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垂直度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珠海市水务建设管理中心投资兴建, 长江勘测规划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江苏科兴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的堤防工程, 木乃南堤段位于大门水道入海口浅海区, 属于鸡啼门水道左岸堤防, 位于鸡啼门水道口左侧小木乃~三灶岛之间, 为海上新建堤防。
木乃南堤段起于红旗镇小木乃, 向南延伸到三牙石后向东与青洲连线, 跨过大门口水道后止于三灶岛横石基房间石, 为海上新建堤。
新建堤防长度为;新建水闸2座, 包括大门口闸(水闸和通航孔)和矿山电厂闸。
本工程所采用的平面坐标采用独立挂靠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上, 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
本工程所需的平面及竖向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由设计院布控在现场的原海堤上, 基本达到通视的效果。
二、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北京市标准DBJ 01-21-95)。
2.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93)。
3.长江勘测规划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施工测量坐标及标高数据。
4.长江勘测规划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控制点测量坐标及引入水准基点标高数据。
5.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6.《施工图纸》。
7、混凝土大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
三、沉降观测(一)海堤防护工程从施工开始到竣工, 以及建成运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二)木乃南堤段海堤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周期性的观测海堤上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三)测量准备1.人员准备。
根据本工程实际现场情况, 挑选有丰富测量经验的测量员、执尺员, 配置打桩人员, 建立职业及专职的测量组, 测量组成员如下:(1)、技术负责人: 黎文波—负责全面技术工作, 对测量工作进行复合和指导调配。
(2)、测量员: 陈根煜—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对测量资料记录整理, 形成文字文件。
计算测量数据居整理好测量成果。
(3)、执尺员: 刘梅斌—负责测量时棱镜、水准尺的摆放、调正, 并根据测量的指示, 定好桩位的位置, 并做好桩位标志。
工程沉降观测桩施工方案

工程沉降观测桩施工方案一、前言地基沉降观测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监测地基的沉降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地基的变形和沉降趋势,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重要依据。
工程沉降观测通常采用沉降观测桩进行监测,因此沉降观测桩的施工质量和布设位置对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沉降观测桩的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和方案设计。
二、沉降观测桩材料和规格选择1. 沉降观测桩材料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沉降观测桩一般采用混凝土、塑料、钢管等材料制成。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混凝土观测桩即可满足观测需求。
2. 沉降观测桩规格沉降观测桩的直径、长度和埋深应根据实际观测需求和工程地质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沉降观测桩的直径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2m,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小于1m。
三、沉降观测桩施工工艺1. 桩位布设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在施工现场明确沉降观测桩的布设位置。
一般情况下,沉降观测桩均匀布置在工程区域内,保证全方位的观测覆盖。
2. 桩孔开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沉降观测桩的埋设深度,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桩孔开挖,保持桩孔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 桩身安装将预先制作好的沉降观测桩,按照设计要求垂直安装在桩孔中,通过土压或锤击的方式将桩身贯入地下,保证桩身的稳固和垂直度。
4. 桩顶标高标定安装好沉降观测桩后,根据设计要求,对桩顶标高进行精密测定,保证沉降观测的精确性。
5. 桩帽安装在沉降观测桩的顶部安装好桩帽,用于安装观测仪器和固定观测设备,保证观测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6. 完成验收沉降观测桩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保证沉降观测桩的质量和布设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程观测的需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地基勘测在进行沉降观测桩的布设前,需进行地基勘测,了解地基的土层结构和地质特征,为沉降观测桩的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沉降观测桩的质量和准确性。
3. 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
一、前言。
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监测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确保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实施严格的QC(Quality Control)措施,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施方案。
1. 观测设备选择。
