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_陈国花
动物病理学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意义

二、 喘气、腹泻和流产 三、 神经症状
四 、合理的免疫程序
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
一、 确诊的重要性
二、 综合防治措施 三、 慎重使用疫苗或不用疫苗
圆环病毒感染
一 、一种新病
二 、免疫抑制、苍白综合症、PMWS、
皮炎肾病综合症 三、伴发混合感染,确诊困难 四 、尚无任何疫苗和药物控制
动物病理学诊断技术在 猪病诊断中的意义
猪病流行的主要问题
一、饲养密度过大,疾病流行广泛 二、调入猪只多,疾病清除困难
三、混合感染严重,诊断易混淆
猪病的确诊
一 、血清学诊断(HI、ELISA)
二、 荧光抗体检测(猪瘟、伪狂犬和蓝 耳病)
三 、病原分离
四 、PCR 方法 五 、病理学诊断
断的要点 四、因毒株变异免疫效果不佳,早期药 物控制有一定效果
猪弓形体病
一、属寄生虫病,与终末宿主有关 二、皮肤病变需与猪瘟、蓝耳病等疾病鉴别
三、多发性脏器坏死需与链球菌鉴别
四、非化脓性脑炎需与病毒性疾病鉴别 五、流产和死胎与其它繁殖障碍鉴别 六、药物控制有效
猪钩端螺旋体病
猪支原体病(霉形体病)
一 、一种老病
二 、混合感染后症状加重、死淘率高 三 、早期药物控制有效
猪放线菌病或副嗜血杆菌病
一 、急性和慢性发作
二 、胸膜肺炎或出血性肺炎 三 、断奶后或育成猪转群多发
四 、早期合理用药进行控制
猪巴氏杆菌病
肺炎的混合感染
单纯巴氏杆菌病散发性流行
黄疸
血尿 实质性肝炎
间质性肾炎
头颈部水肿及轻度神经症状
猪繁殖障碍疾病ຫໍສະໝຸດ 疾病种类繁多 一、 伪狂犬病 二 、猪呼吸繁殖综合症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

猪病的病理剖检诊断(一)体剖检概述(二)尸体的变化(三)产体剖检的注意事项(四)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五)产体剖检的顺序及检查方法(六)体剖检的诊断方法(一)体剖检概述尸体剖检就是运用病理解剖学的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获得诊断疾病的依据。
我们在猪病防治的实践中往往可发现急性死亡的病例,有的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不典型,给诊断疾病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出现群发性或流行性的疾病时,需要尽快确诊,在实验室诊断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病猪或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诊断显得十分必要,它具有方便快速、直接客观等特点,况且有的疾病通过病理剖检, 便可一目了然地确诊。
此外,尸体剖检还常被用来验证病死猪生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正确性,对于某些疾病的科学研究、兽医的剖检以及兽医卫生检验等方面都与尸体剖检有密切的关系。
尸体剖检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需具备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传染病及微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剖检时对所见的病变应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从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同时还要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人为的传播,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二)尸体的变化猪死亡后,受体内存在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尸体自溶与腐败。
正确地辨认尸体的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
1.尸冷猪死亡后由于体内产热过程停止,尸体温度逐渐降至同于外界环境温度的水平。
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在最初几小时较快,以后逐渐变慢。
通常在室温条件下,平均每小时下降1℃,当外界温度低、尸体消瘦时,尸冷可能发生快些。
了解或测定尸冷有助于确定死亡的时间。
2. 尸僵猪死后几个小时(一般3~6个小时),即从头部开始,各部位的肌肉痉挛性收缩而变为僵硬,各关节不能屈伸,尸体固定成一定的姿态,这种现象称为尸僵。
尸僵发生的顺序是头、颈、前肢、躯干和后股,至10~24小时发展完全, 在死后24~48小时尸僵按原来顺序开始消失,肌肉变软。
常见猪病临床和病理剖检诊断要点

