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专题训练卷 : 人体的循环系统(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人体的呼吸(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人体的呼吸(含答案解析)

人体的呼吸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 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2.人体呼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减少最多的气体为()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3.人的气管之所以不变形,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A. 有“C”型软骨支架B. 有甲状软骨C. 气管壁较硬D. 周围有肌肉牵挂4.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A.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的换气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组织换气5.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气体扩散B. 呼吸运动C. 膈肌收缩D. 肺的扩张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 有利于保护声带7.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 肺B. 血液C. 细胞D. 鼻腔8.肺吸气时,肺容积及气压的变化是()A. 肺容积增大,气压增大B. 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C. 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D. 肺容积缩小,气压下降9.用手按压胸部两侧,深深吸气,你会感觉到()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②肋骨向上、向外运动③胸廓缩小④胸廓扩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下列各项试图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但有一项与此不符,应该是()A. 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B. 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C. 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D. 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11.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A. 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B. 主动脉C. 肺静脉D.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1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二层C. 三层D. 四层13.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A. 肺的扩张与收缩B. 呼吸肌的收缩与扩张C. 胸廓的扩大与缩小D. 肋骨和胸骨的运动14.下列结构中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A. 气管B. 咽C. 喉D. 肺15.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A. 气管B. 口腔C. 咽D. 喉16.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 鼻B. 咽C. 喉D. 气管和支气管17.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 肺泡、支气管、气管B. 气管、肺泡、支气管C. 支气管、肺泡、气管D. 气管、支气管、肺泡18.氧气进入人体,最终在什么部位被利用()A. 肺B. 血液C. 细胞D. 心脏19.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 呼吸运动只需肋间肌提供动力C.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D. 人工呼吸依据的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二、填空题(共5题;共25分)20.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膈肌________ ,膈顶部________ ,肋骨________ ,胸廓容积________21.如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2)气体进入[7]时,[7]处于________ 状态,此时人体处于________ 状态.(3)[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 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 之间.(4)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__ 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________.(5)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2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复习卷(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复习卷(解析版)

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复习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1.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心脏的四个腔中,右心室的壁最厚B.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C.静脉血管里流的都是静脉血D.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2.观察人体内三种血管的示意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①可代表与右心房连接的血管B.②代表的血管中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C.①和②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③的分布较浅,利于静脉注射3.下列每组结构中,都流静脉血的是()A.肺静脉、右心房B.肺动脉、右心室C.主动脉、左心室D.上腔静脉左心房4.根据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与心脏结构以及血液循环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中为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c为左心房,与之相连血管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C.a、c以及b、d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D.肺循环途径为:d﹣②﹣肺部毛细血管﹣①﹣a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图(3指血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2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C.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3D.4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6.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静脉比动脉的血流速度慢B.左心室连主动脉C.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D.右心房连肺静脉7.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8.《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9.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0.握紧拳头,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4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1.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循环起始于心脏的右心室,终止于左心房B.心脏将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D.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2.血液中各类细胞能够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B.红细胞和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血小板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D.白细胞能够吞噬外来入侵的细菌3.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

其中能表示静脉的是()A.B.C.D.4.我们的心脏昼夜不停地搏动着,以下对心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心脏是由不同组织细胞共同构成B.心脏为血液循环供应各种血细胞C.心脏是我们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D.心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5.1998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无偿献血制度。

以下对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B.一般献血量大约占体内血量的5%C.健康成年人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献血后应在饮食中补充大量的淀粉6.“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中,图甲表示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

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主要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B.通常情况下应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C.实验中观察到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即图乙中的2D.图乙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最快的是37.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⑤是肺静脉,④内流静脉血B.③是右心室,③内流动脉血C.②是右心房,②内流动脉血D.⑥是主动脉,①内流静脉血8.心脏的结构如图所示,结构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A.③是左心房B.⑥是右心房C.④是左心室D.④是右心室9.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 专题4.3.1 人体的呼吸(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专题4.3.1 人体的呼吸(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专题4.3.1 人体的呼吸一、选择题1.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 )A.口腔 B .食道 C.喉 D .咽【答案】D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A.无机盐B.维生素C.淀粉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使石灰水变浑浊。

3.形成痰的部位是A、鼻腔B、气管、支气管C、口腔D、喉【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

