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中文版)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中文版)
图八 海外民众对不同国家科技实力的整体评价
* 图为打分平均值
8.7 8.6
8.0
7.9
7.3 7.0
6.4
6.1
5.8
5.7
5.6
请您对各国科技 水平做出评价?
日本
美国
英国
中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印度
巴西
南非 土耳其 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享有较高的国际认可度。66%的国际民 众对中国科技创新做出积极正面评价,其中34%认为中国的科 技创新能力很强。
您如何看待中国?
国际民众认可中国是历史悠久的 文明古国,并且已经成为当代世 界大国。
图一 国际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图为选择某一选项的百分比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62
经济崛起的大国
58
已崛起为世界大国
47
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
41
封闭守旧的国家
33
地区性大国
33
社会冲突剧烈的国家
26
具有一定威胁的国家 24
2013 P2
2013 P3
2013年调查说明
英国
美国 巴西
南非
俄罗斯
印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
第一部分 2013年调查说明
2013年9月至10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察哈尔学会、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 合作开展了第二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调查共覆盖了不同地理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七个 国家:既包括重要发达国家英国(欧洲)和美国(北美),也涵盖了受关注程度较高的金砖国 家南非(非洲)、印度(亚洲)、俄罗斯(欧洲)、巴西(拉丁美洲)和中国(亚洲)。访问
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国民形象研究报告

中国国民形象研究报告

中国国民形象研究报告国民形象是公民素质、行为、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抽象整合,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风、社风和社会环境,影响国家文明形象。

[1]一国的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一国民众在境外旅游或生活展现出的国民形象不仅是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改善一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基于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的“第六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的数据,本文将分析21个国家的受访民众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

[2]同时,课题组通过采集其他案例与资料,探究中国精英群体的形象和海外民众眼中的中国国民负面形象,并作进一步探讨,就提升中国人的形象给出相关建议。

一中国国民的整体形象(一)海外民众眼中的中国国民形象1.勤劳敬业调查中,以柱状图为例,让海外民众运用“散漫低效—勤劳敬业”这组词形容中国人,3.0分是从“敬漫低效”到“勤劳敬业”的阈值。

调查显示,海外21国民众的平均打分为3.8分,也就是说,总体看来,海外受访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国民勤劳敬业。

不过,在21个受访国中,18个国家的民众的打分在3分以上,即倾向于认为中国人是勤劳敬业的;只有日本、韩国和沙特阿拉伯的民众打分在3分以下,倾向于认为中国人散漫低效。

图1显示的是海外21国民众对中国人“散漫低效—勤劳敬业”形象打分的平均值。

除日本(2.5分)、韩国(2.8分)和沙特阿拉伯(1.8分)外,各国受访民众对中国人“勤劳敬业”形象的打分均在3分以上,尤以俄罗斯最高,达到4.5分。

紧随其后的是南非(4.3分)、智利(4.2分)、土耳其(4.2分)和巴西(4.2分)。

图1 海外21国民众对中国国民“散漫低效—勤劳敬业”形象的打分2.诚信谦虚自古以来,中国便主张“以诚为本”,诚信谦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传扬的美德。

孔子云:“民无信不立”,强调诚信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在社会生活中,诚信乃做人成事之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展现的是贤人谦虚的智慧。

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作者: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来源:《对外传播》2019年第11期为持续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情况,2018年5月以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了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8),这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自2012年起开展的第六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这一平台是国内首个定期、持续发布大型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的自主调研平台,受到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业界、学界、传媒界的广泛关注。

在延续往年常规话题基础上,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8)新增“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热点话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国际影响力,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形象,更加立体、全面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一、调查基本情况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8)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实施的第一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共覆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智利)、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南非)等世界主要区域的22个国家。

本次调查访问样本共计11000个,每个国家500个。

调查遵循定量研究方法,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完成在线问卷填答。

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具有代表性,受访者样本覆盖18至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二、主要调查发现1.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内政外交受好评。

2018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为6.2分(10分制),延续了近年来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

海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好于发达国家,且今年提升0.2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和国内治理表現得分分别为6.4分和6.3分,其中国内治理表现得分比 2017年提升0.1分,认可度略有上升。

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的全球治理贡献度、国内治理表现的评价高于总体水平。

中国的四种国际形象

中国的四种国际形象

2010.11下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不好不坏、坏、好、超好。

事实上,西方国家未必就一定对中国没有好感,而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有许多是中国的邻邦。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世界各国对中国越来越关注。

中国在国际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对22个国家公众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中国在国际上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形象。

