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新旧设计规范的安全比较

合集下载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旧对比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旧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2015年9月9发布关于新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通告。

通告指出,新规范《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充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的要求;增加了桥涵设计使用年限、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耐久性、桥梁结构检测和风险评估等的相关规定;增加了桥涵养护设施的设计要求;调整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汽车荷载标准的规定;增加了汽车疲劳荷载等标准值的规定;补充了地震设计状况的规定。

本文将按照章节安排——具体细节的层次顺序,依次报告新旧规范的差异。

1 章节安排从目录来看,新旧规范章节安排变化不大。

变化主要有4处:(1)第二章增加了新的一节“符号”,章节名称也由原来的“术语”变更为“术语和符号”,“符号”一节规定了本规范中常见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如γ为材料的重度、F pe为预加力的标准值等);(2)第三章“设计要求”新增一节“一般规定”。

此节从总体上阐述了新规范在公路桥涵选线、结构设计内容、景观规划等方面对桥涵设计的原则性的要求;(3)第四章“作用”把地震作用相关内容从偶然作用一节中剥离出来,新增一节“地震作用”。

此节只有一条,其明确指出了公路桥梁地震作用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的规定。

(4)新规范中删去了原有的的“附录A 全国基本风速图及全国各气象台站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值”,并把“附录B 全国气温分区图”改为“附录A 全国气候分区图”。

2 具体细节(1)新规范中增加了对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的具体规定表格(表1.0.4),该表格指出了不同公路等级、不同部件、不同桥型下的桥涵设计使用年限。

(2)新规范中删除了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公路桥涵设计的安全等级。

(3)新规范的“2.1 术语”一节添加了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状况、结构耐久性等概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档/双击可除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篇⼀:《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新旧不同《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g/tF50-20xx与《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j041-2000新增地⽅、不同整理本次桥规内容修改得⽐较多,从⼤的章节、到章节的细部内容都作了很⼤的修改,我们⼀下⼦学不了很多,现只学习关于试验检测⼯作中要⽤的相关的⼀些内容,对于现场施⼯技术的部份,⼤家⾃⼰以后慢慢学习。

⼀、在章节上原规范为22章,现在为26章,⽐⽼规范增加了四章内容。

分别是第13章“扩⼤基础”,第20章“海洋环境”,第25章“安全施⼯”,第26章“⼯程交⼯”。

附录也调整了,由原先的28个附录调整为17个附录。

不是内容少了,⽽是多了,以在附录内讲的东西,现在调到规范内了。

⼆、⼏个重⼤调整(试验检测相关的)1、章节内容调整较多,如增加了环氧涂层钢筋、⾼性能混凝⼟、真空辅助压浆、⽆粘结预应⼒、体外预应⼒、钢筋的机械连接、束筋施⼯等都。

这些全是施⼯上的。

(这⾥少说了2、混凝⼟⼯程;对⽔泥的的检测增加了指标。

⼩于0.6%。

3、集料的有关指标全按⽅孔筛标准列出,不再是圆孔筛了。

同时列出了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等指标的要求。

4、对掺合料和外加剂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5、配合⽐设计增加了耐久性的指标的要求。

氯离⼦的含量规定。

学习⼀下耐久性的概念。

6。

⼤家可以看⼀下,现在的⼏个系数⽐以前⼩多了。

7、后张法的孔道压浆提⾼了要求。

增加的指标很多,⼤家可以认真看看,实际做起来,可能有点难。

其它还有很多,这⾥不讲。

总的调整内容有15项。

三、⼏个具体的内容修正6.3细集料在细集料的检测指标中的坚固性,增加了最⼤压碎值指标,分三级技术要求。

增加了亚甲蓝试验。

当然特别提出的还是碱集料反应。

以前不作要求的。

级配要求取了10mm孔径,别的区间的数据没有变化。

6.4、粗集料粗集料的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强度之⽐就应不⼩于1.5,⽼规范是2.0,⼤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下调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650-2020新旧规范变化对比在新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中,6.2关于水泥的规定没有变化。

而在6.3细集料方面,规范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规范要求细集料的级配应该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宜采用河砂。

如果河砂不易得到,可以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机制砂。

但是,细集料不得采用海砂。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中列出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按照规范的要求,细集料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其中,Ⅰ类和Ⅱ类的云母和轻物质含量有一定要求,有害物质限量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也有规定。

而Ⅲ类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

此外,规范还对含泥量、泥块含量、MB值、石粉含量、坚固性、单级最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

细集料经过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应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

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砂的质量损失不应过大,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需要注意的是,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而石粉含量系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当工程有要求时,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吸水率应采用实测值。

规范取消了Ⅰ类、Ⅱ类、Ⅲ类砂宜用于CXX强度等级混凝土。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6.3.4-1的规定,级配类别应符合表6.3.4-2的规定。

根据表6.3.4-1,细集料的分类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其级配区分别为1区、2区、3区。