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高精度的水准仪、测距仪和GPS定位设备,以确保观测数据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形、建筑物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观测点的选择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布设方式,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观测数据采集。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完成观测数据的采集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沉降情况和趋势。
5. 报告编制。
最后,我们需要编制沉降观测报告,将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以及相关结论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和决策。
三、总结。
通过严格的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可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上述实施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土建部分主要施工方案

土建部分主要施工方案一、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该工程采用DS3水准仪控制水平标高;采用电子全站仪和DJ2电子经纬仪控制轴线及垂直度。
依据总平面图、现场实地及建筑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车间以1轴、21轴、44轴及A轴、D轴交点为主要控制轴线,并将此主要控制轴线用经纬仪投测至邻近建筑外墙、围墙或挡土墙上,做为轴线控制点,经纬仪的转角误差应满足90°±2″及180°±4″的要求,测距误差不超过±2mm。
1、平面控制:(1)、放线完成后,整理出放线测量成果图,经监理工程师、DFD 代表验收复测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
(2)、轴线用经纬仪控制,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
2、主体结构垂直控制(1)、车间钢柱安装的垂直控制,采用DJ2电子经纬仪校验,钢柱全高垂直偏差不超过h/1000。
(2)、辅房层间竖向测量精度,要求不超过5mm,建筑物全高垂直偏差不超过10mm。
3、建筑物标高的传递施工措施:选用经校验的DS3水准仪一台,由规划部门指定基点引测到现场,用经校验的双面塔尺,辅以符合国家量值传递的30m钢卷尺进行标高传递。
二、基础工程(一)、基坑、基槽土方开挖1、开挖前做好场地平整工作,排除地表水,确保道路畅通、现场无积水。
2、基坑、槽放线设有龙门板,按设计基础断面尺寸加上放坡、模板安装的工作面,用白灰撒出开挖线。
3、由于本工程在老厂房旧址上,基础开挖过程难免与老基础相碰,为确保工程进度,用挖掘机开挖,老地面、老基础砼用破碎机破碎。
挖土应分层逐步开挖,当挖至离坑、槽底30厘米时,改用人工挖,根据坑、槽宽拉通线将坑槽边切整齐,同时抄平,把水平点引至坑、槽边。
如挖方后不能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时,则可留出10~20厘米不挖,待继续施工时,再将其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4、挖土过程中,如遇古井、坟墓、穴洞、软坑及其他不正常土壤时,必须彻底挖除,进行换土或加固处理,其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沉降观测、垂直度施工设计方案

寰宇国际5#、12#、13#楼沉降观测、垂直度测量专项案编制单位: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二O一六年四月七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平面控制施测法和精度要求三、标高控制施测法和精度要求四、沉降观测及边坡施工预警监测五、垂直度控制测量六、主体工程的沉降观测七、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寰宇国际5#、12#、13#楼沉降及垂直度测量施工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总概况工程名称:寰宇国际5#、12#、13#楼建设单位:吉广润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国正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寰宇国际商住小区,座落于龙泉驿柏合镇路以南,本次拟建项目为小区一期5#、12#、13#楼;其中5#楼建筑面积(地上):16564.59m2,建筑基底面积:1102.24m2, 架空层面积:130.05m2, 住宅套数:182套;12#楼建筑面积(地上):14932.44m2,建筑基底面积:450.20m2, 架空层面积:126.45m2, 住宅套数: 184套; 13#楼建筑面积(地上):15253.25m2,建筑基底面积:687.12m2, 架空层面积:126.45m2, 住宅套数: 184套。
1、建筑结构设计简况1.1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结构类型均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层数:32F/-2F,建筑高度:99.90m,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人防设计:地下室人防,建筑类别: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二、平面控制施测法和精度要求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为平坦,为准确确定建筑物位置,保证精度,同时避开施工对标桩的影响,又能保证进度。
拟采用建筑物外围矩形控制网的法进行施工测量。
定位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点坐标,对各控制点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复核,确保各点的准确性。
沉降观测垂直度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垂直度施工方案沉降观测和垂直度施工方案是在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两个概念。
沉降观测是指用于监测土地或建筑物沉降情况的一种方法,而垂直度施工方案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的方法和步骤。
沉降观测方案:1.确定观测点:在土地或建筑物上选择一系列观测点,通常在建筑物的四个角或土地的中心位置。
