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校准程序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版本:1.0A编制:审核:同意:密级:内部资料公布日期:目录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硬度计旳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卡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厚度仪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标题
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制定人
制定日期
版号
B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共4页
第1页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制定部门
发放部门
变更情况 目的:有效的对公司各种计量仪器进行规范定期的校准校正,确保各种计量仪器具有准确性和
可靠性。 范围:公司内所有新购投入使用或已投入使用的温湿度记录仪等计量器具的校准校对,但不包
合格,被比对示值偏差(湿度)±5%范围内为合格;
2.3 记录数据的处理:
示值偏差=需校准校正表的示值-标准表的示值
2.4 最大允许偏差:温度±0.5℃,湿度±5%RH
2.5 结果判定:示值偏差不超过最大允许偏差的,判定为合格;
2.6 温度探头及记录仪均定期比对,校准周期为 1 年。
3、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第 2页 共 4 页
1.3 各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计量器具测量值可能存在偏差的,应通知计量员进行确认,计量
员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比对。
1.4 每次校准校正后,计量员应提交《计量器具校准校正报告》;
2、温湿度记录仪的比对方法:
2.1 比对环境: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冰柜;
2.2 比对方法:每年定期持 2 个或更多的移动式的温湿度记录仪到具有资质的计量检验所检定,
合格的温湿度记录仪作为参比温湿度记录仪,对现有温度探头及记录仪进行相同环境比对
测试,测试时间为 6 小时,参比记录仪设置成温度探头及记录仪相同的采集频率,每 30 分
钟自动采集 1 次,共计 13 次,按照比对结果,被比对示值偏差(温度)±0.5℃范围内为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为了规范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1.计量器具:指用来测量、检验、校准或表达其中一数量的器具。
2.检定:指使用已知的标准来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以确定它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准确性要求。
3.校准:指使用标准或工具来使计量器具符合其预定的使用要求或者准确性要求。
三、检定(校准)的内容和要求1.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检定和校准制度,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
2.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应定期进行,具体的周期和频率由计量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结果可靠。
四、检定(校准)的程序和要求1.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程序:(1)申请:用户向计量管理部门提出检定(校准)申请。
(2)受理:计量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并制定检定(校准)计划。
(3)准备:准备所需的检定(校准)标准和工具。
(4)实施:按照计划进行检定(校准)工作,记录检定(校准)结果。
(5)评估: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评估,判断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6)领取:用户领取检定(校准)报告和证书。
2.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要求:(1)检定(校准)应当在有良好环境条件下进行,确保不会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检定(校准)过程中,要经过实验人员的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和准确性。
(3)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过程中的记录和数据应完整、准确,并保存一段时间。
五、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管理1.计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并组织实施。
2.计量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计量器具的状态和使用情况,确保其正常和准确。
3.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并妥善保管。
六、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结果的处理1.如果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结果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一、目的: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二、范围:校准包括1、电子天平2、台秤三、权责单位:质检部。
四、指示内容:每季度对可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校准。
五、电子天平校准方法5.1、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型号:砝码测量范围/准确度:50g-200g/M2级5.2、校准环境要求温度:21℃湿度:68%RH 其它:5.3、校准方法5.3.1、按TARE键将天平置零。
5.3.2、按下CAL键,天平将显示满量校准值。
5.3.3、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4、重复5.3.1~5.3.2步骤,按一下TARE键天平显示满量程以内的某点,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5、如果天平显示“NOCAL”,请检查标定砝码和称量环境,天平应远离有气流及振动的环境。
