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矩形的判定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的判定(教案)

举例:
a.难点突破:通过动态几何软件或实物模型,演示如何从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推导出矩形的其他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判定方法的逻辑性。
b.应用难点:给出实际问题,如矩形的窗户玻璃需要多少平方分米,引导学生运用矩形面积公式,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计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矩形的基本概念、判定方法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矩形判定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c.证明表达:在黑板上逐步展示如何书写矩形的证明过程,指出每一步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如使用等量代换、平行线性质等,确保学生能够模仿并独立完成证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矩形的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形状类似长方形的物体,但不确定它是否是矩形的情况?”(比如门框、桌面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矩形的基本概念。矩形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它是平面几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图形,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一个矩形图形,展示矩形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矩形的定义及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矩形。
过程与方法:3.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学生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树立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矩形的定义及性质。
2. 矩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1. 矩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灵活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四边形是否为矩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矩形的定义及性质的讲解课件。
2. 矩形的判定方法的讲解课件。
3. 矩形性质的实际问题案例。
学生准备:1. 八年级数学下册课本。
2. 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矩形的概念,如教室的黑板可以看作是一个矩形。
引导学生思考:矩形有哪些性质?2. 新课讲解:(1) 矩形的定义:矩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3) 矩形的判定方法:①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②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③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3.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解答。
如:判断一个长方形是否为矩形;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否为矩形等。
4. 巩固练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
5. 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矩形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课堂活动与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矩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家具制作等。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2.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矩形性质的抢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 矩形判定竞赛:教师出示一些四边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矩形。
矩形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矩形【教学目标】1.了解矩形的定义,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2.能运用矩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解决证明或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
【教学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2.矩形有哪些性质?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二、习题分析。
1.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2.已知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4cm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 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四边形ABCD 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AC ,BO=BD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重点)2.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知道,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是矩形的定义,我们可以依此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除此之外,我们能否找到其他的判定矩形的方法呢?矩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具有如下的性质:1.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2.四个内角都是直角.这些性质,对我们寻找判定矩形的方法有什么启示?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如图,在△ABC中,AB=AC,AD 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E∥AB交AE于点E.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解析:首先利用外角性质得出∠B=∠ACB=∠F AE=∠EAC,进而得到AE∥BC,即可得出四边形AEDB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D是高即可得出四边形ADCE是矩形.证明:∵AB=AC,∴∠B=∠ACB.∵AE 是△BAC的外角平分线,∴∠F AE=∠EAC.∵∠B+∠ACB=∠F AE+∠EAC,∴∠B=∠ACB=∠F AE=∠EAC,∴AE∥BC.又∵DE∥AB,∴四边形AEDB 是平行四边形,∴AE平行且等于BD.又∵AB=AC,AD⊥BC,∴BD=DC,∴AE 平行且等于DC,故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又∵∠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常综合运用,解题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其中一角为直角即可.探究点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OA到N,ON=OB,再延长OC至M,使CM=AN.求证:四边形NDMB为矩形.解析:首先由平行四边形ABCD可得OA=OC,OB=OD.若ON=OB,那么ON =OD.而CM=AN,即ON=OM.由此可证得四边形NDMB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即可得证.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O=OC,OD=OB.∵AN=CM,ON=OB,∴ON=OM=OD=OB,∴MN=BD,∴四边形NDMB为矩形.方法总结: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探究点三: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如图,▱ABCD各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解析:利用“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B+∠ABC=180°.∵AH,BH分别平分∠DAB与∠ABC,∴∠HAB =12∠DAB,∠HBA=12∠ABC,∴∠HAB+∠HBA=12(∠DAB+∠ABC)=12×180°=90°,∴∠H=90°.同理∠HEF=∠F =90°,∴四边形EFGH是矩形.方法总结:题设中隐含多个直角或垂直时,常采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探究点四: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类型一】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运用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E、F、G、H分别是OA、OB、OC、OD上的点,且AE=BF=CG=DH.(1)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2)若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且DG⊥AC,OF=2cm,求矩形ABCD的面积.解析:(1)证明四边形EFGH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2)根据题设求出矩形的边长CD和BC,然后根据矩形面积公式求得.(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A =OB=OC=OD.∵AE=BF=CG=DH,∴AO-AE=OB-BF=CO-CG=DO-DH,即OE=OF=OG=OH,∴四边形EFGH是矩形;(2)解:∵G是OC的中点,∴GO=GC.∵DG⊥AC,∴∠DGO=∠DGC=90°.又∵DG=DG,∴△DGC≌△DGO,∴CD =OD.∵F是BO中点,OF=2cm,∴BO=4cm.∵四边形ABCD是矩形,∴DO=BO=4cm,∴DC=4cm,DB=8cm,∴CB=DB2-DC2=43cm,∴S矩形ABCD=4×43=163(cm2).方法总结: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类型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与动点问题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BC=26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方向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着CB方向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1)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2)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BA是矩形?