中东国家:“不好不坏”的中国在皮尤全球态度项目2010年的民意测验中,中东国家对中国的评价褒贬各半。

虽然参加民意测验的中东三国有超过半数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也有接近半数的人对中国没有好感;黎巴嫩的公众56%对中国有好感,而42%没有好感;在约旦,53%对中国有好感,而46%没有好感;埃及的公众52%对中国有好感,但43%没有好□薄智跃中国的四种国际形象边缘思想1252010.11下感。

中东各国对中国的暧昧态度或许与中国在中东的政策有关。

自从1992年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在中东的政治争端上一直基本保持低调。

当问到中国是合作伙伴还是敌人的时候,中东国家大都选择“两者都不是”。

当然,在“合作伙伴”和“敌人”之间,中东国家更倾向于把中国当作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在埃及,28%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5%认为中国是敌人;在黎巴嫩,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的占35%,认为中国是敌人的占10%;在约旦,47%的公众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13%认为中国是敌人。

中东国家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态度与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态度截然相反。

大多数人欢迎中国的经济崛起,但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普遍表示担忧。

埃及和黎巴嫩人中认为中国的经济强大对他们国家是一件好事的都占54%,而约旦人有71%持有类似观点。

但三国都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强大对他们本国是件坏事。

具体说来,这样的人在埃及占55%,在约旦占56%,在黎巴嫩占59%。

在中东地区,埃及对中国的态度值得注意。

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

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

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作者:本刊记者来源:《商周刊》2017年第18期品牌沉淀包含了消费者的认可、喜爱和信任等重要的无形资产。

中国品牌和中国企业形象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地位以及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为了掌握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形象的一手数据,自2014年以来,作为国家级对外传播专业智库,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国际知名的华通明略调查公司、零点有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报道杂志社等机构,围绕中国国家形象、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等话题,持续开展了专业、规范、科学的国际调查,累计覆盖到全球3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

根据中心基于近3年开展的6次调查数据,并结合2017年5月10日——6月30日新华网英文版、中新网facebook平台开展的《谁是最知名的中国品牌》调研投票专题,以及海外“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的舆情分析数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1、近年来中国国家形象稳步提升2016年,中心在CJ20国家(涵盖了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非洲的南非)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整体国际形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海外民众整体给中国打分6.2分(满分l0分),其中,发达国家打出5.5分,发展中国家打出6.9分。

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评价普遍比发达国家更高。

分年龄来看,18-35岁、36-50岁和51-65岁群体对中国印象的打分分别为6.6、6.1和5.6分,年轻群体对中国的印象更好。

2、海外受访者日益积极地看待中国企业的到来2016年的国家形象调查显示,在GJ20国家中,36%的被访者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带来新的资金技术;32%的被访者认为可以增加就业机会;21%的被访者认为可以增加政府税收收入;19%的被访者认为可以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发布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发布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发布作者:张洪瑞来源:《中国报道》2016年第10期总体上看,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国际事务影响力位居全球第二。

海外受访者更认可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对中国发展充满期待。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认知的结合,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体评价和认定。

较好的国家形象不但有助于形成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有助于向外界展示一个鲜明的、一贯的国家形象。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亟须对外展现大国的活力与风范。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客观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2016年1至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此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话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全球治理目标、当今国际秩序等全球性议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

“调查旨在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为我们全面客观评估海外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提供重要的参考。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说。

本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于8月29日在北京发布,此次调查首次覆盖了二十国集团(G20)中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涵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南非)等不同区域的公民。

每个国家500个样本,共计9500个。

调查由华通明略实施,遵循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通过Lightspeed GMI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实行在线调查。

按照需求,根据各国人口分布设置年龄、性别、收入软配额。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国际影响力获公认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国际影响力获公认

Comments of Repute 34名论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展了2017年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调查在全球22个国家开展,涵盖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22个国家,全球调查访问样本共计1.1万个,受访者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总体显示,中餐、中医药、中国高铁等中国文化与科技元素继续成为中国的形象亮点,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内政外交表现受好评,“一带一路”倡议赢得普遍点赞。

受访者预期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未来发展赢得海外信心。

全球调查显示,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为6.22分,延续了近年来小幅增长的势头。

对照年龄层来看,海外年轻群体(18—35岁)、中年群体(36—50岁)和老年群体(51—65岁)对中国形象的打分分别为6.6、6.1和5.6分(满分10分),年轻群体对中国持有更好的印象。

同时,中国对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美国在国际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国际影响力获公认编辑/吕天骄这是位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草坪前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会标35新华社发 大巢制图年长群体对高铁和载人航天技术的认知度高于年轻群体,但是对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的认知度则低于年轻群体。

