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合集下载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022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汉字是汉族人的象形文字。

它是用笔刷在一块干净的纸或其他载体上写出来的。

汉字的书写方向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汉字是用线段和连续的圈或弧形画出来的。

它有一定的笔顺。

汉字的笔画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和书写规则一笔一画写出来的。

它的结构是由若干个笔画拼接而成的。

写汉字的笔画通常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

有的从上到下,又从左到右。

汉字的一般构成有很多种,主要是三点、竖、勾、捺、点、提、撇、折等。

1. 汉字是用什么工具写出来的?A. 铅笔B. 钢笔C. 笔刷D. 粉笔2. 汉字的书写方向是怎样的?A. 从下到上B. 从右到左C. 从下到上、从右到左D.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3. 汉字的笔画是按照什么来写出来的?A. 罗列随意B. 任意书写C. 一定的顺序D. 不需要顺序4. 下列哪一项不是汉字的一般构成?A. 竖B. 抄C. 勾D. 捺二、词语释义。

根据课文内容及所给释义,选择恰当的词语。

1. 沉默寡言的 A. 热情奔放的 B. 开朗豁达的 C. 嘤其鸣矣的 D. 塞耳盗铃的2. 看重 A. 滥用 B. 置之度外 C. 甚为重视 D. 漠不关心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一、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文后的问题。

狐狸与猪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老狐狸,它住在森林的一个大山洞里。

在它的王国里,有一只猪,是狐狸的好朋友。

每天清晨,狐狸都会去看望猪。

两个好友谈天说地,无所不谈。

但是每次见面,狐狸总是喜欢让猪教给它一招一式的游戏规则。

猪知道,狐狸的智商很高,所以猪总是很耐心地教它。

无论是跳舞、蹦迪还是简单的扑克游戏,猪都会不厌其烦地教给狐狸。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狐狸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它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我们在山洞里面大的空地上绘制几个目标,然后我们各自面对这些目标,轮流投掷飞镖。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参考答案【最新整理】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参考答案【最新整理】

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及参考答案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分)(欧阳修《醉翁亭记》)(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分)(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2分)(4)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1分)(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4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qídǎo的钟声也响了。

(2)摄影家们zhēn zhuó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儿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gù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2024年深圳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班级:姓名:得分:一、笔直心正(3分)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二、文化寻根(21分)龙年春晚以“龙行龘(dá)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充分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

让我们以文说龙,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

请按要求完成1-7题。

(21分)自古以来,龙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

龙之文化,源远流长。

自黄帝时代起,龙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得土德瑞,黄龙地蚓见。

”是为龙之瑞应。

龙之形象,或翻腾云海,或潜藏深渊,变化莫测,引人xiá①想。

《楚辞》以龙形容神仙之姿,《周易》以龙喻君子之德。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皆有龙的身影。

龙之寓意深远。

龙象征吉祥如意,龙象征力量和智慧,龙象征着变革与创新。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秉承龙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传承龙之文化,②发挥其深刻内涵,以创新方式展现于世人面前,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1. 请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①②“发挥”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2. 对于文段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深刻内涵”“吉祥如意”“厚德载物”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B. 本文段分别从龙的形象、寓意、文化三方面阐述龙在中华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C. “自黄帝时代起,龙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句子主干是“龙成为图腾”。

D. 画线句“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是病句,应将“逐渐”删除。

3. 同学们对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语境,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5分)小深:龙文化渗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名著里有龙,比如《西游记》中的取经队伍中的①,它的原身就是一条龙。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殷.勤/殷.红拾.掇/拾.级而上B.辍.学/点缀.襁.褓/强.词夺理C.诘.责/拮.据憔悴./鞠躬尽瘁.D.广.博/粗犷.埋.怨/埋.头苦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遒劲鸠占鹊巢嬉闹大相径庭B.流淌无可耐何谰语雕粱画栋C.僵绳见异思迁浮燥毛骨悚然D.分岐千均之力诬蔑不求甚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大代表们不期而至....,齐聚一堂,在大会上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

B.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成功地把一出枯燥的戏演得绘声绘色....,吸引了全部观众。

C.企业首当其冲....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

D.面对洪涝灾害,广大公安民警临危不惧,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殚精竭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24中国诗词大会》首场围绕“春天”作为主题,旨在以诗词的名义向春天致敬。

B.阔别十二载,广州春节烟花汇演回归白鹅潭,为市民塑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C.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将增设滑板、街舞、攀岩和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大家都非常期待。

D.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从“看屏”转向“读纸”,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二、综合性学习5.班级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研学活动,小越同学计划去参观文德楼,感受红色文化。

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近日,经过为期1年的改造更新,位于越秀区的文德楼重新对外开放。

该楼成为广州市首个在居民楼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为老城区新添一座“红色地标”。

文德楼位于文德东路文德里,建于20世纪初,是一座“n”字形洋楼,由五幢三层高的楼房连成一体。

楼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体设有“文德楼”横匾,地面铺设花阶砖,外墙为明快的黄色。

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租赁文德楼部分房子给周恩来夫妇等共产党人居住,其中周恩来、邓颖超住文德楼3号二楼。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说明:1.全卷共9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错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学海拾贝·积累(30分)【成长第一乐章:积累自我之诗意春天】同学们,又是一年冬去春来,初中三年快就会过去,人生自有诗意,愿我们每个人把握人生的春天,珍惜宝贵的友情,创造美好的明天!请根据情境,完成以下第1题。

1.请你根据提示,正确填写古诗文名句。

(1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③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⑥李清照《渔家傲(天楼云涛连晓雾)》结尾“______,______”两句。

