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解质的电离 PPT课件

电解质所含物质类型: 酸:H2SO4、H2CO3、CH3COOH等 碱:NaOH、NH3•H2O等 盐:NaCl、CaCO3、AgNO3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CaO等 水
(2)非电解质
两种情况必须同时满足。
概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所含物质类型: 非金属化合物:SO2、CO2、CO、P2O5等 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3 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乙醇等
随堂检测
1. (1) 铜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2) NH3、CO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 ) (3) NaCl是电解质,所以NaCl固体可以导电(× )
(4) 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 ,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 ) (5) HCl溶于水后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只有④
D.只有⑤
5. 下列物质 ①铁片 ②液态HCl ③NH3 ④酒精
⑥H2SO4 ⑦KOH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HF
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①__⑤__⑧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②__⑥__⑦___⑧__⑨__⑩____;
水合 离子
NaCl固体溶解并形成水合离子
3、电解质导电的微观分析
物质状态
+
图示
NaCl溶液
-
微观分析 是否导电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逐渐脱离NaCl固体表面而进入 水中,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导电
3、电解质导电的微观分析
电解质测定ppt课件精选全文

电解质测定
课堂目标
知识:电解质 阴离子隙 理解: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应用:了解电解质变化及防治疾病
血液电解质?
血液中无机离子的总和 阳离子:K+、Na+、Ga++、Mg++、 H+….. 阴离子:CL-、OH-……Fra bibliotek 血液电解质?
人体若缺乏电解质﹐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停 止﹐人体水份与酸碱平衡也会被破坏。
电解质生理功能(3)
体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对维持肌肉和神经的 正常应激性
钾+钠+碱基 神经肌肉应激性∝——————
钙+镁+酸根 钾、钙浓度对于心肌的应激性与上式相反
电解质生理功(4)
有些电解质参与酶的催化,又称为酶的 激活剂:
钙是凝血因子之一 铜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镁能激活磷酸酶 H+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渗透压 2、调节酸碱平衡 3、胞内物质合成代谢 4、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三)钠和钾的测定方法
冰冻保存 溶血 及时 尿液应收集24小时尿,并加入防腐剂
二、Cl-、HCO3-及阴离子隙测定
(一)氯化物 1、氯化物代谢 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与钠密切联系
主要以氯化钠形式摄入,经肾、汗及粪排出
预习内容
水中毒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水中毒﹐水怎么会造成 中毒?原因是电解质失去平衡的结果。
食物可以提供电解质?
食盐的成份就是氯化钠﹐人体大部份的氯 及钠都是从食盐中摄取到的。钾则广泛存 在于各种天然新鲜的食物中。
对于肾脏病人來说﹐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 降﹐影响钠钾的排泄﹐会造成过多的钠钾 在体内滯留﹐造成危险。因此对肾脏病人 而言控制钠钾的摄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 题。
课堂目标
知识:电解质 阴离子隙 理解: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应用:了解电解质变化及防治疾病
血液电解质?
血液中无机离子的总和 阳离子:K+、Na+、Ga++、Mg++、 H+….. 阴离子:CL-、OH-……Fra bibliotek 血液电解质?
人体若缺乏电解质﹐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停 止﹐人体水份与酸碱平衡也会被破坏。
电解质生理功能(3)
体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对维持肌肉和神经的 正常应激性
钾+钠+碱基 神经肌肉应激性∝——————
钙+镁+酸根 钾、钙浓度对于心肌的应激性与上式相反
电解质生理功(4)
有些电解质参与酶的催化,又称为酶的 激活剂:
钙是凝血因子之一 铜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镁能激活磷酸酶 H+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渗透压 2、调节酸碱平衡 3、胞内物质合成代谢 4、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三)钠和钾的测定方法
冰冻保存 溶血 及时 尿液应收集24小时尿,并加入防腐剂
二、Cl-、HCO3-及阴离子隙测定
(一)氯化物 1、氯化物代谢 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与钠密切联系
主要以氯化钠形式摄入,经肾、汗及粪排出
预习内容
水中毒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水中毒﹐水怎么会造成 中毒?原因是电解质失去平衡的结果。
食物可以提供电解质?