2.确定观测周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观测周期,一般为每个月或每季度。
3.选择观测仪器:根据观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可以是水平仪、全站仪或GNSS等。
4.进行基准点测量:在每个观测点上,确定一个基准点,并进行水平和高程测量,以便后续观测时进行比较和分析。
5.进行定期观测:按照确定的观测周期,在每个观测点上进行观测,记录下每个观测点的沉降情况。
6.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需要绘制出沉降曲线和沉降等值线图,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沉降情况。
7.报告编制:根据观测结果,编制出详细的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数据、处理结果和分析结论等,以便后续工程决策和调整。
垂直度施工方案:1.勘测和设计: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工作,确定建筑物的垂直控制点和标高要求。
2.搭设控制网:根据勘测和设计结果,在施工现场搭设垂直控制网,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3.施工准备:在进行垂直度施工前,要确保相关的材料、设备和人员准备就绪,包括水平仪、高程仪、建筑材料等。
4.起始测量:在施工开始前,进行起始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初始垂直度,以便后续的施工调整和测量比较。
5.施工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起始测量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正,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
6.定期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测量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7.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需要绘制出测量结果图表,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垂直度。
8.报告编制:根据测量结果,编制出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结果和分析结论等,以便后续工程决策和调整。
垂直度及沉降观测方案

二、水平沉降观测方案及垂直度观测方案(一)、水平沉降观测方案A、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1、水准点布设根据广州石室大教堂的周边环境特点,在其附近约10_50米距离处寻找坚固稳定的建筑物或其它区域,选择至少4个以上水准点组成水准网。
对每个水准点高程进行存档记录,并且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水准点的型式与埋设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型式与埋设要求,达到四等水准点要求,制作好石作水准石构件,在选择好位置进行埋设。
3、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由于石室附近没有绝对标高的永久水准点,故不考虑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高程。
4、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为了观测点设置在能表示沉降特征的地点,并且布置合理,方便于测量,我们将会同设计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确定选择合理的观测点布置方案。
所有观测点以1:500的比例尺绘出平面图,并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
5、观测点的型式与埋设由于教堂全部由石构件砌筑而成,为了进一步保护该国家一级文物,观测点的型式采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在外墙勒脚处,不考虑其它型式进行埋设。
B、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石室大教堂总体维修工程性质、进度的情况决定其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前后分为8次,(塔楼砼楼梯拆除前、塔楼砼拆除后、中堂砼拆除前、中堂屋面板、梁砼拆除后、中堂屋面板梁复建后、竣工后),具体时间随工程进度而定,现估计大约2个月进行观测一次,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对使用仪器的要求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有符合水准器的可放宽一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观测、垂直度施工方案
(最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寰宇国际5#、12#、13#楼
沉降观测、垂直度测量
专项方案
编制单位:四川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二O一六年四月七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平面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三、标高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四、沉降观测及边坡施工预警监测
五、垂直度控制测量
六、主体工程的沉降观测
七、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
寰宇国际5#、12#、13#楼沉降及垂直度测量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概况
工程名称:寰宇国际5#、12#、13#楼
建设单位:成都吉广润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国正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四川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寰宇国际商住小区,座落于成都龙泉驿柏合镇龙华路以南,本次拟建项目为小区一期5#、12#、13#楼;其中5#楼建筑面积(地上):,建筑基底面积:, 架空层面积:, 住宅套数:182套;12#楼建筑面积(地上):,建筑基底面积:, 架空层面积:, 住宅套数: 184套; 13#楼建筑面积(地上):,建筑基底面积:, 架空层面积:, 住宅套数: 184套。
1、建筑结构设计简况