表中给出了不同筛孔的级配要求,以及累计筛余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各级累计筛余的超出值总和应不大于5%。

对于砂浆用砂,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0,这是新增的要求。

根据表6.3.4-2,级配类别分为I 类、Ⅱ类和Ⅲ类,对应的级配区也有所不同。

6.4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需要符合表6.4.1和表6.4.2的规定。

表6.4.2给出了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碎石压碎指标、卵石压碎指标、硫酸钠溶液法试验质量损失值、吸水率、针片状颗粒总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限量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指标。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范的比较与分析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范的比较与分析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三个规范的比较与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桥梁建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种需求关于规范桥梁的建设规范也在不断改进。

并且出台了桥梁、公路设计规范(主要分析2004规范、城市桥梁规范、混凝土设计规范)。

在《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发布以前,城市公路桥涵的建设一直沿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但在实践中渐渐发现《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有很多地方在城市里边并不是很实用,于是由城市建设研究院亲自主编了《城市桥梁规范》,斌作为强制性行业标准。

本标准的施行已彻底摆脱了原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影响,走上了与世界各国城市桥梁荷载相一致的道路。

它的颁布加快了城乡建设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是对《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进行修订而成。

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相比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吸取了国内很多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与国内相关规范做了比较和协调。

并且结合了10余年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和需求,对原规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进,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

是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是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3-85)修订而成。

吸取了国内很多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与国内相关规范做了比较和协调。

现规范在材料、受力构件各截面受力状况、砼构件及预应力砼的结构性能都做了完善和补充。

是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下面分析它们的区别。

首先,它们三者的主编单位与批准部门不同。

公路桥涵新旧设计规范的安全比较探讨

公路桥涵新旧设计规范的安全比较探讨

往 采 用 旧规 范 设 计 的 预 应 力梁 仍可 继 续 使 用 。
3. 2 非预应 力配 筋面积 不 同 以2 0 mT 梁和l 6 mT 梁为例, 根据新、 旧规 范 , 计 算 其对 应 的各 非 预 应 力钢 筋 , 新规 范 所用 的非 预 应 力选 取 所 得 到 的 配 筋 量要 比
I H - u =1 +0 . 2 5 =I . 2 5 。 同理 , 对于 I 6 m板梁 、 I 6 mS N 2 0 mT梁 的冲 击系
计 算 方 法得 到 的 非预 应 力 钢 筋 较 多 。 从上 面 数 据 的 对 比 中, 我 们 可
数 可计 算 得 到 , 其结 果 列 于 表 1 。
在 旧规 范 中 , 冲 击 系 数 的决 定 因 素 主 要 为 桥 梁 的 跨 径 和 荷 载
以 很 直 观 的知 道 , 在 普通 跨 度 的 桥 梁设 计 计 算 中 , 根据I E l 规 范 设 计
的 预 应 力板 梁 较 新规 范 更 偏 于 安 全 , 仍可 继 续 使 用 , 同时新 规 范 对
长度。 而新 规 范 中的 冲击 系数加 入 了桥 梁 结构 动 力 因素 的影 响 , 冲 于 预 应 力钢 筋 的利 用 更加 充分 , 因此 新规 范 更 加 经 济 合理 , 应 加 以 击 系数 采用 的 求 解 方 法 为 桥 梁 结 构 基 频 法 , 相 比 于 旧规 范此 方 法 推 广 。 计 算 得 到 的 冲 击 系数 偏 大 , 新规 范 中 考 虑 的 因素 涉及 到 了结 构 的 截 面 尺寸 和 材 料 特 征 , 更 接 近 于桥 梁 结 构 在 车辆 荷 载 作 用 下的 受 4 预应力损失的对 比
冲 击 系数 , 当跨 径 L 不超 过 5 m时 , u 取 为0. 3 0; 当跨 径 I 不 小 于4 5 m 性 内 插法 求得 , 以2 0 1 1 1 板 粱 为例 , u =0 . 1 8 8, 冲 击 系数 1 +u=1 . 1 8 8 。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与04版桥涵养护规范的差异与不同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与04版桥涵养护规范的差异与不同
本 规 范 表 3 52 2或 本 规 范对 桥 梁 定期 检 查 的要 求 来 确 定 。 . .— 在 综合 评 定 时 ,依 据 各 部件 的 重 要 程 度 给 予 不 同 的 权 重

