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校准计划
计量校验方案

5.校验报告和记录:
-编制详尽的校验报告,包括设备信息、校验过程、校验结果等;
-将校验记录归档,作为设备管理和后续校验的依据。
五、人员和组织
1.校验人员:
-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有效资格证书;
-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升校验能力。
2.组织结构:
-校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协调;
2.效果评价:
-通过用户反馈、校验数据准确性等指标评价校验效果;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校验方案。
九、附则
1.方案解释:本方案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实施日期:本方案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3.方案修订:根据机构发展需要,适时对本方案进行修订。
十、结语
本计量校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升机构计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机构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所有在用、备用、封存的计量设备。
三、校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3.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计量检定规程;
4.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四、校验周期
1.根据设备类别、使用频率、重要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校验周期;
2.校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国家及行业规定;
3.特殊情Leabharlann 下,可对校验周期进行调整,但需确保设备计量性能稳定。
八、安全与环保
1.校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2.校验过程中,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环境。
九、方案实施与监督
1.本方案经批准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2.各相关部门应按照本方案要求,落实校验工作;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75bd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第一篇: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校准)制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内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总体计划(模板)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总体计划***中心实验室起草人:批准人:日期:日期:一、原子荧光光度计1 基本信息1.1 仪器设备名称:原子荧光光度计1.2 型号:AFS-98001.3 生产厂商:北京海光1.4 出厂编号:98001260131.5 仪器编号:SHY/E-1004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2 应用:测定砷 As、汞 Hg、铅 Pb、镉 Cd 等元素含量3 量值溯源3.1 方式:外校(自校、比对等)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5 期间核查5.1 方法:与标准物质比对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1)6 使用6.1 条件:-10~40℃6.2 授权:***、***7 维护7.1 项目:通电去湿、除尘等7.2 周期:三个月8 计量方式:校准9 量值溯源图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 基本信息1.1 仪器设备名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2 型号:M61.3 生产厂商:Thermo1.4 出厂编号:N/A1.5 仪器编号:SHY/E-1005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2 应用:用于金属元素及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3 量值溯源3.1 方式:外校(自校、比对等)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5 期间核查5.1 方法:与标准物质比对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4)6 使用6.1 条件:-10~40℃6.2 授权:***、***7 维护7.1 项目:通电去湿、除尘等7.2 周期:三个月8 计量方式:校准9 量值溯源图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 基本信息1.1 仪器设备名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2 型号:101-3型1.3 生产厂商:上海实验仪器总厂1.4 出厂编号:01161.5 仪器编号:SHY/E-20261.6 所处位置:检测二室2 应用:对样品烘培、干燥、固化、热处理及其它方便的加热3 量值溯源3.1 方式:外校(自校、比对等)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5 期间核查5.1 方法:与标准温度计比对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4)6 使用6.1 条件:-10~40℃6.2 授权:***7 维护7.1 项目:保障工作电压、清洁箱体内外等7.2 周期:三个月8 计量方式:校准9 量值溯源图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基本信息1.1 仪器设备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型号:UV-24501.3 生产厂商:Shimadzu1.4 出厂编号:206-24301-931.5 仪器编号:SHY/E-1008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2 应用:对样品吸光度值和浓度进行测定3 量值溯源3.1 方式:量值传递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5 期间核查5.1 方法:与标准滤光片比对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4)6 使用6.1 条件:-10~40℃6.2 授权:***、***7 维护7.1 项目:通电除湿、除尘等7.2 周期:三个月8 计量方式:检定9 量值传递图五、荧光分光光度计1 基本信息1.1 仪器设备名称:荧光分光光度计1.2 型号:RF-5301PC1.3 生产厂商:Shimadzu1.4 出厂编号:A40194502204SA1.5 仪器编号:SHY/E-1009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2 应用:用于荧光、磷光和生物/化学发光的检测和测量3 量值溯源3.1 方式:外校(自校、比对等)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5 期间核查5.1 方法:与标准物质比对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4)6 使用6.1 条件:-10~40℃6.2 授权:***、***7 维护7.1 项目:通电除湿、除尘等7.2 周期:三个月8 计量方式:校准9 量值溯源图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基本信息1.1 仪器设备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型号:UV-2102C1.3 生产厂商:Unico1.4 出厂编号:QR10091006221.5 仪器编号:SHY/E-10111.6 所处位置:检测一室2 应用:对样品吸光度值和浓度进行测定3 量值溯源3.1 方式:量值传递3.2 周期:一年(2012.5.15~2013.5.14)3.3 机构:南通市计量所4 确认:合格(符合检测要求)5 期间核查5.1 方法:与标准滤光片比对5.2 周期:半年(2012.5.15~2012.11.14)6 使用6.1 条件:-10~40℃6.2 授权:***7 维护7.1 项目:通电除湿,除尘等。
计量设备校准管理制度

