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 (2)
六年级语文鸟的天堂2

巴金: 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 成都,本名李尧堂。 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 1927年自上海乘船赴法国留学,途 中写《海行杂记》。1928年8月完 成第一部小说《灭亡》,署名巴金。 巴金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其代 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
动动脑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 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 榕树 。我感到一点留恋 。 昨天是我 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 鸟的天堂啊!
1、为什么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
引号? 2 、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作者
为什么“感到有一点留恋? ”
悟一悟。感悟文章表达方式
动动手
巴金散文-名家精品阅读之旅 (学生版)
最初的回忆 繁星 访问广岛 赵丹同志 海上的日出 海上生明月 鸟的天堂
桂林的微雨 黑土 静寂的园子 悼鲁迅先生 废园外 灯 月 星 伤害 十年一梦
怀念萧珊 雨 日 月 星 愿化泥土 我的哥哥李尧 林 我的老家
做大哥的人 我的幼年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六年级
绿荫
思考:
巴金几次去鸟的天堂? 每次去留给他印象最 深的是什么?
品读感悟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 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清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 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 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 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 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 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 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 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的天堂 (2)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只船小学杨凤琴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2.能分辨课文中写的具体事物与联想,认识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感受大榕树蔚为壮观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师(放榕树上百鸟叫,群鸟飞的视频):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
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⒉想一想: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⒊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课件出示:纠正逼近不可计数缝隙做巢静寂应接不暇兴奋⒋汇报交流:生回答师边板书:大榕树鸟儿三、独立阅读,自主探究。
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⒉课件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生:齐读。
⒊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⒋这还是个什么句?(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叹)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这样的赞叹?(作者看到了榕树、鸟儿,才发出这样的赞叹)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对课文中那一部分最感兴趣,这一部分是你研究的重点。
读的时候,用笔画出关键的词句,边读边想,为什么说这儿就是鸟的天堂?四、小组合作探究1、师:把个人学习所得和大家一起交流。
注意围绕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小组里相互补充。
2.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交流。
《鸟的天堂》课文_2

《鸟的天堂》课文导读:3鸟的天堂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
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小鸟天堂》(2篇)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小鸟天堂》【教学目标】1、多通道欣赏画作,充分感受画作蕴含的大自然和谐之美。
(重点)2、乐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感受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师幼合作,用水墨画的方法共同表现《小鸟的天堂》。
(难点)【教学准备】1、小步舞曲。
2、教学挂图:《小鸟天堂》。
下载小鸟声音,下载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引起兴趣老师带来的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听听音乐里有谁?(播放音乐)二、出示图片,分层次欣赏作品找找看,小鸟藏在哪里?(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1.感受小鸟的色彩幼儿自由讲述在哪里找到了小鸟。
师:你怎么会一下子就找到小鸟呢?小鸟的身体上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师:画上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黑、灰)(感受色彩的对比,小鸟的颜色鲜艳、突出)2.感受小鸟的动态幼儿大胆想象小鸟的活动师将小鸟局部放大,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猜测,大胆描述3.模仿小鸟的动作4.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的表现方法。
师:“小鸟们在哪里唱歌呢?”“哪些是画家画的树呢”引导观察发现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表现树。
师:“这棵树长得什么样呢?”引导幼儿感受画家表现树的丰富姿态,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长或短。
三、播放视频,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
1.欣赏视频“小鸟的天堂”,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美丽的树林是鸟儿的天堂。
2.幼儿尝试给画作起名字。
3.教师初步介绍水墨画。
四、幼儿用水墨尝试表现“树林里的小鸟”1.教师用儿歌的形式示范介绍小鸟的画法2.出示背景师:“这片小树林也想听小鸟快乐的歌声,(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请小鸟在这里安家吧!”3.幼儿小组合作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的使用,不混用色彩,可以和同伴交换毛笔。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小班美术欣赏教案《小鸟天堂》(2)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与欣赏《小鸟天堂》这幅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达能力。
2.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鸟的天堂逐字稿第二课时

鸟的天堂逐字稿第二课时鸟类是地球上最美丽、多样化的生物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外貌和优雅的飞行姿态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而在鸟类的世界中,有一个地方被誉为鸟的天堂,那就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诺湖。
莫诺湖是美国最大的高山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
它位于海拔2,800米的山谷中,被壮丽的山脉环绕。
这里的气候温和,湖水清澈见底,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
在莫诺湖周围的湿地和森林中,栖息着大量的鸟类物种。
它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每年都会迁徙到这里繁殖或过冬。
莫诺湖成为了它们的家园,也是它们繁衍后代的乐园。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莫诺湖最著名的鸟类居民之一——美洲鹤。
美洲鹤是一种高大而优雅的鸟类,身高可达1.5米。
它们拥有雪白的羽毛和红色的头部,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只美洲鹤会来到莫诺湖繁殖。
它们在湖边的草地上筑巢,孵化出可爱的雏鸟。
这些雏鸟会在湖边的浅水中学会捕食,并逐渐长大成熟。
除了美洲鹤,莫诺湖还是其他鸟类的乐园。
在湖边的树林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类在树枝上跳跃、歌唱。
红头鸊鷉、白鹭、翠鸟等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它们在湖水中觅食,或者在树上筑巢,为湖边增添了一抹生机。
莫诺湖的鸟类世界还有一个特殊的景象,那就是成千上万只候鸟的迁徙。
每年秋天,大量的候鸟会从北方的寒冷地区飞往莫诺湖过冬。
它们飞行的队形壮观,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这些候鸟包括大雁、白鹭、鸿雁等,它们在湖边的湿地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这个时候的莫诺湖成为了一个热闹的鸟类集会地,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欢乐。
除了观赏鸟类,莫诺湖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活动。
你可以在湖边散步,欣赏湖水的美丽;你可以划船或者钓鱼,体验湖水的清凉和宁静;你还可以在湖边露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总之,莫诺湖是一个鸟类的天堂。
这里的美洲鹤、红头鸊鷉、候鸟等各种鸟类,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欢乐。
而莫诺湖的美景和丰富的活动也让人们流连忘返。
如果你是一个鸟类爱好者,或者只是想要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那么莫诺湖绝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