解析:(1)设经过t s时,四边形PQCD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DP=CQ,代入后求出即可;(2)设经过t′s时,四边形PQBA是矩形,根据AP=BQ,代入后求出即可.解:(1)设经过t s,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即PD=CQ,所以24-t=3t,解得t=6;(2)设经过t′s,四边形PQBA为矩形,即AP=BQ,所以t′=26-3t′,解得t′=132.方法总结:①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边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题设中出现一个直角时,常采用“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三、板书设计1.矩形的判定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师在例题练习的教学中,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变式练习,类比、迁移地思考、做题,就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数学_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8.2.1 矩形的判定【回顾复习】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及判定方法,2.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能综合运用矩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 能力目标: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 德育目标:能初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爱数学、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4. 数学素养:通过探索矩形的判定,发展合情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进一步形成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我猜想】类比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根据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或四边形是矩形。
猜想:1.2.【我证明】请同学们独立书写证明过程。
(5分钟)已知:求证:证明:已知:求证:证明:【我归纳】矩形的判定方法及几何语言:【我解决】床框架的制作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床料(如图①),使;(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床框的形状是形,根据数学道理是:;(3)将直角尺靠紧床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床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床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床框合格,这时床框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思考:在(2)的基础上,如果给你一个卷尺,你还可以怎么做说明床框合格?根据的数学道理是什么?【我运用】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
(1)求证:□ABCD为矩形。
(2)若∠OCD=50°,求∠OAD的度数。
(3)若∠AOB=60°,AD=1,求□ABCD的面积。
【我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知识或数学思想方法等):。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矩形的判定。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丰富,正在向抽象思维转型,所以本节课让学生在丰富的交流活动中,利用矩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
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矩形的判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识别和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矩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矩形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矩形的相关知识资料、PPT、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PPT展示矩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矩形的特征。
1.2 学生分享对矩形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矩形的定义。
2. 自主学习2.1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主学习矩形的判定方法。
2.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3.1 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讲解矩形的判定方法。
3.2 教师结合PPT,展示矩形的判定过程和实例。
4. 练习巩固4.1 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讲评,分析对错原因。
5. 拓展应用5.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解决。
5.2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
2. 绘制一个矩形,并标出其判定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矩形的判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矩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拓展应用,评价学生对矩形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矩形判定方法的灵活性,评价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矩形的判定》教案及反思

《矩形的判定》教案及反思本节课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最新的课程标准和考纲为依据,以方法为主线,以思维为重点,以能力为核心,将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和能力提高融为一体。
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矩形的判定.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时,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而其它判定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因此本节课要从复习矩形定义下手,并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只需要添加一个独立条件,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小华做出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加一个什么条件可以说明它是一个矩形呢?从而导出矩形判定方法.对于判定方法1,要着重说明这个性质包括两个条件:(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相等.对于判定2,只要求是四边形即可,因为由有三个角是直角,可以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由对角线相等却推不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了加深印象,我安排了例1,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要让学生知道(1)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2)而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又可分为两类:①从四边形出发必须增加三个特定的独立条件;②从平行四边形出发只需再增加一个特定的独立条件.(3)特别地:①如果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②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1: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问题2:还能有其他方法说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吗?启发学生通过矩形的性质想到,并让学生分组证明二、新课讲解:思考:若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应添加什么条件可以判定是矩形?1.猜想矩形的判定,然后加以证明。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矩形的判定》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之后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矩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学习,又有实践的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矩形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但矩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矩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掌握矩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矩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矩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4.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矩形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矩形定义、判定方法和性质的PPT,以便于课堂教学演示。
2.几何图形:准备一些矩形、正方形等图形,用于课堂展示和练习。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矩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矩形物体,如课本、黑板、门等,引导学生关注矩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1.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重点)
2.能够运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是矩形的定义,我们可以依此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除此之外,我们能否找到其他的判定矩形的方法呢?