5.4、接受标准检定项目允许误差准确度标准器具200g ±20mg 一级 200g标准砝码300g ±30mg 一级 300g标准砝码六、标准器具管理规定6.1、标准砝码:砝码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砝码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砝码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砝码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砝码明细表6.2、标准量块:量块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带洁净手套,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量块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量块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量块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量块明细表七、注意事项所有标准器具存放环境必须有防护措施,不允许放在阴暗潮湿或酸性的环境里。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1. 温度: 23 ±2 ℃2. 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 校检项目:1. 外观检查2. 示值误差检测6.1.2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 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 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 钢直尺6.2.1 校检项目:1. 外观检查2. 示值误差检测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1. 外观检查:(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一、校准操作目的及范围校准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验室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种计量器具的校准操作。
二、校准操作的要求1.校准操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校准结果的真实有效。
2.校准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其姓名和资格证书编号。
3.校准操作应在有利于减小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设备、物品和人员接触。
4.校准操作前,应对所需校准的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完好性和适用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并予以相应处理。
5.校准操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校准操作的步骤1.校准前准备(1)确认校准仪器的型号和规格,并对其进行清洁和检查。
(2)确认校准仪器的校准日期和有效期限,并检查其校准证书的完整性。
(3)准备校准所需的标准器具和校准样品。
(4)确认校准操作的环境条件和要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校准操作(1)按照校准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根据校准要求,使用标准器具对校准仪器进行校准,记录校准值和校准结果。
(3)如果校准值与标准值存在偏差,记录偏差值和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4)定期检查校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度,并记录检查结果。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校准操作记录(1)记录校准操作的日期、时间、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校准人员等基本信息。
(2)记录校准仪器的校准值和校准结果,并标明与标准值的偏差。
(3)记录校准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并记录调整和修正的方法和结果。
(4)记录校准仪器的检查结果,包括工作状态、准确度等信息。
四、校准操作的验证1.校准操作的结果应与校准证书的校准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操作的记录应由相关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3.校准操作的验证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日后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第1章引言 (3)1.1 校准方案目的 (4)1.2 校准依据 (4)第2章校准范围与对象 (4)2.1 校准范围 (4)2.2 校准对象 (4)第3章校准方法与程序 (5)3.1 校准方法 (5)3.1.1 直接比较法 (5)3.1.2 间接比较法 (5)3.1.3 互换法 (5)3.1.4 自校准法 (5)3.2 校准程序 (5)3.2.1 校准前准备 (5)3.2.2 校准过程 (6)3.2.3 校准后处理 (6)3.3 校准周期 (6)3.3.1 固定校准周期 (6)3.3.2 动态校准周期 (6)3.3.3 紧急校准 (6)第4章校准设备与标准 (6)4.1 校准设备 (6)4.1.1 校准设备的选择 (6)4.1.2 校准设备的配置 (7)4.2 校准标准 (7)4.2.1 校准标准的制定 (7)4.2.2 校准标准的实施 (7)4.2.3 校准标准的追溯与传递 (7)第5章校准人员与职责 (7)5.1 校准人员资质 (7)5.1.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资质证书,以保证其具备进行设备校准工作的能力。
(7)5.1.2 校准人员需持有国家或地方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8)5.1.3 校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
(8)5.1.4 校准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校准实践经验,具备高级工程师或相应职称。
(8)5.2 职责分配 (8)5.2.1 校准负责人 (8)5.2.2 校准人员 (8)5.2.3 质量管理人员 (8)5.2.4 设备使用人员 (8)第6章校准环境与设施 (9)6.1 校准环境要求 (9)6.1.1 温度与湿度 (9)6.1.2 空气清洁度 (9)6.1.3 噪音与振动 (9)6.2 校准设施配置 (9)6.2.1 校准设备 (9)6.2.2 环境监测设备 (9)6.2.3 防护设施 (10)6.2.4 安全设施 (10)第7章校准数据与记录 (10)7.1 校准数据收集 (10)7.1.1 校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 (10)7.1.2 校准数据收集方法 (10)7.1.3 校准数据收集要求 (10)7.2 校准记录填写 (10)7.2.1 校准记录表格设计 (10)7.2.2 校准记录填写要求 (11)7.3 校准数据分析与处理 (11)7.3.1 校准数据分析 (11)7.3.2 校准数据处理 (11)第8章校准结果与评价 (11)8.1 校准结果判定 (11)8.1.1 校准完成后,根据检测设备行业相关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对校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判定校准结果的合格性。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操作规程卡尺内部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对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4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方向平值。
