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二〇一四年六月目录航天航空学院基本情况 (2)工程力学、航天航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6)清华大学与空军航空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教学方案) (17)-------------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 (24)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列表 (29)《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目录...............................................32. 航天航空学院课程介绍 (34)院系介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概况清华大学的航空与力学学科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1938年创立航空系、1958年为了我国的力学与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专门人才成立了工程力学系,在2004年复建航天航空学院(简称航院),聘请了我国首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担任院长。
学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力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和发展中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院士,他们为各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智慧和力量,奠定了清华航院发展的坚实基础。
清华航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含十几位院士,他们在祖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航院设有工程力学系、航空宇航工程系和挂靠的清华大学宇航中心。
航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院士3名,53名正教授,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奖者1名。
学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2009年在本科生中创建了“钱学森力学班”,2011年开始与空军联合创建飞行学员班。
2、研究生教育航天航空学院具有一流的学科水平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目前设有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并都设有相对应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航天航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航天航空人才。
在这个培养方案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需求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1.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航空航天理论基础,包括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航空航天相关设备的操作、航空航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航空航天项目的管理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专业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航空航天专业技能,包括航空航天器设计和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技术、空间环境监测与控制等。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4.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航空航天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根据航天航空领域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同时,鼓励学生选择与航天航空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和技能。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和科研实践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航天航空科研项目和竞赛,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
3.课外活动:在培养方案中注重课外活动的设置,包括学生社团、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专业钱学森力学班本科培养方案

本/硕/博课程统筹设置,本科阶段学制四年,按学分制管理,前两年实行动态流动机制,高年级 学生安排到国际著名大学研学 3-6 个月。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60,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 138,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 12 学分,综合 论文训练 15 学分。
修读外文系认定的其他院系开设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可减免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学分,最高可减 免 4 学分。外文系认定课由教务处定期更新。外语课程开课目录请参考每学期选课手册。
设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必修,不设学分,学生进入大三后报名参加。 一外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必修 6 学分。 关于免课、英语水平考试免考、实践环节认定等详细规定详见《清华大学本科大学外语课程规定 及要求》(教学门户)。
先秦史 秦汉史 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五代史
日本史 俄国史 德意志史
中国哲学史(1) 中国哲学史(2) 西方哲学史(1) 西方哲学史(2)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新雅课程
10691093 10800163 11510033 10691133
10440111
大学化学实验B
3.工科基础课模块 30学分
30310765 320310274 30310815 20120163 20220044
动力学与控制基础 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1) 电工与电子技术
航院以小学期开设的《暑期科技英语》(2 学分)作为外语实践课程,部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 暑期外语实践及活动经教学办审核后可作为替代课程。
航天航空工程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工程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航天航空工程是以航天器、飞机等飞行器的研制、设计、制造、试验、运输和运营为主要对象,以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为主要方向。
培养航天航空工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航天航空工程人才;2. 培养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工程软件,掌握相关工程实验技能,具备航天航空工程设计和研究能力;3. 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善于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够适应未来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需求。
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1. 飞行器设计与制造2. 航空动力学3. 航空材料与加工技术4. 航天器结构与材料5. 航空发动机原理6. 航空电子与控制技术7. 航天制导与控制8.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9. 航天器推进与能源10. 航空航天工程实践四、实践教学1. 实验室课程学生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实验操作,例如航空材料性能测试、飞行器控制系统模拟实验、航天器结构强度测试等。
2. 实习实训学生需要进行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实习,了解航天航空工程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情况,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3. 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参与相关航天航空工程项目的课程设计,例如飞行器结构设计、航空发动机参数分析等,锻炼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
五、创新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将组织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参与航天航空工程竞赛、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
六、培养模式1. 基础教育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包括数学、物理、航空航天工程基础等方面的课程。
2. 专业教育学校将提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育,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制造、航空动力学、航天器结构与材料等课程。
3. 实践教育学校将开设实验室课程、实习实训和课程设计等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航空航天专业能源与动力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航院的使命是为国家航空航天及力学和能源动力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是:面向现代航空航天,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1)道德和人文素养。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基础知识。
