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两首练习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

五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

五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五年级的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是一些古诗练习题,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完成,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1. 古诗填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2. 古诗翻译:- 请将《静夜思》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含义。

3. 古诗赏析:- 阅读《望庐山瀑布》(李白),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4. 古诗创作:- 模仿《春晓》的格式,创作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5. 古诗接龙:- 以“春眠不觉晓”为开头,接龙三句古诗,要求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相同。

6. 古诗理解:- 阅读《登鹳雀楼》(王之涣),回答以下问题:-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诗人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7. 古诗比较:- 比较《静夜思》和《望月怀远》(张九龄),分析两首诗在表达思乡之情时的不同手法和特点。

8. 古诗改写:- 将《静夜思》改写成现代散文,注意保留原诗的情感和意境。

9. 古诗知识问答:- 《春晓》和《静夜思》的作者分别是谁?- 《望庐山瀑布》中的“庐山”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10. 古诗应用:- 假设你是一名小导游,需要向游客介绍《望庐山瀑布》,请编写一段简短的导游词。

通过这些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创造力。

加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24课古诗两首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24课古诗两首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24课古诗两首练习
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一课时)
1、把本诗读熟。

(1分钟)
2、划分诗的节奏及练读。

(1分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解释词语(3分钟)
翻墨:白雨:跳珠:卷地风:
4、依据词义及图画解释诗意。

(5分钟)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5、诗中写了()、()、()、()、()、()等景物。

本诗写的是什么?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诗中那些地方用了比喻?(在书上批注)
6、是人除了酒醉,会有()使他醉呢?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诵读这首诗,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_古诗两首_出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_古诗两首_出塞》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出塞》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2. 把下列句子改成被子句。

(1)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________(2)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________(3)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

________3. 诵读《出塞》古诗,回答问题。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但使:________(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______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_______(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出塞》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顾,庐,杵,针,梅,渴,璧,赵,面,歌,荆,罪,忠,国,不,卷,梁,股,壁,光,语,珠,若,河【考点】词语搭配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妙语连珠口若悬河2.【答案】秦王被蔺相如击败了。

廉颇被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十万支箭被诸葛亮借来了。

【考点】句式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改写“被”字句。

“被”字句就是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解答】“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改为“被”字句就是:秦王被蔺相如击败了。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改为“被”字句就是:廉颇被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

“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

”改为“被”字句就是:十万支箭被诸葛亮借来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练习题篇1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以下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浣:()2.随便春芳歇。

歇:()3.身向榆关那畔行。

畔:()4.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美丽。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共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孙伯伯停靠河畔寺庙二、1.洗衣服 2.尽 3.边 4.声音嘈杂三、1.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好像充满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模糊的枫树和江中闪耀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五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习题1附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习题1附答案(人教版)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11、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时题在()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分别从()、()、()、()、()、()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3、《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句和第()句诗所表达的含义。

()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6、《游山西村》的作者是()代的(),诗人以()字贯穿全诗,诗中()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

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7、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

这真是“”。

参考答案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从实际出发看待问题。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坚持,相信经过努力就会出现新的契机,有新的转变。

2、庐山西林寺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正面侧面3、题写,书写。

4、怀疑,似5、三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6、宋陆游游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2一、组词。

莫( ) 腊( ) 疑( ) 浑( ) 漠( ) 蜡( ) 凝( ) 晖( ) 二、补充成语。

( )精会神自相( )盾舍( )为人 ( )盆大雨守( )待( ) 波( )壮阔三、下列各组词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请写在括号里。

1、苹果香蕉梨哈密瓜 ( )2、赤橙黄绿青蓝 (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多音字组词。

2. 比一比,再组词3. 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_(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定:________ 乃翁:________________4. 默写《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阅读。

有志者事竟成父亲去世时,亨利•邦德大概只有10岁,支撑一个大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妈妈身上。

这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她却做到了,她还把最大的孩子亨利送去了学校,尽可能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书。

但是有一次亨利需要一本语法书,以便辅助那门课的学习,但妈妈却没有钱给他买。

为此他十分苦恼,带着一颗沉重的心上床睡觉,在床上一直想着怎么办。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寒风还在猛烈地吹着。

“啊!”他说,“这大风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

”他起了床,跑到邻居家,提出帮他们在房子周围清出一条小路来,他们接受了。

完成这项工作之后,他得到了应有的报酬,于是他又跑到另外一家做同样的工作,然后是另一家,最后他终于挣到了足够的钱去买那本他急需的语法书。

当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亨利很开心地坐在座位上,他肯定是所有孩子里最开心的一个,因为他可以开始上这门课了。