畜 牧 兽 医2020年第11期新农民常见猪病临床和病理剖检诊断要点郑国彪(屏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 宜宾 64535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总体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国家政策对畜牧业养殖户的大力扶持和补贴,生猪养殖户犹如雨后春笋,从接种生长发育到成熟出栏的养殖周期中生猪出现一些疾病是难以避免的,这对我们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是不利的,为了减少养殖户的损失,避免一些疾病的产生和阻绝一些疾病的传播,下面笔者通过对常见猪病临床和病理剖析诊断要点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究,望对其他兽医和养殖户有所借鉴。
关键词:猪病、临床、病理剖检、诊断要点1 流行学调查为了对病症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我们不仅仅要依靠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对多方面症状进行探究分析,因为很多疾病存在相同的症状表现,所以说不仅仅只根据一种疾病症状来武断地下定义,还要从生猪发病的季节、气候、地区、猪龄、养殖方式等众诸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来进行综合诊断。
第一,就季节性而言,不同季节生猪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很多病毒性疾病一般多发在寒冷的冬季,而细菌性疾病一般多发在炎热的夏季,比较特殊的弓形虫病多发在五月份至十月份,而且在三个月到五个月的幼猪身上经常发病。
第二,对于不同的猪龄因为抵抗力不同的缘故,在幼猪阶段发病率更高而发病的类型更多,比如说:痢疾多发生在哺乳时期的幼猪,痢疾病菌在幼猪体内寄生繁衍,并在的多数情况感染痢疾的幼猪是具有传播性,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是减少损失增加出栏量才是最佳措施,很多疾病都存在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但是由于症状不明显很难为兽医养殖户所察觉导致在疾病初期爆发率大,难以控制,按照以往的经验刚刚出生一周到两周的幼猪病死率较高,此时也是生猪抵抗力最薄弱的阶段[1]。
一般而言不同阶段的幼猪都会有这个阶段特有的疾病,易发猪副伤寒通常在断奶时期的幼猪,易发败血性猪丹毒通常在架子猪时期。
为了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这些生猪疾病我们养殖户要规范养殖环境,科学化接种、制定系统性养殖计划和周期性免疫程序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生猪疾病的发生,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收入。
猪的尸体剖检术式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症、 出血 、 淤血 、 水肿 ( 多呈胶胨 样) 等病变外 , 还必须检 查体表
淋 巴结 的 大 小 、 色 , 无 出 血 , 否 充血 , 无 水 肿 、 死 、 颜 有 是 有 坏 化 脓 等病 变 。 小 猪 ( 奶 前 ) 要 检 查肋 骨 和 肋 软 骨 交 界 处 , 无 断 还 有 串珠 样 肿 大 。
腹 腔 的 剖 开 和 腹 腔 脏 器 的 采 出 。从 剑 状 软 骨 后 方 沿 白线
中是否存在特异病毒 。如果怀疑 中毒 , 可以利用组织做毒理学 试验 。在 大多数情况下 ,生 物毒 素或无机毒 素沉着在肝或 肾 中, 可以选择 这些 组织 做毒素测试。所有这些程序或试验使兽
医 获得 更 多 的 资 料 。病 畜 临 床诊 断 和 病 史 对 构 造 完 整 的 疾 病 图像 极 其 重 要 。 当 死 因 不 明或 猪 群 中 出 现 几 头 死 猪 的情 况 下 应 进 行 尸 体 剖 检 。如果 病 猪 对 治疗 无 反应 , 者 有 几 头 猪 变 成 生 长 不 良或 或 慢 性 状 态 , 牲 1 猪 做 剖 检 可 能发 现原 因 。这 些 猪 可能 有 慢 牺 头 性 肺 部 感 染 或 胸 膜 炎 。 当前 的慢 性 生 长 不 良 猪 可 能 只 有 少 许 改 善 , 对 下 一 群 猪 的 类 似 问 题 可 以采 取 措 施 加 以预 防 。 但 在 猪 死 亡 以后 ,尸 体 剖 检进 行 越 快 、 准 确 诊 断 的 机 会 越 多 。 牲 1头 急 性病 猪 常 常 比 1 死 猪 得 到 的 资 料 更 多 。 性 牺 头 急 病 猪 的 器 官 内仍 然 存 在 病 原 ,从 新 鲜 标 本 中 分 离 细 菌 或 病 毒 的 机 会 大 大 提 高 。 有些 病 毒 , 别 是 引 起 腹 泻 的 病 毒 , 发 病 特 在 后 l~ 4小 时 内 消失 。如 果 进 行 实 验 室 诊 断 并 发 现 病 毒 , 22 急性