4.除了能量,呼吸作用还产生A.水和无机盐B.水和二氧化碳C.淀粉和氧D.水和叶绿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能满足植物体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去,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故选:B5.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水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淀粉D.水和淀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6.人在平静状态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变化是:A.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B.肋间肌、膈肌都收缩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D.肋间肌、膈肌都舒张【答案】B7.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气管B、肺C、组织细胞D、血液【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8.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专题训练卷 人体的循环系统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专题训练卷 人体的循环系统解析版

《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将以下1~ 10题的答案序号填写在表格中)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1.在实验课上老师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如图是小川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的是dB.若A型血患者输人B型血,则出现凝集现象的是cC.某同学a细胞迅速增多的原因是体内有炎症D.图中a、d细胞无细胞核,c有细胞核2.如图所示,加入抗凝剂的新鲜人血会出现分层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血液是由①和②两部分组成的,②表示的是血浆B.①表示的血液成分中含有水、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和无机盐C.在血液中,③表示的细胞数量最多,这种细胞有免疫作用D.④表示的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这种细胞能运输氧气3.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测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美膜叫静脉瓣。

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人体静脉瓣活动示意图B.该图所示结构多存在于人体四肢静脉内表面C.该图所示结构的作用是控制血流速度D.该图所示结构老化,易引起静脉曲张图,实验材料的处理“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图乙为.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4.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B.用③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鰓盖及躯干部是为了避免其乱跳C.要使物像更清晰,用左眼注视①,同时转动②使镜简缓缓下降D.若将血管⑥的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则培养叫应向左上方移动5.给病人输液时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手上的“青筋隆起。

这些“青筋”是A.①动脉B.③静脉C.②毛细血管D.①静脉6.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送至身体各个部位。

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

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时刻的示意图,该时刻心脏状态为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B.心房心室同时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收缩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7.人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代谢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题(解析版)

第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1.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中,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B.传入神经C.感受器D.效应器2.喜欢吃山楂的人看到山楂会分泌唾液,下列有关该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山楂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唾液C.这是人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条件反射D.唾液腺是该反射的效应器3.测试膝跳反射时,能感到敲击,但小腿不能抬起。

受损的结构可能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效应器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侏儒症B.激素可提供能量C.激素来源于有导管的腺体D.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5.“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D.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6.如图为缩手反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射完成的顺序是⑤→②→③→④→①B.③的神经中枢是大脑C.若④处已断,手触摸烫手的馒头,无感觉D.若②处已断,手触摸烫手的馒头,能缩手7.下面是科学家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实验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A切除胰腺出现糖尿B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不出现糖尿C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A、B实验可知:胰腺只有外分泌部C.由B实验可知:结扎胰管,破坏了胰腺的外分泌部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细胞有关8.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9.如图为人体神经调节示意图,则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我们吃山楂时分泌大量唾液,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EB.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必需在H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若此图表示跳反射,则神经冲动传导方方向为A﹣B﹣E﹣C﹣DD.若此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若F受损,则该人无尿意但仍能完成排尿10.下列表示人体生理过程的流程图,表示正确的是()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半规管﹣听觉神经﹣大脑B.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血液﹣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肾小囊﹣尿液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肺静脉﹣右心房11.阳江市即将举行第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A. 血管B. 心脏C. 大脑D. 小脑2.心脏有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

