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物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到的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多种,如自由落体法、摆动法、弹射法等。

本文将介绍自由落体法和摆动法两种常用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自由落体法自由落体法是通过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垂直高度,来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 垂直高度计(测量下落高度)- 秒表(测量下落时间)实验步骤:1. 将垂直高度计固定在墙上,并调节好垂直度。

2. 让待测物体从垂直高度计的顶端自由落下。

3. 同时启动秒表,并在物体触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

4. 记录下物体自由落下所用的时间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 = 1/2 * g * t^2,其中h为下落高度,g 为重力加速度,t为下落时间。

由此可得:g = 2h / t^2重复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摆动法摆动法是通过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来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 钟摆(保证长度和质量的准确性)- 秒表(测量振动周期)实验步骤:1. 将钟摆置于水平位置,并释放使其作简谐振动。

2. 同时启动秒表,并记录下钟摆作一次完整振动所用的时间t。

根据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 = 2π√(L/g),其中T为振动周期,L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得:g = 4π^2L / T^2重复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总结物理实验中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介绍了常用的自由落体法和摆动法。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这些方法测量得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注:重力加速度通常被定义为9.8米/秒^2。

然而,实际测量中可能会存在误差,因此通过实验来确认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准确数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测当地加速度常用的九种方法

测当地加速度常用的九种方法

测当地加速度常用的九种方法作者:印家新来源:《文理导航》2011年第06期方法一:用弹簧秤和已知质量的勾码测量将已知质量m的勾码挂在弹簧秤下,平衡后,读数为G利用公式G=mg 得到g=方法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取摆长约1m的单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铁夹上,拉开一定的角度(θ﹤5。

)放手后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用秒表记下往复50次所用的时间,方法三:用圆锥摆测量需用米尺、秒表、单摆。

设单摆的摆锥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出h,用秒表测摆球n转所用时间t,则摆球的角速度。

摆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anθ,tanθ=,mgtanθ=mω2r,得:方法四:打点计时器测量用铁夹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纸带固定在重锤上。

让纸带穿过限位孔,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重锤带着纸带自由下落,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S1,S2,S3,……。

在纸带上取便于测量的点,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

方法五:用轨道小车测重力加速度如图,小车一端连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另一端用细线与勾码连接。

接通电源,释放小车,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小点,求出加速度。

联立得:M=130g,m1=50g,m2=100g,分别打出三条纸带方法六: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前一滴落地时后一滴刚好离开水龙头。

用秒表测出n个水滴所用时间t,每两滴水时间间隔。

用米尺测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得:例:n=32次,t=9.6s ,得 g=9.89m/s2方法七:斜槽轨道测量让小球从斜槽上端滚下,通过光电门测出速度。

方法八:用气垫导轨测量:将气垫导轨水平放置好,然后将一端垫高,让小车自由滑下,通过光电门测出速度υ方法九:频闪照相将小球下落过程用频闪照相记录下极短时间()下落的位置Δh=gT2(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中)。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引言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在物理和工程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重力加速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一些常见的测量设备。

重力加速度的定义重力加速度(g)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的自由下落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速度增加值。

它是一个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方法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自由落体法自由落体法是最常用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自由下落,通过测量下落时间和下落距离,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物体从一个固定高度上释放,并同时启动一个计时器; 2. 当物体落到地面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落时间; 3. 根据下落时间和下落距离,使用公式 $g =\\frac{2d}{t^2}$ 计算重力加速度。

平衡法平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一个物体在天平上的质量变化来推断重力加速度。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待测物体放在一个天平上,记录物体的质量; 2. 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同条件的实验来测量天平上物体的质量; 3. 根据物体在天平上质量的变化,使用公式 $g = \\frac{\\Delta m}{m}$ 计算重力加速度。

弹簧法弹簧法是一种利用弹簧的弹性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弹簧受到重力和弹性力的平衡关系,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来计算重力加速度。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一个质量小于或等于弹簧的质量挂在弹簧上,记录弹簧的伸长量; 2. 移除挂在弹簧上的质量,记录弹簧的初始长度; 3. 根据弹簧的伸长量和初始长度,使用公式 $g = \\frac{k}{m}$ 计算重力加速度,其中g为弹簧的弹性系数,g为挂在弹簧上的质量。

