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中国形象”
从儒家思想视角看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形象

统 文 化 及 文 学典 故极 为 了解 。她 的C k : 地》 于 1 9 3 1
年出版 . 对 中 国农 民生活 的 丰 富且 如 史 诗般 的描 述 使 这 部 作 品 获 得 了 普 利 策 奖 ,赛 珍 珠 本 人 也 于
1 9 3 8年 获 得 了诺 贝 尔文 学 奖 。
在 2 0世 纪 3 0年代 之 前 . 中 国人 被 西方 描 述 为 狡猾 、 邪恶 、 怪 异 以及 残酷 。在 1 9世 纪 5 0年代 , 中
国女 作 家 , 她 出生 于美 国 , 成长 在 中 国 , 对 中国 的传
把它们神秘化 、 离奇化这种大环境 中 , 赛 珍 珠 与 众
不 同 的 把 中 国人 “ 不是放在与西方人 , 而 是 放 在 与 其 他 中 国人 的相互 关 系 中加 以描述 ” 。 【 2 1 她说 : “ 我 不 喜 欢 那 些 把 中 国人 写 得奇 异 而 怪 诞 的著 作 , 而 我 的 最 大 愿 望 就 是 要 使 这 个 民族 在 我 的 书 中如 同 它们 自己原来 一 样 真 实地 出现 。 ” I
一
、
中 国一 直 是个 农 业 大 国 .在 上个 世 纪 3 0年 代 更 是 如 此 。农 民对 于 土地 的 热 爱 , 对 于 自然 的依 赖
萨 克斯 ・ 罗默 在 《 阴险狡 诈 的傅满 楚 博 士 》 中虚 构 出
的 傅 满 楚 这 一 形 象 就 是 被 西 方 妖 魔 化 了 的 中 国 人 形象 。 瘦 高耸 肩 , 长 着 莎士 比亚式 的眉 毛 , 撒 旦 的 面 孔. 眼睛像猫一样闪着绿光 , 傅 满 楚 被认 为 是 一 个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anhuivocationalcollegeofpoliceoficers从儒家思想视角看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形象周捷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在赛珍珠之前很多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扭曲的赛珍珠的大地颠覆了这一形象其中所渗透的儒家思想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更好地向人们尤其向西方社会展现了一个健康的真实的生动的中国形象
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他者”中国

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他者”中国作者:李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摘要:赛珍珠作为中美两国文化哺育下的文化混血儿,因其长期浸润于中国文化中而以中国通的身份在二十世纪初期对于美国的中国形象建构起到过极为关键的作用。
其代表作品《大地》更是美国普通民众了解中国的极少的渠道之一。
本文试图分析这种表面现象背后的隐藏的某些因素,说明赛珍珠的文化构成是如何导致她在作品中曲折而不为人察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世界观及对华看法的,而此种描画又是如何于此期美国国内对华的形象建构不谋而合的。
关键词:中国形象;《大地》;赛珍珠;建构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48-01《大地》1930在美出版,引起轰动,长期位于畅销书的首位,赛珍珠也身名大噪,三八年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
自大地三部曲问世以来,在中国和美国关于它和它的作者的争论就从未止息,美国文学界认为赛珍珠的成功是对美国文学的侮辱,中国国内以鲁迅为首的文学界领军人物认为《大地》中的中国是不真实的,是对中国的污蔑。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再次回首关注赛珍珠和她的大地三部曲,不是想得出所谓的真理,非要判定孰是孰非,而是要通过《大地》的文本看美国,以期对于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又更为接近的认识。
一、王龙形象所反映的“中国”王龙形象:《大地》中的主人公王龙对土地的热爱是他性格中主要的一面,下文将探讨他的进取精神、对宗教的态度及其他的特点以期对于赛珍珠笔下的这个中国农民形象有更深的了解。
(一)王龙的宗教思想及他对基督教的态度《大地》中不惜笔墨多次提及王龙对土地神的态度。
王龙与阿兰成婚之时,两人在土地神前恭敬地敬过香。
阿兰生过孩子之后,王龙再次来到土地庙上香,心想:“他们的力量多大啊!”过年时,王龙甚至为土地神做了新的纸衣。
在他带孩子从地主家回来时,由于害怕自己过于骄傲会引起神的迁怒,他说:“我们的孩子是个没人要的女孩,脸上还长着小麻子,多可怜啊!还不如死了好呢。
浅析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浅析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大地》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的产物。
