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豆腐脑、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臭豆腐、豆腐乳、豆腐脑技术配方工艺流程,想要的赶快收藏

豆腐、臭豆腐、豆腐乳、豆腐脑技术配方工艺流程,想要的赶快收藏豆腐豆腐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两种有着一些区别:用盐卤制的豆腐质地略粗糙发硬。
又名为北豆腐或大豆腐。
使用石膏硫酸钙作凝固剂制豆腐,成品小分大,色泽洁白,质地软嫩,又名水豆腐或南豆腐。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
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臭豆腐一、制作臭卤水1、自然发酵法在水缸中放入稻草、猪肉等,任由其露天自然发酵、腐败,几个月后即可。
2、豆豉原料法将3千克豆豉冷水下锅烧开后再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将豆豉汁滤出;待豆豉汁冷却后再加入纯碱200克、青矾100克、香菇200克、冬笋4千克、盐0.75千克、酒150克、豆腐脑1.5千克,浸泡约半个月左右即成(每天需搅动一次)。
各种豆腐的制作工艺

各种豆腐的制作工艺豆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制作工艺有很多种。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豆腐的制作工艺:1. 白豆腐的制作工艺:(1) 准备原材料:大豆、石膏或苏打。
(2) 清洗大豆并浸泡12-24小时。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的水一起磨成豆浆。
(4) 煮制豆浆:将豆浆加热至80度左右,搅拌均匀,然后再加热至95度左右。
(5) 加入石膏或苏打:将石膏或苏打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6) 凝固豆腐:待豆浆中的豆腐凝固成块后,用干净的布将豆腐脱水。
(7) 切割豆腐:将脱水后的豆腐块切割成适当的形状。
(8) 煮熟豆腐:将切割好的豆腐放入开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2. 嫩豆腐的制作工艺:(1) 准备原材料:新鲜大豆、石膏。
(2) 清洗大豆并浸泡4-6小时。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的水一起磨成豆浆。
(4) 过滤豆渣:用纱布或滤网将豆浆中的渣滓过滤掉。
(5) 煮制豆浆:将豆浆加热至80度左右,搅拌均匀。
(6) 加入石膏:将石膏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7) 凝固豆腐:待豆浆中的豆腐凝固成块后,用干净的布将豆腐脱水。
(8) 修整豆腐:将脱水后的豆腐块修整成规则的形状。
(9) 切割豆腐:将修整好的豆腐切割成适当的形状。
(10) 煮熟豆腐:将切割好的豆腐放入开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3. 滑豆腐的制作工艺:(1) 准备原材料:新鲜大豆、石膏。
(2) 清洗大豆并浸泡4-6小时。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的水一起磨成豆浆。
(4) 过滤豆渣:用纱布或滤网将豆浆中的渣滓过滤掉。
(5) 煮制豆浆:将豆浆加热至80度左右,搅拌均匀。
(6) 加入石膏:将石膏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7) 凝固豆腐:待豆浆中的豆腐凝固成块后,将豆腐块分成3-4块。
(8) 搅拌豆腐:将豆腐块轻轻搅拌,使其破碎成细小的颗粒。
(9) 过滤豆渣:用纱布或滤网将豆浆中的豆渣过滤掉。
(10) 凝固豆腐:将过滤后的豆浆再次凝固成块。
做豆腐的工序流程

豆腐制作工序
一、选材与浸泡
1.选材:选择优质的黄豆,颜色鲜亮,无虫蛀、霉变现象。
2.浸泡:将黄豆放入大碗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8-10小时,直至黄豆完全吸水膨胀。
二、磨豆浆
1.将浸泡好的黄豆捞出,放入豆浆机或石磨中。
2.加入适量的清水,按照豆浆机的说明书操作,或者用石磨慢慢磨成豆浆。
3.过滤:将磨好的豆浆倒入布袋中,用力挤出豆浆,得到豆渣和豆浆。
三、煮豆浆
1.将豆浆倒入锅中,用中小火加热。
2.边煮边搅拌,防止豆浆糊锅。
煮至豆浆热时,转小火继续煮沸5-10分钟。
3.点卤:在煮沸的豆浆中加入适量的卤水(食用盐+石膏粉),搅拌均匀,使豆浆凝固成
豆腐脑。
四、成型与压制
1.准备一个豆腐模具,将豆腐脑倒入模具中,铺平。
2.用重物压在豆腐脑上,使其充分凝固。
一般压20-30分钟即可。
五、切块与焯水
1.将压好的豆腐从模具中取出,切成适当大小的块。
2.烧一锅热水,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锅中焯水,去除腥味。
焯水时间约2-3分钟。
六、调味与烹饪
1.将焯好水的豆腐块捞出,放入盘中。
2.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葱花、蒜末、香菜、辣椒油等调料,即可食用。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一道美味可口的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制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其生产工艺流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是豆浆的生产。