业标准 ;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T T H2 - 01 ) ( < J G/ 2 1 1 属于行业推荐性标准 ;因此,在现阶段 日常桥梁评 定工作中, 可根据项 目实际情 况及 业主 要求 ,对于两本规范可任选其一
中的第三章第五节桥梁评定 内容 扩充 编写为 公路桥梁技术 状况评定标准》( T TH212 ) J G/ - 01 ,单独成册 。在现行规 1
范 体 系 内 , 公 路 桥 涵 养 护 规 范 ( T H1 — 0 4 J G 2 0 )属 于 行 1
定和对照桥 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① 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 的综合评 定方法 , 各部件 技术 状 况评定 时依据缺损程度、缺损对结构功能 的影 响程度 、缺损 发展变化情况进行量化评分 ,采 用标度法并叠加 发展趋 势的 修正值 。确 定缺损程 度及标 度是使 用此方法 的关键 ,可 参考
公路 桥 涵养 护 规 范 ( T 1 - 0 4 自 2 0 J G H 2 0 ) 1 0 4年
下 面 就 公 路 桥 梁 技 术 状 况 评 定 标 准 ( T T J G/ H2 - 01 )与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T — 0 4 12 1 J G H1 2 0 )的 1
按 不 同桥 型 进 行 桥 梁 评 定分 类 ,并 细 化 了 部 件 分 类 ;根 据 不
基础 ,上述部件对安全使 用至 关重要 。这种评定 方法 更加 突
出安全 因素的影响。 ③ 在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表中 , 对各类桥梁 的总体、各 部 件 ( 台基础、支座 、上部结构等 )的状况均有具体要求 , 墩 并有一些量化 的要求 ,结合定期检查 ,对照分类表 3 52 3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新旧对比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新旧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2018年7月16发布关于新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通告。

通告指出,新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了混凝土桥涵用钢筋等级;增加了桥梁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强化了混凝土桥涵的耐久性设计要求;补充了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针对复杂桥梁的使用精细化分析方法、体外预应力桥梁设计方法、混凝土桥梁应力扰动区设计方法;调整了圆形截面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增加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确定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公式;调整了钢筋混凝土及B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补充调整了构造设计要求。

本文将按照章节安排——具体细节的层次顺序,依次报告新旧规范的差异。

1 章节安排从目录来看,新旧规范章节安排变化不大。

变化主要有3处:(1)第4章由“桥梁计算的一般规定”更名为“结构设计基本规定”,把“一般规定”单独写在4.1节,又增加了新的一节“耐久性设计要求”;(2)第8章“构件计算的规定”新增“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支座处横隔梁”两节内容,原来的“橡胶支座”一节更名为“支座”,“桩基承台”一节的位置提前;(3)附录:04版规范中共7个附录,新版18规范中共9个附录,相比之下,删除1个、修改2个,新增3个。

具体如下:删除: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原《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的混凝土标号及两者各项设计指标的关系。

修改:沿周边均匀配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混凝土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计算及钢筋松弛损失中间值与终极值的比值。

新增: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2 具体细节(1)新规范中简化了第一章总则;(2)新规范中提高了公路桥涵受力构件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构件不低于C25;当采用强度标准值400MPa及以上钢筋时,不低于C30;(3)新规范中淘汰了一些强度等级较低的材料:C15、C20等级混凝土,235MPa级光圆钢筋、335MPa级螺纹钢筋;(4)强化了混凝土桥涵的耐久性设计要求:04版规范中,耐久性设计只在总则1.0.7中提及,给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在18规范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要求进行了提高,包括环境等级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要求以及相应的耐久性技术措施;(5)调整了圆形截面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04版规范中,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需按5.3.9的公式计算,存在多个未知数,需要查表后才能确定承载力;在18规范中,计算公式仅有一个未知数α,更加便于迭代计算;(6)增加了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以及构造要求:在04版规范中并没有提到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要求以及构造要求,而在新版18规范中,分别在4.1.8条和9.6.9条新增了抗倾覆的验算要求以及构造要求。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扶植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肯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开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扶植的约束不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扶植已成为行业转型开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合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开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开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开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长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涵新旧设计规范的安全比较
作者:陈智威, 张亚杰, 徐建, CHEN Zhi-wei, ZHANG Ya-jie, XU Jian
作者单位:陈智威,徐建,CHEN Zhi-wei,XU Jian(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张亚杰,ZHANG Ya-jie(新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0)
刊名:
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35(9)
1.JTJ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2.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3.JTJ 021-198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4.JTJ 023-198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5.袁伦一;鲍卫刚JTG 13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叙文应用算例 2005
6.范立础桥梁工程 2003
7.李国豪;石洞公路桥梁横向分布系数 1991
8.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 2005
1.胡建华.廖建宏.向建军湖南桥梁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会议论文]-2004
2.赵明华.陈兆.LIU Xiao-ming.刘晓明关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液塑限试验方法的讨论[期刊论文]-公路2007(2)
3.杨怡高等级公路桥涵加宽设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交通标准化2009(7)
4.杨文选新旧桥梁规范设计计算比较的研究[学位论文]2005
5.刘明虎.张喜刚.赵君黎.陈晓东《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地下连续墙编制介绍[期刊论文]-公路2008(8)
6.李龙安.屈爱平.何友娣公路、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风荷载研究[会议论文]-2009
7.龚维明.戴国亮.穆保岗.胡丰《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桩基础部分修订内容介绍[会议论文]-2007
8.林元培中国城市桥梁建设成就展望[会议论文]-2002
9.刘永波公路桥涵地基承载力计算的相关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公路2010(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anxjz20090918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