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的高校中国花鸟画教学探新_郭瑞丽(1)
析新工笔花鸟画的“新”

【中国美术研究】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多样化。
经济一体化也导致多元文化盛行,所以要想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符合当下社会潮流的作品,就必须进行创新。
当代工笔花鸟画界就出现了一批新型工笔花鸟作品,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特征,也使工笔花鸟画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喜欢。
文章举例分析几位新工笔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作品,探究新工笔花鸟画到底新在哪里,新工笔花鸟画的出现又会对我们日后进行创作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以及新工笔花鸟画对这个中国美术产生了何种意义,从而促进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抓住时代潮流,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理念的有意义的作品。
一、新工笔花鸟画顾名思义,新工笔花鸟画的“新”一定是十分突出的体现,这也是它区别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地方。
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指的是运用中国的毛笔、国画颜料,在特定的绢或者熟宣纸上画精巧细致的花鸟画的一种特殊技法与画种。
而现在出现的新工笔花鸟画,是一种有着新概念、新感觉、新构思的工笔花鸟画,不同于以前的传统工笔花鸟,其在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顾平先生曾经说过,新工笔是当代中国画的新现象。
新工笔的特点主要是倾向于工笔的表现手法,“新”中包含着变化,虽然也是由传统演绎而来,但也都是地道的新绘画。
另外,它是当代工笔绘画的代名词,传统的技法加上当代的观念,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了距离。
二、新工笔花鸟画的成因艺术家的产生,一定是从传统到创新,就好比我们学习国画,过程一定是临摹—写生—创作。
这是一系列要完成的阶段,缺少哪一个也不行。
因此,无论是哪个画种,都必须要进行创新。
其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外来文化不断进入,经济一体化,都会使我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模式产生变化,周围的环境也会带给人思想和表达方式上的变化,所以在不同环境下,工笔花鸟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出现新工笔花鸟画。
(一)时代的要求在古代,人们往往都是贴近大自然的,从很多古代画家的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以前的工笔花鸟画都是在描绘大自然。
探究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探究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胡伟(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河北玉田063000)摘要:我国绘画的发展史十分悠久,绘画分为很多种流派,工笔花鸟画是其中一个流派之一。
虽然工笔花鸟画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西方文化流传到我国,为我国很多事物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工笔花鸟画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工笔花鸟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人们可以将其当做一种艺术形式来对待,每个时代的工笔花鸟画的风格与特点都是不相同的,工笔花鸟画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
本文探究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工笔花鸟画;传统文化;发展南唐的徐熙、北宋的赵昌、难宋的李迪、元代的王渊等都是我国古代在工笔花鸟画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画家。
近代,陈之佛、金鸿钧、龚文桢、张桂枝、江宏伟等人继承了我国工笔花鸟画,他们不仅继承了古人高超的绘画技术,还延续了古人工笔画的特点,并加入了近代的特色,将我国工笔花鸟画发扬光大。
清代末年,流传了几千年的工笔花鸟画有了衰落的迹象,但好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工笔花鸟画画家,对工笔花鸟画及时做出了更新与改进,扭转了工笔花鸟画的衰落之势。
1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1.1工笔花鸟画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绘制工笔花鸟画了,那时候人们将工笔花鸟画绘制在陶器上。
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器,人们在青铜器上绘制大量的工笔花鸟画。
当时的人们对祭祀非常看重,对神灵深信不疑,因此新石器时期与商周时期的工笔花鸟画大多都是乞求平安或象征平安的内容。
1.2工笔花鸟画的巅峰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唐代是一个辉煌朝代,唐代有着开明的思想,先进的文化,高度发达的经济,工笔花鸟画在这一背景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唐代的画家较为开放,并且具有一定的新新意,作花花画画不仅在唐的画家的笔下获得了创新,还取得了独立的发展,宋代虽然没能实现大一统,但是宋代有着灿烂的文化,并且宋代的达官贵人喜爱绘画,尤其是喜欢创作花鸟画。
花鸟画(二)(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学会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2. 花鸟画的风格特点3. 花鸟画的技法表现4. 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掌握花鸟画的技法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5分钟)(1)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背景。
(2)花鸟画的风格特点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花鸟画的风格特点,如:写实、写意、工笔、没骨等。
(3)花鸟画的技法表现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染色、构图等,并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法运用。
3. 实践环节(20分钟)(1)观察生活中的花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花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国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
(2)作品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技法、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花鸟画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从“写”到“创”—现代语境下中国花鸟画教学写生与创作实践研究

限制,使学生可以直接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 在写生的过程中广聚素材,打开思路,边写 出版社,2012.
