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引导学习1、昨天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在离开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轻读这段感受,试着围绕感受提几个问题,让大家一块讨论讨论。

3、学生自由提问。

(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学的关键,此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题来自学生,适合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小结:⑴ 作者为什么感到“留恋”?⑵ 为什么说是作者的眼睛“骗”了他?⑶ 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却不加?⑷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三、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划边注释,也可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品读感悟1、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下列句子,体会榕树的大、美,鸟的多、欢:⑴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⑶ 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教师指导:第9自然段要通过朗读体现出作者的疑惑和遗憾。
学生根据指导,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第10—13自然段,体会动态描写
1.鸟儿拨:这些都是动态描写。
教师板书(动)
教师点拨:其中第13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在“天堂”里的快乐和自由。
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2.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二、自主探究(4分钟)
1. 默读5—9自然段,说说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2. 默读第10—13自然段,思考:鸟儿在“鸟的天堂”是怎样生活的?
2.教师提出要求:朗读作者第二天早晨再一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描写,说说自己的感受。
3.朗读指导,体会动态描写。
教师指导:第12—13自然段从静到动,朗读时要由慢到快。“静寂”要读得轻一些,“忽然”的声音要略高,突出看见鸟儿时的惊喜。读第三句和第四句时,还可以配上拍手和一只一只点数的手势,语调要有高低起伏的变化。
借助阅读链接,加深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自然与生命的真挚情感。
教师板书(热爱 赞美)
课堂小结
1.主题概括。
2.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大榕树为什么成为鸟的天堂,了解了鸟儿在大榕树的生活,还感受到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五、当堂检测(8分钟)
完成23课练习
1.教师提问引导:默读5—9自然段,说说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1那株大榕树特别大。教师板书(大)
师追问:还从哪里看出榕树特别大?
教师小结过渡:真是一株大树呀,除了大它还有别的特点吗?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自用详细)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自用详细)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并能简单描述鸟类生活的场景。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2.学会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鸟类生活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理解文章中复杂的描述和描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课件、音频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内要求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
•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文中的内容,熟悉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教师讲解难点词汇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思。

3. 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和小组讨论对鸟类的生活习性。

•学生撰写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鸟类的短文,展示对鸟类的了解。

4.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对鸟类的了解和关注。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文中相关的习题,以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继续探究关于鸟类的知识,准备进行小报告或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鸟类的天堂,培养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能较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朗读磁带等。

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质疑激趣、变序导入。

1、复习: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经过的时间和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质疑: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了怎样的赞叹?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感叹句来说一说。

3、出示文字投影(课文最后一句)、读、质疑,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昨天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鸟的天堂4、存疑:这些问题通过学文去解决。

三、认识榕树特点,感受静态美。

1、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什么?(出示榕树近景图)2、问:课文的哪些段落描写了大榕树?(5—9)3、轻读、思考:(独立思考、小组讨论)1)、课文写出了榕树的哪两个特点?2)、你喜欢哪一个描写榕树的句段?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全班交流:1)、认识榕树的特点:大、茂盛2)、交流体会:(1)、指名说。

(2)、议:句子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是什么描写?及理解部分重点词句的意思,如“不可计数”、“那翠绿的颜色……新的生命在颤动”等。

(重点引导理解7、8自然段中描写榕树的语句)5、通过品读,相信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文中用了哪句话来赞美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喜爱、赞美)6、用赞美之情朗读具体描写榕树的7、8自然段。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7、小结:这部分内容抓住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的静态美。

《鸟的天堂》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鸟的天堂》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23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教师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那茂盛的大榕树和群鸟活动的热闹场景让作者深感震撼。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去近距离感受“鸟的天堂”的魅力,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将“鸟的天堂”的魅力展现出来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获取重要信息。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我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心情。

时间:傍晚地点:河中心环境: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当时的心情:愉快思考: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的?明确:一是从文中的动作描写可以体会到。

如“跳、解、拿起、拨”这些动词将朋友解船、撑船的过程一气呵成地描绘出来,轻快的动作间接地反映了“我们”愉快的心情。

二是从文中描写“我们”的感受的句子可以体会到。

如“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划桨声美妙动听,烘托出“我们”愉快的心情。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体会作者一行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经历。