在这部被瑞典文学院誉为“对中国农村生活”具有“史诗般描述”的作品中,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标签:大地;中国农民;农民灵魂描写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北方农民生活的巨著《大地》三部曲的问世,使赛珍珠享誉文坛。
其中出版于1931年的《大地》,“因其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1〕而先后获得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豪厄尔斯最佳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无意全面评价赛珍珠其人其书,只想就《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谈些粗浅的看法。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接触过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但她所关注的首要对象是农民,这固然是受到她的丈夫、美国农业专家约翰·洛辛·巴克的影响,同时也不能不说明赛珍珠切入中国人生活的角度是独特的、准确的、深刻的。
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体仍然是农民。
赛珍珠紧紧抓住农民,通过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永恒关系来表现时势的变化和人物命运的兴衰。
过去,中国的古代文学一直给人展示那些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以至于人们只看到了中国文明中的士人文化和儒士雅兴。
在现代,尽管有许多作家关注农民的命运,特别是鲁迅对农民的描写深入骨髓,但都不是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核心。
而赛珍珠则以一种朴素的、古老的、甚至是愚昧的农民文化来界定中国的传统,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中渗透着泪水的人们,祖祖辈辈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与土地相伴而终。
他们的土气、愚笨恰恰是中国人另一种高尚情怀的表现。
他们“乃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紧贴着泥土,紧贴着生与死,紧贴着乐与悲。
……在他们中间,我看到的是真而又真的人。
”围绕着王龙与土地的关系,赛珍珠从人与土地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土地使人性净化、土地使人性堕落这两个层次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形象。
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这些人物的性格有的单纯、有的复杂。
浅谈赛珍珠的双重文化思想--以《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为例

形 象。本 文试 图从三方面分析赛珍珠的双 重文化 思想并浅析 了《 大地》 中的中国农 民形象。 关键词
中图 分 类 象 1 . 1 传统土地意识下的农民形象 1 . 1 . 1 农 民对土地的执拗情怀 自古 以来 中 国人 就 一 直 与 土 地 打 交 道 ,土 地 承 载 和 构 建 了农 民生 活 的全 部 。 《 大地 》 中王 龙 一 家 的 生 计 依靠 于土 地 , 男主 人 公认 为 土 地 是 财 富 , 是 人 生 的最 后 归 宿 。灾 荒 年 间 , 即 使他们全家饥饿到走投无路,王龙也绝不肯卖地 。在南方逃 荒期 间, 王 龙心中一直对土地充满 了希望与热情, 他一直不屑 于 和 其 他 流 民混 为 一谈 , 在 他 的 思想 里 他 是 有 土 地 的 , 这 也 就 能理解到王龙在 饥荒年 间即使全家去南方讨饭做苦力也不愿 卖 掉 一 寸 土 地 的 原 因 了 ,这 份 执 著 于 土 地 的情 怀 也 让 王 龙 的 人 生 梦 想 得 以实 现 。 1 . 1 . 2浪漫主义情怀 的农 民形象 从《 大地》 中 写王 龙 对 土 地 的 热 爱不 难 看 出赛 珍 珠对 中 国 土地、 乡村生活的深 深眷恋和对农 民的真挚感情 , 通过作 品我 们看到, 在 赛 珍 珠 的 眼里 中 国 的乡 村 是 田园 式 的 , 乡村 的生 活 才 是 中 国人 真正 的生 活 。在 第 二 部 《 儿子 》 里面, 赛 珍 珠 有 意 想让孙 辈得到乡土 回归, 她热爱乡村的生活 , 认为乡村是一个 纯朴、 自由、 无拘无束 的王 国, 只有在乡村 的土地上才能获得 最 高意义上 的实现 ,她 留恋 中国农民在孔子教 育年代里 的安 定 与平 静 的生 活 。赛 珍 珠 的 《 大地》 所 描 写 的 田 园式 的生 活 极 具浪漫主义情怀 , 这 也 符 合 西 方传 统 审美 的 中 国印 象 , 使 西 方 社会感受到 了质朴、 自然 的生活气息 。
跨文化视角下赛珍珠小说《大地》中的中国农民书写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度科创项目“疫情背景下英美文学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02010300213)阶段性成果。