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叶生辉来源:《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第6期收稿日期:2020-05-03作者简介:叶生辉(1983-),男,新疆伊犁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诊断与预防工作。
叶生辉(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喀拉苏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尼勒克835000)摘要:猪病理剖检技术能够通过实施病理诊断区别病猪和健康猪,查找猪病的主要原因,为猪病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主要对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及探讨,旨在为猪病诊断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病诊断;病理剖检;应用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6-0030-02当前,养猪业逐渐向着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不断拓宽了流通渠道,猪发病的几率也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
病理剖检技术是猪病诊断中最具直接性、客观性、高效性的一种诊断技术手段,对猪病的准确诊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1]。
深入研究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有效应用,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猪的病理剖检技术概述猪的病理剖检技术,主要是以病理解剖、微生物、传染病等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病猪尸体病理变化的检查,来获取猪病诊断依据。
因猪的病理剖检技术操作极具便捷性,故被广泛应用在规模较大的猪场中,是诊断猪病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2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科学应用2.1了解猪的解剖特点健康猪的组织器官和病死猪区别较为明显,可作为病理诊断的关键依据。
猪病防治实践工作中,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猪解剖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识别猪正常器官与组织的大小、位置、光泽、颜色、形状,猪肠分类和结构,母猪的卵巢和子宫特点等。
必须掌握的解剖知识包含:猪属于单胃偶蹄杂食性的动物;皮肤有较厚的真皮层,乳头层有较大的乳头,皮肤组织内部有大量脂肪细胞,有较厚的皮下脂肪,且脂肪呈洁白色;肌肉呈鲜红色,肌纤维细;股、臀、颈各个部位肌肉均较为发达;猪的淋巴结呈灰白色;口裂大,唇有一定的灵活度,适合掘地觅食,故其上唇与鼻子结构相互连接;正常猪鼻部位处于湿润状态,病猪鼻部则较为干燥;猪脾为紫红色狭长形状,触感十分柔软,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猪胃有较大容量,覆盖着大量脂肪与网膜[2]。
猪病理剖检技术与常见病诊断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猪的病理剖检进行了相应地讨论和分析,希望读者借助阅读能进一步了解猪的病理剖检对于猪的疾病诊断的意义,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猪;病理剖检技术;常见病诊断病理剖检是猪的疾病诊断方面的常用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疾病诊断方式,病理剖检在猪的某些疾病的诊断上可以更加准确直观地了解到病理性的变化,结合相应的疾病治疗,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疾病诊断。
1 病理剖检的前期准备工作剖解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对于器材的消毒,剖解病猪的选择,相应的记录工作以及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等。
消毒工作的准备主要是准备好相关的消毒药品,对剖解中用到的各种手术器材(如手术刀,镊子,剪子等)进行消毒处理,对于一些涉及到病料采集的工作来说,在消毒阶段还需要准备灭菌的容器。
为了提高剖解的准确性以及更好地寻找疾病的共性,一般情况下都会多准备几头病猪。
需要剖解的病猪数量的增加,需要相关人员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做好病猪的记录工作,记录的内容要全面,需要包括病猪的死亡的时间和日期,进行剖解的时间和日期,病猪的种类,性别和年龄等信息。