常见的重力加速度测量设备除了以上提到的测量方法,还有一些专门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设备。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设备。

物理实验方案测量重力加速度

物理实验方案测量重力加速度

物理实验方案测量重力加速度引言:重力加速度是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一般用g 表示。

测量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基础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在自由下落中的加速度来确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自由下落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实验仪器:1. 下落时间测量装置2. 直尺3. 记号笔4. 计时器5. 物体(如小球、纸片等)实验原理:根据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下落时间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h = 1/2 * g * t^2其中,h为下落高度,t为下落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1. 搭建下落时间测量装置:将直尺垂直插入地面或放置在水平台面上,使其稳固不动。

2. 在直尺上选择一个固定的起点作为下落物体的起始位置,使用记号笔在该起点处标记。

3. 将物体从起点位置自由下落,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4. 当物体触地时,立即停止计时器,记录下落的时间t。

5.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多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实验注意事项:1. 在选择物体时,要保证物体较小,形状较规则,并且密度均匀,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准确记录下落时间,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3.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次数应尽可能多,取平均值以降低随机误差。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步骤中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下落高度与下落时间之间的关系为:h = 1/2 * g * t^2。

可以通过记录多组下落高度与对应的下落时间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并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重力作用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实验和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测量重力加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重力的概念,还能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提高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力加速度,通常用字母“g”表示,它是一个常量,但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会有微小的差异。

在地球表面,其平均值约为 98m/s²。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单摆法、自由落体法和滴水法等。

单摆法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方法。

实验中,我们将一个小球用一根不可伸长、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悬挂起来,构成一个单摆。

让单摆做小角度摆动(一般小于 5 度),此时单摆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简谐运动。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T =2π√(L/g),其中 T 是单摆的周期,L 是摆长。

我们只要测量出单摆的摆长 L 和周期 T,就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g。

在测量摆长时,要注意从悬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才是真正的摆长。

测量周期时,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通常测量多个周期的总时间,然后除以周期的个数,得到单个周期的时间。

自由落体法也是常用的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让一个重物从高处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或者光电门等仪器来记录重物下落的时间和位移。

假设重物下落的高度为 h,下落的时间为 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 h = 1/2gt²,可得 g = 2h/t²。

在这个实验中,要保证重物下落的初速度为零,下落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测量高度和时间时要尽量准确,以减小误差。

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巧妙。

让水一滴一滴地从水龙头滴下,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节水龙头,使水滴从静止开始下落,并且在前一滴水滴到达盘子时,后一滴水滴恰好开始下落。

通过测量相邻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和水滴下落的距离,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在进行这些实验时,误差的分析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单摆法中,摆线的质量、摆角的大小、测量摆长和周期时的误差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在自由落体法中,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误差等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引言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测量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内容,它既是实践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解重力和运动规律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和实践。

一、自由落体法测量重力加速度1. 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是指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重力可表示为 F = 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m为物体的质量。

利用自由落体法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距离和时间来求解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2. 实验步骤(1)准备一根垂直挂放的导线,将一小球系于导线末端;(2)用尺子测量导线末端球的高度h,并记录下来;(3)释放小球,用计时器计时,记录球由导线末端落地所用的时间t;(4)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用来计算。

(5)通过计算公式 g = 2h/t^2,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二、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1. 实验原理摆法是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常见方法之一。

根据等效原则,把重力加速度g近似等于重力作用于单位质量试验物的拉力,可以通过挂钟摆上的重物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2.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长细线并将其固定于支架上;(2)在细线的下端系上一个重物,形成钟摆;(3)调整摆长l,并记录下来;(4)用计时器计时,测量摆动的周期T;(5)通过计算公式g = 4π^2l / T^2,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三、斜面法测量重力加速度1. 实验原理斜面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从而求解重力加速度。

当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只受到重力分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分解力的原理可以得到计算公式。