豆浆是豆制品的基本原料,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煮熟等步骤。
在清洗大豆时需要将大豆去除杂质、浸泡大豆是为了软化大豆,然后将软化后的大豆磨成浆,最后再通过加热煮熟。
接下来是豆腐的生产。
豆腐是豆制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磨浆、煮浆、凝固、压制等步骤。
首先将豆浆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加入凝固剂使得豆浆凝固成豆腐凝固体,最后再将凝固的豆腐进行压制,使其形成块状。
此外,还有各种其他豆制品的生产工艺。
比如豆腐脑的生产,主要包括豆浆的制备、淀粉的加入、加热、搅拌等步骤;豆腐干的生产则需要将豆腐块切割成小块后通过烘干等步骤。
总之,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虽然简单,但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实践总结得来的,这也正是我国豆制品工艺能够传承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豆腐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多个工艺步骤。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豆腐的制作工艺流程。
第一步是准备材料。
首先需要准备大豆,将大豆浸泡在清水中6至8小时,让大豆充分吸收水分变软。
然后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石磨中磨成豆浆,这样会保留豆浆中丰富的营养成分。
第二步是煮豆浆。
将制好的豆浆倒入大锅中,加热至沸腾。
煮豆浆的目的是发酵杀菌,同时还能增加豆浆的口感。
第三步是凝固豆腐。
在煮豆浆的同时,需要准备凝固剂。
目前常用的凝固剂有石膏和盐卤两种。
石膏是在水中完全溶解,而盐卤是将食盐溶解在水中。
将凝固剂加入煮豆浆中,搅拌均匀,这样就能使豆浆逐渐凝固成豆腐。
第四步是压水制豆腐。
将豆腐倒入豆腐框中,用重物压在豆腐上方,使水分尽量被压出。
这样可以使豆腐更加细腻,口感更好。
第五步是切豆腐。
将压好的豆腐从豆腐框中取出,整齐切成需要的大小块状。
这样便于后续烹饪食用。
第六步是豆腐脱水。
在制作豆腐过程中,会有部分水分残留在豆腐内部。
为了使豆腐更加干燥,可以将豆腐放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处理。
第七步是包装。
将脱水后的豆腐放入适当的包装袋中,进行密封包装。
这样能够使豆腐更加新鲜,并延长其保存期限。
最后一步是质检。
对制作好的豆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豆腐没有变质和污染。
只有通过质检合格的豆腐才能投放市场销售。
以上就是豆腐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掌握和操作,以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豆腐作为我国传统食品之一,营养丰富、口感独特,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豆腐制作方面的基础知识。
豆腐工艺流程

豆腐工艺流程
豆腐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其制作过程经过多个环节。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豆腐工艺流程:
1. 浸泡:将大豆浸泡在水中,时间一般为6-12个小时,目的是让大豆吸水膨胀。
2. 研磨: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豆浆,这一步可以将大豆的蛋白质和油脂释放出来。
3. 过滤:将磨好的豆浆倒入滤网中进行过滤,去除大豆渣。
滤网一般是由细纱布制成,能够过滤掉大部分渣滓。
4. 煮沸:将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这一步能够破坏大豆中的一些抗营养物质,并使豆浆更容易凝结。
5. 加凝剂:向煮沸的豆浆中加入凝剂,凝剂一般为石膏或者硫酸镁,能够促使豆浆凝结成块状。
6. 凝结:凝剂加入后,豆浆会逐渐凝结成一块块豆腐,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7. 切块:凝结好的豆腐可以用刀切成块状,根据需要可以切成不同大小的块。
8. 浸泡: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冷水中浸泡,浸泡的目的是去除残留的凝剂和豆腥味。
9. 包装:经过浸泡后的豆腐可以进行包装,一般使用塑料薄膜或者盒装。
10. 保鲜:豆腐包装好后需要进行冷藏或者冷冻以延长保鲜期。
这只是豆腐制作的一个基本流程,实际的工艺流程还可能因地区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豆腐的品质还会受到原料的质量、制作工艺的控制和调节等因素的影响。
豆腐制作是一个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的过程,通过科学的制作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豆腐产品。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制作工艺