剖解时机的选择同样要为剖解工作的准确率服务,例如在温度较高的夏天则选用尽快地开展剖解工作,但是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在猪死亡的6小时内进行剖解工作。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剖解工作最好安排在白天,这样更利于剖解人员进行观察。
最后,对于剖解地点的选择应当远离人口密集的市区,牲畜密集的牧场,水源等,旨在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污染。
在选择剖解地点时还要能够进行病猪实体的掩埋或焚烧。
2 病猪剖解前的检查剖解之前的检查步骤主要目的是为后期的疾病诊断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因此检查的过程要有针对性,需要检查人员具备相关的经验,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并针对重点信息进行记录。
借助对于病猪体型,皮肤,耳朵以及眼睛等的状况,可以对病猪生前的体质,营养情况等进行初步的把握,并进行初步的猜想和诊断。
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

摘 要:做好猪病病理剖检诊断,首先要对猪正常的组织器官有着熟练的认识,了解猪死亡后尸体变化,从而杜绝因死后变化而诊断错猪病变化。
同时,要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猪的解剖特征、各种猪病特征变化以及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对于整个剖检诊断手序以及流程要明确认识,以此保证期剖检诊断效率,确保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
最后,将病猪的实际病理变化以及外部检查情况相结合,对猪病病理进行诊断。
本文从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如何提高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效率以及质量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应用猪病诊断技术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临床诊断、病理剖检诊断以及实验室诊断三个方面。
因多数猪病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只是单纯的通过临床诊断对猪病进行正确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如果通过实验室诊断,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对病猪进行病理剖检诊断,可以通过病猪组织器官的病变特征进行诊断。
现如今,病理剖检诊断因相对比较简单、易操作,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的猪病诊断中。
基于此,猪病病理剖检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需要对猪各种组织器官具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掌握猪的解剖特征、死后变化等。
因此,要加大对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1 深入了解并熟悉掌握猪的解剖特征通过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对猪病的病理进行诊断,首先要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猪的解剖特征。
只有深入了解猪的解剖特征,才可以正确认识猪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以及色泽,保证对猪组织器官识别的准确率,避免在剖检诊断中发生识别错误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猪是杂食性动物,且胃相对比较大,通常情况下其猪胃容量为5~8L。
除此之外,猪还具有许多的特征,比如,雌猪卵巢、盲肠基本结构等。
②猪的皮肤相对比较厚,其皮下组织具有大量的脂肪细胞,从而形成了相对比较厚的脂肪层;③猪的肌肉纤维相对比较细,肌肉颜色呈鲜红色,其股部、臀部以及颈部肌肉相对比较发达;④猪的淋巴结呈灰白色。
患猪的病理剖检技术与常见病诊断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7 年
3 3 卷
第2 期
患猪 的病理剖检技Βιβλιοθήκη 与常见病诊 断 庞祖智
( 四川省苍溪县农业局 ,四川苍溪 6 2 8 4 0 0 )
[ 摘 要 ] 病 理剖检 对 于猪 病 的诊 断具 有极 为重要 的作 用和积 极 意 义。 为此 ,丈 章 以 “ 猪 病 理剖 检 ”为 主要研 究对 象 ,展开 探讨 与 分析 ,希 望能 为 大家今后 进 一步做 好猪 的 病理剖检 ,为 常见 病诊 断提 供 一定 的依据 和 参考 。 [ 关键 词] 猪 病理 剖检 常见 病诊 断