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内,有计划来中国学习、工作或旅游的海外受访者比例接近三成。

来华意愿最高的四个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占60%)、沙特阿拉伯(占52%)、印度(占51%)、俄罗斯(占41%)。

海外受访者最为青睐的中国城市前三位是北京(占38%)、香港(占27%)和上海(占25%),但同时计划访问地区开始向国内其它城市分散,来华目的地选择日益多样化。

事务中的影响力占据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俄罗斯、德国和英国。

在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调查中,中国在科技(65%)、经济(64%)、文化(57%)等多个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埃及《金字塔报》涉华报道与中国形象分析(2020年)

埃及《金字塔报》涉华报道与中国形象分析(2020年)

埃及《金字塔报》涉华报道与中国形象分析(2020年)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金字塔报》作为中东地区重要的新闻媒体,研究该年度其涉华报道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在中东世界的国家形象。

本文以《金字塔报》2020年涉华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体分析和特定议题分析归纳其涉华报道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管窥其所呈现的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为提升我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言献策。

关键词:《金字塔报》;2020年;涉华报道;国家形象引言埃及《金字塔报》于1875年12月在亚历山大创刊,是中东国家中创办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报纸之一,其在埃及甚至在中东国家都有较强的新闻辐射力和影响力。

2020年对我国和世界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故此文以《金字塔报》2020年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分析归纳该年度涉华报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更新对外传播方式,从而提高国家软实力,塑造真实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

一、涉华报道整体分析在2020全年,《金字塔报》包含关键词“نيصلا”(中国)的报道共有1678篇,包括题目含有关键词以及内容含有关键词的所有报道,剔除无关报道427篇,共获得1251篇有效涉华报道。

接下来的分析均基于1251篇涉华报道。

报道频率为平均每天4.59篇,总体关注度较高,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爆发的月份,报道量增长尤为显著。

在时间上来看,常年均有大量涉华报道,在2—5月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每月篇幅200以上。

这与20年初新冠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密切相关,如4月2日的有篇题为《中国寻找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的药物,控制疫情蔓延》,主要内容为疫情两个月之后,中国积极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

5月之后,涉华报道量较为均衡。

图1;《金字塔报》涉华报道月分布统计(2020年)通过对1251篇新闻分类整理,将其涉华报道的议题分为政治、经济、人文、科技、军事、疫情、外交七个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自然空巢。

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
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
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

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
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
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
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2020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

相比2020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
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

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 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
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

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习近平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
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习近平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20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2020年,高工LED通过对国内几百家主要LED照明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国内外LED照明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依据。

本次调查广大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全市出租车行业发展共提出286条意见和建议,经
归纳整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问题。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
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 余个。

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20年改进完善规模养
殖小区(场)76个,2020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第三,过度迷恋网上交友,导致大部分中学生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同时,
中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
心叵测之人,例如,网上聊天引发网恋,在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

3. 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
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
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4. 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当地而言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

海外民众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

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
2020年有所提升,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海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品牌的主要因素。

此外,售后服务也是中国产品亟待改善的方向。

已经熟悉掌握各种文件格式及行文规则,文字写作水平也有显著提高,能够按时保质
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文秘工作。

5. 各国普遍看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且期待更好发展。

平均65%的海外受访者很看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并对此抱以更好的期待,这一数字比2020年有所提升。

“亚洲新安全观”议题受到关注,多数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应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同时,“中国军事威胁论”在西方国家仍有一定市场。

6. 主办大型国际活动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海外受访者对2020年中国成功举
办上海亚信峰会和APEC北京峰会给予了积极评价,并表示进一步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国
家形象调查为科学评估国际传播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实践和学术价值,这是
打造新型国际传播智库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国际传播话语权的重要载体。

对外传播研究
中心副主任于运全对此次调查的主要发现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华通明略客户群总监董光华
和Lightspeed GMI项目经理李行分别就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和调查方法进行说明。

北京大
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也出席会议并对本次调查进
行点评。

1.50%以上的同学月消费在500元到1000元,月消费在1500元以上只占很小的比例,同学们购买衣服大多在换季时或半年买一次衣服且比较看重服装的价格和质量。

据悉,由国家级专业智库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全球著名调查咨询公司华通
明略共同打造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自2020年起连续开展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研究及成果发布,是国内首个定期发布大型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的自主调研平台,目前
已逐渐形成中国国家形象自主调研品牌,有助于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提供更富有针对性、
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
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对于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重要
职责的领导干部而言,读书学习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
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