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结构类型均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层数:32F/-2F,建筑高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人防设计:地下室人防,建筑类别: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二、平面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为平坦,为准确确定建筑物位置,保证精度,同时避开施工对标桩的影响,又能保证进度。
拟采用建筑物外围矩形控制网的方法进
行施工测量。
定位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点坐标,对各控制点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复核,确保各点的准确性。
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房角点坐标和《轴网定位图》上各细部轴线之间的尺寸计算各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根据红线点及建筑物外围矩形控制网上各控制点的坐标换算出各控制点与相近红线点的放样数据,做好数据标注。
经过内业反复计算、复核、确认以上数据无误后按照导线的路线,采用极坐标的方法进行放样,将仪器置于各水准点,测量定出所有控制点后,再将仪器置于有关联的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在达到定位要求后,埋设固定标桩,用标桩将位置确定,建立建筑物外围控制网。
经复核后再根据定位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各主要轴线及细部轴线,作为施工放样依据。
在测量的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物设计与施工规程》(JGJ-91),其精度要求如:角度观测精度为±10〞,距离测量精度为1/10000。
三、标高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在整个工作中所占工作量很大,同时也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部分。
正确而周密地加以组织和较合理的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在很大程度上使立面布置、管线敷设和建筑物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工地上的高程控制点,要联测到国家水准标志或城市水准点上,高程建筑物的外部水准点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点标高系统必须统一,才能确保管线在敷设时与城市管线能联通。
高程控制必须以精确的起算数据来保证施工的要求。
标高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等级水准点引测。
为了计算简便又不容易出错,应根据水准基点将该
工程的设计±点标高准确引测于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做好标志。
各层标高均根据±水准点用经过校正的钢尺沿着基坑的外壁测出各地下层设计标高,作为控制该层标高的依据。
由±标高点引至各层的临时水准点不少于两个,引测各层标高后,应复核至另一水准标高点。
其差不能超过±3mm。
这样在各层抄平时可相互校核,避免错误。
精度要求:标高测量精度为±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0mm。
四、沉降观测及边坡施工预警监测
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对基坑四周必须进行变形监测。
在办理完移交后,我司将根据前期业主和监理公司确认的基坑监测方案进行实施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向业主及监理通报。
五、垂直度控制测量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拟在该工程中,使用激光铅直投测法控制该工程在施工中的垂直度,基方法如下:
1、激光铅直投测的图形设计
进行激光铅直投测图形设计之前,考虑结构图中结构层梁及建筑图中装修时内隔墙的影响,合理布置激光控制点。
具体方法如下:
首层结构面施工完后,按先前确定的水准点,分别在建筑物的相关轴线向建筑物内偏移一定距离的交点位置定出4个激光控制点,该4个激光控制点就作为施工二层以上各楼层垂直度控制的基点。
这样布置激光控制基点的优点在于,既能控制整个建筑物在施工中的垂直度,又能有效的保证控制面积,同时该4个激光控制点之间的边线所板成的几何图形分别组成四个矩形闭合环,起到复核和检查的作用。
2、激光基准点的测设及精度要求
当施工地下二层砼底板时,将100×100×5mm铁板预埋在预先确定好位置的砼底板上,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由外部测量控制点按照激光控制点设计的点位准确投于铁板上,经过检查校核后,将正确点位刻于铁板上,作为向上揣测的基准点。
激光基准点的测设精度,距离经过改正后,精度应达到1/10000,各点角度误差控制在±10〞以内。
垂直度偏差精度:层高为5mm,全高为H/1000且不大于30mm。
六、主体工程的沉降观测
A、随着地上主体工程施工进展,基础承载的荷载逐渐增加,为掌握基础承载后的沉降情况,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建筑物是否沉降和是否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使用的安全评定,对高层建筑尤为重要,建筑物若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筑物整体倾斜,甚至有倒塌的危险,因此,沉降观测是评价建筑物能否正常使用重要一环。
B、在地上主体的首层施工完且模板拆除后,依据设计图纸或施工单位绘制点位置图经过设计单位同意后埋设,埋设位置应在便于观测和不容易被破坏的部位,通常布设在离地面+0.5m处。
C、供测变形监测的测量基准点(坐标和高程)为在基坑开挖前布设的控制网中的混凝土测量墩(整体工程竣工后仍需进行沉降观测,为永久测量墩,不能被破坏),监测点标高观测方法采用四等闭合水准测量,观测精度要求按照国家规范GB50026-93要求,填灵数据表格采用省统表,作为竣工的交工资料;
D、若沉降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现象(较大的沉降或突起),要分析出原因及时上报并跟踪观测量。
E、建筑主体沉降观测在施工期间每施工1-2层观测一次,在竣工后,每3或6个月观测一次,直到均匀沉降或不沉降为止。
七、测量人员及仪器配置
1、测量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部测量组配置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2人,放线工4人。
2、仪器和工具的配置
四川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