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资料:山东年俗【春节精品作文】
六年级下册家乡风俗的作文春节山东

六年级下册家乡风俗的作文春节山东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家乡山东的春节风俗吧。
在山东,春节可是个大节日哦!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过年了。
妈妈会买很多新年饺子和馅儿,因为在除夕的晚上,我们都要吃饺子哦。
吃饺子不仅好吃,还有祈福的寓意,所以大家都会吃很多饺子。
除夕的当天,爸爸就会从庙里买回来一些鞭炮,准备在半夜十二点的时候放鞭炮,辞旧岁迎新年。
山东人可喜欢放鞭炮了,鞭炮声像在庆祝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一大早,爸爸妈妈就会把我叫醒,穿上全新的衣服,我们一家人拜祖先牌位,祈求一年平安顺利。
然后,我们会互相拜年,小朋友还会收到压岁钱呢!中午时,姥姥姥爷和叔叔阿姨们也会来家里吃年夜饭。
年初二的时候,会有"开钱门"的习俗。
爸爸妈妈会买一些糖果、糕点和水果,摆在柜台前。
早上一起床,我就赶快去"开钱门",希望新的一年有好运气,钱钱滚滚来!除了这些,在春节期间我们还会吃很多好吃的,比如汤圆、元宵、发糕等等。
商家们也会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这就是我们山东过春节的一些风俗了,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春节习俗吗?欢迎分享哦!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篇2标题:过年时,爷爷家里真热闹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山东过春节可真有意思。
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们全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妈妈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好迎接新年的到来。
爸爸会贴春联、剪窗花,给家里增添节日的气氛。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拜年啦!春节期间,山东的风俗可真独特呢。
除夕夜,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吃着妈妈亲手做的各种美味佳肴,真是幸福极了。
吃完饭后,就是最令我们兴奋的时候——年夜饭后,父母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呢!拿着崭新的压岁钱,心里高兴极了。
等到子时一过,大人们就开始燃放爆竹、烟花,声音很大很响,把旧的一年吓跑了。
小时候我可怕极了那可怕的声音呢,现在想来真有意思。
山东春节习俗

山东春节习俗
山东省地处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其春节习俗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山东春节习俗:
1. 贴春联:人们会在门口贴上对联,以寓意新年的吉祥和幸福。
2. 守岁:在除夕夜,家人会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
在守岁期间,会吃团圆饭、看春晚、放烟花爆竹等,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3.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山东春节期间常见的表演活动,有祈求丰收和驱走恶灵的意义。
4. 拜年:过年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尤其是长辈拜访晚辈,互道新年祝福。
5. 剪窗花:人们会用纸剪成各种图案装饰窗户,以增添节日的气氛。
6. 送年货:人们在春节前会购买年货,如糖果、瓜子、糕点等,以招待亲戚朋友。
7. 牛肉面: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品尝传统的山东特色美食——牛肉面。
8. 红包:给孩子发红包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以祝福他们在新年中平安、健康。
这些习俗代表了山东人民过年时的传统习惯和文化特色。
山东的习俗作文800字

山东的习俗作文800字
我的老家在山东莒县。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门前都种了银杏树。
爷爷告诉我,银杏树象征着长寿,而且它不挑土质,只要阳光充足,它就能茁壮生长。
它的果实还有药用价值,一到秋天,满树都是金黄的“小扇子”,真是赏心悦目。
平时工作学习比较忙,我们很少回去,但是每年过年妈妈爸爸都会带我回老家过年。
妈妈说,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过年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团团圆圆才是年。
除夕这天一早,爷爷和爸爸就要开始贴春联,这么有趣的事情可少不了我这个“热心肠”,花花绿绿的过门贴是我最喜欢的,我就会负责把它们一张一张地分开,递到爷爷和爸爸的手上。
一会儿工夫,我们家就焕然一新了,这场“新桃”与“旧符”的交班仪式可是少不了我的功劳!
奶奶和妈妈也没有闲着,她们在做过年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包饺子!我们这里的饺子不同于别的地方:圆圆的面皮,我们是用梯形的面皮包成元宝的样子,而且饺子的馅还一定是豆腐的。
我很纳闷地问奶奶,为什么不包肉的?“豆腐就是“都有福”。
吃了豆腐饺子,咱家人就都有福了呀!”奶奶笑了,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绽放的菊花,好像她包的不是饺子,而是满满的“福气”。
我们家的年夜饭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场舞中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我一边吃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一边想,明天早上我一定要多吃几个“都福”饺子。
希望来年我们全家人都能身体健康,福
气满满!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时间一定要到我的家乡来,我带你们看看我家的银杏树,尝尝奶奶包的“都福”元宝饺子!。
山东菏泽春节风俗作文

