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含反思)第七单元回顾_拓展七教案1

口交· 作七人物的故事理念:文本是学活的体,而不是学活的最目的,始把文修养的提高放在著的地点。
学生刻在学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学活的参加者,在学程中会有极的思活,而且始陪伴着学者自己的学反省,不停整自己的学思路,使用多种学策略,使学生真实成学者。
学目1.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条理,故事情完好生,人物形象有特色。
2. 回生活中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中再人物的音容笑容,言行止,并能正确掌握人物的特色。
3.学运用作、言、相貌描绘等方法写人,力争突出人物的特色。
教课要点:能正确掌握人物的特色教课点:学运用作、言、相貌描绘等方法写人,力争突出人物的特色。
安排: 3前准:前一周学生回去察自己身的人,留意他的相貌言行特色,而后找出一位印象最特的人,也能够志,收集一些人物故事。
教课程:第一(口交)一、回,入1.通一元的学,我接触到了多形象明的人物。
出示:()的小兵嘎,()的生,()的王熙,()的刷子李,()的托德,()的老板,学生用适合的来形容人物,出人物的特色。
【通本元文内容的激情回,激学生国情以及学写后感的欲念。
】2.其,同学平通、看影、看、看,听故事和,有更多的人物形象留在了自己的海里。
3.出示人名:周恩来、黄光、学森、居里夫人、岳、任霞、徐、梅芳⋯⋯4.同学能否认识他中某个人?你用一两句来他的认识。
5.其,留在我中的人,不有些中、影中的人,我身必定也有许多人你印象深刻。
你身的什么人印象深刻?6.今日口交,就我来人物的故事,能够是中的人,也能够是影中的人,能够是我身熟习的人。
二、扣一例,悟方法1.你最想把的故事同学听?2.在位同学以前,同学一下,怎才能故事情生,人物形象明?3.学生故事。
4.同学的人物故事中没听清或得不详细的地方行提。
(儿通学生的提,大家认识在解程中存在的不足,老可合详细的方法行指。
)把故事好的方法:(1)故事最好似风趣,情完好生。
(2)以前要做好准。
(3)速不可以太快,声音要宏亮。
三、运用方法,述故事1.下边以小位,人物故事,看的故事情最生,人物形象最明。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案

语文 2语文3语文 4语文5回顾·拓展七教学目的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3.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教学重点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教学难点: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一、交流平台(一)内容回顾。
教师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语文 6语文7 有反面的。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二)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并思考这几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2.小组交流: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人物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四)师总结二、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十六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语读熟。
2.谈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3.再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的?4.组织学生分类说说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人物的词语(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5.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到好词本上,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成语故事1.自由读《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典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2.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七 教案1

回顾·拓展七学习目标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交流话题1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
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7.请同学们将自己运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交至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将这些语段分类,编成小报,在全班进行传阅交流。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七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七人教新课标1.回忆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聚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言语、举措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笼统,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体会成语故事并学会运用。
预备成语词典,搜集描写人物的词语。
ft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进程一、交流话题11本组课文描写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笼统。
这些人物笼统,有现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本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大家一同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想一下。
2先生回答,教员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中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4先生自在回答,教员引导先生发散思想,从人物的性情、外貌等多角度说。
5教员小结:刚才同窗们各抒己见,从人物的性情、外貌、质量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入印象的缘由。
下面我们把对某团体印象深入的同窗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团体停止深化的讨论。
6组成小组,小组讨论。
7明白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引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团体,交流各自印象深入的缘由。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入的某团体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入印象。
8全班交流。
9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描写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经过对王熙凤言语、外貌、举措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情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详细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言语、外貌、神态、举措描写停止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
小组引荐最正确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尊重先生的集体差异,给每个先生表达的时机,以提高语文的基本素养。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窗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五年级语文下回顾拓展七

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单位:钢城区颜庄镇南下冶小学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姓名:张修斌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使学生全面理解和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交流小学五年来的学习收获,树立进一步学好语文的信心。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
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人物的事迹,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1)五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五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2)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自我总结、梳理。
(3)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自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1)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2)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再读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经过整理,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即反映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
共同交流归类。
4、你还有哪些有关于这方面的成语、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5、自由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6、抄写背诵四、布置作业1、抄写“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继续阅读相关课外书,开展故事会。
教学反思“精神”是个比较抽象的词语。
作为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感受科学精神”一组文章,在《回顾*拓展》的教学中,我重点以“敢于表达”为主线,让学生们去简单讲一讲所学的内容,所读的课外书,在倾听中去体会科学家们可贵的科学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敢于发言,善于发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回顾_拓展七》教案.doc

