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名师教案2 (新版)鲁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1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101

新人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1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101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提镁的流程,能根据信息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海水提镁的流程以及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蒸馏法淡化海水;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海洋资源阅读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海水是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盐组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2.海水制镁的流程: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MgCl 2+Ca(OH)2===Mg(OH)2↓+CaCl 2(2)Mg(OH)2+2HCl===MgCl 2+2H 2O(3)MgCl 2=====通电Mg +Cl 2↑3.海底矿物 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4. 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有: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

【合作探究】1.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答:(1)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太低,直接提取成本太高;(2)直接电解海水得到的是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能制取金属镁,所以一般是将镁沉淀成氢氧化镁,再转化为氯化镁,然后电解。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答: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
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 MgCl2=Mg+Cl2↑
二、海底物质
1、可燃冰
见课件及习题
2、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三、海水淡化
1、淡水资源
2、淡化海水的方法
(1)、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
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P6)
(2)、结晶法
请思考并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还能对装置做哪些改进?
[课堂练习]
书P8习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Cl. Na Mg Ca较多
2、利用海水制镁
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教学难点
以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制取镁
教学方法
阅读、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景]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练习]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阅读]书P3-5
[思考]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认识]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教材难点: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难点突破: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述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附: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问题: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板书设计: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动力资源 一、 海水中的物质 镁的制取:石灰乳 盐酸 通电二、 海底矿物 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 多金属结核 煤海滨砂矿和砂砾 其他 三、 海水淡化蒸馏法 结晶法 膜法 教学反思:。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

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4.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5.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2.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3.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海洋化学资源一、化学资源海水制镁海水淡化二、海底矿物三、保护海洋【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引入:课前播放海洋图片。

这些海洋图片你熟悉吗? 对海洋的关注不应仅限于美景,更要关注它蕴藏的资源。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中存在的化学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 海洋资源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方法。

2. 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中存在的资源。

2. 新课导入: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4. 小组讨论: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5. 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表达能力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相关内容。

2. 教学素材: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等,供学生课后阅读。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多关于海洋化学资源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第3-4课时: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3. 第5-6课时: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环保意识。

4. 第7-8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教学评价。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化学《海水中的化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海水中的化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能说出海水提镁,海水淡化以及可燃冰。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3、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4、知道结晶的方法,初步学会粗盐的提纯。

5、了解海水制碱原理,能说出纯碱的性质。

【学习重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海水提镁、海水淡化、新型燃料“可燃冰”,海水“晒盐”中溶解度涵义,结晶方法,溶解度曲线的理解,海水制碱中氨碱法制碱原理,纯碱的性质。

考点一:海水中的物质学生讨论知识回顾和平行练习,学生展示答案后,教师点评。

学生做链接中考知识回顾1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这里的盐主要包括NaCl、Na2SO4、MgCl2、MgSO4、CaCl2、CaSO4、KCl、K2SO4,含量最多的盐。

这些盐在海水中以的形式存在。

2、海底中蕴藏着大量的,3、从海水中可以制取金属镁氯化镁(通电) 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 +Ca(OH)2 =Mg(OH)2 + HCl =MgCl2 =平行练习1. 下列是海水制镁的工业过程:石水乳盐酸通电①氢氧化镁氯化②镁③.海水或卤水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转化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 转化①和②实际上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的过程C 转化②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D 因为海水中也含有氯化镁,所以将海水直接通电也可以制得金属镁2. 痕检是公安机关抽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

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手动用白纸后,沾有汗渍的手指纹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就跟汗渍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

链接中考1.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又给这些生命提供丰富的资源.1.化工厂利用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CaCO3)制取金属镁,流程如下:(1)写出电解无水MgCl2 时得到的另一种产物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任写一种)(2)分别写出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考点二:海底矿物:学生讨论知识回顾和平行练习,学生展示答案后,教师点评。

精选推荐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1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新版)鲁教版

精选推荐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1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新版)鲁教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提镁的流程,能根据信息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海水提镁的流程以及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蒸馏法淡化海水;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海洋资源阅读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海水是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盐组成的,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2.海水制镁的流程: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MgCl 2+Ca(OH)2===Mg(OH)2↓+CaCl 2(2)Mg(OH)2+2HCl===MgCl 2+2H 2O(3)MgCl 2=====通电Mg +Cl 2↑3.海底矿物 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4. 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有: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

【合作探究】1.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答:(1)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太低,直接提取成本太高;(2)直接电解海水得到的是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能制取金属镁,所以一般是将镁沉淀成氢氧化镁,再转化为氯化镁,然后电解。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答: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学案 鲁教版【精品教案】

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学案  鲁教版【精品教案】

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2课时)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状况,提高学生节水意识。

2、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海水蒸馏法淡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海水淡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知识点:
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
重点:
1、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2、认识海水淡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难点:
了解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及蒸馏法淡化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
酒精灯,单孔塞,导气管,试管,铁架台,烧杯
食盐水,硝酸银溶液,火柴等。

学习过程:
2
食盐水,开始蒸馏。

了解氯离子的鉴
来了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2课时
三、海水淡化
热法
常见方法低温多效蒸馏法
膜法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学习利用蒸馏法海水淡化时,尽量使学生分组充分讨论,集思广益,设计探究方法,以培养
学生的试验设计能力,特别是在探究试验后要利用思考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

2、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海水淡化的教学,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鲜活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节约用水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

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

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

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情有独钟,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媒体选择:
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

教学过程:
教后记: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
的重要作用。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交流和总结: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 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