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本研究对当前的中国形象书写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以王龙父亲为典型的守旧者王龙父亲在整部小说中几乎可以说是王龙的陪衬,代表了传统封建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农民的守旧者形象。
1.1 守旧的婚姻观小说《大地》以王龙娶亲开场,其父亲的守旧者形象从一开始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龙父亲作为一家之长,曾到黄家去询问有无要出嫁的丫头,其目的是给儿子王龙娶妻。
王龙无须提前与未来的媳妇相见,娶妻一事完全由长辈决定,留给王龙的只有接受。
这些细节彰显了中国古代父权制社会的婚姻观,即婚姻大事由长辈包办。
同时在娶妻标准方面,王龙父亲认为,作为庄稼人,王龙不宜迎娶一个漂亮的女人,他需要的是会管家、会养孩子、会干活的女人。
毫无疑问,王龙父亲的想法是务实的,是“为王龙好”的,但也显现出了父权制下一个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守旧者形象。
1.2 守旧的财富观王龙父亲对于财富的认识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截然不同。
随着可支配财富的增加,小说中众多人物的财富观以及对生活的追求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
王龙、王龙之子、荷花、杜鹃等人,一旦拥有了财富,无论多少,都会急切地去享受生活,用金钱来换取一时之快。
而王龙父亲则不同,就算腰缠万贯,他也从未改变“喝茶叶好比吃银子”的认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标准始终是“早晨有一碗开水暖肺”“中午有饱饭吃”“下午躺在摇椅上晒太阳”以及“晚上有孙子在床上暖暖他的骨头”。
王龙父亲的生活追求无疑是守旧的,是一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庄稼汉向往的传统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1.3 守旧的家庭观该小说开篇就描绘了王龙父亲的守旧家庭观。
首先,王龙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在家中拥有绝对的权威。
小说伊始,王龙父亲到黄家给儿子王龙说了一桩亲事,其中所有细节全部由王龙父亲操办,王龙无论是否情愿都必须服从,甚至不能表露出不满。
一部透过女性写就的男性史诗——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梨 花— — 三 个 女 性 分 割 了 这 一 个 男 人 全 部 的 追 求
断 。是她 从黄 家大 院 的种种 蛛丝马 迹 中判断 出这 家 大户 已渐 趋 没落 ; 她促 使 王 龙最 终 下定 决心 购 买 是
关键 词 : 女性 ; 性 ; 欲 ; 母 情 暖流
中图分 类号 :37 10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36 (07 O— 0 50 10 — 83 20 )6 00 — 3
13 9 8年 , 赛珍 珠 “ 于 《 地 》 中 国农 民 生 活 由 大 对
真切 而取 材丰 富 的史 诗般 的描述 ”l 获 当年 度诺 _ 荣
这部 作 品 中 . 在主 人公 王 龙这 个 太 阳般 的男 性 形象 背后 是 一群 耐 人 寻味 的女 性形 象 , 阿兰 、 花 、 荷
娩” 那一 节 , 临产 前 还 在地 里干 活 , 她 回去后 把饭 做 好 等丈夫 归来 . 之后 她又 独 自忍 受痛 苦 的煎熬 O _ 2 但是 她生 平 最 大 的快 乐莫 过 于为 绵延 后 代作 贡献 . 处处 为丈 夫为 子女 着想 . 很少 考虑 自己。 阿兰 是 沉默 寡言 的 . 是这 种 沉默 是 源 于一 种 但
愤 怒 叫喊 更有 力 量 。”2 _ 瑚这 种 镇定 、 智 同王 龙 的 理
、
阿兰— — 母性 、 劳龙 的妻 子 . 者通 过 这一 形 象 的塑 造 作
外 强 中干 形成 了强烈 的对 比 。在南 方逃 荒 时 , 阿 是
收 稿 日期 :0 7 0 — 9 2 0 — 9 1
赛珍珠小说《大地》笔下的中国人形象

赛珍珠小说《大地》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摘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凭借着系列小说《大地三部曲》一举成名,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震惊了美国,受到了世界文坛的关注。