具有理工科人才所应具有的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3)本专业核心工程理论知识。
从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核心工程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4)了解学科前沿。
了解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5)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能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确定优先级。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在决策时能权衡、判断和平衡。
(6)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7)终生学习。
具有终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主动获取信息和追求职业进步的学习能力;(8)管理组织、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9)心理素质。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承受项目压力,沉着冷静,管理好时间和资源,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10)国际视野。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72,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3,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14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13、清华大学本科生各专业培养方案-165页

本科培养方案

本科培养方案(2015版)专业代码 082004专业名称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学院院长签字年月日教务处长签字年月日主管校长签字年月日二o一四年六月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具有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系统地掌握航空航天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通过严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及系统的科技创新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飞行器动力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1、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团结协作的品质与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飞行器动力总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飞行器动力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的方法和实验方法、飞行器动力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方法;3、具有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基本工程能力;4、了解飞行器动力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
二、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
三、专业主干课程航空发动机原理、气体动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工程热力学、航空叶片机原理与燃烧、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方针, 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将具有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具有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了解所学技术领域的有关管理、政策和环境等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等。
、学制与学位授予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培养方案总学分:174学分,包括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2 (选修数理基础科学班数学需147学分),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15+2?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35学分(1)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秋)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春)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秋)106102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春)(2)体育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外语4学分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
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
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06)。
(4)文化素质课13学分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1.历史与文化、2.语言与文学、3.哲学与人生、4.科技与社会、5.当代中国与世界、6.艺术与审美、7.法学、经济与管理、8.科学与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方针,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将具有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具有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了解所学技术领域的有关管理、政策和环境等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等。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培养方案总学分:174学分,包括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2(选修数理基础科学班数学需147学分),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15+2?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 35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14学分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秋)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春)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秋)106102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春)(2) 体育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外语4学分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
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
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06)。
(4) 文化素质课13学分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1. 历史与文化、2. 语言与文学、3. 哲学与人生、4. 科技与社会、5. 当代中国与世界、6. 艺术与审美、7. 法学、经济与管理、8.科学与技术。
要求在以上八个课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修满13学分,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7学分(35-40)(1) 数学课7门≥20学分30420095 *高等微积分(1) 5学分 选一组 30420394 *高等微积分(2) 4学分 30420224 *高等微积分(3) 4学分 30420124 *高等代数与几何(1) 4学分 30420134*高等代数与几何(2)4学分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学分在下列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更专业的数学课程)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三选一 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信号与系统先修课)备注:*数理基础科学班课程,选修人数约20人。
(2) 物理课 12学分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 10430344 大学物理(1)(英) 4学分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 10430354 大学物理(2)(英) 4学分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学分 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学分 (3) 生物与化学课 3学分3.信息类基础课程 10学分(1) 电工电子类课程20220044电工与电子技术(必修) 4学分(2) 信息技术30230104 信号与系统 4学分(航天航空方向必修) (3) 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学分 2074007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3学分 20220233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3学分30310462Fortran 语言程序设计2学分(力学、热学方向)4.机械大类平台课 36学分(1) 设计与制造类课程 3门20130423 机械设计基础A(1) 3学分 20130463 机械设计基础A(2) 3学分 20130473 机械设计基础A(3) 3学分 30130043制造工程基础3学分二选一(2) 力学与材料类课程3门20310394 材料力学4学分20310334 理论力学4学分20120023 工程材料A 3学分(3) 热学与流体类课程3门30310484 工程热力学4学分30310493 传热学3学分20310274 流体力学4学分(4) 测量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2门20310372 基础力学系列实验(必修)2学分(新课) 力学实验技术(容量55人)3学分Array 30310523 热物理量测技术(容量25人)3学分30310531 飞行器基础实验(容量25人)3学分5.学院平台课9学分(四选三)30310503 飞行器结构力学3学分30310553 推进原理与技术3学分30310473 空气动力学3学分30310513 航天器动力学3学分6.专业方向课组17 学分(1) 工程力学方向课程组17学分1)专业课程 12 学分30310084 弹性力学4学分计算力学基础3学分30310572 振动理论基础2学分40310103 粘性流体力学3学分2)专业选修课程。