1、选豆浸泡:选择无霉点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大豆,将大豆在水中浸泡5个小时左右,去除豆腥味,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皲裂,便于大豆研磨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2、磨浆:浸泡好的大豆放到料理机中加水打磨,分离出豆浆。
磨浆时需随料定时加水,使大豆蛋白质充分溶于水,还可降低磨浆过程产生出的热量,防止蛋白质变性。
3、浆:磨好的豆浆倒入锅内边煮边用为子搅动防止糊锅,煮沸腾至100°C左右即可。
4、浆:好的豆浆倒入锅中,温度80°C时,利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取石膏粉加入清水搅匀后倒入豆浆,等待十几分钟左右凝结成豆腐花。
5、成品:凝结成的豆腐花倒入铺好包布的模具内,通过重物进行加压,压出豆腐脑中多余的浆水,松开模具后豆腐就制作完成。
豆腐生产标准工艺及标准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1.原料解决。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
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种核心工序,石膏旳焙烧限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尚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旳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豆浆榨完后,也许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
把榨出旳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旳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避免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旳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旳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旳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
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内脂豆腐制作措施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朴,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现简介制作措施如下: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旳大豆。
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ºC—20º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º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ºC,浸泡约2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浆、豆腐脑、豆腐、豆干制作工艺流程
1、精选黄豆:选择饱满黄豆,除去杂质,不良豆。
2、浸泡:将黄豆洗净浸泡数小时后(夏天10小时;冬天20
小时)。
浸泡发胀至2倍大小。
3、研磨:加入凉水磨成稀糊(黄豆和水比例5:1;反复3次直至豆渣不腻手)。
4、过滤去渣:用白布袋或细罗筛滤成豆浆。
5、煮浆:煮至起泡,除去浮沫,即为豆浆。
[豆浆]
6、煮浆和点浆(添加凝固剂):撇掉豆浆表面的浮沫,上锅熬开,与此同时加入熟石膏水(碳酸钙)(石膏粉加少许水溶化),一点一点添加混入;一边搅拌均匀(添加比例0.2-0.3%;每公斤20-30克)。
倒入提前备好的保温桶内,将熟豆浆一次性倒入保温桶内,使豆浆与石膏粉融合在一起,凝固成一体,表面盖上干布,静置5分钟,撇净浮沫和水分,其余即为豆腐脑。
[豆腐脑]
南方豆腐(较白软)凝固剂:熟石膏(碳酸钙)
北方豆腐(较黑硬)凝固剂:盐卤(氯化镁)
7、成型:待豆浆凝固至筷子可以直立其中(约15分钟)。
倒入备好的框,框内铺上干净的纱布,包好挤压,固定好以后用石块压好,压制时间10-20分钟。
[水豆腐]
8、五香豆干制作:10斤黄豆=25斤豆干。
将豆腐脑放入模具内进行过滤压闸,经逐步过滤压闸3-5
小时后即为白坯豆腐干;将成型的豆腐干放入内含有适量的八角、丁香、桂皮、盐、糖、味素的汤中进行卤制,温度为60-80℃、时间为5-8小时;将卤制好的豆腐干进行真空包装,包装后进行高温或紫外线灭菌后即为成品。
把豆腐坯子置案上,将盐、香料等均匀地撒在豆腐上,再将豆腐切成5厘米见方的小块(厚度1公分),按每10个重叠堆放2小时左右,让其入味。
2.将入味的豆腐辅到有孔格的篾竹编里,放在灶膛上,点燃锯木面徐徐熏炕,直到水分收干呈金黄色即成。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人如不小心误服,会感觉恶心呕吐、口干、胃痛、烧灼感,腹胀、腹泻,
头晕,头痛,出皮疹等,严重者呼吸停止,出现休克,甚至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