病 理剖 检是 猪 病诊 断 的一 种 重要 手 段 ,通 过剖 检 ,可 以发现 化 与常见 的传 染病 进行 说 明 病 理性 的变化 ,进 而 结 合流 行特 点 和发 病 的相 关 症状 ,得 出确 切 4 . 1 皮 肤 和 皮 下 组 织 的诊 断结 论 。 剖 检 可 见 的皮 肤 变 化 主要 有 皮 肤 湿 润 、皮 肤 坏死 、皮 肤 水 肿 ;皮 肤 颜 色 暗且 发紫 ;皮 肤 苍 白 ;皮 下 出 血 ;皮 下水 肿且 有 积 1 猪病理剖检前的准备工作 在 进 行 病 理 性 剖 检 之 前 ,需 要 做 一 些 准 备 性 的工 作 ,主要 液 ;皮 肤 增厚 且 有皮 屑 等 。一 般来 说 ,如 果皮 肤 呈 现皮 肤湿 润 、 是 需要 事 先 准备 好 消毒 药物 、乳 胶 手套 以及 手术 刀 、手 术剪 、骨 皮 肤 坏 死 、皮 肤 水 肿 等 状 况 ,那 么 往 往 可 能 是 因 为 坏 死 性 的皮 剪 、医用镊 子 等 相关 器 械 ,如果 需 要进 行 病料 采 集 的话 ,还 要 事 炎 、坏 疽 性 的皮 炎 或者 是仔 猪 的水 肿 病等 ;出现 皮 肤颜 色 暗且 发 先 准备 好 用 于灭 菌 的容 器 。需 要 注意 的是 ,剖检 的 时候 ,为了 更 紫 等 状况 ,很有 可 能是 猪丹 毒 、猪肺 疫 、蓝 耳病 等 ;出现 皮肤 苍 好 地寻 找共 同性 的病 理变化 ,可 以多剖检 几头 病死 猪 。 白等状 况 ,往往 由于贫 血或 者 营养 不 良所 导 致 的 ;出现 皮 下 出血 在 剖 检 的时 候 ,务 必 要做 好 记 录 ,主要 是包 括 被 解 剖 猪 的 等 状 况 ,很有 可 能 是猪 瘟 、猪 弓形 虫 病 或者 是猪 丹 毒 、猪锥 虫病 品 种 、性 别 、年 龄 以及 死亡 日期 和剖 检 日期 等 。病理 剖 检必 须 在 等 ;出现 皮 下水 肿 且有 积 液等 状 况 ,极有 可 能是 食 盐 中毒 、猪 肺 猪 死亡 后 的6 h 内进行 ,尤 其是 在 炎热 的夏 季 ,更 是要 尽 早 进行 , 疫 或 者是 仔 猪黄 痢 等 ; 出现皮 肤增 厚 且有 皮 屑等 状 况 ,则很 有 可 以免 由 于高 温引 起腐 败 而影 响到 剖检 的准 确 性 。剖检 工 作 最好 是 能是猪 疥螨 病 、猪皮 肤霉 菌病 等 。 能 够在 白天进 行 ,这 样 比较 利 于观 察 ,另外 为 了防止 病 原体 的传 4 . 2 消 化 系统 消化 系 统包 括 口腔 、食 道 、 胃、小肠 等 。我 们 先来 看 一 下 口 播 ,最好 选 择那 些远 离 居 民 区 、牧场 和水 源 、道 路 的剖 检 地点 。 腔 和食 道 ,如果 在 口腔 发 现 了水疱 或 者 是溃 疡现 象 的话 ,很 有可 剖 检 完成 后 ,用 于 剖检 的病 猪 尸体 一 定要 及 时进 行 焚烧 处 理或 者 是 深 埋 处理 ,剖 检 过程 中使用 的 器械 以及 被 污染 过 的地 面 都要 进 能是 由于传 染 性水 疱病 或 者是 口蹄疫 所 导致 的 ;如 果 口腔有 红肿 行 全 面 、彻 底 的消 毒处理 。 现象 的话 ,很 有可 能是各 类热 性病 所 导致 的 。 再来 看 一些 胃的变 化 ,如 果 胃黏膜 有 出血 和充 血 现象 的话 , 2 剖 检前相关的检 查 剖检 前 的检 查 主要 是 为 了更好 地 了解 病 死猪 的发病 情 况 ,包 极有 可 能是 患 有猪 瘟 、传 染 性 的 胃肠炎 或者 是 猪 流感 等 等 ;如果 括临 床 症状 表 现 、流 行特 点 、饲 养 管理 状况 等 等 。通 过对 皮肤 、 胃部扩 张 或者 有气 体 、内容 物 的话 ,可 能 是仔 猪 黄痢 、白痢 、水 耳朵 、眼 睛等 部位 的 检查 ,往往 可 以初 步判 断 出病 死 猪死 前 的 营 肿病 炎等 。 在 小肠 部 位 ,如果 是 肠 壁 明显增 厚 的话 ,很有 可 能 是 因为增 养状 况 ,如 果 营 养状 况 良好 ,却 又 死亡 的 ,很 多可 能 是急 性 疾病 所导 致 的 ;如 果是 营 养状 况 不 良 ,身体 消瘦 ,却 又死 亡 的 ,往往 生 性肠 炎 或者 是猪 棘 头 虫病 所导 致 的 ;如果 是 肠 壁变 薄 ,伴 有 绒 毛 萎缩 现象 的话 ,有 可 能是 猪 流行 性 腹泻 、传 染性 胃肠 炎 、轮 状 是慢 性疾 病所 导致 的 。 如 果 皮 肤 上 有 结 节 ,很 有 可 能 是 皮 肤 霉 菌 病 或 者 是 。 肾虫 病 病 毒 等 ;如果 是 肠 黏膜 糜烂 溃 疡 的话 ,很 有 可能 是猪 红 痢 、猪 痢 所导 致 的 ;如果 皮肤 有 出血 、水肿 以 及脱 毛等 现 象 出现 ,往 往 是 疾 等 。 外 伤 、水 肿病 或 者是 疥螨 所 导 致 的 ;如果 眼 睑部 位 出现 了肿 胀 现 4 . 3 免 疫 系 统 如 果胸 腺 萎缩 的话 ,往 往是 温 和 型猪 瘟 ;如 果是 在 脾脏 部 位 象 ,是 仔 猪水 肿 病最 为 常见 的症 状 ;如果 肛 门 的周 围有 粪便 ,而 出现 肿胀 、瘀血 或 者是 出血现 象 的话 ,往往 是仔 猪 副伤 寒 、猪 附 且 较稀 的话 ,通 常是 因为 各类传 染 病所 导致 的下痢 等 等 。 