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练习试题5古诗两首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练习试题5古诗两首》练习题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_西林:________________只缘:__________不识:________________横看:________________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二、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
1.来了果子野的早已秋天满山熟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想到心惊有点一就肉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
,。
,。
四、填空1.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
有《》《》等传世。
2.“,”蕴含深刻哲理。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练习题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把字写正确,写规范。
xuěhuāhuǒbàn tīng shuōgùxiāngzhāo hu yǐjīng fēi jīshēn tǐ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流.水(liúniú)柔.柳(réróu)泉.水(qún quán)蜻.蜓(qīnɡqīn)三、比一比,再组词。
山(________)又(________)几(________)西(________)出(________)对(________)己(________)四(________)四、读句子,选字填空。
(填序号)①在②左(1)一只小黑狗正坐(____)大门口。
(2)小黑狗的(____)边有一块肉骨头。
①后②右(3)想发言的同学请举起(____)手。
(4)我们应该先举手,(____)发言。
五、读一读,连一连,我能帮图片找到名字。
bōluóchuāng huāxīguāfǔzishuǐhú六、课文整体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_________形象。
七、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__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的思想感情。
()A.谴责小孩偷采白莲B.喜爱小孩的天真童趣参考答案1、雪花伙伴听说故乡招呼已经飞机身体2、liúróuquán qīnɡ3、大山又有几个东西出来对比自己四个4、①②②①5、6、白居易小孩7、1.偷采回许多白莲3.B。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5课 古诗两首练习

5古诗两首1.让生字走进语境。
(1)农家喜欢在là yuè( )酿酒。
(2)你不应该huái yí( )你的好朋友。
(3)下雨了,雨水带着泥土流进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变hún zhuó( )了。
2.选字填空。
莫模漠寞暮幕慕墓冷( )无情朝三( )四 ( )名其妙夜( )降临( )范人物羡( )不已寂( )无聊自掘坟( )3.字词理解。
(1)“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要;②没有谁;③不。
“莫笑农家腊酒浑”中的“莫”应取解释( )。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_______。
题目告诉我们,诗是写在_______上面的。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①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填序号)A.深沟幽壑B.奇峰陡峭 C.危崖险岩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_______ 远看:隐天蔽日近看:_______ 高处俯瞰:_______ 山下仰望:重峦叠嶂由此可知,诗人眼中的庐山,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②读了这两句诗,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___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我能写出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俗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古诗中的佳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会使文章增色,请把恰当的诗句填在横线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8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课一练18 古诗二首基础巩固一、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上面画“√”.见.牛羊(jiàn xiàn)星辰.(chén chéng)天似.穹庐(sìshì)夜宿.山寺(xiùsù)二、给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1.夜宿.山寺()①旧有的,素有的②住,过夜,夜里睡觉2.笼盖四野..()①草原的四面八方②发出③产生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1.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2.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能力提升四、填空.1.《夜宿山寺》是朝诗人写的.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诗人不敢大声说话,是因为“”(用文中诗句来回答).2.《敕勒歌》是民歌,作者描写草原上的、原野、等,展现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朋友.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你为什么要落叶呢?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焰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灰烬(jìn)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这是我们真诚的希望.1.作者的朋友是.2.第二自然段共有句话.第句话写梧桐树秋天的特点.3.“我们真诚的希望”指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基础巩固一、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上面画“√”.见.牛羊(jiàn xiàn√)星辰.(chén√chéng)天似.穹庐(sì√shì)夜宿.山寺(xiùsù√)二、给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1.夜宿.山寺(②)①旧有的,素有的②住,过夜,夜里睡觉2.笼盖四野..(①)①草原的四面八方②发出③产生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1.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能力提升四、填空.1.《夜宿山寺》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望庐山瀑布》.诗人不敢大声说话,是因为“恐惊天上人”(用文中诗句来回答).2.《敕勒歌》是北朝民歌,作者描写草原上的天空、原野、牛羊等,展现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朋友.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你为什么要落叶呢?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焰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灰烬(jìn)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这是我们真诚的希望.1.作者的朋友是校园里的梧桐树.2.第二自然段共有 5 句话.第 1 句话写梧桐树秋天的特点.3.“我们真诚的希望”指的是什么?希望梧桐树长得更加粗壮.。
二年级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练习精选(含答案)2

二年级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练习精选(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中“散学”的意思是()A.不上学B.放学C.下课了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中“似”的意思是()A.好像B.一样3.选择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忙趁东风放纸鸢:不闲着。
B.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像。
C.碧玉妆成一树高:装扮。
4.《村居》和《咏柳》写是哪个季节()A.夏季B.春季C.秋季5.“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蝴蝶B.燕子C.风筝6.“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A.春天的烟雾B.春天的水汽C.做饭燃起的烟二、诗词曲鉴赏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草长莺飞二月天,②拂堤杨柳醉春烟。
③儿童散学归来早,④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⑤碧玉妆成一树高,⑥万条垂下绿丝绦。
