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项目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购买性支出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政府投资性支出最大区别是属于非生产性、消耗性支出,所以有时又称这类支出为社会消耗性支出。
这类支出并不形成任何资产,但是它是社会再生产所必须的条件,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是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支出。
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祖国领土完整和社会安定,还要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相应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包括:文教科卫支出、行政支出、国防支出、外交支出、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支出等。
下面作些简介。
二、社会文教费支出1、社会文教费支出的性质和意义社会文教费支出,是指政府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
其支出性质是:①社会文教费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内容包括财政用于文教科卫等部门经常性支出,即支付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
②社会文教费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因为这些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提供生产性的产品和劳务。
但是文教科卫等事业发展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效能。
这些素质对社会物质生产贡献很大。
社会文教费支出重要意义在于:①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生产力发展无不由科学技术发展而带来的,西方劳动生产率提高,80%勺因素是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文化艺术水平提高的源泉和基础。
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③卫生事业发展是一个民族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④文化是人类精神升华的阶梯。
正是因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发展。
我国这一支出的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支出。
如下表: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内容:①按支出的部门划分包括: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费支出。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二)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国家 政治需要、 政治需要、社会需求和经济负担能力综合的产 物。社会保障支出的实施对于建立市场经济体 现代企业制度、 制、现代企业制度、保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 意义。 意义。 矫正市场分配不公; 矫正市场分配不公; 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 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 克服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 克服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2、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项目和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基本项目和辅 助项目。 助项目。
基本社会保障项目 ⑴养老保险 ⑵失业保险 ⑶医疗保险 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⑴工伤保险 ⑵生育保险 ⑶社会救济 和社会福利项目
现代社会保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庞大体系。 现代社会保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庞大体系。 就我国情况看, 就我国情况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组成。 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组成。 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形式,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形式,具有广泛 强制性、福利性和互济性的特征。 性、强制性、福利性和互济性的特征。 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 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必须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保障必 须与人口结构的变化相适应 。
二、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保障的需要是随生产的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 社会保障的需要是随生产的社会化产生和发展的。 (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点 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三)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社会保险型、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 社会保险型、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节俭基金型 (四)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式、 现收现付式、基金式
《财政学》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

一、分析财政补贴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的存在,你感受到政府补贴对你的影响吗?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补贴并不是直接发放给居民个人,而是通过补贴改变商品价格,居民通过消费才能得到补贴,北京对公共交通的补贴就属于这种情形。
乘坐公共交通越多,就意味着享受补贴越多。
另外,补贴让价格降低,就会产生让居民更多消费的激励,当然,居民可能也会过度消费。
二、财政补贴的性质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无偿地对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所实施的财政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作为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经济手段,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从性质上看,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一样,是一种转移支出,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但财政补贴又与社会保障支出有所不同。
社会保障起因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事故,支出主要用于消费环节,目的主要在于扶助社会弱者,实现社会公平。
而财政补贴则起因于生产、流通和价格等因素,支出可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目的主要在于补偿外部经济,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财政补贴的分类财政补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如按补贴对象可分为对企业的补贴和对个人的补贴;按补贴环节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按经济性质可分为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按财政补贴方式可分为现金补贴(明补)和实物补贴(暗补);按政策目的可分为价格补贴、职工生活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补贴等。
国家实施财政补贴总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所以按政策目的分类是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1. 价格补贴。
它指国家对企业由于执行国家的限价政策所造成的亏损所给予的资金补贴,也可以称为政策性亏损补贴。
主要包括:(1)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这主要是对商业企业的价差补贴,是价格补贴中的主要内容。
它是当从事农副产品收购的商业企业由于执行政府的价格政策、出现购销价格倒挂而造成的亏损时,政府给予的补贴。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这是当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为执行政府政策,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农民销售时,政府对其价差给予的补贴。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课件