红 细 胞体 、圆环 病 毒病 等 ;如 果脾 脏 肿 大充 血 ,有 可 能是 急性 猪 3 剖 检 技 术 ( 1 ) 将 病 死 猪 置 于 背 卧位 姿 势 ,将 肩胛 骨 内侧 和髋 关 节 周 丹毒 或者 弓形 虫病所 导 致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7期(总第198期) 疾病防治31猪病病理剖检诊断技术在猪病诊断上的应用陈国花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中图分类号:S85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3)07-0031-03要搞好猪病剖检诊断,应熟悉猪的正常组织器官,熟悉猪死亡后尸体的变化,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熟悉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和各种猪病的特征病变,掌握正确的剖检诊断程序及方法,以确保剖检效率和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病变,剖检结果应结合病猪发病情况和外部检查情况,才能做出剖检诊断。
猪病诊断技术包括临床诊断、病理剖检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等三大技术。
由于很多猪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仅通过临床检查做出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如进行实验室诊断,既要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又耗时费力,因此,通过病理剖检,根据组织器官的病变特征来诊断猪病,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猪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而且病理剖检诊断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操作、掌握,故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猪病防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笔者认为,要搞好猪病剖检诊断,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1 熟悉掌握猪的解剖特点掌握猪的解剖特点,才能识别猪正常组织器官的大小、色泽、位置和形态,避免病理剖检时将正常组织器官误认成病变组织器官。
如下解剖知识应掌握:猪属单胃、偶蹄、杂食动物。
皮肤的真皮厚,乳头层的乳头较大,皮下组织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形成较厚的皮下脂肪层,脂肪洁白。
肌肉鲜红色,肌纤维细,颈部、臀部、股部肌肉发达;淋巴结呈灰白色。
口裂大,唇的活动性小,上唇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吻突(鼻盘),有掘地觅食作用,健康猪的鼻盘湿润。
胸腺主要在胸腔内,位于心前纵隔中,除胸部外,颈部也很发达,向前可到喉部。
猪肺呈粉红色,分叶明显,可分为尖叶、心叶、膈叶和副叶,在肺外表面,用肉眼可清楚地看到明显的肺小叶。
猪脾狭而长,呈紫红色,质地较软,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前部,胃的左侧。
猪胃容积大,达5~8L ,左侧大而圆突,左端形成突出的盲囊,称为胃憩室,在猪胃大弯上有发达的大网膜附着,营养好的个体,网膜含有丰富的脂肪,俗称网油;猪胃黏膜的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呈苍白色;贲门腺区很大,由胃的左端达中间,呈淡灰色;胃底腺区较小,沿胃大弯分布,呈棕红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呈灰白色。
猪小肠全长15~21m ,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长40~90cm ,起始部呈乙状弯曲。
空肠较长,肠系膜长,活动性大,淋巴结发达,突出明显,肠管卷曲多,形成很多肠袢。
回肠短而直,回盲韧带可作为空肠和回肠的分界。
猪的大肠分盲肠、结肠和直肠,长约4~4.5m ,直径比小肠粗,大肠各段都有数目不等的肠带和肠袋。
盲肠短而管径粗,呈圆筒状。
结肠呈螺旋状卷曲形成一个倒立的结肠圆锥。
猪肝发达,呈红褐色,分叶明显,在肝的表面,肉眼可见许多多边形的肝小叶。
胰呈灰黄白色,近似三角形,位于十二指肠乙状弯曲内。
猪肾呈蚕豆形,长而扁,左右肾对称,位于第1~4腰椎横突脂肪囊内,肾表面平滑,在断面上可看到许多乳头,属平滑多乳头肾,肾的外表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被膜,健康肾,被膜容易剥离。
被膜下为皮质部,颜色较淡,深部为颜色较深的髓质部,在皮质和髓质部之间可见有大的血管断面。
母猪的卵巢一般较大,但大小因其年龄不同有很大差别,4月龄性未成熟前的小母猪卵巢呈椭圆形,表面平滑,性成熟后的卵巢表面有突出的卵泡,呈桑椹状,卵巢囊发达。