食盐的成份就是氯化钠﹐人体大部份的氯 及钠都是从食盐中摄取到的。钾则广泛存 在于各种天然新鲜的食物中。
对于肾脏病人來说﹐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 降﹐影响钠钾的排泄﹐会造成过多的钠钾 在体内滯留﹐造成危险。因此对肾脏病人 而言控制钠钾的摄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 题。
《电解质》PPT优秀课件全文

按所含元素种类分
物质的分类
物 质
分 散 系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单 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电解质
C
Ca
酸、碱、盐等
酒精 蔗糖 CO2等
非电解质
浊液
胶体
溶液
下列物质:①Cu ②SO2 ③NH3 ④NaCl 溶液 ⑤NaOH ⑥HCl气体 ⑦酒精 ⑧AgCl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⑤⑥⑧ B. ①④⑦ C. ②③⑦ D. ④⑤⑥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定义:化合物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 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式: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HCl ====== H+ + Cl-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 CO32-
(NH4)2SO4 == 2NH4+ + SO4 2-
BaCl2 === Ba2+ + 2Cl-
课堂练习
A
C
思考:醋酸、盐酸都是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物质的导电能力相同吗?
实验:体积相同条件下,0.1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情况比较。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 解 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HCl ====== H+ + Cl-
物质的分类
物 质
分 散 系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单 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电解质
C
Ca
酸、碱、盐等
酒精 蔗糖 CO2等
非电解质
浊液
胶体
溶液
下列物质:①Cu ②SO2 ③NH3 ④NaCl 溶液 ⑤NaOH ⑥HCl气体 ⑦酒精 ⑧AgCl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⑤⑥⑧ B. ①④⑦ C. ②③⑦ D. ④⑤⑥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从宏观---微观---符号建构微粒观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电离定义:化合物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产生 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式: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HCl ====== H+ + Cl-
NaOH ====== Na+ + OH-
KOH === K+ + OH-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 CO32-
(NH4)2SO4 == 2NH4+ + SO4 2-
BaCl2 === Ba2+ + 2Cl-
课堂练习
A
C
思考:醋酸、盐酸都是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两种物质的导电能力相同吗?
实验:体积相同条件下,0.1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情况比较。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 解 质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HCl ====== H+ + Cl-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课件

知识点 2 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
【例题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B.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 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解析:NaCl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 和Cl-,而不是电流的作用,A错误;NaCl是电解质,但晶体中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故NaCl晶体不导电,B错误;HCl液态时不导电,但溶 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故C正确;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的浓度和 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而非离子数目,D错误。 答案:C
CO2和SO2的水溶液均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提示:不是。电解质必须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 离的化合物,而CO2和SO2的水溶液之所以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 应生成了电解质H2CO3和H2SO3,所以CO2和SO2是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1.质量守恒:“ ”两边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3.电离过程中,原子团并不拆开。 4.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价数等于形成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 同理,元素或原子团的负价数等于形成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离子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标在离子符号之前。
点拨电解质的电离与是否有外加电流没有关系,电解质电离的外 部条件是将电解质溶于水或者将电解质熔化。
知识点 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例题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H B.NaOH
1.2 课时1 电解质的电离 课件 (共26张PPT)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Cu2(OH)2CO3
NaOH = Na+ + OH- KOH = K+ + OH-Ba(OH)2 = Ba2+ + 2OH-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物质
导电性
电解质的电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能从物质组成的视角与电离的视角对典型的物质进行分类,并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常见酸、碱、盐的电离过程2.能根据电解质冲剂以及其他物质的导电性证据进行推理、归纳,形成初步结论
【电解质冲剂的导电性实验】
注:电解质冲剂的配料有NaCl、KCl、MgSO4等物质
电解质冲剂粉末
蒸馏水
电解质冲剂溶液
导电性
强
不导电
弱
一、电离
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
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
Na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形成水合离子示意图
一、电离
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阿伦尼乌斯(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拓展:法拉第认为电离与“通电”有关,阿伦尼乌斯则认为无关,你同意谁的观点?
