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

3.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4.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别人商量事情。

【核心素养】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重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评价任务】1.能够体会文章讲述的道理,初步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

2.能够把句子表达的更具体。

【教学设计】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寓言故事,分别是《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还有藏在我爱阅读中的《刻舟求剑》。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寓言故事当中,去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吧。

二、复习闯关1.字词闯关(1)学生通过闪卡游戏认读易错生字。

(2)学习三个多音字(当、号、哪)。

(3)出示本单元易错汉字,教师提醒易错点。

(4)出示“观、呼、忙、如”四个汉字,请学生观察怎样把汉字写美观。

(5)形近字提醒(渴、喝)。

(6)形近字大挑战,学生选择正确的形近字进行连线。

教师相机讲解可以根据字形和偏旁来猜测汉字的意思。

(7)认读重点词语。

抢答、趣味选人交替指读。

(8)学生进行看拼音写易错词语。

(9)学生拍照上传自己书写的词语,教师对错误较多的字词利用优教学生字进行简单讲解。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

(10)生齐读词语。

词语掌握住了,老师相信这些句子也不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让我们进入句子运用关。

2.词句联盟(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请学生找一找,这些词哪些词语的意思是表达话少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讲解词语意思。

)(2)照样子说一说。

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注意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来几朵雪白的小花。

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日月潭》。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二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景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宝岛台湾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景物。

2.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月潭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指导书写。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5.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日月潭的景色,进行课堂分享。

6. 随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日月潭》2. 内容:生字词:日、月、潭、宝岛、台湾、风光、美丽、热爱等。

课文结构:总分总。

日月潭特点:地理位置、景色优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优美的词语描绘一个你喜欢的景点。

2. 答案:(1)略。

(2)例:我喜欢家乡的小溪,它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溪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唱。

这里的美景让人陶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引言】在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集体备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可以共同商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围绕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集体备课展开讨论。

【深度探讨】1. 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集体备课中,老师们的首要目的是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

他们需要共同商议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集体备课还能够让老师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 集体备课的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详细讨论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标题、诗词内容、注释等。

还需要就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集体备课的具体安排集体备课通常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分工合作,让每位老师对备课内容有深入的探讨和理解,最终形成共识并实施。

【总结回顾】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在共同探讨中,加深了对第五单元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品味古诗词之美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集体备课不仅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和共享,更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个人观点】我对集体备课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因为它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准备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学效果。

也能够让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读者对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有更清晰的认识。

【文章结束】在续写的内容中,可以进一步探讨集体备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等,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

也可以加入一些教学案例和教学成果,让读者对集体备课的效果有更直观的认识,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等方面展开更详细的论述。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单元)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单元)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全单元)课题:坐井观天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随文识字,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认识“沿际”。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和重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理解课文中不同观点,培养学生客观、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课件第一课时一、复导入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1.读通全文,对于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边读边想,理解《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2.默读课文,找出依据;3.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小鸟的观点是什么。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研究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2.理解“井沿”,认识“沿”;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换词;4.思考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1.理解小鸟的观点1)理解“无边无际”,认识这个词;2)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回顾;3)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怎么说;4)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等。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认识这个词;2)理解青蛙的质问;3)教师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集体读,回顾;4)评价读中感受青蛙的态度、语气等。

1.自由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主要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备课》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准确书写本单元研究的生字词。

3. 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4. 能够理解并回答与课文相关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课文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掌握本单元研究的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老鼠钻进书里》2. 生字词:老鼠、书、鼠洞、看见、进入、吓坏了四、教学准备1. 课文教材、复印件。

2. 黑板、粉笔。

3. 学生练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2. 展示与发音: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3.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同时进行问答,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 生字词训练:根据教材提供的活动,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和拼读练。

5. 课文整体操练:根据教材提供的研究活动,进行课文整体操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练册作业。

六、教学辅助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图片、实物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和操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灵活的辅导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阅读、书写和口头表达等方面。

2. 批改学生完成的课后练,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回顾学生在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朗读课文《小老鼠钻进书里》,并掌握了本单元学习的生字词的书写。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一节课应继续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用心聆听,洞察生命2

