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2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一、目的: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二、范围:校准包括1、电子天平2、台秤三、权责单位:质检部。
四、指示内容:每季度对可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校准。
五、电子天平校准方法5.1、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型号:砝码测量范围/准确度:50g-200g/M2级5.2、校准环境要求温度:21℃湿度:68%RH 其它:5.3、校准方法5.3.1、按TARE键将天平置零。
5.3.2、按下CAL键,天平将显示满量校准值。
5.3.3、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4、重复5.3.1~5.3.2步骤,按一下TARE键天平显示满量程以内的某点,按照天平所显示的重量放置标定砝码,然后按MODE键,天平显示“ACAL”,然后回到正常称量模式。
5.3.5、如果天平显示“NOCAL”,请检查标定砝码和称量环境,天平应远离有气流及振动的环境。
5.4、接受标准检定项目允许误差准确度标准器具200g ±20mg 一级 200g标准砝码300g ±30mg 一级 300g标准砝码六、标准器具管理规定6.1、标准砝码:砝码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砝码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砝码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砝码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砝码明细表6.2、标准量块:量块必须存放在专用器具盒内,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时必须带洁净手套,不允许直接用手拿取,量块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小心碰撞。
量块由计量员专门保管,不得随意外借,计量员依规定要求按时将量块外送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量块明细表七、注意事项所有标准器具存放环境必须有防护措施,不允许放在阴暗潮湿或酸性的环境里。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1. 温度: 23 ±2 ℃2. 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 校检项目:1. 外观检查2. 示值误差检测6.1.2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 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 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 钢直尺6.2.1 校检项目:1. 外观检查2. 示值误差检测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1. 外观检查:(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
钢尺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钢尺计量器具的内部检定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钢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钢卷尺,钢直尺。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校准设备:如标准长度样品、测量夹具等。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钢卷尺计量器具:检查钢尺计量器具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频率:钢直尺、卷尺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用标准钢尺测得钢尺的实际值,用放大镜对比,每个刻度是否对齐。
(2)通过目视进行判断,误差不超过1mm为合格(3)进行多次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记录校准数据:记录每次校准的结果和时间,并在校准记录表格中做好记录。
3. 校准结果评估(1)根据行业标准和使用要求,评估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设备的使用要符合钢尺计量器具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检查卷尺、钢直尺外观是否有弯曲、刻度不清楚等。
如果有外观问题,卷尺、钢直尺将报废处理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操作和人身伤害。
五、作业结果处理1. 根据校准结果和行业标准,评估钢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如果钢尺计量器具的校准结果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3. 如果钢尺计量器具的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六、作业记录保存1.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保存至少两年以上。
2. 校准记录需要进行规范保存,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5.4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方向平值。
5.5用同样的方法,用以下基准量块逐个度量,50mm允许误差±0.02mm;100mm允许误差±0.02mm;(50m m+100mm )允许误差±0。
04mm、(100mm+50m m+70m m+80mm )允许误差±0。
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的50mm 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部校准表》内,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许误差±0。
02mm。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8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进料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
5mm)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1、目的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内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范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20℃--25℃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自制量具内部校准规程-环规

环规内部校准规程
KT/WI-06-021
1 目的: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确保器具测量的准确性及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 校验范围:公司内使用的所有光滑环规(以下简称环规)
3 校验环境:温度20±5℃,湿度不高于65%RH,周围无振动、噪声、外部干扰
4 校准方法: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投影仪和内径千分尺对环规规格直接校准
5 校准周期:2年
6 校准步骤:
6.1取标准块对检定的投影仪、内径千分尺进行使用前校准。
6.2用无尘纸沾酒精,将环规擦拭干净。