⑦不知细叶谁裁出,⑧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一读下面的解释,想一想是哪一句诗的意思,标上序号。
例:(②)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______)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______)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
(______)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______)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______)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______)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______)轻柔的柳枝垂下,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
9.“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一、生字锤炼。
qǐ qiǎo yún xiāo pínɡ fēnɡ là zhú chánɡ é二、辩字组词。
乞渡绕偷气度晓喻三、补充《嫦娥》诗句。
云海屏风,长河沉。
嫦娥应悔,夜夜心。
四、默写《乞巧》。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
那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嫦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
六、快乐阅读。
我们来到了“金沙滩”。
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
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顿时海面上波光粼粼。
成群的海鸥在天空中“嘎嘎”地叫着,一会儿仰飞蓝天,一会儿俯冲大海,活象银色的小飞机。
鱼船升起了彩色风帆,如同碧空中的点点星星。
蓝天、碧海、白色的海鸥、一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海边是沙滩。
沙子金黄金黄的,踩上去又松又软,就像踩在地毯上,真舒服!阳光照在沙滩上,像是铺上了一层耀眼的碎石。
我想:这“金沙滩”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吧!沙滩上随处可见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贝壳。
我不停地捡呀,捡呀,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的一袋。
我欣喜若狂,对着大海喊:“谢谢你,你送给了我这么好的礼物!”1、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的大海的贝壳的碎石的阳光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3分⑴色彩鲜艳、繁多⑵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⑶没有边际,看不清楚4、请用“﹏”划出有关“金沙滩”这个名字由来的句子。
2分5、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通过描写、、和,写出了大海美丽的景象。
2分6、在文中用“—”划出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比作。
4分7、我最喜欢文中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
1分喜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20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看拼音写词语。
lú shān________hún zhuó________huái yí________。
2. 选字组词。
缘原圆园姻________因________圈公________侧厕则身________ 公________ 原________影。
3. 照样子写词语。
例:柳暗花明________。
4. 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
5. 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1)“题西林壁”的“题”意思是________。
诗人从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2)《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是第________句诗所要表达的含义,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语:________。
6. 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补充古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
A.今山西省山西村B.今浙江绍兴C.今浙江杭州(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
古诗两首_《古诗两首》一课一练课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两首_《古诗两首》一课一练课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古诗两首》习题精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一、拼音漫游廊。
1.你能写出这些生字吗?jìnǎilu家翁阳2.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V”标出。
忽传涕泪衣裳漫卷即从(1)cuántìsāngjuǎnjí()(2)chuantìshangjuǎnjí()(3)zhuàndìsangjiǎnjì()(4)zuàndìshāngjiǎnjì()二、汉字游览园。
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只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1)但悲不见九州同()(2)但爱鲈鱼美()(3)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
()2.“却”的解释有:A.后退B.推辞C再(1)却看妻子愁何在()(2)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3)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3.“漫”的解释有:A.到处都是B.不受约束;随便C.广阔,长(1)漫卷诗书喜欲狂()(2)漫山遍野都是英勇的战士。
()(3)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4.“定”的解释有:A.平静B.平定C.决定(1)王师北定中原日()(2)他一直心神不定()(3)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三、词语多味店。
对本课的两首古诗你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吧,请补充诗句,解释加点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不见。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四、句子快乐堡。
1.慧眼辨真伪。
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诗中“却看妻子”与现代语言“丈夫妻子”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2)《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完全不同。
()(3)《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1)《示儿》的作者是(),他是()代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出作者终生遗憾的是(),他无限希望的是(),表达了诗人渴望()、()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练习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3.古诗两首
命题:刘亚华(08/09/08)姓名等第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写“寻者”()而来,却只能()而归。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篇着名的反映()的诗篇。
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的孩子。
古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
我们还从诗中“()”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读古诗,回答问题。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石灰吟》中“吟”字的意思是。
2.诗中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3.诗的最后两句赞颂了什么精神?
4.出自这首的成语有、
三、我的知识真丰富。
1.松树和()、()合称“岁寒三友”。
请各写一句赞美它们的诗:
,;,
;,。
2.诗人贾岛和()都喜欢写诗时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岛瘦”之称。
四、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五、在横线上填成语。
1.去年今日此门中, 相映红。
(《题故城南庄》)
2.等闲识得东风面,总是春。
(《春日》)
3.九州生气恃风雷,究可哀。
(《已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