认知注入画面,赋予客观的“象”以主观的 “意”,从而凸显出创作者的个性。
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拥有丰富的生 活经历和深切的内心体验、强烈的表现欲 望,经过反复而长期的创作实践,才能深
边创,捕捉有情趣、有生意的画面,也要在 创作的过程中积极运用素材,结合生活与自 然,摒弃做作浮夸的手法和语言,做到由心 而发,触景生情。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 物色》中所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 中国画的创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 现和个体情感的梳理与表达。在教学中我们
活的歌颂与热爱。”同时,他也强调了笔 就需要创作者突破束缚,在传统的基础上创 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去芜存菁,尝试和开
墨和形式上的“不能不要求‘变’”。笔 造出新的意境和新的表现形式。时代的要求 拓,变通和鼓励,才有可能共同创造出紧扣
独有的程式化表达和笔墨造型语言。从五 形象和生意传移到画稿上。这种传移包含 和地域性对植物的影响,植物在不同季节
代的《写生珍禽图》到宋代的《芙蓉锦鸡 了物性与人情、客观与主观、捕捉与撷 呈现出的颜色、姿态等都有所不同,初
图》,对自然美的描绘贯穿其中,“移生 取,是创作主体内心捕捉物象外在的瞬间 生、成熟以及枯萎时也不一样。学生要在
动质,变态不穷”。花鸟画家们以写实和 反应,同时也是长期经验积累下的深思熟 认识和感悟、捕捉和表现中实现从塑造形
写真为重要准则,在逼真描绘的同时,寓 虑。花鸟画的写生,既是手段,也是创作 质到表达传意的飞跃,同时也要关注整体
意抒情,兴起人意,一方面以写生的实践 前期必不可少的环节与途径;既可以独立 结构和氛围的营造,对复杂的客观物象通
大学美院花鸟作品欣赏教案

课程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风格和艺术特点。
2. 欣赏和分析几位著名花鸟画家的作品,学习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花鸟画艺术的兴趣,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一、花鸟画概述1. 介绍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阐述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如寓意、象征、表现手法等。
二、著名花鸟画家作品欣赏1. 朱祖国花鸟作品欣赏- 作品风格:大气生动、自然;灵秀清新。
- 作品特点:深厚的传统功力,鲜明的时代特征,浑然天成的笔墨华滋。
- 欣赏重点:朱祖国花鸟画中的线条、墨色运用,以及作品的意境营造。
2. 陆抑非花鸟作品欣赏- 作品风格:雄盖秀,笔墨生辣,色调浓丽,艳而不俗,工而不滞。
- 作品特点:兼工带写和没骨法,花卉、蔬果、草虫、翎毛、走兽栩栩如生。
- 欣赏重点:陆抑非花鸟画中的线条、墨色变化,以及作品的构图和意境。
3. 郭石夫花鸟作品欣赏- 作品风格: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洒脱而内具坚贞之质。
- 作品特点:大写意花鸟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技艺精湛。
- 欣赏重点:郭石夫花鸟画中的线条、墨色运用,以及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魏道武花鸟作品欣赏- 作品风格:灵动秀美,笔力粗细变化,空间层次起落有致。
- 作品特点:写意花鸟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时代特征。
- 欣赏重点:魏道武花鸟画中的线条、墨色变化,以及作品的构图和意境。
三、总结与讨论1. 总结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及著名花鸟画家的风格。
2. 讨论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作品欣赏:按照教学内容,逐一欣赏著名花鸟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花鸟画(一)》名师教案

《花鸟画(一)》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二、教学方案知识与技能:国花鸟画的相关知识以及画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学习菊花的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画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在体验、临摹、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四、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这美好的情境。
(播放视频)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生答:(鸟语花香、燕语莺声、莺歌燕舞等)鸟语花香——多么令人陶醉的情境呀,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手中的毛笔把它画出来?生集体答: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国画的表现手法来画一画花鸟画。
板书课题----13、花鸟画(一)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一)了解1、了解花鸟画那什么是花鸟画呢?花鸟画是中国传统三大画科之一。
花鸟画的范围较广,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包括花卉、蔬果、草虫和禽兽等。
历代花鸟画杰作无数,唐代薛稷的鹤、清代郑板桥的竹子、现代齐白石的花鸟鱼虫等。
2、认识花鸟画出示一题:找一找看哪些作品不属于花鸟画。
试析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花鸟画的教学

2016年1月上旬刊试析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花鸟画的教学王雁(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摘要】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知识结构都发生变化,生活观念、思想、审美观念也随之而变。
当下这种文化语境的影响,对花鸟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尊重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之下,如何顺应时代创新花鸟画教学以适应文化的发展和需求,本篇论文主要从题材、造型、构图以及色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使中国花鸟画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文化语境花鸟画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1-02随着改革开发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格局。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花鸟画教学在语言方面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
