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改错技巧大全

合集下载

公文修改错误的技巧与方法

公文修改错误的技巧与方法
另外,社区活动中心室外健身场的健身器械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居民 健身需要,居民意见很大,故请顺便追加拨款十五万元用于购置健身器械。
此事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务必批准。
2007年9月1日
13
4.语言表达常见错误。
(1)抒情描写。如《关于进一步开展向云南十大 杰出青年方红霄同志学习的决定》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 的:红霄的精神象青松,在严酷的禁毒环境中毅然挺立; 红霄的胸怀象大海,能容得下千河百川;红霄的远见象 星月,可穿越山山岭岭。我们要学习他的青松精神,永 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学习他的大海情怀,永远 为人民的禁毒事业奋斗;我们要学习他的星月远见,永 远前进,不迷失方向。
公文修改技巧和方法
1
一、标题常见错误
(一)文种常见错误
1. 标题缺少文种。 如《××批转××的报 告》,缺少“通知”的文种。
2. 标题错用文种。如××市教育局给县政府 《××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县职业教育结构的批复》, 市教育局和县政府,均属于不相隶属的关系,因此这 些相关单位之间行文,只能用函。又如《××市供电 局关于××区域暂时停电的公告》 。
二、主送机关常见错误
1.主送机关多请示。
2.主送机关主送个人。
3.主送机关标点错误。如“各为: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局(行)、厂矿:”
4.收文对象不明确 。如“各乡、镇人民政府
负责同志,县属各局(行)、厂矿负责同
志:” ,应改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局
应使用引号;又如《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计划委员 会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质量月”活动意见的 通知》,“质量月”属特定含义的词语。
2.公文标题或标题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注释或 者说明时,用括号。有两种情况:一是括号里的内 容是对整个公文标题的注释或说明,它与标题是同 一个整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试 行)》。另一种情况是括号里的内容是对标题中某 一部分的注释或说明,如《关于宽大释放全部在押 的原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县团以下)的决定》。

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

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

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公文的修改方法【1】(一)修改主题修改时首先要看主题是否集中、明确、前后一致,还要检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是否一致,看看材料能否为主旨或观点服务,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对错误的、模糊的和肤浅的地方要进行修正。

现实生活中对公文主题把握不好造成的错误很多在这里略举一二,比如,由于文秘人员对公文主题的把握不准确,使标题偏离了主题。

如一份简报反映某市根据农副产品市场供应情况,有计划地提高了一部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全市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6.1%,从而调动了京郊农民发展农副产品的生产积极性。

原标题是这样拟写的:《19xx年某市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上升16.1%》,很明显这个标题只反映了该文的一部分内容,而该文的主要内容却没能概括进去,这份简报被采用时,将标题改为《某市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副产品生产》,这就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全文的意思。

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由于某些文种行文方向相同而且文种又很相近,造成了文种的错选,比如,“请示”和“报告”、“请示”和“函”以及“公告”和“通告”等文种就经常被混用。

有的单位为了办事顺利,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故意将“函”用成“请示”。

再次,有少数生造文种的现象。

使用规范的文种,是公文与非公文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但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却出现了少数使用党和国家公文法规规定以外的文种,诸如“汇报”、“批示”等,这些生造文种的现象,影响了公文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如“××大学关于教学工作情况的汇报”,将“汇报”作为公文文种来使用,极不规范,应改为“报告”。

(二)修改格式《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对格式、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应参照执行。

但在具体行文中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排版规格不当。

如公文标题应在红色(黑色)反线下空2行处,函的公文标题在发文字号下空2行处,居中排布,用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公文改错常见错误_公文写作范文_

公文改错常见错误_公文写作范文_

公文改错常见错误公文基础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呢?下文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是关于公文改错中常见的错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公文改错常见错误一、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1、标题不全:如请示行文,标题不能只写”请示”.2、文种不对,特别常见乱用“公告”,还有“批复”成了“指示”,通知成了通告3、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书名号4、公文种类共用,如“请示报告”5、紧急的在标题中要体现出来二、发文字号:1、序号不加虚位,即数字前不得有0,不加“第”字2、年份、序号颠倒3、年号使用的标点符号错误4、秘级错误。

只有秘密、机密、绝密字样5、绝密、机密要在左上角,注意是否空格的问题6、上行文要有签发人,签发人和文号左右平行三、主送机关:1、缺少主送机关2、上行文多头主送3、请示平级,越级请示4、请示直接给领导直接送单位而不送人(除非是领导个人交办事项)5、主送机关不写全,特别是简要写法要写全,省市不分等,以及什么省,什么市。