二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用心聆听,洞察生命2

二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用心聆听,洞察生命2洞察生命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不同形式和特点,能够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洞察生命的内涵,开启对美好生命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生命的形式和特点;
2、学习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
3、感受生命的内涵,品味生命之美;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
2、如何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和力量;
四、教学内容:
1、生命的不同形式和特点——探究动植物的特点和生命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用心聆听生命的声音——从生活中启示学生感受生命的声音和力量,如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等,让学生懂得用心聆听并回应他人的声音;
3、洞察生命的内涵,品味生命之美——通过课堂的实例分析和生活的经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所体现的价值和美好,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五、教学方法:
1、观察法…
(由于本文为,数据和逻辑上均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准确之处,仅供参考,以人工撰写的文章为准。

)。

部编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展开想象
一早,喜鹊会飞到哪些地方寻 找做窝的材料呢?又是怎么寻找的?
山林、田边、草丛……
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对勤劳的 喜鹊的赞美之情。在朗读时,你会抓 住哪些体现喜鹊勤劳的关键词呢?
一早、东寻西找、忙着、赶快。
出去劳作的时间很早 衔回做窝材料的艰辛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
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交流讨论
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 寒号鸟却冻死了?
小结
课文中的喜鹊因为目光长远,及早为 过冬做准备,平安地度过了冬天;而寒号 鸟因为不听劝告,得过且过,不及时做窝, 最后冻死了。这真是让人惋惜。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得过且过 的人?谁又是你身边的“喜鹊”和“寒号 鸟”呢?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 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意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会藏着什么 道理呢?
初读课文
yán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联系生活,说说你 还知道哪些“沿”。
碗沿
河沿
自由朗读第2至第7自然段,读读青蛙 和小鸟说的话。
要求:正确朗读课文,读不准的字借 助拼音多读几遍。
第2课时
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 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寒号鸟和喜鹊 在你心中的形象。
懒惰 勤劳
品读课文
冬天来临前寒号鸟和喜鹊分别在 干什么呢?读第3自然段,找出相关 的语句。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 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 备过冬。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 累了就回来睡觉。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 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于是它对 小鸟说:“_______。”小鸟说:“_____。”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蚂蚁搬家》,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识蚂蚁这一小生物的勤劳和努力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识字、词语与语言运用:通过课文中的课外拓展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词和短语,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3.经典古诗词:教授《摸鱼儿》一首古诗词,通过讲解诗词内容和背景,展示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修养。

4.语文综合运用:通过课文教学和课外延伸,《小蚂蚁搬家》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延伸,开展口头表述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解读、语言运用、古诗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古诗中的诗意。

四、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解答、讨论展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归纳总结式教学方法:在讲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同时,归纳总结并阐述相关的词语和语法知识点。

3.合作学习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简单的语文知识问答,既可以热身,又可以检测和回顾学生的语文知识。

2. 课文教学(30分钟)1.讲解课文:教师向学生讲解课文《小蚂蚁搬家》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课文解读:学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课文中小蚂蚁的努力和勤劳精神。

3.问题解答: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 识字、词语和语言运用(20分钟)1.教师根据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特点,介绍相关的语法知识和词语用法。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外拓展,灵活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由识字5和4篇课文、1个语文园地组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个专题编排的。

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协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2、感悟文本情感,理解重点词句。

3、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
言,使用语言
教学目的要求:
1、会认46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实行识字教学,并指导学生写准确、写美观;
4、抓住重点词句实行品读,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5、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教学措施: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在朗读词句中认读生字,整体理解,读准字音。

3、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4、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记这些生字的好办法。

(二)朗读感悟
1、要通过自读、范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

2、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
3、抓住重点语句实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读读演演。

(1)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2)角色体验。

(3)自主体会。

(三)实践活动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在班上分类实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

(四)、口语交际
(一)案例启发
老师讲个合作的故事,学生讨论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二)讲自己与人合作的故事
(三)在合作中交流
课时划分:(总计十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感悟
1自己读谚语,读准字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教师示范朗读谚语,学生模仿读。

4师生、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齐读谚语,感悟谚语的含义。

6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能够从字面上理解,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

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7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在朗读谚语的过程中认清字形(整体理解),读准字音。

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

3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个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钢铜铁钉
衤被裙裤袄
疒病疼痛疯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不过,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相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相关;第三行字都有“疒”
字旁与疾病相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相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对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一座()一本()
一幅()一架()一间()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

(点出“我会读”。

)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板凳椅子棉被运动裤
本领习惯宣布称赞议论纷纷
自信容易粗糙疲劳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

(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

(配乐)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合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

听的人能够插话,能够提问题。

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