过渡:同学们,作者一行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鸟的天堂”,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同桌交流作者一行看到的景象,想象画面内容。

明确:作者一行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并没有看见鸟儿,只看见一棵茂盛的大榕树。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榕树的语句,了解榕树的特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圈画出描写榕树的词句。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三两段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区分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12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和留恋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前往广东省新会市,追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感受那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提供帮助(时间依生实际确定)1、出示问题:作者先后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色却截然不同。

第一次去看到了什么?第二次又看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说说课文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联想?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谈谈你的想法。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三、组织交流这是一株怎样的大榕树?你是怎么知道的?1、介绍大榕树:⑴大:许多棵叶:多、密、绿(堆、簇、缝隙)枝干:枝上生根、数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叶联系生长特点)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颤动(看录象)⑵有感情朗读相关的语句:你喜欢作者描写榕树的那些句子,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分类和特征。

2. 掌握鸟类的繁殖方式和迁徙规律。

3. 了解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分类和特征。

2. 鸟类的繁殖方式和迁徙规律。

3. 鸟类的保护。

三.教学重点:1. 鸟类的分类和特征。

2. 鸟类的繁殖方式和迁徙规律。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不同种类的鸟类。

2.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有哪些不同的特征?3. 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鸟类的分类和特征1. 讲解不同种类鸟类的分类,如海鸟、雀鸟、鹦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鸟类的特征,如:羽毛、喙、趾等。

3. 利用示范,让学生观察鸟类的特征。

第三步:学习鸟类的繁殖方式和迁徙规律1. 讲解鸟类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鸟类会迁徙?3. 讲解鸟类迁徙的原因和规律,如气候变化、食物供应等。

第四步:学习鸟类的保护1. 讲解保护鸟类的重要性,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如何保护鸟类?3. 讲解保护鸟类的方法,如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捕鸟类等。

第五步:小结与巩固1. 给学生时间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鸟类的了解和保护措施。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活跃程度,来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野生动物保护区,近距离观察鸟类的生态习性。

2. 组织学生参与鸟类保护活动,如摆放鸟类饲料、建造鸟类巢穴等。

七.板书设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鸟类的分类和特征- 鸟类的繁殖方式和迁徙规律- 鸟类的保护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鸟类的分类和特征、繁殖方式和迁徙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并能提出一些保护鸟类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的环节需要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思考和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2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动静结合与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了解动静结合与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怀着愉快的心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榕树,(板书榕树)第二次看到了鸟。

(板书:鸟)二、讲授新课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5——9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呢?教师过渡: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相信每人都有了一定的收获,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们各抒己见。

1、榕树“巨大"(教师板书:巨大)。

找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课件出示)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们容易抓住“不可计数"这个词体会到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除此之外,教师引导孩子们重点理解两个“真”,让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只得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2、榕树“充满活力"(教师板书:充满活力)①“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枝叶多。

特别是“堆"更能说明叶多而密。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教师给学生播放榕树叶子的课件,使学生体会到颜色鲜亮,榕树充满了勃勃生机。

描写了榕树的静态美。

教师小结:榕树美,美在它的巨大,美在它的充满生机,美在它枝繁叶茂!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不仅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在赞美神奇的大自然。

3、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作者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这一次他又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默读10——13自然段,寻找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皂市镇李场小学郭翠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和榕树上鸟的欢快、活泼。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感悟榕树的奇特美
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

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1)大:
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体会。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亩地。


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
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生命力旺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

重点体会“堆”。

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B、“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
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
2、看图片
3、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三、感受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过渡:这棵美丽、神奇的大榕树让我们惊叹不已,假若那上面有小鸟,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的12、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景象?
2、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多。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花的,黑的”看出颜色多,“有的…有的”可以看出的鸟的姿态很多。

想象一下,还有的鸟在干什么?
③看视频,做动作读,表现那种热闹的场景。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解释和体会什么是应接不暇?
④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兴奋的叫说明画眉鸟很快乐。

⑤出示画眉鸟视频,指导读
四、感悟写作方法(动静结合)
看微课视频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而千姿百态的鸟儿给大榕树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大榕树确实成了鸟的天堂,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同学们,我们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让我们这个世界变成天堂。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枝干多
榕树大茂盛
:树叶多而密
到处到处
鸟多快乐
有的有的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