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4-8单元练习
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带答案解析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答案所属培训机构学员姓名: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W·冯特)。
A.W·詹姆斯B.H·艾宾浩斯C.W·冯特D.S·弗洛伊德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行为主义心理学)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A.机能主义心理学B.格式塔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说4.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A.知觉B.思维萌芽C.思维D.意识5.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神经系统)A.感受器B.神经系统C.反射弧D.神经细胞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脑干网状结构)A.小脑B.脑干网状结构C.丘脑D.下丘脑7.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下丘脑)A.下丘脑B.脑干C.上丘脑D.小脑备注: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顶叶)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9.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颞叶)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10.脑的最古老部分是(脑干)A.小脑B.间脑C.大脑D.脑干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嗅觉)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12.支配内脏器官的是(植物神经)系统A.植物神经B.运动神经C.中间神经D.感觉神经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p37 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A.降低B.提高C.不变D.发生变化14.音色主要由声音[声波]的(波形)决定的A.频率B.波形C.强度D.音调15.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恒常性)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16.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联觉)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17.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 16—20000 )赫兹的声波A.200—2000B.1000—4000C.16—20000D.1000—5000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A.恒常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19.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色的灯影,这是(C.负后像)A.正后像B.互补现象C.负后像D.彩色对比p32红和绿互补,黄和蓝互补,p37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如红色的负后像绿色,黄色的负后像是蓝色。
社会心理学单元测试题

社会心理学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导社会成员梳理生活目标B成年期的社会化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D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2、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A家庭 B大学C杂志 D观念3、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定向作用 B第一印象C首因效应 D印象管理4、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A特质印象 B印象形成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5、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性质。
A定向作用 B消极C双向作用 D积极6、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A印象定为B角色期待 C基本规范 D评价标准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 )有不同的解释。
A 态度 B原因 C控制源D行为8、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那么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9、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利益B社会视角 C态度D控制点10、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与把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人的失败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 )归因偏差。
A空间性 B情境性 C特异性 D动机性11、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现(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C线性关系D指数曲线12、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 )A很难预测B较低C较稳定 D较高13、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管估计,称为()A主观期望B成就水平 C抱负水平 D业绩要求14、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A亲合动机B权利动机 C亲社会动机 D侵犯动机15、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助人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的赞许,增进助人行为16、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得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性称为(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17、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
《发展心理学》单元测试题

《发展心理学》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持此观点的学者是()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答案】A2.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 岁-12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A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答案】B4.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答案】D5.观察学习是指()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答案】D6. 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A.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B.反抗父母的控制和过度保护C.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D.要求社会地位的优越【答案】C7.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称为()A.同一性确立期B.心理代偿期C.危机处理期D.延缓偿付期【答案】D8.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答案】C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答案】A10.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A.惩罚和服从取向B.社会契约取向C.维护生命取向D.普遍道德原则取向【答案】C11.第二反抗期儿童与父母之间多重矛盾的焦点在于()A.少年儿量的成人感B.少年儿童对父母控制的反抗C.父母对儿童的反抗期特点缺乏认识D.亲子双方对少年儿童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认识上的矛盾。
【答案】D12.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答案】B13.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4章)-副本

《学前⼉童⼼理学》单元练习(第4章)-副本《学前⼉童⼼理学》单元练习(第4章)班级姓名学号⼀、选择题:1、打电话时翻电话本找号码,打完后电话号码也就忘记了,这是:--------------()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2、看到天空中的朵朵⽩云,幼⼉⼀会⼉把它想象成⼭峰,⼀会⼉把它想象成飞驰的骏马,幼⼉的这种想象属于:-------------------------------------------------()A、⽆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3、游览西湖后,对其形象的记忆--------------------------------------------()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4、幼⼉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A、有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综合想象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没有规律6、下列不属于3—6岁幼⼉记忆的特点是:-----------------------------------()A、⽆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B、有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C、相对较多的采⽤理解识记D、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7、从记忆发⽣的顺序来看,,幼⼉最晚出现的是:------------------------------()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8、某幼⼉替⼩鸟画上⾐物、饰物,这说明:--------------------------------()A、⽆意想象占主导地位B、想象主题容易变化C、幼⼉以再造想象为主D、想象带有夸张性和虚构性9、考试时,复习提纲中的知识都背得出,等考试后就忘记了,这属于:---------()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10、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童的形象思维?