母猪子宫属双角子宫,子宫角特别长,是子宫体的3倍,子宫角细而弯曲,似小肠,但壁较厚。
经产母猪子宫角长度可达150~ 200cm 。
公猪的睾丸很大,椭圆形,位于肛门下方的阴囊内。
阴茎有乙状弯曲,阴茎头呈螺旋状,包皮口狭窄,背侧有包皮盲囊(或称包皮憩室),里面常聚集有污物。
2 熟悉兽医病理知识,识别各种病理变化猪发生疫病时,组织器官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通过对病理变化的识别,可发现猪病线索,为诊断提供依据。
猪发生传染病以后,组织器官都出现炎症,特别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淋巴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往往是病原入侵门户和原发性受害器官,因此,识别这些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特别是出现炎症时的病理变化对发现猪病尤为重要。
发生猪传染病时,组织器官一般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变质(变性和坏死)、渗出(渗出浆液、纤维素、红细胞(渗出性出血)、嗜中性粒细胞(化脓))和增生(结缔组织和细胞增生,主要发生后期和慢性炎症)等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尤其是淋巴结、脾、心、肝、肾、肺等器官病理变化尤为明显。
因此,要做好猪病剖检诊断,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34卷32 应能识别出充血、瘀血、出血(渗出性出血)、梗死、水肿、变性、坏死、肿瘤、萎缩、肥大、黄疸(全身组织广泛性黄染)、败血症(血液凝固不良,尸僵不全,全身组织广泛性出血,组织器官发炎、变性、坏死)等常见基本病理变化以及脾炎、淋巴结炎、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肝炎、肾炎、胃炎、肠炎等组织器官炎症的病变特征。
3 猪死亡后尸体变化猪死亡后,受体内存在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尸体自溶与腐败。
正确辨认猪死亡后尸体的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是生前的病理变化。
4 熟悉掌握各种猪病病变特征要对剖检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熟悉掌握猪病知识,特别是各种猪病的特征病变。
规模化猪场猪病以传染病最多,发生传染病时往往发生败血症,败血症的病变特征是各种组织器官广泛出血、坏死,但不同传染病,其出血和坏死的病变部位和表现是不一样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剖检实践总结,概括出了不同传染病的病变特征。
人们总结概括出来的这些病变特征,实践上可作为剖检诊断的指南。
如剖检时发现病猪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间呈大理石样外观;肾颜色变淡,表面有小出血点;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喉头、会厌软骨、膀胱粘膜有出血点,扁桃体出血坏死,可初步诊断为急性猪瘟;剖检时发现病猪的盲肠、结肠黏膜出现纽扣状溃疡,可初步诊断为慢性猪瘟。
剖检出生不久病猪的脑膜充血,脑水肿;肝脏有黄白色坏死灶;肾肿大,有散在出血点;脾肿大,有黄白色坏死结节,可初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
发现初产母猪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可初步诊断为猪细小病毒病。
因此,掌握各种猪病的病变特征,剖检时才能抓住重点,找到诊断的依据和线索。
5 熟悉掌握猪病剖检诊断程序及方法掌握正确的剖检诊断程序和方法,可帮助发现有利的诊断线索,找到剖检方向和剖检重点,使剖检工作科学化、程序化,避免剖检时有漏检情况发生。
因此,按正确的剖检诊断程序及方法进行剖检,才能确保剖检效率和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病变。
同时,剖检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上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例,以3~5头为宜,否则剖检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或代表性不强,不能正确反应猪群的整体状态。
5.1 调查了解病情在进行尸体剖检前,应先了解病死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对病情有个初步的诊断,缩小对所患疾病的考虑范围,对剖检有一定的导向性,可缩短剖检的时间。
如病猪身体末端发绀,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剖检的方向和重点应是胸肺。