H++S2-
一可逆,二分步电离
请写出NaHSO4和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 Na+ + H+ + SO42-
NaHCO3 === Na+ + HCO3-
HCO3- H+ + CO32-
三、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补充营养
3. 思考:为什么湿手易触电?
D
Cu2(OH)2CO3
NaOH = Na+ + OH- KOH = K+ + OH-Ba(OH)2 = Ba2+ + 2OH-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物质
导电性
电解质的电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能从物质组成的视角与电离的视角对典型的物质进行分类,并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常见酸、碱、盐的电离过程2.能根据电解质冲剂以及其他物质的导电性证据进行推理、归纳,形成初步结论
【电解质冲剂的导电性实验】
注:电解质冲剂的配料有NaCl、KCl、MgSO4等物质
电解质冲剂粉末
蒸馏水
电解质冲剂溶液
导电性
强
不导电
弱
一、电离
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
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
Na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形成水合离子示意图
一、电离
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阿伦尼乌斯(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拓展:法拉第认为电离与“通电”有关,阿伦尼乌斯则认为无关,你同意谁的观点?
H++S2-
一可逆,二分步电离
请写出NaHSO4和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 Na+ + H+ + SO42-
NaHCO3 === Na+ + HCO3-
HCO3- H+ + CO32-
三、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补充营养
3. 思考:为什么湿手易触电?
D
电解质的电离ppt课件

;
(3) 能够导电的是 ①④⑤⑦⑧⑫⑬ 。
①金属铜、碳棒能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稀硫酸、KOH水溶液、熔融KNO3、盐酸能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A.氧气
B.食盐水 C.氢氧化钾 D.葡萄糖
新课讲授——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
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就必须 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金属能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解质的水溶液或 熔融电解质能导电
有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离子
新课讲授——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
干燥的NaCl固体不能导电的原因
注意:电解质的电离,不用通电!
对应训练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物质为什么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O2 ④稀硫酸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⑩ BaSO4 ⑪CO2 ⑫盐酸 ⑬水
(1)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②⑧⑩⑬
;
(2)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⑨⑪
新课讲授——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铜丝、盐酸能导电,他们是电解质吗?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铜丝为单质, 而盐酸是混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那么CO2、NH3是电解质吗? CO2、NH3不是自身导电,和水反应生成的NH3·H2O和H2CO3在溶液中导电。 NH3·H2O和H2CO3是电解质。 3.BaSO4、AgCl、 CaCO3等物质难溶于水,它们是电解质吗? 属于盐,是电解质。虽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4.NaCl晶体、液态HCl均不导电,则NaCl与HCl都不是电解质吗?
《电解质高中化学》课件

部分离为离子,导电性相 对较弱。
非电解质
不离解为离子,不导电。
电离过程
电离
离解
水合
电解质的分子在溶液中吸收能量, 部分或完全变成离子。
电解质的离子在溶液中独立存在。
溶剂分子(如水分子)与电解质 离子形成水合物。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导致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现象,包括电导性、电解作用、中和反应等。
3
药物传递
电解质溶液可用于药物的传递和输送,如静脉注射等药物治疗。
总结和回顾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化合物,电离过程使溶液具有导电性。电解 质的分类、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以及应用举例等内容已经介绍完毕。
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关系
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化合物,而电解质溶液是指其中含有电 解质的溶液。电解质通过电离过程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应用举例
1
电解过程
在电解槽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产生化学变化和电化学反应,如电解水制 氢氧。
2
电解细胞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流动可用于驱动化学反应,如电池、燃料电池。
《电解质高中化学》PPT 课件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它们可以被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具体取决于其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它们通过电离过程将分子分解为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导致溶液可以 导电。
电解质的分类
强电解质
完全离解为离子,导电性强。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不离解为离子,不导电。
电离过程
电离
离解
水合
电解质的分子在溶液中吸收能量, 部分或完全变成离子。
电解质的离子在溶液中独立存在。
溶剂分子(如水分子)与电解质 离子形成水合物。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导致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现象,包括电导性、电解作用、中和反应等。
3
药物传递
电解质溶液可用于药物的传递和输送,如静脉注射等药物治疗。