6.3目测环规使用部位应无变形、碰缺、凸起、锈蚀等其它影响精度的缺陷。
6.4检测方法:
(1)通规检测方法(如图所示):将通规放在投影仪上,测量三次孔(X)的直径;(记录最小值)。
(2)止规检测方法(如图所示):用内径千分尺沿圆周内径方向分别测量环规上下各1mm 处的直径(Y 、Z )分别测量三次(各记录最大值)。
6.5判定标准
(1)通规:-0.005mm ≤ØA-X ≤0.005mm; (2) 止规:-0.005mm ≤Y -ØB ≤0.005mm;
-0.005mm ≤Z -ØB ≤0.005mm;
以上第一条满足要求时,判定该环规通规尺寸合格;第二条满足要求时,判定该环规止规尺寸合格。
环规通止规尺寸合格基础上,外观满足6.3要求时即可判定该环规合格。
8表格(如下:环规内校记录表)
编制: 批准:
日期: 日期:
通规ØA
X
止规ØB
环规内校记录表
KT/JL7-06-005 校准人:日期:。
计量器具管理校准规范

⑵然后用万用表查验各模块功能和测试线是否合格,不合格的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做不合格标识。
⑶校准及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6校准周期
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编制人
鄂长惠
编制日期
2010年6月10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10日
执行日期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
3.职责
(1)品管部负责公司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2)品管部选送人员去有关部门培训并持证成为计量管理员,具体负责全公司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定(校验),档案管理,巡回检查。
(3)各部门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负责计量器具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4程序
(1)新购的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送计量管理员处检查验收,必要时应进行检定(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以确保其计量性能。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来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计量工装的校准方法
6.1电源、电源连接线、电源插座检验工装
⑴首先查验是否有工装编号,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
⑵然后用万用表查验各模块功能是否合格,不合格的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做不合格标识。
⑶校准及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6.2语音模块、电话线检验工装
使用中发现计量器具出现异常情况对器具性能有疑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上报并联系检修游标卡尺公司自行设计制作的检验用器具由计量管理员进行校验校验所用卡尺等仪器量块必须送有关资质部门校准
计量器具管理校验
规范
文件编号:SB---013---10---1.0
版本:1.0第1页共2页
1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23±2℃
2. 湿度:50±20%RH
6 校验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38块2级)。
校验标准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
(
5)
将
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钢直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
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
直尺
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
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单
位。
(4)尺上应标注制造厂名(或商标)、诬互标志、分度值及编号。
数字、文字、线纹均应清晰,排列整齐,不得有遗漏。
(5)新制造的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尺允许有不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 示值测量
(1)将被检直尺端边与金属线纹尺零线刻度相平,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进行归零。
(2)检定点的选择,1000mm以下在其全长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不少于3段与标准线纹尺相应长度相比较;被检尺超过1000mm可分为两段与标准尺比较,其误差为两段误差的代数和。
(3)测量时应使被检尺的刻线面与标准尺的尺边在同一平面上。
(4)检定读数时应以各条线纹的中心为准,使用显微镜进行读值。
三等标准金属线纹尺的线纹间隔应按实际尺寸使用。
每个检定点测量3次,并做好记录。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3个月。
钢卷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检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卷尺,校准参考依据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校验步骤:
1. 外观:目力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
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
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
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单位。
(4)尺上应标注制造厂名(或商标)、诬互标志、分度值及编号。
数字、文字、线纹均应清晰,排列整齐,不得有遗漏。
(5)新制造的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尺允许有不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 示值测量
(1)将被检直尺端边与金属线纹尺零线刻度相平,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进行归零。
(2)检定点的选择,1000mm以下在其全长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不少于3段与标准线纹尺相应长度相比较;被检尺超过1000mm可分为两段与标准尺比较,其误差为两段误差的代数和。
(3)测量时应使被检尺的刻线面与标准尺的尺边在同一平面上。
(4)检定读数时应以各条线纹的中心为准,使用显微镜进行读值。
三等标准金属线纹尺的线纹间隔应按实际尺寸使用。
每个检定点测量3次,并做好记录。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6个月。
7 结论
只有所有可校验项全部合格时,才能判定该计量器具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8 结果处理
校检结果分为三种A、B、C三种,分别表示合格,返修,报废。
1. 校验合格计量器具须贴上内校合格标。
2. 校验精度退化的计量器具,但在某一个范围内尚可使用,则贴上限制使用标签。
3. 若校验结果不在规格内,则需进行调试、维修,然后再校准,仍达不到要求者需送外维修,维修后需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仍不合格则做报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