同时赛珍珠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赛珍珠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对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的长期观察和深切体悟,在《大地三部曲》中塑造了以王龙、王虎、王源为代表说的三代人的中国形象,向西方读者描绘了一幅旧中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同时也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中国农民的形象,改变了西方人眼中妖魔化的中国人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字:大地男性女性交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凭借着系列小说《大地三部曲》一举成名,获得了文学界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赛珍珠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将近四十年,她以创作的中国题材的小说而闻名于世,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向西方国家介绍古老的中国真实一面的杰出女性。
塑造了真实而朴实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眼中妖魔化的中国人形象,以及对中国认知上的错误。
赛珍珠的人生经历特别而丰富。
1892年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还在襁褓中的她跟随从事传教士的父母不远千里来到古老的中国,从此,赛珍珠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圈里,她身边的小伙伴,佣人为她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第一扇窗。
她喜爱中国菜,喜欢穿中式服装照相,她的汉语水平几乎和中国人一样的流利。
赛珍珠的父母特地为她请了一位中国先生当家庭教师,向赛珍珠传授地道的中国儒家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此外,赛珍珠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有很多她喜爱的中国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同时她也喜欢听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赛珍珠从中国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印迹--以《大地》为例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 Jul. 2016 July 15赛珍珠,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作品大多数以描写中国为主,以其代表作《大地》为先导,深度描绘了中国农民的生活。
该作品也使得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赛珍珠的所有作品 ,赛珍珠小说中的中国印象,表现出了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更是一位两栖作家对她成长的地方的一种很客观的爱。
一、引论赛珍珠,1922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帝王女人》、《龙子》、《同胞》、《群芳亭》、《东风西风》等六部。
曾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作品流传语种目前是最多的美国作家。
在中国农村的经验使她看到了中国女性的生存和情感困境,感受到了黑暗中国的一切不平等,看到了中国的落后和弊端,她将这一切明明白白的暴露在阳光下,她让西方社会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她为辛勤劳动的中国人民说话,展示了中国人的生存现状。
赛珍珠有着对中国的美好愿望,她希望中国变得富强独立,希望男女平等,希望女性摆脱被压抑被奴役的地位。
二、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一)勤劳、聪明是中国女性的本质特征,多愁善感是在她们的假装的坚强下偶尔流露出来的特点赛珍珠作品中《大地》中的阿兰,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从一个仆人到一位农民的老婆,她的勤劳使得王龙由最底层的农民变为地主。
阿兰嫁到王龙家之初,王龙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阿兰勤劳,甚至在生孩子的前几个小时都在田里劳作。
当遇上饥荒逃难到南方的城市,也正是她搭起了家人蜗居的住处。
在抢大户时,也正是她的聪明使她了解到珠宝都藏在墙里,这是王龙后来发家致富的基础。
(二) 对家庭及社会的巨大贡献毛泽东语录中妇女(女性)能顶半边天,是对女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作用的肯定。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阿兰,用她身上的韧劲,帮助了自己丈夫从一个农民上升到了地主阶层,这个家族的兴起与女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题 材进 行书 写 的文本 。赛珍 珠将 自己的美 国人身份 隐藏得 很深 , 果不仔 细几 乎察 觉不 出来 。 如