5.2 外部检查调查了解病情后,视检病猪天然孔、体表、皮肤、头蹄等,记录并分析所见异常情况。
5.3 内部检查猪的剖检一般采用背位姿势,为了使尸体保持背位,需切断四肢内侧的所有肌肉和四肢关节的联系,使四肢平摊在地上,借以抵住躯体保持不倒。
然后再从颈、胸、腹的正中侧切开皮肤,只在腹侧剥皮。
如果是大猪,又属非传染病死亡,皮肤可以加工利用时,建议仍按常规方法剥皮,然后再切断四肢内侧肌肉,使尸体保持背位。
5.3.1 皮下检查 皮下检查在剥皮过程中进行。
除检查皮下有无充血、炎症、出血、淤血(血管紧张,从血管断端流出多量暗红色血液)、水肿(多呈胶胨样)等病变外,还必须检查体表淋巴结的大小、颜色,有无出血,是否充血,有无水肿、坏死、化脓等病变。
小猪(断奶前)还要检查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有无串珠样肿大。
5.3.2 剖开腹腔和腹腔脏器的摘出 从剑状软骨后方沿白线由前向后切开腹壁至耻骨前缘,观察腹腔中有无渗出物;渗出液的数量、颜色和性状;腹膜及腹腔器官浆膜是否光滑,肠壁有无粘连;再沿肋骨弓将腹壁两侧切开,使腹腔器官全部暴露。
首先摘出肝、脾及网膜,依次为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和直肠,最后摘出肾脏。
6 详细记录剖检结果,做好剖检善后工作对在剖检时看到的病理变化,要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为诊断提供可靠的材料。
在剖检记录中还应写明病猪品种、日龄、饲喂何种饲料,疫苗使用情况及病猪死前症状等。
剖检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把尸体深埋或焚烧。
剖检工具、剖检人员的外露皮肤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剖检人员的衣服、鞋子也要换洗,以防病原扩散。
7 结合病猪发病情况和外部检查情况,认真而全面地分析剖检结果,做出初步诊断剖检结果不能孤立地作为诊断依据,必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情况和外部检查情况,才能做出初步诊断。
如发现病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仅凭这些病变是不能诊断为猪乙型脑炎的,但结合流行特点和发病表2013年第7期(总第198期) 疾病防治33对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的几点看法檀学进 刘明团 (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66100)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3)07-0033-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园区建设和小城镇规划改造,使养殖业在发展区域和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
而我国以猪肉为主的饮食习惯,决定了需要饲养数量巨大商品猪,而养猪生产因占地面积大,污染相对集中,受到挤压程度最高,造成养殖密度过大,猪群迁徙流动频繁,使猪的疾病不断增加,疾病传播难以控制,包括猪瘟、蓝耳病、圆环Ⅱ型病毒病、伪狂犬病、附红细胞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付嗜血杆菌等疾病到处发生。
特别是近年来全国“高热病”流行,使养猪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这些猪病在流行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形成了新旳流行特点、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给当前猪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挑战。
1 当前猪病流行特征1.1 温和性和非典型疫病不断出现 在疫病流行中,发现疫病出现温和性和非典型变化。
例如猪瘟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上没有以前典型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等症状,但实验室诊断的结果却是猪瘟阳性,这表明该群猪已有猪瘟感染,这给猪病的诊断、防疫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呼吸系统疾病加重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其饲养密度大,消毒卫生不严,猪舍通风换气不良,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猪支原体肺炎(MPS)、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伪狂犬、猪流感、猪园环病毒(PCV2)等病的感染,造成猪呼吸系统发病率的增加,危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