5.5用同样的方法,用以下基准量块逐个度量,50mm允许误差±0.02mm;100mm允许误差±0.02mm;(50m m+100mm )允许误差±0.04mm、(100mm+50m m+70m m+80mm )允许误差±0.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的50mm 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部校准表》内,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许误差±0.02mm。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8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电子称内部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对电子称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调配方时所使用的电子称(0~100Kg)。
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清洁被校电子称载物台,进行归零。
5.2分别使用10,20,50,100,(100+100),(100+100 +50+20+20+10)g的砝码进行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器具校准程序
一、目的:
为使公司新购与使用的计量器具(设备),保持正确度与精确度,避免因磨损或其他误差而影响品质判断。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和计量标准设备的校准。
三、职责:
3.1品质部负责检测设备、计量设备的送检、封存、启用、降级、报废、限用等管理和控制,制定校准/验证计划表,建立台帐,状态标识等质量记录。
3.2品质部检验员负责试验室检测设备的维护保护,并编制有关检测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校验规程。
3.3品质部负责编写计量器具内部校验规程,内校员负责对公司所有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校准并建立计量器具履历表。
3.4使用部门:日常维护与异常送检,并协助工艺工程部做好台账工作。
四、定义:
4.1免检验
4.1.1不用于产品品质上的量测,仅限于参考等使用,以及对计算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
4.2外校
4.2.1凡需校验,而本公司无法自行校验的计量设备都要外校。
4.3新设备
4.3.1凡需校验,而购入时间不到一年新设备。
五、作业流程:
5.1校验系统需求鉴别:
5.1.1品质部应查清进料、过程、成品等各阶段检验作业所需的计量器具(设备),并依料品的特征要求审查其适用性(测量项目、范围),并确定准确度和精确度。
5.1.2 清查与审查后,由工艺工程部建立《计量器具清单》和《量规器具履历表》。
5.1.2.1如属于免校验者,品质部确认后贴上黄色“免校”。
5.1.3校准周期:
5.13.1外校和内校周期:1年。
5.2新购计量器具(设备)验收程序:
5.2.1需求单位:申请购计量器具(设备),填写《申购单》,总经理审批。
5.2.2采购人员:依据《采购管理程序》订购,并于交货时通知相关部门验收。
5.2.3验收:
5.2.3.1规格与精度的验收:如计量设备购入时,已有国家计量单位发“鉴定合格证”者,或提供数据符合“合格”接收,则可以“合格”验收。
否则,应送外计量校准或本公司自行计量校准。
5.2.3.2相关文件验收:计量器具(设备)须附件使用或操作说明书.(相
关部门保存拷贝件,原件由品质部保存)。
5.2.4校验结果:不合格时退回厂商处理,或另选厂商等,由采购决定,合格时则依规定标识,并记录于《计量器具清单》,通知使用部门领用。
5.3计量设备定期校验作业:
5.3.1工艺工程部依据《校验计划表》中的校验周期和有效期对各使用单位开出《计量器具校验计划》表。
5.3.2各使用单位接到《计量器具校验计划》表后,应与“要求交回日期”前,将待检验计量器具(设备)送至品质部。
5.3.3应送外校校验者,或外校单位到公司校验者,由工艺工程部联系外校单位校验。
5.3.4外校单位应为国际或国家承认的计量单位。
5.4标识与记录
5.4.1外校合格时,贴上“合格证”标签:注明校验日期、有效日期,内部校验合格后贴上公司内校“合格”标签。
5.4.2不合格时,先贴上:“不合格”标签后,依据部门主管决定执行。
5.4.2.1需维修者,送外维修由品质部联络。
5.4.2.2报废者,填写《报废申请单》批准后,贴上“报废品”字样的标签,由品质部处理。
5.4.3对校验后发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设备),对刚生产或入库的半成品,成品做全数检验。
在客户处的产品作风险评估,并立即通知客户。
5.4.4将“校验记录”记录在《计量器具校验计划》中。
5.5强制召回作业:
5.5.1搬运、储存货使用过程中的计量器具(设备),若发生坠落,碰撞或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工艺工程部内校员,依据5.5或者5.4的规定,进行校准作业。
5.5.2计量器具(设备)的报废、封存、启封、降级、限用都必须在《计量器具清单》中注明。
(检测设备应贴上相应的明显标识)。
5.5.6人员素质:
5.6.1从事计量校准/验证人员,必须有适当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或持有政府计量部门颁发的资格证。
5.7如需要,由品质部负责向顾客提供相关检测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校准/验证记录。
六、相关表格:《计量器具清单》《计量器具校验计划》《报废申请单》《申购单》
忘情川上谁因离恨泪流?三生石前谁为痴情消廋?
纵然我望断天涯孤独依旧,在桃花飘落的渡口,我依然会为你采撷相思的红豆;在海鸥飞翔的码头,我依然会为你升起祝福的星斗。
你若微笑,我青山妩媚;你若安好,我绿水无忧!
你若想我,我春风盈袖;你若念我,我春住心头!
正像黄磊所言:“平凡日常的记忆,最关一餐一饭。
平淡生活的温暖处,也许就是与家人、孩子在一起分享美食,分享品味美食的愉快心情。
无论走多远,最终也只是为了回家,回到餐桌前。
”
其实生命的过程,原本就是平平淡淡,就像一杯白开水,我们每天都在喝,不要羡慕别人喝的饮料里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
不幸福是因为你的欲望太多,索求太多,在杯子里加入不同的成分,所以你的人生也就变得复杂起来。
人生在世,浮浮沉沉,炎凉荣辱,需要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求一份充实和简单,守一份心静,淡然的安洽于一份心静与知足。
只要心简单了,世界就简单,那么到哪里都会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