------------------------------------()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喂奶D、⼉童能算出2+3=5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会⽣造⼀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把太阳画成绿⾊;C、有的幼⼉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把⾳阶想象成“⾛楼梯”,从⽽来理解⾳阶。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4章)打印版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4章)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打电话时翻电话本找号码,打完后电话号码也就忘记了,这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2、看到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幼儿一会儿把它想象成山峰,一会儿把它想象成飞驰的骏马,幼儿的这种想象属于:-----()。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3、游览西湖后,对其形象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4、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有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综合想象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没有规律6、下列不属于3—6岁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A、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B、有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C、相对较多的采用理解识记D、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7、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幼儿最晚出现的是:()。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8、某幼儿替小鸟画上衣物、饰物,这说明:()。
A、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B、想象主题容易变化C、幼儿以再造想象为主D、想象带有夸张性和虚构性9、考试时,复习提纲中的知识都背得出,等考试后就忘记了,这属于:()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10、24、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11、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12、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浮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13、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常常雷同,这说明幼儿:()A、想象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生活心理学》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当心理学家向咨询者娓娓道来,讲述深刻道理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
答案: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内心深处。
2、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方式控制自己的动物本能。
答案:以上三者都是3、语言成本往往意味着相关群体使用的语言具有相对较高的排外性,较明显地体现这一特点的场景有()。
答案:以上三者都是。
4、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男性似乎比女性更乐于谈论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等,这是因为()。
答案:女性往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中琐碎的事里。
5、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所谓老人的存在()一种负担。
答案:有可能是第2章单元测试1、情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往往给人以甜蜜的感觉,但是过度的依赖也有危险的隐患,这是因为()答案:以上三者都对。
2、依赖的最好状态是(),各方保有相对独立的人格。
答案:依而不赖3、过多的爱和替代也会带来某种()。
答案:剥夺4、当孩子逐渐拥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单纯地认同家长的想法时,家长最妥当的做法是()答案:适当地给予孩子自由,遵从其想法。
5、孩子的成长,一定会经历一个对家长()的过程。
答案:去理想化第3章单元测试1、如果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比较强势,那孩子在外面更容易表现出()的行为2、主体()就是主体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答案:建构3、孩子的逆反心理容易引发极端行为,游走在()的边缘。
答案:规则4、当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家长不能过分指责孩子不(),将它变成控制性的东西。
答案:感恩5、在种族延续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为了()的生存而说谎,但有代价。
答案:社会化第4章单元测试1、通过()的方式,可以暂时选择性遗忘掉对方的缺点,从而接近他,生活继续。
答案:理想化2、电影培养了我们的做梦能力,修复自己的创伤、表达愿景,这就类似于()周期。
3、任何行为都有意义,即可能存在一种(),间接满足是核心动力。
答案:犒赏机制4、企业招聘的是最合适而非最优秀的人,因为一方面优秀者难以发挥才能,另一方面表现出的优秀会扰动当前环境,可能会让其他同事心生()。
05.心理学概论单元测习题

《心理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需要层次论的倡导者是:A斯金纳B桑代克C皮亚杰D马斯洛2.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学流派:A精神动力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学派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B自我实现C交往与尊重D认知与审美5.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被称为:A认识B情感C能力D意识6.强调研究可测量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心理学派是:A人本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7.“望梅止渴”这种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A.曹操的奸诈B.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C.士兵的士气高D.梅子对人的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8.促进前科学心理学向科学心理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心理学B.自然科学方法引入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D.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建立9.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都是:A.异常行为的原因B.身心关系C.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D.人的行为的原因10.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最适当理由是:A.心理学可以为各科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B.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学生的行为C.心理学有助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D.心理学是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科学基础二、多选题:1.心理学学科性质有:A自然科学的性质B社会科学的性质C超科学的人文性质D综合交叉的性质2.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以下哪些基本原则: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F伦理性原则3.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把人的灵魂分为哪几部分:A植物灵魂B动物灵魂C上天灵魂D理性灵魂4.十九世纪三位德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为日后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是:A达尔文B缪勒C笛卡儿D洛克E赫尔姆霍兹F费尔奈5.下列那些理论属于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A潜意识理论B人的两个带有两极性的本能C人格理论D梦的解释E泛性论6.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发起人为:A.马斯洛B.阿吉里斯C.罗杰斯D.麦格雷戈7.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两大类:A.生理需要B.缺失需要C.心理需要D.生长需要8.认知心理学与其他学派相比,突出表现在:A.强调对人的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与探索B.强调对人的主观经验报告的研究C.强调人已有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D.强调理性与认识的作用9.下列心理学家是新行为主义理论代表的有:A.巴甫洛夫B.托尔曼C.华生D.斯金纳10.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曾对下面哪些做过研究:A.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的影响B.生理和心理状态对行为的影响C.操作性条件反射 D.人的已有经验对行为的影响三、是非题:1.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B. 1879年C. 1903年D. 1920年正确答案:1879年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韦伯C. 费希纳D. 艾宾浩斯正确答案:冯特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B. 脑电C. 心理D. 情绪正确答案:心理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需要、动机、意志B. 能力和人格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D. 情绪和情感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A. 1913年产生的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C. 行为主义D. 积极心理学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系统。