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引导学生创作花鸟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题材创新花鸟画属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所独有的一个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人们审美观念变化的影响,以往创作中的比兴、寓意手法逐渐衰退,传统花鸟题材所代表的寓意也发生巨大变化。
例如在传统意义中,代表“富贵”的牡丹,在当代画家则更注重线条、色彩及韵味,更多的关注画面呈现出的美感。
创作观念的变化,对中国花鸟画教学题材进行突破,让学生从传统教材中得到释放,凡是能够表达出自然情境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绘画的主体。
花鸟画教学中,题材的创新除了使作品保留传统创作的特色外,更贴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
二、造型创新中国花鸟画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和绘画语言受到西方绘画观念和手法的影响,加之画家自身审美要求的变化,中国花鸟画教学创新成为一种必然。
花鸟画造型上,除了承袭传统之外,在创作中也更注重花鸟造型所表现的意境。
换而言之,花鸟画创作中除了追求客观事物再现,也更注重其对思想感悟的表现,强调的是在客观造型中融入画家的主观意识,也就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与画家在作品中展现的语言特色[2]。
大好春光——中国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和当代风采

20世纪90年代初,我带着一个课题去了欧洲。
这个课题是研究西方绘画是怎么表现草木鸟兽这些自然景物的,在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上与中国的花鸟画有何异同,同时还去了美洲和非洲。
做对比性研究是为了更深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历时半年多。
西方绘画从表现内容来分,有人物、风景、静物,中国画则是人物、山水、花鸟。
西方与中国花鸟画相对应的是静物画,静物画所描绘的多是案头的景物,是插在瓶中的花、各种器皿、蔬果,静物也画禽鸟,但不像中国花鸟画那样画鸟要画飞鸣食宿,画花要画风晴雨露、活色生香。
西方还有一种植物画、动物画,这一部分是属于科学画的范畴,在普及科学之外也很有艺术观赏价值。
当我走过了众多的西方博物郭怡孮,1940年生,山东潍坊人。
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
郭怡孮照片一组郭怡孮创作草图□ 郭怡孮大好春光—中国花鸟画的优良传统和当代风采·室馆天地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C ALLIGRAPHY.总第 期2023 06164馆、画廊,看过了大量的原作和出版物之后,我却对中国的花鸟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花鸟画不但在表现题材的广博上占有优势,而且在精神性内涵的表现方面独具特色。
从此之后,我对我自认为十分熟悉的中国花鸟画刮目相看。
考察回国后我连续写了一些文章,并提出了“大花鸟”的概念。
我称中国花鸟画为“大花鸟”,是与西方同类内容的绘画相比较而言的。
它的“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花鸟画描写的是生命精神,不是浅层次的肖似,是一种活跃生命的传达,这与标本画、植物画、静物画是有本质不同的。
二、中国花鸟画把表达作者的精神、情感定为第一要素。
三、中国花鸟画追求较深的文化内涵,在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诸多方面着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给新时期中国花鸟画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历
史形成的特定艺术环境中,花鸟画的创作教学要想有所突破,
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为了实
现当代语境下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的创新,笔者从花鸟画的
题材、造型、构图、色彩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语境;高校;花鸟画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社会文化格局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当今各种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也逐渐具有了新时代的特色,并呈现出了相应的语言特色。
这就给中国花鸟画的创作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不同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才能引导学生创作出符合当前语境审美观念的花鸟作品。
在下文中,笔者从五个方面对花鸟画的教学创新展开讨论。
1 中国花鸟画教学的题材创新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有的产物,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不同时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很多传统的花鸟题材所代表的寓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花鸟画创作中常用的比兴和寓意手法逐渐衰退。
以牡丹题材为例,传统意义上就寓意“花开富贵”,但是在当今时代的画家在这一层寓意之外,画家往往更加画面的线条、色彩和韵味。
当今著名的花鸟画家江宏伟在创作代表作《牡丹册》时就曾说过:“我没有将牡丹花看成一种虚幻的存在,在花开绽放的一瞬间,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画面具有无限神韵。
”这就表明,传统花鸟画题材中的比兴意识逐渐减退,开始更加关注画面所表现出的美感。
这种创作观念上的变化使中国花鸟画的教学题材取得重大突破,学生的绘画从牡丹、芍药、寒鸦等传统选材中得到彻底解放,自然界中所有的花花草草、花鸟鱼虫等,只要能够表达出相应的情境,都可以成为绘画的主体。
例如,过去花鸟画中很少用到的假山、热带动植物等都开始在当代的花鸟画中出现。