从那时开始,亨利一直都是所有功课学得最好的学生。

他不知道有失败这个词,他总是能成功。

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就一定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1)“为此他十分苦恼,带着一颗沉重的心上床睡觉,在床上一直想着怎么办。

”他会想些什么呢?________(2)亨利用什么方法买到了那本他需要的书?________(3)“当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亨利很开心地坐在座位上……”这时他又会想些什么呢?________(4)亨利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最后一段谈谈你的认识。

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答案

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答案

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答案
一、李白《月下独酌》
1. 酒的种类:美酒
2. 所饮地点:月下
3. 表达的情感:愁苦忧伤
二、王之涣《登鹳雀楼》
1. 描述的景物:雀寄托的楼、高处的美景
2. 表达的情感:向往远方的情感、自豪之情
三、杜甫《登高》
1. 登高的景点:巴山蜀水
2. 表达的情感:激情澎湃、积极向上
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 所描述的景物:古原草、离别场景
2. 表达的情感:离别伤感、思乡之情
五、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1. 时间和环境:秋夜、篱门
2. 两种草的特点:猩猩草、白花花
3. 表达的情感:秋凉的愉悦、对家园的留恋
六、苏轼《江城子》
1. 描写的地点:江城
2. 表达的情感:回忆往事、惆怅伤感
七、杜甫《月夜忆舍弟》
1. 时间和环境:月夜、怀念亲人
2. 表达的情感:思亲之情、孤寂伤感
八、杜牧《秋夕》
1. 时间和环境:秋夕、家庭团圆
2. 描述的景物:月亮、秋天的田园风光
3. 表达的情感:喜庆、思乡之情
九、岑参《白日依山尽》
1. 时间和环境:白天、山的景色
2. 描绘的景物:山、江、云
3. 表达的情感:激情奔放、积极向上
十、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 描绘的节日:元夕
2. 描述的景物:烟花、灯火
3. 表达的情感:喜庆、浪漫
以上是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的答案,请参考。

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答案

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答案

五年级古诗练习题答案1. 古诗《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其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疑是地上霜”。

2. 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下一句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3. 《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其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处处闻啼鸟”。

4. 古诗《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一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5.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名作,其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黄河入海流”。

6. 《游子吟》是孟郊的诗,其中“慈母手中线”的下一句是“游子身上衣”。

7. 《江雪》这首诗的作者是柳宗元,其中“千山鸟飞绝”的下一句是“万径人踪灭”。

8. 《望岳》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是“一览众山小”。

9. 古诗《悯农》中,“春种一粒粟”的下一句是“秋收万颗子”。

10. 《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中“牛渚西江夜”的下一句是“青枫浦上愁”。

11. 《赠汪伦》是李白的诗,其中“李白乘舟将欲行”的下一句是“忽闻岸上踏歌声”。

12. 《从军行》是王昌龄的诗,其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下一句是“万里长征人未还”。

13.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诗,其中“离离原上草”的下一句是“一岁一枯荣”。

14. 《春夜喜雨》是杜甫的诗,其中“好雨知时节”的下一句是“当春乃发生”。

1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的诗,其中“八月湖水平”的下一句是“涵虚混太清”。

16.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诗,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诗,其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是“烟花三月下扬州”。

18. 《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诗,其中“岐王宅里寻常见”的下一句是“崔九堂前几度闻”。

19.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诗,其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钟山只隔数重山”。

20. 《乌衣巷》是刘禹锡的诗,其中“朱雀桥边野草花”的下一句是“乌衣巷口夕阳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古诗两首练习
《寻隐者不遇》
一、比一比,再组词。

稳()遇( )采()此()身()
隐()愚()彩()些()深()
二、解释词语。

童子:言:不知处:
三、默写《寻隐者不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1、《寻隐者不遇》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_写的。

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问答,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和隐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诗中主要写了寻访者和童子怎样的几层问答?请一问一答地模拟出来,并写出诗人的感情。

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见》
一、比一比,再组词。

骑()蝉()振()捕()牧()椅()弹()辱()铺()牡()二、解释词语。

振林樾:意欲:鸣蝉:
闭口立:
三、默写《所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填空。

《所见》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故事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________________”,忽然“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从诗中“________”一词可见当时是_______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