A. 需要B. 动机C. 意志D. 情绪正确答案:动机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B. 爱与归属的需要C. 生理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B. 效价低C. 期望值高D. 期望值低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5.【多选题】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学习动机模拟自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突进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6、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7、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8、()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9、()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10、()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1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2、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B.调整功能C.持续功能D.强化功能E.指向功能3、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A.强化的内驱力B.认知的内驱力C.好奇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附属的内驱力4、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5、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8、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生理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E.主导动机9、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B.具有坚定信念C.能够正确归因D.计较个人得失E.不打无把握的仗10、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又称学习驱力。
2、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4、“身教重于言教”是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5、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
6、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7、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8、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
9、所谓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0、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的动机。
11、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1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同时,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四、名词解释1、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3、问题情境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五、简答题1、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4、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5、教师应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并培养新的学习需要?六、论述题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学习迁移模拟自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2、在教学中,()强调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A.桑代克B.布鲁纳C.维纳D.陆钦斯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泊尔D.布鲁纳5、()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6、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9、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11、()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泊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13、()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A.练习册B.大纲C.教学程序D.教学内容14、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而不注重内容。
A.技能B.形式C.方法D.技巧15、迁移的实质是()。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B.新旧知识的同化C.新旧知识的顺应D.新旧经验重组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数学学习中由数学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A.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E.水平迁移2、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和()。
A.上下关系B.平行关系C.并列关系D.网络关系E.交叉关系3、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度4、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E.智力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纳E.吉克6、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A.闻一知十B.学习平面几何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C.丰富英语词汇对阅读技能的提高D.婴儿学会吃饭和走路E.将已掌握的字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7、以下关于迁移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B.真正有效的教学要依据迁移规律C.迁移与教学毫无关系D.教学中应考虑影响迁移的因素,但不必创设条件促进迁移的产生E.教学对迁移有重大影响,迁移对教学无大碍8、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同化性迁移B.顺应迁移C.水平迁移D.重组性迁移9、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10、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
A.结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D.标准化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和适应性称之为。
2、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
3、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
4、陆钦斯的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5、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
6、现代迁移理论中,以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7、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可称之为。
8、当学完单词ball(球)之后,再学习football(足球)时,产生的迁移叫。
9、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0、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景经验或。
11、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12、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和两种。
13、提高迁移发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径是掌握必要的和。
14、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的迁移。
15、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有影响,其中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四、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2、一般迁移3、定势4、重组性迁移五、简答题1、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2、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3、简述迁移的作用。
4、简述什么是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六、论述题1、论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要点。
2、试述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模拟自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