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3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3)

老舍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 常识,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体会济南的冬天的美。 (难点)
欣赏用词的精当、 生动;体会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的 作用。(重点)
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 爱和赞美之情,激发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情。(素养)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 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诞生于城市贫民 家庭。幼年丧又靠母亲抚养长大。
矮松、山尖色彩、草雪色彩、阳光雪 色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空间顺序
山上矮松--山尖色彩--山坡草色--山腰雪色---
顶: 形象地写出薄雪覆 镶: 盖下小山的秀美风 穿: 景,富有人的情态 羞: 特点
比喻(表现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比喻(描画雪色、草色相间的美景) 拟人(描画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课外练笔:
说说你的故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 试着运用本课学到的写景方法把它 写下来。
文章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冬日水景呢? • 与写雪后山景有何不同?
山景: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水色:自下而上(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冬天,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温暖 秀气 淡雅
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 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 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 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 风情万种,使人留的作家老舍先生一同领 略了济南冬天的无限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但不 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 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3《济南的冬天》阅读鉴赏课件

思考探究
理清思路
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 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
1. 通读全文,找到每段的关键句或者根据内容概括段意; 2. 把内容一致的段落进行整合,概括其内容; 3. 分析整合后的段落,找到其情节或者情感的脉络。
理清思路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 算个宝地。(关键句) 冬天里暖和安逸的济南老城是一个理想的境域。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使济南人心里有了依靠。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格外秀气。 城外卧雪的远山淡雅如画。 清澈而温暖的水充满了灵气。
“害了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 雪,比拟成害羞的少女,形象描画出了夕阳斜照下的雪色秀 美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雪后小山的爱好。
正确朗读
. . . .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 冬天特. 别. 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 在一个小. 摇. 篮. 里,他们全. 安. 静. 不. 动. 地低 . . . . . 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 面. 上. 含. 笑. 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 落. ,有了依. 靠. 。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美景,领略景物之美。 2. 品味语言,了解修辞方法,体会作者情感。 3. 写作短文,学习描写方法,练习景物描写。
课前解疑
认识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北京人,满族,作家。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浑 厚无华、幽默诙谐。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品味鉴赏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 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3)

六、语言品析
“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 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爱好之情。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六、语言品析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 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 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产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 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爱好之情。
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 空灵:美好无穷而不可捉摸。 髻( 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四、整体感知
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
课堂小结
济南冬天美
小山摇 雪篮霁图初 空晴灵图水 晶图
北平伦的敦寒的暗 温晴热带的热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序城外远处的山
济南济的南暖的明
济南的温
里、上
外、下
写景顺
Hale Waihona Puke 十、课下作业谢谢凝听
:
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逸,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清的。
第 一 部 分 ( 第 1 段 ) : 用自己过去过往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照,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 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 二 部 分 ( 第 2 - 5 段 ) : 写济南冬天的山景。(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逸), 第 三 部 分 ( 第 6 段 ) : 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济南的冬天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设景导入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
好可爱、好可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利用多媒体投示出课题及学习目标,背景选择白雪覆盖的小山,白雪映着红日,营造一个温暖响晴的冬天之景。
)二、师生共赏1、师生同读①放师读录音(播放朗读录音,多媒体投示背景,动感播放课文字幕)②生分成两组比赛朗读③师生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在旁边批注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④完成课后思考题一(生小声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生:讨论交流③④。
师归纳文章脉络: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对比)——写济南的山(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澈、透明)2、师生同赏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填在下表中,并说说用上它们的好处。
(开放性题,答案不求一致,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能力。
) 比喻句:好处:拟人句:好处:3、师生同议①分小组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和理由。
②全班交流③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三、写作尝试⑴分小组讲述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象⑵借鉴的写作方法将家乡最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出来⑶评价提高分组评价,选择美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的笔记【优秀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的笔记【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3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的笔记,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济南的冬天》笔记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笔记篇一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学习本课重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作者借景抒发的赞美之情。
而若要达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
为此,本设计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后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情境导入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
今天我们不说温暖明媚的春天、喧嚣热烈的夏天、金色辉煌的秋天,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说燕京一带冬天雪花的特点,“瀚海阑干百丈冰”是描绘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冬天风中带刀,云南的冬天饱含色彩。
而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自己经历感受过的冬天的特点。
提示:如朔风怒号、冰雪覆盖、寒冷、萧杀……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概括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
读课文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之后再请学生向全班展示。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3

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为我们描绘了济南的山景、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
文中的哪些色彩词用得好?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请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外,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
一、“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初中语文教案:《济南的冬天》3(2021年初中语文部编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傅霞洁一、众说纷纭话冬天3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跟随着朱自清先生走进了江南的春天,领略了春天的生意盎然、风和日丽、百花争艳,那么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
”让我们一起追随老舍的足迹去看看济南的冬天是怎么样的吧。
二、细品文章辨温晴(情)全班齐声朗读课文1、2两段。
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请从1、2两段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生:温晴。
老师故意在黑板上写成温情。
学生质疑。
补上温晴两字。
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讨:济南的冬天是“温晴”还是“温情”的?文本解读四妙计:1、咬文嚼字2、入情朗读3、重现情景4、敢于质疑请大家打开锦囊领取任务,我们分为不同小组,分别探讨。
讨论之后,各小组一一上台汇报。
三、知人论世悟真情资料显示:济南冬天盛吹寒冷的偏北风,……老舍一生六十七年,经历坎坷,先后辗转于北京、英国等地,后来来到济南,呆了整整四年,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他对济南产生深厚的情谊,济南于是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二故乡了。
他在文章里曾这样写:几十年颠沛流离,在这里,我停驻了脚步……我无比地热爱着济南的山、济南的雪还有济南的水呀! ——《老舍自传》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那是一种就天气而言给人的一种感受,是景语。
与其说,作者眼中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不如说他是怀着一颗充满温情的心看待着冬天的济南,这是一种内心里流露的真切的体会,是情语。
我们再看结尾,有同学提问为什么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却写成“冬天的济南”?因为对于济南的爱已经深深植根于内心,即使身处于凛冽寒冬,也能感受到盎然春意。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
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1。
《济南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又那么宽敞,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②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的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7、第一段文字是围绕文中的哪个字来描写的?从哪四个方面具体加以描述的?(5分)答:8、有人认为第一段文字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也有人认为是时间顺序写的雪,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分)答:9.文中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水纹的花衣”指______ __,“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指___ _ ______。
(4分)10.体会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作用(4分)①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答: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
答:11.划线句①②,请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分)答:我选第___句,答案:7. 妙从四个方面加以描述: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 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 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8均可以,按空间顺序,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山尖山坡山腰的景物,或按由白天到傍晚的的时间顺序来写,其标志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9、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春天来临满山的花草10、顶,生动写出积雪少,在树尖上,且位置高写出了雪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