山东菏泽春节风俗作文在我心里,山东菏泽的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让人期待的时刻。
每到春节临近,整个菏泽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红彤彤、喜洋洋的。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为春节忙碌起来了。
最先热闹起来的要数集市,那真叫一个人山人海。
卖春联的摊位一家挨着一家,红彤彤的春联挂满了架子,地上也摊得到处都是。
摊主们扯着嗓子吆喝着:“快来看看嘞,春联便宜卖啦!”这边卖年画的也不甘示弱,什么“年年有余”“福禄寿喜”,各种好看的年画让人眼花缭乱。
大人们在摊位前仔细挑选,孩子们则在一旁兴奋地跑来跑去,时不时拿起一张年画问大人:“这个好看不?”再往集市里面走,那就是卖年货的区域啦。
卖瓜子花生的,一麻袋一麻袋地堆在那里,摊主熟练地称着重量,还不忘跟顾客唠几句家常。
卖糖果的摊位前,花花绿绿的糖果装在透明的罐子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
还有卖鞭炮的,那可是男孩子们的最爱。
各种各样的鞭炮摆满了摊位,有“二踢脚”“摔炮”“窜天猴”等等,光是听着名字就觉得特别带劲。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
这一天,奶奶会在灶台前摆上一些糖果和糕点,说是要给灶王爷吃,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奶奶一边摆着,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灶王爷啊,您保佑我们家这一年顺顺利利的,没病没灾。
”我在一旁看着,觉得特别有趣。
过了小年,家里就要开始大扫除了。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全家老小齐上阵。
爸爸拿着扫帚把屋顶的蜘蛛网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则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我也不能闲着,帮忙搬搬凳子,递递抹布。
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是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蒸馒头和炸年货了。
蒸馒头那天,一大早妈妈就起来和面。
那面团在妈妈的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就变得又白又软。
然后妈妈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开始做馒头。
有圆的、方的,还有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特别可爱。
做好的馒头放进蒸笼里,不一会儿就飘出了阵阵香味。
我守在蒸笼旁边,不停地问妈妈:“馒头好了没?”妈妈总是笑着说:“再等一会儿,小馋猫。
菏泽的春节风俗作文

菏泽的春节风俗作文
标题:菏泽春节风俗的独特韵味
在中国广袤的地域文化中,山东省菏泽市的春节习俗以其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引人注目。
每年的农历新年,菏泽人民都会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来欢庆新春的到来,展示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民俗画卷。
春节在菏泽的序幕由“扫尘”揭开,家家户户都会在节前进行大扫除,寓意着辞旧迎新,去除一年的晦气,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夜,阖家团圆,共享丰盛的年夜饭,其中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意年年有余。
饭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守岁,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春节期间,菏泽的民俗活动更是异彩纷呈。
贴春联、挂灯笼,红火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城市。
初一早晨,人们会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按照传统习俗,晚辈要向长辈行磕头礼,表达敬意与祝福,长辈则会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寄寓辟邪避灾、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
此外,菏泽的民间艺术也在春节期间得到充分展现,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民俗表演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展现了菏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在乡村地区,还有祭祖、拜年、闹元宵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人文精神,又蕴含了菏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菏泽的春节风俗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承载着菏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时代的变迁中,这些风俗习惯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延续并发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济宁家乡风俗的作文