6、主送机关名称不抬头顶格写7、党政不分,党对政府部门下命令四、正文:1. 一文多事,见于请示;2. 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如批复等,引用要先文件名,后文号;3. 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4. 用词不当。

“反映”成了“流言”,“发布”成了“散布”5.标点符号。

特别是序列,标准是一、(一)1.(1)6.量词。

要有法定计量单位,如尺、寸不适用7.用英文无翻译8.表彰性通报无名单9.请示报告送下级10.平行文、上行文称呼不礼貌,要用“贵局”,不能用“你局”11.错别字12.用语或叙事违反公文要则如简练明确等要素13.请示要有联系人,电话等五、结尾1. 结尾体现作者2. 不合公文格式要求3. 上行文语气不尊。

特别是上行文结尾催办,如“请即批复” 等六、人称用法1.推荐名单表上要先写人名,再写单位,职称等2.正文中提到了某某人等,随附名单要先列出某某人七、抄送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

抄送两字不能顶格八、附件1.该标明附件说明却未标出2.附件说明标注在印章前3.附件说明和附件内容的顺序和名称4.附件名称后不用标点九、发文机关(印章)与成为日期1.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与签署(盖章)的发文机关不对应2.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或直接用汉字3.年月日不全4.乱加字,如年月日“发”5.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上下颠倒6.印章没有盖或盖错地方或盖反7.没有成文日期8.发文机关(印章)与发文日期位置左错公文格式口诀公文要素十八项,牢记口诀记心上;秘密等级应讲究,紧急程度要恰当;机关代字五字内,不加第字不虚位;全称年份不可少,两边六角括号括;发文机关要周详,标题要素有三项;上行下行有不同,签发已阅属上行;下发文件多单位,上送机关只一方;正文写法有讲究,十五文种不一样;附件附注有区别,附件说明不要忘;成文时间需注意,骑年盖月指印章;传真便函有版记,没有主题词目行;印发机关和时间,位于末页最末行;格式细节要讲究,公文能力才会强。

公文写作之改错题综述(共5篇)

公文写作之改错题综述(共5篇)

公文写作之改错题综述(共5篇)第一篇:公文写作之改错题综述公文写作之改错题综述一、发文字号:1、序号不能有虚位,即数字前不得有0,不得有“第”字样2、年号份号颠倒3、年号使用的标点符号错误。

4.秘级错误。

只有秘密机密,绝密字样5.绝密机密要在右上要有序号6.一些上行文要有签发人,签发人和文号左右平行二、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1.有的标题不全2.有的文种不对,特别常见乱用‘公告’,还有“批复”成了“指示”,通知成了通告3,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4.公文种类共用,如“请示报告”5.紧急的在标题中要体现出来三、主送机关:1.上行文多头主送2.有的是请示平级,越级请示;3.有的是直接送单位而不送人(除非是领导个人交办事项),但请示不可以直接给领导4.有的主送机关未写全,特别是简要写法要写全,省市不分等,以及什么省,什么市。

5.主送机关名称,即抬头要顶格写6.必须要有的缺了收文机关7.党政不分,党对政府部门下命令四、正文:1.有的是一文多事,见于请示;2.有的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如批复等,引用要先文件名,后文号;3.有的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4.有的是用词不当。

“反映”成了“流言”,“发布”成了“散布”5.标点符号。

特别是序列,标准是一、(一)1.(1)6.量词。

要有法定计量单位,如寸不适用7.用英文无翻译8.表彰性通报无名单9.请示报告送下级10.平行文,上行文不礼貌,要用“贵局”,不能用“你局”11.错别字12.用语或叙事违反公文要则如简练明确等要素13.一些公文要有联系人,电话等五、结尾:1.有的结尾不合作者本意;2.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

3.有的是表现在上行文语气不尊。

特别是上行文结尾催办,请即批复等六、一些人称的用法1.推荐名单表上要先写人名,再写单位,职称等2.主文中提到了某某人等,随附名单要先列出某某人七、抄送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

抄送两字不能顶格,相对的主题词顶格八、附件1.该标明附件却未标出。

公文改错技巧

公文改错技巧

公文改错技巧一、公文的格式1.文头部分:公文文头又叫公文版头,它位于公文首页的上方,约占首页的三分之一,其下方有一条红线,为文头部分与下面的主体部分的分隔线。

其构成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等六个部分:其一,发文机关标识:位于公文眉首的上部,居中排列,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件”或“国务院文件“。

若是套红印刷的称为红头文件,若是黑色印刷的称为白头文件。

第二种,两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要将联合各方的单位名称分行排列,主办单位列首位。