花鸟画教学在题材上的这种创新,除了可以保留传统的题材之外,还使花鸟画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2 中国花鸟画教学的造型创新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西方绘画的创作观念和绘画手法对中国传统绘画观和绘画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再加上中国画家对绘画审美的新要求,花鸟画教学的创新和突破已成必然。
从造型上来说,当代花鸟画家除了承袭之外,更加注重花鸟造型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即造型的写意性。
换句话说,就是当今花鸟画家在造型创新上,追求的不再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追求从这些客观事物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强调画面中祖国意识的表达。
正因为如此,和画什么相比,怎样画已经成为花鸟画教学的重点,其本质就是要在客观的造型中融入更多的主观性。
这里主观性的要求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要画家抓住客观事物给自己的主观印象,塑造出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
第二点就是要在画面中展现出画家个人的语言特色。
在花鸟画造型的创新中,越来越多的绘画中开始运用各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甚至有西方意识流抽象派画法的趋势。
传统花鸟画中花鸟客观形象构造的主体地位已经被画家主观思想的表达所取代,更多的是为个人意识的表达而服务,传统画法中笔墨的运用也褪去神秘的外衣,返璞归真,成为一种基本的绘画手法。
现代花鸟画造型教学中,除了夸张和变形手法的运用之外,现代的构成和解构意识也开始被大量的运用。
其中的构成意识为花鸟画中自然事物的造成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运用点、线、面的方式来完成,更多的几何形态开始被合理地运用到了花鸟画的造型创作中。
而其中的解构意识则源于西方的绘画观念,这种思想改变了传统花鸟化品鉴的标准,在绘画的真实感和意境深远的表达上,更加注重视觉语言和形式的欣赏。
3 中国花鸟画教学的构图创新传统的花鸟画在构图上往往采用全景式的构图方法,现代花鸟画的构图则以满构图为主。
《山鹤棘雀图》和《芙蓉锦鸡图》是我国花鸟画的经典之作,以当代的审美观念来看,虽然画面中表现了很多内容,但是画面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是传统的儒家审美观念的体现。
现代的满构图和传统花鸟画中的留白处理是两种迥异的处理方式。
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会让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全面不满的状态。
但是在现代花鸟画中,更多的画家则侧重于特写式的描绘和题材的堆积,运用画面的空间处理、色调处理和的形式处理让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丰满的状态,在保留传统花鸟画写意特色的同时,也能满足当代花鸟画对色彩和视觉构图的审美特色。
除此之外,现代花鸟画教学的构图创新还大胆借用了多种西方绘画的处理方式。
例如,借用印象派画法的处理手法,在花鸟画的构图中运用了对中平面构成和超现实的物象进行组合,使画面的构图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
这种积极的借鉴图突破了传统花鸟画构图教学中的时空限制,为它的构图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
4 中国花鸟画教学中的色彩创新受到传统礼教和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花鸟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比较单一,冷色调的使用较多,往往以墨色和线条的运用为主,不能将绘画语言鲜明地表现出来。
同时,传统花鸟画往往以事物的本来色彩来进行着色,所以具有很强的概念性和象征性。
在当代花鸟画的绘画中,很多画家开始借鉴日本的绘画色彩,为当代花鸟画的色彩教学提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更能突显画作中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多种现代色彩在花鸟画中的应用对工笔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色彩的对比、调和、节奏和情感表达上,更加符合当代绘画的审美观念。
除了国外绘画色彩和现代绘画的运用之外,很多民间的绘画色彩也被运用到现代花鸟画的应用中来。
民间的绘画色彩所表现的是一种天真自然的风格,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表现,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各种色彩去表现一切他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所以他们的作品就是人类对美最本能的认识。
这种色彩在现代花鸟画教学上的应用,会让画作表现出一种别样色彩意境。
除了上述四种教学的创新之外,现代花鸟画的绘画材质也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大创新之处。
在教学之余,我从古代的帛画中受到启发,开始以布匹为主要材质,进行工笔画创作,产生了不同的绘画效果。
为了满足这种布面绘画对色彩的需求,笔者对绘画使用的颜料材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5 结束语本文从题材选取、造型构造、构图布局和色彩运用对当前语境下中国花鸟画教学的创新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花鸟画创作除了要具备时代性之外,还需要具备画者鲜明的个性色彩,才能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这是一个成功绘画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也进行了创作尝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1] 刘明孝.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11):96-97.[2] 吴安丽.当代语境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马明.当代语境下的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美术学中的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探讨[J].美与时代(下),2014,01(12):78-79.
当代语境下的高校中国花鸟画教学探新
郭瑞丽
(佳木斯大学 美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课题项目:
本论文为佳木斯大学2013~2014年度教研项目,项目名称:当代语境下高校中国花鸟画教学理念创新与教学实践的拓展研究,项 目编号:JYWB2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