《回顾拓展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冋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力。
2、帮助学生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成语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培养学生对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回顾并总结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成语,并养成自主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交流话题11、教师导入: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2、学生冋忆,教师板书。
3、引导学牛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4、学生自由表达。
(老师和其他同学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
)5、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出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彖。
6、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进行多角度畅谈。
7、小结: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交流,畅谈自己学习本组课文的最大收获,让老师特别欣慰。
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自己的见解与思想,让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得更快。
二、交流话题21、课件出示交流话题2: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的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通过学习木组课文,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呢?2、学生自主交流心得。
(预设: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3、复习课文,回顾具体写作方法:请在课文屮找到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说说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_4

群文阅读·“作家笔下的人”教课目的:知识与水平目标:品尝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指引学生连续学习作者察看和表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享作家笔下刻画经典形象的方法,培育学习方法,学致使用。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仔细察看,留意生活的优秀习惯。
学情剖析:学生已经学习完《人物描绘一组》 , 初步掌握了人物描绘的方法。
在此基础之上 , 选择了三篇名著节选推行稳固训练 , 使学生对描绘任人物的方法更为驾轻就熟 , 并经过描绘身旁的人加以实践应用。
教课重难点:品尝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领会作者描绘人物的方法,学致使用。
教课内容:1.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 22 课《人物描绘一组》。
2.课外阅读篇目:《欧也妮·葛朗台》节选、《边城》节选、《俗世奇人》节选。
教课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外阅读资料、阅读阅读表。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回首经典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结纳了好多作家笔下的人,请同学们以“如何的谁”的句式谈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形象。
比方(智谋过人的诸葛亮,顾全全局的蔺相如,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为照料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
他们都有着鲜亮的个性特色,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刚结束的第七单元中,我们又理解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经典形象。
二、品尝形象,梳理方法人物性格特色表现人物性格特色的句子描绘人物方法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1.小嘎子:“开初,小嘎子精神振作,欺凌敌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忧如很占了上风。
” ——争强好胜、富居心计、机警灵巧(心理描绘、动作描绘)2.严监生:“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气绝,还把手从被单里取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爱财赛过生命(细节描绘)3.王熙凤: A“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泼辣张狂(相貌描绘)B“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端详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七》

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七》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运用第七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巩固和运用第七单元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回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拓展活动一: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第七单元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二: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内容。
活动三:每组分享故事,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4.合作学习a.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意绘画。
b.用文字描述绘画内容,形成一篇小作文。
c.小组代表展示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5.交流分享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第七单元的印象和收获。
二、回顾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三、拓展1.活动一: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第七单元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a.教师提出要求,明确故事情节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故事情节。
c.教师巡查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活动二: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内容。
a.教师提出要求,明确角色扮演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b.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c.教师巡查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活动三:每组分享故事,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a.教师提出要求,明确分享和评价的要求。
b.学生分享故事,其他组进行评价。
c.教师点评并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合作学习a.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意绘画。
b.用文字描述绘画内容,形成一篇小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回顾·拓展七教材分析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五下回顾·拓展七教材分析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案例课文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回顾·拓展七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安排了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另一个方面是关于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本组教学的重点,通过前面3篇课文的学习,在这里应该有个小结。
教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颇认识要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无论是学生发表意见,还是教师梳理、归纳,都要特别注意紧密联系课文实际,要以课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为依据,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十六个描写人物的词语,分四类排列:有形容人物外貌的,如,“仪表堂堂、虎背熊腰”;有形容人物的神态表情的,如,“满面春风、目瞪口呆”;有描写人物行动的,如,“活蹦乱跳、点头哈腰”;有描写人物说话时的情态的,如,“娓娓动听、低声细语”。
目的是让学生积累描
写人物的各类词语。
教学时,可先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词语读熟;再说说每个词语的大致意思,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的。
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类说说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人物的词语,借此机会,帮助学生对积累的词语进行整理。
成语故事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
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的,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
再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五下回顾·拓展七教材分析,五下回顾拓展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