其二,发文字号:简称“发文号”或“文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正下方,由“机关代字”、“年号”加“顺序号”三个要素组成。

发文年份用阿拉伯数字,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如“国发〔2002〕1号”,其中的“国”是国务院的代字,“〔2002〕”是发文年份,“1号”是顺序号。

意思是:由国务院于2002年制发的第一个文件。

发文年份要写完整,“2002”不要写成“02”。

发文顺序号也要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其三,签发人:只限于上行文,签发人的书写位置于发文机关标识下方的右侧,将发文字号左移,使两者在分隔线上左右对称。

其四,份数序号:指一份文件在总印数中的顺序号,用7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于眉首左上角第一行处,顶格书写。

其写法是“0000001”。

按有关规定,只有绝密、机密级公文才标明份数序号,以免丢失。

其五,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凡是有保密要求的公文,必须在眉首右上角第一行顶格标明保密等级。

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种,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其六,紧急程度:这是对公文处理时限的要求,分“特急”、“急件”和“限时送达”。

其位置在密级的下方。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特殊情况说明、附注、附件等组成。

公文改错题 技巧和方法

公文改错题 技巧和方法

公文改错题技巧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公文改错题,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最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是瞎摸索,那状况真叫一个惨,改得乱七八糟的。

咱先来说说我失败的经历吧。

我一开始特别傻,就只看字面错误,像错别字这种。

比如说有一次,我看一份公文里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我就光顾着高兴找到这个错了,结果根本没发现里面格式和内容逻辑上的大问题。

这就有点像打扫房间,只看到了地上的小纸屑,没发现角落里的大堆灰尘。

后来我就知道了,做公文改错题得有个全局观。

第一步啊,先看格式。

公文的格式那是相当讲究的,这就好比人穿衣服,得体是最重要的。

标题怎么写、字体字号、行距字距、页码的设置,这些看似小细节,其实都是大问题。

我有一次以为正文内容没问题就行,没管格式,结果被狠狠批评了。

再就是内容逻辑方面。

我试过很多方法,有一次我就把公文内容一句句拆开来,像拆零件一样。

每一句之间的衔接顺不顺,有没有跳跃或者漏了什么关键内容的。

就好像搭积木,你不能乱放,非得一块一块恰当地垒起来才行。

语言表达也很关键。

语言要简洁明了、官方规范。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多读一些规范的公文范例,然后跟手里要改的那篇对比。

比如说用词,有些词在口语里行得通,在公文中就不合适。

像“大概、也许”这种模棱两可的词就不该多用。

还有引用的内容,是不是准确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曾经就放过这么一个错,没去核实公文里数据和引用规定的准确性。

就好比你给人指路,要是手里的地图是错的,那指的路肯定不对啊。

总之呢,做公文改错题,要细心、要有整体框架和细节意识,还有千万要多积累些规范的公文知识。

有时候不确定的地方也别瞎改,多去查查资料学学规矩准没错。

公文改错错误设置点

公文改错错误设置点

公文改错错误设置点基本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秘密程度:公布性、普发性公文,如通知、通报、公告、通告等文种没有秘密程度。

2。

发文机关标识:如“××市人民政府文件”中“××市人民政府"要与标题中出现的发文机关以及落款中的成文单位保持一致。

3.发文字号:如“国发〔2010〕1号”中要注意机关代字“国发”、年份“〔2000〕"、序号“1号"数序不能颠倒;年份要用“〔〕”不是“[ ]”、也不是“( )",且年份要写四位数,不能“2010"写成“10”;序号“1号"不能写成“第1号”、也不能写成“01”号。

4.签发人:上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签发人,下行文如“命令”、“通知”、“通告”等没有签发人;且有签发人的时候,签发人应与发文字号在一行居于两端。

5.标题: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注意“关于”与“的"位置,“关于”不能在发文机关前面,如“关于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就是错误地把“关于”提前,而“的”后面一定是文种,如出现“××××的情况报告”就是错误的例子,“情况报告”不是文种,应为“××××情况的报告”.文种一般是必设错误点,一是文种与内容中相矛盾,如标题是“××××的通告”,正文中却出现了“特通知如下”的情况,应以正文中的文种为准;二是更高难度的考核,通过正文辨析文种。

标题中只有出现法律法规的情况才加书名号,如“上海市关于转发《××意见》的通知"中书名号应去掉.6。

主送机关:一是主送机关的个数问题,上行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下行文一般两个以上主送机关,而一些普法性公文因主送机关太多而予以省略。