2.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平滑的斜面,并将测量溜滑器的轨道固定在斜面上;(2)将溜滑器推离初始位置,并记录下所用时间t;(3)通过计算公式g = 2l / t^2sinθ,其中l为斜面的长度,θ为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重力的测量方法

重力的测量方法

重力的测量方法
1.线摆测量法:线摆是最早用于测量重力的仪器之一、它基于物体的振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物体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2.落体自由下落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来测量重力。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时间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3. 质量测量法:质量也是重力的一个度量。

利用平衡仪器,可以测量物体与标准质量之间的重力差异。

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式为F=mg,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4.万有引力测量法:利用万有引力来测量重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通过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可以推算出重力的数值。

5.重力测量仪器测量法:现代科学家使用重力仪器来测量重力。

最常见的是弹簧测力计和平衡仪。

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的伸缩程度来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平衡仪则利用一个悬臂平衡物体所受的重力。

这些仪器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力来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尽管有多种方法可以测量重力,但目前最准确的测量方法是使用重力计。

重力计是一种精密的仪器,可以测量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变化。

通过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使用重力计进行测量,科学家可以制作出一幅重力场的地图,以了解地球的物理特征。

重力加速度的几种测量方法

重力加速度的几种测量方法

• 【试题分析】 (1)滴水的周期就是水滴自由下落的时间,所以 T= , ;
• (2)描点作图,图象为一直线(图略).求出斜 率k,g=2k解得g=9.8m/s2.
• 变式1.(2013·江苏物理,11)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 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 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 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 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 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 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答案:s1、s6;s1、s2、s3、s4、s5、s6;方法二;偶然;阻 力 数据测量; 2.45m/s2;8.673m/s2
方法三、频闪照相法
2.频闪照相法 (1)频闪照相机可以间隔相等的时间拍摄一次,利用 频闪照相机的这一特点可追踪记录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 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 (2)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 Δh=gT2 可求出重力加速 Δh x 度 g= 2 。也可以根据 v t = v = t ,求出物体在某两个时 T 2 v-v0 刻的速度,由 g= t ,也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g。
1 2 T (2)根据 H= gt 和 t=n ,解得 2
2 2H 2n2H 2×10 ×1.980 2 g= 2 = 2 = m/s ≈9.4m/s2。 2 t T 6.5
(3)要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适当增大小球下落的高度,并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方法五、光电门法
例1、某同学用光电门和数字计时 器测量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
• 答案:(1)BD (2)9.4 • (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
方法一、用弹簧秤和已知质量的钩码测量
将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下,平衡后,读数为G.利用公式
G=mg得g=G/m.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用单摆测量(见高中物理学生实验)
方法四、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球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球角速度ω=2πn/t
摆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五、用斜槽测量,所用仪器为:斜槽、米尺、秒表、小钢球.
按图2所示装置好仪器,使小钢球从距斜槽底H处滚下,钢球从水平槽底末端以速度v作平抛运动,落在水平槽末端距其垂足为H′的水平地面上,垂足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用秒表测出经H′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出S,则钢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S/t.不考虑摩擦,则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2.所以g=v2/2H=S2/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将仪器按图3装置好,使重锤作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
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七、如图4,标有刻度的粗细均匀的U型管装有适量的水固定在小车上,用不计质量的弹簧秤拉着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加速运动,弹簧秤读数为F,用天平测出整个小车装置的质量为M,小车运动时两液面高度差为Δh,U型管两管相距为L.
设U型管水平部分横截面积为S,则这段液体质量为m=ρ·S·L,ρ为水的密度.整个系统以加速度a=F/M沿水平方向运动,作用在该段水的合作力应为F=ma=ρ·S·LF/M.这个合外力由两臂液柱的压力差提供,即
F=ρ·g·S·Δh.所以ρ·g·S·Δh=ρ·S·LF/M.由此可得:g=F·L/M·Δh,将所测F、L、M、Δh代入可求得g值.
方法八、将方法七中的U型管换成有刻度的玻璃缸(如图5)内径为D,其它条件不变,水与小车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液面上下高差为Δh,这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整套装置质量为M,加速度a=F/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