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 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概念 ◎ 社会保障支出:概念与性质 社会保障支出——政府为执行社会保障职能而安排 的各项财政支出。 在性质上,社会保障支出同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 相联,属于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安排的财政支出。 2010年,我国政府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9131.6亿元; 此外,还有14818.5亿元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 何谓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制度?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第 一 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Expenditure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in the world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项目) Social security items in China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题 Targets and problems of improvements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 可进一步财政补贴支出区分为两个亚类:一是直接(有 形)的财政补贴支出(通常意义的财政补贴支出),二是 间接(无形)的财政补贴支出(即税收支出)。
● 本章主要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转移性支出:本章主要问题
* 为何要由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责并安排社会保障支出? *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般构成如何,其社会经济效应主 要涉及哪些方面? *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进一 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总体思路如何? * 财政补贴具有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如何,其实际社会 经济作用主要有哪些? * 现阶段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 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补贴制度? * 税收支出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国外如何对税收支出实施 预算控制?
第六章_转移性支出(财政学)案例

492.29
758.74 605.44 535.24 550.15 660.41
14.25
17.71 16.74 5.32 5.15 5.22
20.55
19.39 4.55 1.60 1.28 1.28
170.55
246.44 114.78 102.91 60.70 128.89
B
y
A
AB、AC:预算线
O
B
C
x
暗补降低受补贴商品的价格
2、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分类
1、禁止性补贴
– 出口补贴
– 进口替代补贴
2、可诉补贴(黄箱补贴)
– 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
3、不可诉补贴(绿箱补贴)
– 主要包括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给予基础研究的 援助性补贴、给予贫困地区的补贴、为适应新环 境而实施的补贴、用于鼓励农业研究开发、鼓励 农民退休等方面的补贴。
2、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
中央财政直补种粮农民
在粮食连续减产的背景下,2004年我国对种粮农民全面 实施了粮食直补,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100亿元对种粮 农民直接补贴以刺激粮食增产。 2006年,由于成品油调价,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 政府又增加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 此外,除了直接补贴,国家还推行对良种购买和农机具 购置进行补贴。
3. 税收抵免:
• 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 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 税负。 – “有剩余的抵免”: • 抵免额不允许超过应纳税额。 – “没有剩余的抵免”:
• 将没有抵尽的抵免额(超过应纳税额的 抵免额)返还给纳税人。
第六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

(二)纳税扣除。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 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 以减轻其税负。 (三)税收抵免。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 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的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以减轻其税负。 (四)优惠税率。指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或征税 对象适用较低的税率。
(二)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1、有效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 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排挤效应”;
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三、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数额大,加重了财政负 担。 (2)长期的补贴使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 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3)长期过多过广的补贴,人为地扩大了经济体系 中的政府行为,相应地缩小了市场活动覆盖的范围。 (4)某些财政补贴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 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2.与社会保障支出比较: (1)相同点:
从政府角度看,支付都是无偿的。 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 增加。
(2)不同点: 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3.财政补贴内容 在我国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价 格补贴和企粮棉油补贴、平抑物价等补贴、 肉食价格补贴和其他补贴 我国的企业亏损补贴——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 贴
包括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 将税后利润进行合理的再投资,可以退还其企业所得税的40%。
(七)加速折旧 对于企业而言,总税负不变,但税负前 轻后重相当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对政府而 言,损失一部分收入的时间价值。
财政学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保险支出