计量设备校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计量设备的校准工作,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计量设备的校准工作,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校准、维护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执行,其他相关人员配合执行。
第四条计量设备包括检测、测试、测量、计算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用于保证产品质量的各种计量器具。
第五条计量设备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比较,确定计量设备的误差,并进行调整,使其满足计量要求的过程。
第六条计量设备校准的目的是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计量设备校准应遵循准确、可靠、标准化、程序化和跟踪的原则。
第八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校准、维护、备案、定期检查等内容。
第九条本制度内容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相关计量设备,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违反本制度要求。
第十条本制度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解释,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执行。
第二章计量设备的选择第十一条计量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要求,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仪器和设备。
第十二条计量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十三条计量设备的选择应考虑设备的精度、灵敏度、可靠性等因素,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计量设备的选择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
第十五条购置计量设备的经费应符合财务预算,经过合规程序完成购置流程。
第十六条购置计量设备的单位及个人应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输和安装,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第十七条购置计量设备的单位及个人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标准规范使用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十八条购置计量设备的单位及个人应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记录设备的购置、安装、校准、维护等情况。
第三章计量设备的校准第十九条计量设备的校准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条计量设备的校准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校准的工作总结和计划

计量校准的工作总结和计划计量校准的工作总结和计划校准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对于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涉及计量的工作来说,校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对过去一年计量校准工作的总结和对下一年计量校准工作的计划。
过去一年,我们实验室在计量校准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计量校准管理体系,确保了校准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我们明确了每台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并制定了校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了校准的科学性和可追溯性。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校准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我们建立了设备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了每台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等基本信息,并制定了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计划,确保仪器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进行校准。
第三,我们加强了对校准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和开发。
我们认真研读各种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学习先进的计量校准技术,并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的校准方法。
我们参与了各种计量校准技术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了我们的校准能力。
第四,我们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的计量校准互认活动。
我们申请并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得到了国家计量局的认可。
我们还与国际上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互认试验和交流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以上工作的总结和成果,我们对下一年的计量校准工作做出以下计划:首先,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计量校准管理体系,提高校准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我们将制定更为详细和科学的校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每台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并加强对校准记录的管理和归档。
其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校准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我们将更加细化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计划,加强对设备的日常巡检和保养,及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三,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校准方法和标准。
我们将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计量校准技术发展动态,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校准方法,提高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我们将继续参与国内外的计量校准互认活动。
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方案

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方案一、引言计量检定校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服务,用于验证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与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一致性。
本文将提出一项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服务目标1. 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检定校准服务,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2. 确保仪器设备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3. 提供及时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紧急需求。
4. 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帮助客户解决测量设备使用中的问题。
三、服务内容1. 设备检测与校准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类型的测量设备进行全面、精确的检测和校准。
包括但不限于长度测量设备、重量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等。
2. 实验室现场校准对于大型或固定安装的测量设备,提供上门服务,进行现场校准。
确保设备准确性,并避免运输中的误差。
3. 校准报告和证书提供详细的校准报告和证书,记录每个测量设备的校准结果。
报告中将包括校准数据、校准方法、校准日期等信息,供客户参考和记录。
4. 定期维护和校准服务提供定期的维护和校准服务,确保设备持续稳定地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 技术指导和咨询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测量设备使用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服务流程1. 客户需求确认与客户沟通,确认测量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校准要求等。
2. 检测与校准计划制定根据客户需求,制定详细的检测与校准计划,包括检测与校准的方法、设备和人员安排等。
3. 实施检测与校准按照计划进行检测和校准工作,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生成校准报告和证书生成详细的校准报告和证书,记录校准结果和相关信息。
5. 交付报告和证书将校准报告和证书交付给客户,并解释结果和建议。
6. 定期维护和校准根据约定,提供定期维护和校准服务,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服务优势1. 专业技术团队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检定校准服务。
2. 先进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确保检定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校准计划