≥ 5 学分40310362 振动量测2学分30310233 计算流体力学3学分30310212 断裂力学2学分30310262 塑性力学2学分(新课)流体力学实验技术2学分(新课)固体力学实验技术2学分3)任选课程30310282 复合材料力学2学分40310122 振动模态分析2学分40310422 飞行力学基础2学分航空发动机2学分(2) 热能与动力工程方向课程组17学分1)专业课程11 学分40310063 燃烧学3学分40310103 粘性流体力学3学分40310492 新概念热学 2学分(新课号)热物理数值计算3学分2)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40310252 传热设备与技术 2学分 40310082 燃烧技术 2学分 40310172 辐射换热2学分 40310482 飞行器热控制与能源管理 2学分 40310502 火箭发动机2学分 40310512 热物理测量实验2学分3)专业任选课程 30310192 统计物理基础 2学分 30310052 能源工程 2学分 40310162 燃烧污染与控制 2学分航空发动机2学分(3) 航天航空工程方向课程组 17 学分1)专业课程 11 学分 航天器总体设计 3学分航空器总体设计 3学分30310454 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 4学分 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 2学分航空器飞行控制系统 2学分 40310042 飞行器结构设计 2学分 40310422 飞行力学基础 2学分 40310403 飞行控制原理 2学分 可靠性工程 2学分振动理论基础2学分 40310482 飞行器热控制与能源管理 2学分40310502 火箭发动机 2学分 航空发动机2学分3)任选课程 40310362 振动量测2学分 最优化理论与最优设计2学分 系统工程2学分空间飞行器的科学与工程应用 2学分00120102 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应用基础 2学分 7.实践环节 15 学分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21510123 金工实习B(集中) 3学分 40310314 专题实验 4学分 40310305生产实习5学分8.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40310320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二选一二选一航院开设的院及全校性选修课:80330491 新军事变革与国防科学技术发展1学分(国防生必修)40310382 力学概论 2学分秋00310072 航空概论 2学分春40310472 现代航天航空技术概论 2学分春40310522 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 2学分秋(大四)30310543 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虚拟工程3学分秋(大四)00310142 生物世界中的流体力学 2学分春00310042 非牛顿流体力学2学分春00310032 自动化中的气动技术 2学分春00310172 “三航”通信理论基础 2学分春00310053 能源结构技术经济分析 3学分春00310162 探寻流体力学大师的足迹 2学分(高年级研讨课)秋00310011 航天中的奇思妙想 1学分(新生研讨课)秋00310152 月球旅馆工程 2学分春40310441 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1学分(高年级研讨课)秋新增全校选修课:细胞与分子力学2学分春流固耦合及其控制实验技术基础2学分秋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周考查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考查10720011 体育(1) 1 2 考查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30420095 *高等微积分(1) 5 4 考试 (数理基科科学班数学)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 30420124 *高等代数与几何(1) 4 4 考试 (数理基科科学班数学)10640532 英语(1)2 2 考试 20130423 机械设计基础A(1) 3 3 考试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 3 考试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 2 考试 二选一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 1 考查40310382 力学概论 2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80330491 新军事变革与国防科学技术发展 11 考查 国防定向生必修,其它同学选修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1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 2-4合计:20—22 或 21-23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 10640682 英语 (2) 2 2 考试 10720021 体育(2) 1 2 考查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 30420394 *高等微积分(2) 4 4 考试 (数理基科科学班数学) 10420692 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 30420134 *高等代数与几何(2) 4 4 考试 (数理基科科学班数学)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 4 考试10430344大学物理(1)(英) 4 4 考试 2074007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40310472 现代航天航空技术概论 2 2 考查 00310072 航空概论 22考查 文化素质选修课 2-3 2-3 考查 合计:20 或 24夏季学期 21510123 金工实习B(集中) 3 3周 考查合计: 5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 10720031 体育(3) 1 2 考查10420892 高等微积分B 2 2 考试30420224 *高等微积分(3) 4 4 考试 (数理基科科学班数学)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 4 考试10430354 大学物理(2)(英) 4 4 考试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 2 考查20310334理论力学44考试二选一二选一30310484 工程热力学 4 4 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2-4 2-4 考查合计:20 或 22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3 考试10720041 体育(4) 1 2 考查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 2 考查20310274 流体力学 4 4 考试20310394 材料力学 4 4 考试20310372 基础力学系列实验 2 2 考查20220044 电工与电子技术(必修) 4 4 考试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航天航空必选) 2 2 考试“信号与系统”先修课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三选一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考试30310462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2 2 考查工程力学方向文化素质选修课2-3 2-3 考查合计:22 - 24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3031 专题实验 4 4 考查合计: 4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10 体育专项(1) 2 考查20130463 机械设计基础A(2) 3 3 考试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试30310493 传热学 3 3 考试30310473 空气动力学 3 3 考试30310503 航天器动力学 3 3 考试航院平台课30310553 推进原理与技术 3 3 考试30310572 振动理论基础 2 2 考试30310084 弹性力学 4 4 考试(工程力学方向)40310103 粘性流体力学 3 3 考试(热能与动力工程方向)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 4 考试(航天航空方向)文化素质选修课2-3合计: 工程力学:≥20 学分 热能与动力:≥20学分 航空航天专业:≥20学分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20 体育专项(2) 2 考查 20130473 机械设计基础A (3) 3 3 考查 30130043 制造工程基础 3 3 考试 20120023 工程材料A 3 3 考试30310503 飞行器结构力学 3 3 考试 航院平台课 (新课) 力学实验技术) 3 3 考查30310523 热物理量测技术 3 3 考查三选一 30310531飞行器基础实验 3 3 考查(新课) 计算力学基础3 3 考试 工程力学方向 40310063 燃烧学3 3 考试 热能与动力学方向 40310512 热物理测量实验 2 2 考查 热能与动力学方向 40310252 传热设备与技术2 2 考查 热能与动力学方向 40310422飞行力学基础 (前八周)2 2 考试 工程力学、航空航天方向 (新课号) 飞行控制原理 (后八周) 2 2 考试 航天航空方向(先修飞行力学基础) 30310454弹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44考试 航天航空方向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 2 2 考查 航空器飞行控制系统 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 2-4合计: 工程力学:≥20 学分 热能与动力:≥17学分 航空航天专业:≥23学分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40310305 生产实习 5 5周 考查合计: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本学期专业课程分三个方向: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航天航空工程;学分不得少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