3 鸟的天堂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杨颖【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落实本课生字教学,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初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1.板书课题,点名读题。
出示课题:鸟的天堂2.交流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得上是天堂。
(美丽的、安静的、安全的、舒适的、自由自在的……)3.谁能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好课题?(点名读课题、齐读课题)4.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媒体出示:巴金,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家》、《春》、《秋》等。
曾任全国政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过渡:1933年,作者巴金去广东访友,途经广东新会的天马村后对那儿的景色叹为观止,写下了这篇文章。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一起走进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经过分别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媒体出示: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经过分别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学习多音字媒体出示:不可计数泊涨潮兴奋不禁树干应接不暇(点名读、齐读)3.认读词语媒体出示: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4.点名分节读课文,读后交流文中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分别看到什么?5.根据学生交流媒体出示:第一次榕树第二次鸟6.谁能根据媒体的提示,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夕阳西下,作者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一株美丽的南国的大榕树。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包括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如喜鹊、布谷鸟、红嘴蓝鹊等,包括它们的习性、食性、栖息地等方面的知识。
2. 分析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例如传播种子、控制害虫等。
3. 教授学生使用望远镜、相机等工具观察和记录鸟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生对于不同种类鸟类的辨识和观察方法。
2. 学生对于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鸟类的视瓶和音频,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如“鸟类为什么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讲解知识:老师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并解释它们的习性、食性、栖息地等相关知识。
4.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鸟类,教授使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鸟类的方法。
5. 总结和展示:回到教室,让学生展示他们观察到的鸟类照片和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2. 图片、视瓶、实地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使用。
3. 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积极讨论学习。
六、教学手段1. 高清视瓶和音频播放设备。
2. 望远镜、相机等观察和记录鸟类的工具。
3. 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4. 校园或附近的公园作为实地观察的场所。
七、教学反思1. 对于不同年级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 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者全球信息站查找更多鸟类相关的资料,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3. 及时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八、教学实施通过导入环节,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使用高清视瓶和音频来呈现各种鸟类的特征和鸣叫声。
《鸟的天堂》课件(第二课时)(共22张PPT)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读一读
缆绳 颤动 静寂
一簇 纠正 停泊 木桩 目不暇接
缝பைடு நூலகம் 铁塔 昨天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写一写
bō
( )动
jiǎng
木( )
jiū
zhuāng
( )正 木( )
gài
tǎ
chǔ
大( ) 铁( ) 清( )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仔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和他的朋 友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见到 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所见所闻 不一样?
鸟儿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这里的鸟为什么这么多?这么快乐 ?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 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的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打了引号,而第二 个没打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拓展 延伸
鸟的天堂
说一说: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 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 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 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 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从划线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仔细阅读课文11—14自然段,思考问题。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两个”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说明鸟的数量多,叫声欢。解除了“ 我”前面的怀疑,照应了“朋友”说的 这里是“鸟的天堂”。
学习 课文
鸟的天堂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 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3)想办法记一记方格内的生字,难写的字在方格下面用手多写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字词(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想看看你们学的怎么样。
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灿烂、白茫茫、船桨、规律、一簇簇、不计其数、榕树、缝隙、照耀、应接不暇、颤动、静寂、抛在后面(2)指导生字书写“耀、律”
3、检查读文(同学们的字词认读非常好,相信同学们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我们叫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
三、理清层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读文(大家把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说明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充分,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
2、学生汇报(两次。
第一次看到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
3、划分段落找出第一次去和第二次去的段落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重点段各为一大段,其余的前面为一大段,后面的为一段,那么课文可以分为4大段,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这几大段写了什么?
4、小结方法理清结构可以先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再看其他内容可以怎样归并,这样可以很轻松地理清作者的思路,这种方法叫“提取重点段”。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同学们能不能看着大屏幕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
四、理解感悟榕树的奇特美
(我们知道作者和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美丽的榕树以
及纷飞的群鸟。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那一株不平凡的大榕树吧!)
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
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1)大: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本来的,实际的。
真清楚,明白。
确确实实。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亩地。
)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
(2)茂盛,生命力旺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
重点体会“堆”。
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B、“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
)
4、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有些失望。
但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作者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6、小结写作方法。
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
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
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样的描写静态描写。
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