仪器校准计划
仪器校准是保证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各类实验室、生产车间和科研单位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仪器校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一些常见的校准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制定仪器校准计划需要对所涉及的仪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确定需要校准的仪器种类、校准频率、校准标准和校准程序。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仪器的使用环境、重要性和历史校准记录等因素。
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确保校准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其次,执行仪器校准计划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校准频率和程序进行。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方法,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校准程序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后的仪器状态。
这些记录对于评估仪器性能变化和未来校准计划的制定都至关重要。
除了定期的校准计划,还需要在以下情况下进行临时校准,仪器维修后、发现异常数据时、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等。
这些临时校准可以有效地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仪器校准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方法,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要严格按照校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最后,要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后的仪器状态,为未来的校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仪器校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严格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验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各单位的仪器校准工作有所帮助。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第1章引言 (3)1.1 校准方案目的 (4)1.2 校准依据 (4)第2章校准范围与对象 (4)2.1 校准范围 (4)2.2 校准对象 (4)第3章校准方法与程序 (5)3.1 校准方法 (5)3.1.1 直接比较法 (5)3.1.2 间接比较法 (5)3.1.3 互换法 (5)3.1.4 自校准法 (5)3.2 校准程序 (5)3.2.1 校准前准备 (5)3.2.2 校准过程 (6)3.2.3 校准后处理 (6)3.3 校准周期 (6)3.3.1 固定校准周期 (6)3.3.2 动态校准周期 (6)3.3.3 紧急校准 (6)第4章校准设备与标准 (6)4.1 校准设备 (6)4.1.1 校准设备的选择 (6)4.1.2 校准设备的配置 (7)4.2 校准标准 (7)4.2.1 校准标准的制定 (7)4.2.2 校准标准的实施 (7)4.2.3 校准标准的追溯与传递 (7)第5章校准人员与职责 (7)5.1 校准人员资质 (7)5.1.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资质证书,以保证其具备进行设备校准工作的能力。
(7)5.1.2 校准人员需持有国家或地方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8)5.1.3 校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
(8)5.1.4 校准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校准实践经验,具备高级工程师或相应职称。
(8)5.2 职责分配 (8)5.2.1 校准负责人 (8)5.2.2 校准人员 (8)5.2.3 质量管理人员 (8)5.2.4 设备使用人员 (8)第6章校准环境与设施 (9)6.1 校准环境要求 (9)6.1.1 温度与湿度 (9)6.1.2 空气清洁度 (9)6.1.3 噪音与振动 (9)6.2 校准设施配置 (9)6.2.1 校准设备 (9)6.2.2 环境监测设备 (9)6.2.3 防护设施 (10)6.2.4 安全设施 (10)第7章校准数据与记录 (10)7.1 校准数据收集 (10)7.1.1 校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 (10)7.1.2 校准数据收集方法 (10)7.1.3 校准数据收集要求 (10)7.2 校准记录填写 (10)7.2.1 校准记录表格设计 (10)7.2.2 校准记录填写要求 (11)7.3 校准数据分析与处理 (11)7.3.1 校准数据分析 (11)7.3.2 校准数据处理 (11)第8章校准结果与评价 (11)8.1 校准结果判定 (11)8.1.1 校准完成后,根据检测设备行业相关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对校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判定校准结果的合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