其方向是()A. 心房→心室→动脉B. 心房→心室→静脉C. 心室→心房→动脉D. 心室→心房→静脉3.静脉血和动脉血相比,通常静脉血()A. 不含氧,颜色暗红B. 含二氧化碳少,颜色鲜红C. 含氧少,颜色暗红D. 含废物多,含氧少,颜色鲜红4.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 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D. 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5. 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A.左心室B. 右心室C. 左心房D. 右心房6.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A. 体循环B. 肺循环C. 冠状循环D. 淋巴循环7.人的心脏中,具有静脉血的是()A. 左心室和右心房B. 左心室和右心房C. 右心房和右心室D. 左心房和左心室8.观察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左心房与右心室直接相通B. 左心房与右心房直接相通C. 左心室与右心室直接相通D. 左心室与左心房直接相通9.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的血管是()A. 上腔静脉B. 下腔静脉C. 肺静脉D. 肺动脉10.某伤者的血型为A型,若需要输血,首选的血型是()A. 0型B. AB 型C. A型D. B型11.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哪项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B. 排便C. 排汗D. 排尿12.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尿道。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13. 流经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血液分别是 ( )A. 动脉血、动脉血 B. 静脉血、静脉血C.动脉血、静脉血 D. 静脉血、动脉血1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却是间歇的,其原因是A.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 肾脏的控制作用C. 膀胱的贮存作用 D. 肾单位的泌尿作用15.由原尿形成尿液的场所是()A. 肾小管 B. 肾小球 C. 肾小囊 D. 膀胱16.与肾小囊相通的是()A. 肾单位 B. 肾小球 C. 肾脏 D. 肾小管17. 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 尿素B. 无机盐C. 葡萄糖D. 水18.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 养料增多B. 氧气增加C. 二氧化碳减少D. 尿素减少19. 、我们平时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实际上是指A. 虹膜和巩膜B. 角膜和虹膜C. 巩膜和虹膜D. 角膜和巩膜20.人从暗处走向亮处时,瞳孔的变化情况是()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没有规律21.如图为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A. 近视眼凸透镜B. 远视眼凹透镜C. 远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22.人体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 视网膜B. 大脑C. 视神经D. 眼球23.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是()A. 眼B. 鼻C. 耳D. 感觉神经末梢24.某病人闭眼时,手指不能准确地指向自己的鼻尖,则可判断受损的部位是()A. 大脑B. 脊髓C. 小脑D. 脑干25.完成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A. 神经元B. 反射弧C. 神经D. 神经系统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的是( )A. 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B. 海豚顶球表演C. 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D. 草履虫游向食物27.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A. 排尿反射B. 眨眼反射C. 膝跳反射D. 谈虎色变28. 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 胰岛B. 垂体C.唾液腺D. 甲状腺29.可以用于治疗幼年侏儒患者的激素是()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肾上腺素30.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A. 硫化氢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甲烷二、填空题31.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以输_____为原则。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解析版)D.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4.图QM-1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图QM-1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5.特定人群往往需要特定饮食方案。

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C.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D.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高糖食物6.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的,图QM-2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⑥肺可以( )图QM-2A.清洁、温暖、湿润空气B.分泌黏液和作为气体通道C.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使血液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7.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

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 )图QM-38.图QM-4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图QM-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C.a内血液来自左心房 D.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心房9.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QM -5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图QM-5该曲线不能代表(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10.图QM-6表示血液流进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两种成分在各自液体中的相对含量的变化。

字母A~E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已知A为肾小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训练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1.在实验课上老师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如图是小川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的是dB.若A型血患者输人B型血,则出现凝集现象的是cC.某同学a细胞迅速增多的原因是体内有炎症D.图中a、d细胞无细胞核,c有细胞核2.如图所示,加入抗凝剂的新鲜人血会出现分层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血液是由①和②两部分组成的,②表示的是血浆B.①表示的血液成分中含有水、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和无机盐C.在血液中,③表示的细胞数量最多,这种细胞有免疫作用D.④表示的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这种细胞能运输氧气3.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测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美膜叫静脉瓣。

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人体静脉瓣活动示意图B.该图所示结构多存在于人体四肢静脉内表面C.该图所示结构的作用是控制血流速度D.该图所示结构老化,易引起静脉曲张4.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B.用③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鰓盖及躯干部是为了避免其乱跳C.要使物像更清晰,用左眼注视①,同时转动②使镜简缓缓下降D.若将血管⑥的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则培养叫应向左上方移动5.给病人输液时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手上的“青筋"隆起。

这些“青筋”是A.①动脉B.③静脉C.②毛细血管D.①静脉6.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送至身体各个部位。

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

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时刻的示意图,该时刻心脏状态为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B.心房心室同时舒张C.心房、心室同时收缩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7.人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代谢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

如图为血液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条循环同时进行B.②左心室的壁最厚C.③、④内流动的是动脉血D.⑤内流动的是静脉血8.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a中流着静脉血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都增加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一定是肾小囊9.心电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我们根据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如图所示。