矩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具有如下的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2.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这些性质,对我们寻找判定矩形的方法有什么启示?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E∥AB交AE于点E.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解析:首先利用外角性质得出∠B=∠ACB=∠FAE=∠EAC,进而得到AE∥BC,即可得出四边形AEDB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D是高即可得出四边形ADCE是矩形.证明:∵AB=AC,∴∠B=∠ACB.∵AE是△BAC的外角平分线,∴∠FAE=∠EAC.∵∠B+∠ACB=∠FAE+∠EAC,∴∠B=∠ACB=∠FAE=∠EAC,∴AE∥BC.又∵DE∥AB,∴四边形AEDB是平行四边形,∴AE平行且等于BD.又∵AB=AC,AD⊥BC,∴BD=DC,∴AE平行且等于DC,故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又∵∠ADC=90°,∴平行四边形ADCE是矩形.
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常综合运用,解题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其中一角为直角即可.探究点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OA到N,ON=OB,再延长OC至M,使CM=AN.求证:四边形NDMB为矩形.解析:首由平行四边形ABCD可得OA=OC,OB=OD.若ON=OB,那么ON=OD.而CM=AN,即ON=OM.由此可证得四边形NDMB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即可得证.
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O=OC,OD=OB.∵AN=CM,ON=OB,∴ON=OM=OD=OB,∴MN=BD,∴四边形NDMB为矩形.
方法总结: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探究点三: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如图,▱ABCD各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解析:利用“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B+∠ABC=180°.
∵AH,BH分别平分∠DAB与∠ABC,∠HAB=1
2
∠DAB,∠HBA=
1
2
∠ABC,∴HAB+∠
HBA=(∠DAB+∠ABC)=1
2
×180°=90°,∴∠=90°.同理∠HEF=∠F=90°,
∴四边形EFGH是矩形.
方法总结:题设中隐含多个直角或垂直时,常采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
探究点四:矩形的性质和定的综合运用
【类型】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运用
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E、F、G、H分别是OA、OB、OC、OD上的点,且AE=BF=CG=DH.
(1)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2)若E、F、G、H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且DG⊥AC,OF=2cm,求矩形ABCD的面积.
解析:(1)明四边形EFGH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2)根据题设求出矩形的边长CD和BC,然后据矩形面积公式求得.
(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B=OC=OD.∵AE=BF=CG=DH,∴AO-AE=OB-BF=CO-CG=DO-DH,即OE=OF=OG=OH,∴四边形EFGH是矩形;
(2)解:∵G是OC的中点,∴GO=GC.∵DG⊥AC,∴∠DGO=∠DGC=90°.又∵DG=DG,∴△DGC≌△DGO,∴CD=OD.∵F是BO中点,OF=2cm,∴BO=4cm.∵四边形ABCD是矩形,∴DO=BO=4cm,∴DC=4cm,DB=8cm,∴CB=DB2-DC2=43cm,∴S矩形ABCD=4×43=163(cm2).
方法总结: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
形,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类型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与动点问题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BC=26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方向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着CB方向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
(1)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2)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BA是矩形?
解析:(1)设经过t s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DP=CQ,代入后求出即可;(2)设经过t′s时,四边形PQBA是矩形,根据AP=BQ,代入后求出即可.
解:(1)设经过t s,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即PD=CQ,所以24-t=3t,解得t=6;
(2)设经过t′s,四边形PQBA为矩形,即AP=
BQ,所以t′=26-3t′,解得t′=13
2
.
方法总结:①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边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题设中出现一个直角时,常采用“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
三、板书设计
1.矩形的判定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矩形判定的几种方法,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师在例题练习的教学中,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变式练习,类比、迁移地思考、做题,就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