如 agydg ( 活的人 ); v e oemydg ( a o 快 l em ,l o o v 爱 屋 及 乌 );et o ( 于 支 配 地 位 )。但 b o dg 处 p “ ” 中国传统 文化 中则贬 多于褒 , 《 地》 狗 在 在 大 文本 中这 一 点 也得 以充 分 展 现 , 贪 婪 的 狗 , elsu 如 t ut l h f
手 法 。 l在 《 ”3 大地 》 这个文 本 中 , 我们 经 常 能碰 见这 样 的词汇 , 中国人对老 人特别 尊敬 , 以在称 呼长 如 所 辈 或者身 份 高 贵 的人 时 通 常会 加 一个 “ ” 。为 老 字
了体 现 中国这种 尊老 的风俗 , 老 ” 个词 汇 经 常 出 “ 这
因素的故事情节 , 向读者展现 了一 个既 不是“ 乌托邦” 的也 不是 “ 意识 形态的” 而是在 中西文化相 互映射 出的一个 , “ 中有你 , 我 你中有我” 变化 中的 中国形 象。 的
关键词 :大地》 《 三部 曲; 形 象; 中国 词汇 ; 主题结构 ; 事情 节 故
中 图分 类 号 : 0 . I 6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06 2 1 )7— 0 6— 5 17 2 0 (0 0 0 0 3 0
情节。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对《 大地》 三部 曲的中
国形象作 一个条 分缕 析 的文本分 析研 究 。
多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写作词汇的选择上 , 赛珍珠总
是坚持己见 ,赛珍珠传》 《 中有这么一段 :沃尔什不 “
同意在描 写葬礼 场 面 时 出现这 样 的 叹语 : 噢 , 的 ‘ 我
1 差异性与认 同性的词汇的融合
dg该死的狗东西 ,u eh 、 a dg o; cr i t t o 。类 似这种 s m h
表达 差异性 的词 汇在 《 大地 》 个 文 本 中还 有很 多 , 这 如 吃 吧 ( 呼客 人用 餐用 语 ) et a; 糖 ( 后 妇 招 ,a et红 产 女 吃 ) rdsgr黄 包 车 , eylw r kh ; 米 , ,e ua; t eo i sa 小 h l c
只有在《 分家》 这个文本中, 赛珍珠写王源初到美 国 时 , 系列 对立词 汇 , “ 人 ” 立 于 “ 一 如 穷 对 富人 ” “ 、 污
秽” 对立 于 “ 洁” “ 懒 ” 立 于 “ 整 、慵 对 野性 与进 取 ” 、
“ 草房 ” 立于 “ 天 大 楼 ” “ 怠 ” 立 于 “ 度 ” 对 摩 、惰 对 速
论赛珍珠 《 大地》 三部 曲中的“ 中国形象"
周 小 英
( 江 高等专 科学校 外语 系, 苏 镇 江 220 ) 镇 江 103
摘要 : 文本 的词汇 、 从 主题结构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着手 , 探讨《 大地》 三部 曲塑造 了怎样 的一个 中国形象。通过细 致 的文本分析 , 发现《 大地》 三部 曲以人和土地的对等关 系为基点 , 通过认 同和 差异性词 汇相融合和 混杂 两种 文化
当代 比较 文学 形象 学 认 为 “ 文本 内部 研究 是 形 象学研 究的基 础 ” , … 因此要 回答 《 地 》 大 三部 曲 中 的 中国形象 是 怎样 的 , 们 就应 该 把 眼 光放 在 这 个 我 文本上 。 巴柔 教授 将 文本 内部 研 究分 为三 个 层 面 : 词汇—— 文本 大 的 结 构 单 位 ( 级 关 系 ) 等 —— 故 事
巴柔 教授把 词 汇 库看 作 构 成 形 象 的首 要 要 素 。 他说 :既然 我 们关 注 的是 对 他 者 的书 写 和 关 于 他 “
者 的书写 , 那么就 有 必 要 将 注 意力 集 中在表 达 差 异
亲娘哪 !赛珍珠反驳说 自己逼真地再现 了中国哭 ’ 诉死 人时反 复使 用 的 叹语 , 种 用语 是 必 要 的修 辞 这
第 2 第 7期 5卷 2010年 7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S z o i e s y o r a u h u Un v ri o t
Vo . 5, . 12 No 7
J 12 1 u.0 0
d i1 .9 9 ji n 17 2 0 . 0 0 0 . 1 o :0 3 6 /.s .6 3- 0 6 2 1 . 7 0 2 s
性( 我对立 于他 者 ) ‘ 同性 ” 我 相 似 于他 者 ) 和 认 ( 的
词 汇之上 。 … ’ ’
与其他东方主义文本不同, 我们在《 大地》 三部 曲中并不 容易 找到多 少涉 及描 写本 土文化 与被描 述
文化对立 的词 汇 。这 几乎 是一 部 以中 国人 的视 角对
现, 例如 , 老头 , eo ed 老 爷 , eodlr; t l ha ; h d t l od 老太 h 太 , eo ir s公 公 , eodoe爷 爷 ,l O e t l mse ; h d ts t l n ; h od n。 而 “ ” 个 词 汇 在 文本 中也 屡 次 出现 , 所 周 知 , 狗 这 众
ti c re; 一 张 嘴 ( 示 又 多 了 一 个 孩 子 ) hnr egul 多 i 表 ,
道 出 : 原来 这 座宏 伟 的城 市 也 是 建 筑 在 一 座 穷 人 “
之城的基础上的”2s, [7 赛珍珠显然是借他之 V告诉 9 3 I
读者 , 光鲜 、 富裕 的美 国和 中国一样 , 也有 穷人 , 也有
落后 的地方 。
为 了充 分地 再 现她 心 目中 的中 国 , 美 国人更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