第一节、社会保险支出
组员:李田田 安万芳 郜武慧 张雨琴 罗锋 袁景山 余佳乐
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社会意 义
社会保险支出是一项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 民生性支出。
社会保险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 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体系。
中国1995年至2004年的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及中国社会 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一)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问题时,特别强调要在最终进行个人分配之前,扣除 一部分社会产品,用来满足社会的保健以及丧失劳动 能力者的需要,他在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社会保障。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依据1951年政务院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起来的, 所以过去又称作劳动保险制度。
(三)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方针政策
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项改革都尖锐 地触及社会保障问题。“铁饭碗”被打破,下岗、失 业和离退休人员在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居 民收入差距在拉大,公费医疗的浪费与低效等等。总 之,经济改革的深化,把建立一个社会化的社会保障 体系的任务,急切地推上改革的日程。
现收现付: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保险开 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金。
(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一是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二是社会保险资金有确定的来源;三是社会保险支出 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四是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 是全社会化的,是全社会统一安排实施的,没有城乡 之分。五是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有现收先付制和基 金制两种模式。
商业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二)财政补贴的分类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我国财政补贴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物价补贴(亿元) 企业亏损补贴(亿元) 合计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11.1
57.9
16.8
4041.0
511.0
1278.1 164.0
72.0
表6-2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亿元)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
1.保险覆盖范围 2.保险费用筹集 3.运行模式 4.养老金待遇 5.养老基金管理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 题
(一)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二)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三)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四)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the n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bsidization )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养老保险 (三)失业保险 (四)医疗保险 (五)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六)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保
家庭保障
障
发
企业保障
展
过
程
社会保障
15
保障层次 社会救济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上的另一种声音
弗里德曼夫妇:福利国家的谬论 当你花钱时,可能花的是你自己的钱,也可
能花的是别人的钱,你可能是为自己花钱, 也可能是为别人花钱。
自由主义的观点
社保不应存在,是对自由的一种侵犯。
现在与未来之间,人们愿意为了这一刻承担 未来的风险。
20
3、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 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 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十七大报告
大家好
1
财政学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2
第六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险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4
风云变幻中的理想:永恒的话题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让公民不必穷尽手段为生存 ”
“公民享有避免剥夺享受成果的权利。” 享有 “免于饥饿权、身心健康权与受教育权”
——世界银行
“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制造雨伞”
v “生老病死以及人的最低生活需要,是不应当由 市场来裁决,或者说市场的裁决不应该是最终的 ,政府应该在其中有所作为。”
14
社 保障主体
11
近现代社会保障简史
1935年
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正式提出 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1942年
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称,要为那些因失业、疾病、退休、 生育和鳏寡者等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不利 地位的人们提供社会 保障。
《贝弗里奇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全面体人口,而不论其年 龄、性别、 阶级、种族和宗教信仰如何。
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 共产主义社会,不外乎是 一个人人平等、人人有社 会保障的“自由人的联合 体”
5
• 也许, • 在鸡犬相闻的小农经济下,
我们可以守望相助;
• 然而,工业化浪潮下,我们 还能在风云变幻中依靠血亲、 邻里来守望相助吗?
社会保障
6
第一节 社会保险支出
❖ 一、社会保障的缘起与性质 ❖ 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情况 ❖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
我国使用的“社会保障”一词,比较接近欧 洲的用法,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 救济、优抚安置、住房保障等
17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1.相关概念: ❖ 社会保障也称政府保障或国家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
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 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问题
7
一、社会保障的缘起与性质
(一)生老病死、贫困责任演变 早期:生老病死等属于家庭责任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贫困乃个人责任, 城邦的道德秩序必
须防范穷人
基督教:贫穷是上帝赋予的美德,
是富人罪恶的结果。
自发性 松散性 血缘性 地缘性
“穷人必须首先培养忍耐精神,
富人必须帮助别人,穷人必须得到帮助”。
❖ 社会保障支出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性事业。
▪ 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或缺陷; ▪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政
策调节经济运行。
※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主体是国家, 不是就业单位;受益人具有选择性, 区别于政府举办的公民可以普遍受益 的公共福利事业。(如免费开放的社会 公共图书馆)
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三个里程碑
12
近现代社会保障简史
1948年
英国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之后,西欧、北欧等一些国家也纷纷宣布建立了福利
国家。
1966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 约》第9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 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13
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
1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铁血宰相” 俾斯麦竟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始 人。随后的30年里,成为其他欧洲 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 “典范”。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 议会宣布实行疾病、工伤事故、老 年及残废保险计划,这三个计划先 后在1883年、1884年、1889年由 议会通过。
9
近现代保障制度的确立:
“一个想从社会 那里得到养老金 的人是最安分守 已的”。
铁血宰相俾斯麦(1871—1890年)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
✓ 统一德国的功勋 ✓ 俾斯麦先后策划发动普丹、普奥、普法战争消灭了
阻碍德国统一的势力,辅佐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 宫登基,完成德国统一,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 压巴黎公社。
8
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1601年
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the Poor Law ,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
使民间和教会从事的济贫活动首次上升为法律 并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1883年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疾病保险法》 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德国是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反驳:公平(起点、结果、规则公平)
16
中国、美国、欧洲社会保障内涵比较
美国所说的“社会保障(美式英语的 Social security)”是狭义的社会保障, 通常仅仅指养老金;
欧洲国家所说的“社会保障(英式英语的 Social security )”是广义的社会保障, 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甚至教育等;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18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 支出。它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都是 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是与该国特定的社会 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
❖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 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19
2.社会保障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