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2)根据批注和出处,完成下面诗歌读书卡。

(2分)(3)诗意赏析题,课文《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进: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小语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崔颜《黄鹤楼》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他的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专用)(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专用)(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1(广东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默写诗文。

(共10分,答对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长沟流月去无声。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让我们走近文学,一起欣赏锦绣诗文,感受前人的精神情怀。

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

”(《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yún xiāo ()里去了。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 zhī()。

(3)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chuī máo qiú cī()之人。

(4)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连山县2024中考模拟(一)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上了那家,___________________!(王盘《朝天子·咏喇叭》)(5)古人常借“梦”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借“梦”来表达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君主赏识的愿望;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梦”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梦’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未酬的愤慨。

(6)欧阳修曾在扬州修建过一座“平山堂”,其因地势高,坐堂中遥望江南远山,与堂的栏杆相平而得名。

2024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伫立旷野,苍qi6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

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 )立苍qi6ng( ) yùn( )含亘.( )古(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19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2019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说明:1.全卷共8 页,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120 分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

一.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分)(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1 分)(3)□□口□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2 分)(4)晏殊《浣溪沙》中的“□□口□□口□,口□□口口□□”对仗工整不露痕迹,被誉为“天然奇偶”,于花落燕归之中,寄托了对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的感叹。

(2 分)(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

(4 分)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 分)A.至若春和景明/触景生情B .孰与城北徐公美/孰是孰非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挑拨离间D .闻寡人之耳者/闻鸡起舞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 题。

(7 分)是春光,就应在春天绽放,即使是昙花一现,也可以给人们留下难忘的shùn ji a n ()。

是夏花,就应在烈日下吐出芬芳,只要心中装满了美,何惧那骄阳似火?是秋叶,?是冬天,就在jì mò ()中默默地流淌吧!只要保留自己的那份纯净与执著,汇入大江中,就能够在大自然的腹地感受到属于生命的永远。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 分)shùn ji a n()jì mò ()4.结合语境,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是秋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二个。

(3 分)绽放昙花一现成熟悲壮执著按要求完成6-8 题。

(7 分)中国2019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Expo 2019 ),是第41 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为主题,总投资达450 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6.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2 分)【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 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 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7.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委员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

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2 分)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 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

世博园区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

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8.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

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不超过25 个字)(3 分)【材料】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

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 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 万度,每年养活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 吨。

“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

“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 题。

(一)(8 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 告子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10.2019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 级,同样的事情也曾在2019 年上演。

真可谓“多难兴邦”,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 分)1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3 分)(二)是是非非说时髦(11 分)王太吉①时髦这个词含有多义性,时而指人的穿着打扮领先入时,时而指风尚的新颖别致,时而指某种做法出格越轨……亦褒亦贬,似抑似扬,见仁见智,难以共识。

②时髦具有时间区位的特指性,比方50年代穿灯芯绒、劳动布衣服较为时髦,20 年前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左邻右舍羡慕不已,视为时髦,谁家安装电话,将引起轰动效应……③世上很难找到永远时髦的东西,因为人类总在不断地搜奇猎异,满足永远不满足的夙愿,推动社会的发展,时髦会不断继续下去。

④物质的时髦或精神的时髦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许多人不约而同灵感火花的集体迸射,难以找出始作俑者,难以阻挡遏制。

⑤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之流竭力反对火车、电灯等时髦的玩意,螳螂挡车般成为历史笑柄,“老佛爷”是个极端的反面典型,不提也罢。

⑥时髦的事物改变人的习惯,带来许多实惠与方便,比方拥有移动电话、私人轿车、别墅,等等,不仅标志档次身份,也符合快节奏高效率的潮流。

似乎没有什么人绝对地拒绝时髦,虽说有“酸萄萄效应”,那是因为自己条件不允许形成的心理反弹,讲究或享受时髦除了观念新之外,还要物质基础,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⑦总体来说,痴迷时髦的是年轻人,或者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

而中老年人相对稳定,他们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不大容易被时风左右,他们之所以接受冰箱、彩电、程控电话,等等,是出于实用而不是时髦。

他们大宗的钱还是存入银行,利息再低也难改初衷。

⑧不是所有时髦的东西都是好的。

尤其是一些天真幼稚的年轻人,他们追求的时髦比较多。

拿美容来说,如果是演员、公关小姐等,由于职业需要,无可厚非,可是一些大学生、普通职工,也在头发、眉毛、眼睛、嘴唇、指甲上花费许多时间去包装,自以为时髦,却失去了本色个性。

⑨笔者曾在天津一辆中巴车上见到一位售票员小姐佩戴了八只不同款式的金戒指,人们叽叽咕咕,一方面羡慕她富裕,另一方面怀疑她神经有些毛病,我则担心她会招来杀身之祸。

⑩时髦一旦失去分寸,必然坠入庸俗的泥淖。

那位拥有八只戒指的小姐,并不明白时髦的含义,究竟出于什么心态,值得专家学者们探讨。

(11)中国人毕竟是谨慎的,一面稳妥地接受时髦,一面又提防时髦的负面效应,极为艰苦地把握着分寸。

(12)时髦在中国是个热点问题,也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你说时髦,他说怪异;你说潇洒,他说胡闹……(13)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你是哪种时髦,必须建立在诚实劳动、不侵占他人或国家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另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选自《中国青年报》)12.为什么说世上很难找到永远时髦的东西?( 3 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⑨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14.作为一个21 世纪的年轻人,你是怎样看待“时髦”的?请用不少于80 字的文字表明你的态度。

(4 分)(三)绝唱(15 分)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

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

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

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

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