总结和回顾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化合物,电离过程使溶液具有导电性。电解 质的分类、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以及应用举例等内容已经介绍完毕。
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关系
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化合物,而电解质溶液是指其中含有电 解质的溶液。电解质通过电离过程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应用举例
1
电解过程
在电解槽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产生化学变化和电化学反应,如电解水制 氢氧。
2
电解细胞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流动可用于驱动化学反应,如电池、燃料电池。
《电解质高中化学》PPT 课件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它们可以被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具体取决于其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它们通过电离过程将分子分解为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导致溶液可以 导电。
电解质的分类
强电解质
完全离解为离子,导电性强。
弱电解质
血清电解质的检测PPT培训课件

hepatocirrhosis)、慢性消耗性疾病、 各种心脏疾病、严重损伤、 水中毒 (overhydration)。
13
五、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临床意义 (一)钠的临床意义 1、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和尿相对密度小于1.01。
创伤性网胃炎
犊牛白肌病
14
五、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临床意义
2、尿液:由于尿液易腐败,并受饮水影响,故应
收集24h尿液进行测定,并加防腐剂。
7
四、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方法:
1、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目前测定钾和钠最常用的方法。 选用对钾或钠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钾电极或玻璃钠电极。 1)直接电位法:血样及标准液不经稀释直接进入测定仪的管道
22
第二节
氯化物(chloride)的测定
三、氯化物(chloride)的临床意义 低氯血症
1、严重的呕吐、腹泻(diarrhea)。 2、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衰竭(renal failure)、 严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3、长期应用利尿剂(hydragogue)。 4、日粮中长期缺乏食盐(common salt)。
优点:直接显示测定结果,而且减少由于雾化速度、火焰温度的波 动所引起的误差。
9
四、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方法:
1、火焰光度法:操作比较麻烦。 2)外标法: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经压缩空气雾化后,与可燃
气体混合燃烧成火焰。由火焰激发钠、钾各发射出特异光谱。钾光
谱为暗红色,波长为767nm;钠光谱为黄色,波长为589nm。样 品中钠和钾浓度越大,所发射光谱的强度越强。通过与标准液比较, 可求出样品中钠钾浓度。
13
五、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临床意义 (一)钠的临床意义 1、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和尿相对密度小于1.01。
创伤性网胃炎
犊牛白肌病
14
五、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临床意义
2、尿液:由于尿液易腐败,并受饮水影响,故应
收集24h尿液进行测定,并加防腐剂。
7
四、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方法:
1、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目前测定钾和钠最常用的方法。 选用对钾或钠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钾电极或玻璃钠电极。 1)直接电位法:血样及标准液不经稀释直接进入测定仪的管道
22
第二节
氯化物(chloride)的测定
三、氯化物(chloride)的临床意义 低氯血症
1、严重的呕吐、腹泻(diarrhea)。 2、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衰竭(renal failure)、 严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3、长期应用利尿剂(hydragogue)。 4、日粮中长期缺乏食盐(common salt)。
优点:直接显示测定结果,而且减少由于雾化速度、火焰温度的波 动所引起的误差。
9
四、钠(natrium)和钾(kalium)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方法:
1、火焰光度法:操作比较麻烦。 2)外标法: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经压缩空气雾化后,与可燃
气体混合燃烧成火焰。由火焰激发钠、钾各发射出特异光谱。钾光
谱为暗红色,波长为767nm;钠光谱为黄色,波长为589nm。样 品中钠和钾浓度越大,所发射光谱的强度越强。通过与标准液比较, 可求出样品中钠钾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 (Lev Vygotsky,1896-1934)
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 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 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 个发展区的发展。
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教学序: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材分析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 解质的判断;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
难点的突破: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 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引导 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教法和学法
◆学情分析
学生好奇心较强,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 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求欲、表现欲 和成就欲。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研究方法
