(因为观察的是叶内表皮细胞)为什么要一 小块,而且越薄越好?(有利于观察的清晰,避 免出现几层细胞的重叠。)需要用到什么实验用具 来控制实验材料的大小呢?(刀片)用刀片切成 什么样 才好呢?(正方形) (4)展平:为什么要展平?(避免出现几层细 胞的重叠。)借助什么解剖工具呢?(镊子、解剖 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