若甲的心率为60次/min。

则我们可得出的结论是(提示:相同时间内,坐标纸的走纸长度相等;走纸速度=走纸长度+走纸时间)A.乙的心率为75次/minB.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 mm/sC.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快D.甲的每次心跳时间间隔为0.8s10.掌握血型和安全输血的知识对抢救危急病人有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人发生生命危险的一次失血量是1 200~1 500毫升B.在ABO血型系统中,血液有A型、B型、AB型和O型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D.若两人的血型不同输血时一定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11.结合下列循环系统概念图,回答相关问题:(1)结构B是________,血液经C→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B的循环过程是__________。

(2)若用猪的心脏做灌流实验,先将下腔静脉扎住,然后从上:腔静脉灌水,可以观察到水会从__________里流出来。

(3)结构E是___________,它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此处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血。

12.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体检项目,可以通过检查红细胞。

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目,来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某同学常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疲乏、精神菱靡不振等症状.父亲带他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他做了血常规检查,部分结果见下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血涂片标本的某个视野如下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血液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是红色的。

(2)图中②和③的细胞结构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___。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人人休时,白细胞可以将病菌___________________。

(3 )据化验报告单判断该同学可能患有___________,建议多吃含______和______丰富的食物。

13.为了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血液凝集现象,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原理: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反应,有沉淀产生表示发生血液凝集现象) (1)表2中,①处应填写_____ (填“豆浆"“淀粉溶液”“豆浆和淀粉溶液”或“清水”)。

(2)从表1可知,表2中模拟血清为碘液的血液可以接受模拟血液为_________的血型。

(3)从安全输血的角度考虑,大量失血时,仍以输_____为原则。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__血;AB型血的人,还可以输人少量的_________血。

(4)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_________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1. D[解析]图中a是红细胞、b是血浆、c是白细胞、d是血小板。

在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的是a红细胞,A错误。

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a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B错误。

c白细胞迅速增多的原因是体内有炎症,C错误。

图中a成熟的红细胞、d血小板都无细胞核,c白细胞有细胞核,D 正确。

2.B.[解析]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一层红色部分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都属于血细胞,血液由①血浆和②血细胞两部分组成,A错误。

①血浆的成分是水、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和无机盐等,B 正确。

在血液中,⑤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C、D错误。

3.C[解析]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图中表示人体静脉瓣活动示意图,A正确;四肢静脉内的瓣膜为静脉瓣,B正确;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不是控制血流速度,C错误;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静脉瓣老化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D正确。

4. A [解析]图中①是镜筒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鳃盖和躯干部、④是尾部、⑤是动脉、⑥是静脉,A正确;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的鰓盖和躯干部,且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是为了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B错误;②是粗准焦螺旋,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若将血管⑥的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右下方移动,D错误。

5.B[解析]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时,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③静脉血管。

6. D [解析]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右心房c是右心室、b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

由图中血液流向箭头可知,血液正由静脉流回心房,所以右心房和左心房正处于舒张状态;图中血液进入心房,房室瓣关闭,右心室和左心室处于收缩状态,血液流出右心室和左心室。

7.B[解析]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A正确;心脏四个腔中,④左心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最强,为体循环的动力起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如下图:B错误;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位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题图中③和④内流的是动脉血,C正确;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⑤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D正确。

8.C[解析]如果b为脑部的毛细血管,则a是动脉,流动脉血,c是静脉,流静脉血,A错误。

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营养物质含量增多,B错误。

心脏中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肾小球的一端连着人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人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D错误。

9.A[解析]设乙的心率为n,根据题意知,60次/min×25mm=n×20mm,解得n=75次/min,即乙的心率为75次/min,A正确。

甲的心率为60次/min ,所以甲的心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60次/60s=1次/s;由甲图知,1s内坐标纸通过的路程是25 mm,所以坐标纸走纸的速度是25mm/s,B错误。

甲的心率为60次/min,乙的心率为75次/min,故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慢,C错误。

甲的心率是60次/min,即甲的每次心跳时间间隔为1 s,D错误。

10.D[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红细胞不会发生凝集现象,D错误。

11.(1)左心房肺循环(2)肺动脉(3)毛细血管(或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动脉静脉[解析](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它有四个腔,分别是B左心房、D左心室、A右心房、C右心室;血液经C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B 左心房的循环过程是肺循环。

(2)若用猪的心脏做灌流实验,先将下腔静脉扎住,然后从上腔静脉灌水,水流经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即可观察到水会从肺动脉里流出来。

(3)结构E是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动脉将富含营养物质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