山东济宁家乡风俗的作文
《济宁的风俗,真有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山东济宁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
在我们济宁,过年的时候可热闹啦!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我最爱跟着大人们一起包,虽然我包的饺子奇形怪状,但是大家都不会笑话我,还夸我能干呢!晚上吃年夜饭之前,要先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可好玩啦!
除了这些节日,我们济宁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
比如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要坐花轿,那红红的花轿可漂亮啦!还有老人过生日的时候,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给老人祝寿,祝他们健康长寿。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里有趣的风俗!
《济宁风俗,我知道》
小朋友们,我是来自山东济宁的[你的名字],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们家乡的风俗。
咱们济宁啊,每到端午节,那可是热闹非凡。
大人们会早早地准备好粽叶、糯米和红枣,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
我总是好奇地看着,忍不住也想动手试试。
妈妈就会手把手地教我,虽然我包的粽子总是会漏米,但我还是特别开心。
到了晚上,大家会把自己做的香包拿出来。
我的香包是妈妈做的,上面绣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闻起来香香的。
据说香包可以驱邪避灾,保佑我们平平安安。
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街上到处都挂着漂亮的灯笼。
有兔子灯、荷花灯,各种各样,好看极了!我会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去看灯展,猜灯谜。
有时候我还能猜对几个,得到小奖品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济宁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通用5篇)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通用5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我国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称“过年”。
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通用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篇1我们的节日又到了,那就是——春节。
在我们汉族,春节俗称“过年。
”每年的春节我们都会随着鞭炮声来到爷爷奶奶家,给老太、爷爷、奶奶、大伯和大娘拜年。
在给老太、爷爷和奶奶磕头。
到了中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喝酒。
吃完了午饭再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再说一声:“新年快乐!”拜完年,大家一起回家吃晚饭。
祝第二年: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每一天!这就是我们汉族的春节!也是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篇2在这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心情在呐喊着。
不经意间,猛地抬头发现世界变了。
从昨天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天的绚丽热闹。
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着金灿的闪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这看谁更有才……哦!在不经意间,春节已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
街上的灯笼早已绽开了红红的笑脸,对联用它那优美的文字表达它的喜悦,年画上的孩子也笑得那样灿烂,冬青树用那耀眼的翠绿为春节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就连空气中也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窗外“噼里啪啦”,那是春节的警钟,向所有的人们宣告“过年了!”,当然了,过年时烟花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天空的装饰品。
点燃烟花筒,只听“轰隆”的一声巨响,信号发出,只见无数明亮而又璀璨的明星飞过天际,一朵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也有的像一串串的珍珠,一条条瀑布,让我不禁想起青莲居士的名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然人感到目不暇接。
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
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关于山东年俗的春节手抄报资料

关于山东年俗的春节手抄报资料说起地方传统文化最具有特色的要说山东年俗了,下面一一介绍: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日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山东各地都盛行贴年画,年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如《唐僧取经》等,有历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汉相争》等,有戏曲故事如《回荆州》、《白蛇传》等,还有山水画等。
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单开、四条屏等。
在诸多的年画中以鸡画、鱼画、娃娃画较为普遍,因为鸡表示桔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那么象征人丁兴旺。
胶东、滨州、茌平等地几乎家家贴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红颜色,其内容因时而异。
除日的主要活动是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祭天,请神,祭祀等。
家堂(卷轴图画)、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
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大门上贴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显示门第家风的春联,进门迎壁墙上要贴“抬头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的年关吉利的单联,正房门上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之类祈求福寿安康的,中堂两边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的祝福祝寿的对联。
店铺要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寓意招财进宝的对联,天地堂两边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宅神堂两边要贴“年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之类祈求保佑的对联。
粮囤上贴“五谷丰收”、“粮食满仓”,猪羊圈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贴“骡马满槽”,大车上贴“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还要贴“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
鲁西、长岛和蓬莱沿海农村,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贴红对联,改用绿色对联。
日照沿海渔民除日午后到渔船贴对联,将“招财进宝”合为一字,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平安”、“五将军马到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手抄报资料:山东年俗
【小编寄语】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手抄报资料《山东年俗》,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年除日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
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
除日的活动很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
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贴年画、春联:
山东各地都盛行贴年画,年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故事如《唐
僧取经》等,有历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汉相争》等,有戏曲故
事如《回荆州》、《白蛇传》等,还有山水画等。
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单开、四条屏等。
在诸多的年画中以鸡画、鱼画、娃娃画较为普遍,
因为鸡表示吉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
胶东、
滨州、茌平等地几乎家家贴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红颜色,其内容因时
而异。
除日的主要活动是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祭天,请神,祭祀等。
家堂(卷轴图画)、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
春联的内容十
分丰富,一般大门上贴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显示门
第家风的春联,进门迎壁墙上要贴“抬头见喜”、“万象更新”之类
的年关吉利的单联,正房门上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之类祈求福
寿安康的对联,中堂两边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