二是不是联合发文主送机关不能同时主送党政,如出现“市委市政府”就要根据情况删掉一个。

行政文书中的常见病句与改写技巧

行政文书中的常见病句与改写技巧

行政文书中的常见病句与改写技巧行政文书是公务员工作中常见的文书形式,其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对于保证文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句,影响了文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行政文书中常见的病句,并提供相应的改写技巧,以帮助公务员提高行政文书的写作水平。

一、常见病句1. “本人”、“本单位”等使用不当在行政文书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本人”、“本单位”等词语的情况。

然而,这些词语在正式文书中显得不够严谨和规范。

例如:“本人认为”、“本单位决定”等表达方式,可以改为“我认为”、“我单位决定”等更加规范的表达方式。

2. “特此”、“特向”等使用不当“特此”、“特向”等词语常常被用于行政文书中的结尾,表示特别的意思。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过高,显得不够规范。

可以使用“特此函告”、“特向贵单位报告”等更加规范的表达方式。

3. “特此批复”、“特此答复”等使用不当类似于“特此”一样,“特此批复”、“特此答复”等词语的使用频率也较高。

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显得不够规范,而且容易造成文书的重复。

可以使用“兹复”、“答复如下”等更加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4. “特向贵单位请示”、“特向贵单位报告”等使用不当在行政文书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特向贵单位请示”、“特向贵单位报告”等词语的情况。

然而,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显得不够规范,而且容易造成文书的冗长。

可以使用“请示贵单位”、“报告贵单位”等更加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5. “特此函告”、“特此报告”等使用不当类似于“特此批复”一样,“特此函告”、“特此报告”等词语的使用频率也较高。

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显得不够规范,而且容易造成文书的冗长。

可以使用“函告如下”、“报告如下”等更加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二、改写技巧1. 简洁明了在行政文书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冗长的词语和句子,保持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例如,将“特此批复”改为“兹复”、“答复如下”等更加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改错考点大全
1. 发文字号:
①序号不能有虚位,即数字前不得有0,不得有“第”字样;
②年号份号颠倒;
③年号使用的标点符号错误;
④秘级错误。

只有秘密机密,绝密字样;
⑤绝密机密要在右上要有序号;
⑥一些上行文要有签发人,签发人和文号左右平行;
2. 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①有的标题不全;
②有的文种不对,特别常见乱用‘公告’,还有“批复”成了“指示”,通知成
了通告;
③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
④公文种类共用,如“请示报告”;
⑤紧急的在标题中要体现出来;
3. 主送机关:
①上行文多头主送;
②有的是请示平级,越级请示;
③有的是直接送单位而不送人(除非是领导个人交办事项),但请示不可以直接
给领导;
④有的主送机关未写全,特别是简要写法要写全,省市不分等,以及什么省,
什么市;
⑤主送机关名称,即抬头要顶格写;
⑥有的缺了收文机关;⑦党政不分,党对政府部门下命令。

4. 正文:
①有的是一文多事,见于请示;
②有的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如批复等,引用要先文件名,后文号;
③有的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
④有的是用词不当。

“反映”成了“流言”,“发布”成了“散布”;
⑤标点符号。

特别是序列,标准是一、(一)、1.、(1);
⑥量词。

要有法定计量单位,如寸不适用;
⑦用英文无翻译;
⑧表彰性通报无名单;
⑨请示报告送下级;
⑩平行文、上行文不礼貌,要用“贵局”,不能用“你局”;
⑪错别字;
⑫用语或叙事违反公文要则如简练明确等要素;
⑬一些公文要有联系人,电话等。

5. 结尾:
①有的结尾不合作者本意;
②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
③有的是表现在上行文语气不尊。

特别是上行文结尾催办,请即批复等。

6. 一些人称的用法
①推荐名单表上要先写人名,再写单位,职称等;
②正文中提到了某某人等,随附名单要先列出某某人。

7. 抄送
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

抄送两字不能顶格,相对的主题词顶格。

8. 附件
①该标明附件却未标出;
②标明附件要在印章前(尚未找到明确根据);
③附件的顺序和名称;
④附件名称后不用标点;
9. 发文机关(印章)与发文日期
①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与签署(盖章)的发文机关不对应;
②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或直接用阿拉伯数字;
③年月日不全;
④乱加字,如年月日“发”;
⑤发文机关日期上下颠倒;
⑥印章没有盖或盖错地方或盖反;
⑦没有发文日期;
⑧发文机关(印章)与发文日期位置左错;
⑨发文时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

10. 主题词
①没有主题词;
②太少或太多,3-5,不超7(尚未找到明确根据);
11. 版式问题
重要公文制发单位只能是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