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 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 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
进一步学习电解质溶液 理论知识的基础
电 解 质
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 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 研究的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 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结合美国布垆坶教学目标的 分类理论,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4.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导 电
KNO3溶液 亮 NaOH溶液 HCl溶液 熔融的KNO3
暗
氨水
醋酸溶液
不导电 KNO3晶体 酒精溶液 蔗糖溶液
教学过程
4.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电离: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出自由移动 的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HNO3 = H + +NO3NaOH = OH- +Na+
KOH =
OH-
+K
+
碱
Ba(OH)2 = 2 OH- + Ba 2 +
NaCl = Na 酸 金 + + Cl
电离时,生成的阴 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醋酸溶液
不导电 KNO3晶体 酒精溶液 蔗糖溶液
教学过程
3.动画演示、解开谜团
食 盐 溶 于 水
教学过程
3.动画演示、解开谜团
食盐熔融
蔗糖溶解
教学过程
3.动画演示、解开谜团
导电的原因
溶液:原来在晶体中被束缚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 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Na+和Cl-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熔融状态:受热熔化后, NaCl晶体中的Na+和Cl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晶体:晶体中含有Na+和Cl- ,但不能自由移动, 故不能导电。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HCl===H++ClNaOH===Na++OH-
教学过程
4.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类 型 比 较 化合物类型 物质类别
强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极性共价化合物 强酸、强碱、盐
弱电解质
极性共价化合物 弱酸、弱碱、水
离子浓度
导电能力 电离程度 电离表示方式 溶液中溶质微粒 离子方程式表示
大
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并 且已经知道了物质分类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对电离的学习起 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教法和学法
◆教学设计的理念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影响学习的最主 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当学习者有 学习的意向,并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同原有的 知识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强 完全(不可逆) 用“ 离子 可溶:用离子;难溶:用分子式 ”
小
弱 部分(可逆) 用“ ”,存在电 离 分子(多)、离子(少) 用分子式
教学过程
5.方法导引,应用迁移
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① HCl = H+ + Cl② NaOH = Na+ + OH③ NaCl = Na+ + Cl-
电荷守恒、元素守恒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酸、碱、 盐在溶液中能发 生电离;②掌握 电离、电解质的 含义;③学会电 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思考 模型猜测电解质 溶于水发生的变 化; ②将化合物 按照新的标准重 新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研究物质和 理论的兴趣,在 探究过程中培养 一丝不苟、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3.动画演示、解开谜团 5.方法导引、应用迁移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4.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6.组织讨论、重返生活
7.畅所欲言、总结所学
8.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学习序:
明确问题
实验研究
分析现象
形成概念
理解应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 汗 后 人 体 更 容 易 触 电
教学过程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1: KNO3晶体、 KNO3溶液、熔融KNO3 实验2: NaOH 溶液 、氨水、酒精溶液 实验3: HCl溶液 、醋酸溶液、蔗糖溶液
溶 液 浓 度 相 同
教学过程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导 电
KNO3溶液 亮 NaOH溶液 HCl溶液 熔融的KNO3
暗
氨水
教学过程
5.方法导引,应用迁移
P39迁移·应用
请分别书写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 式,并进一步从电离方程式的角度认识酸、 碱、盐。 ⑴ 硝酸、硫酸 : ⑵ 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⑶ 硫酸铜、氯化钡:
HCl
=
H+ + Cl电离时,生成的阳 离子全部是H+的 化合物。
H2SO4 = 2 H + + SO42 - 酸
电解质教学
本课时知识结构
酸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 3、重点和难点
化合物
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2、教学设计的理念 3、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物
纯净物 混合物
质
教材分析
◆始
教材体系
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 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 延续和深化
教学过程
4.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 状态下都不能导电 的化合物
导电实质 实例
电离过程 表示方法
电解质电离产生的自由 运动的带电离子 酸、碱、盐、水、Al2O3
非电解质不电离, 不导电 乙醇、蔗糖等多数 有机物及CO2、SO2 等一些无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