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

合集下载

新平法图集和老平法图集的69点区别

新平法图集和老平法图集的69点区别

新平法图集和老平法图集的69点区别- 结构理论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 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新编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

新编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近期在工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一些施工、监理单位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理解不够,特别是对非阴影区构造认识存在误区,造成漏设钢筋及钢筋制作绑扎错误现象,在此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钢筋排布构造做一简述,希望参建各方能够引起重视。

1、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竖向钢筋即为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一部分,与竖向分布筋一同排布,非阴影区长度依据设计要求取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间距的整数倍。

2、施工钢筋排布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外皮与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外皮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即边缘构件与墙身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同),同时应满足边缘构件箍筋与墙身水平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外圈和非阴影区外圈应设置封闭箍筋。

部分非阴影区外圈封闭箍筋可由满足构造条件的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替代,当墙体水平分布筋替代非阴影区外圈封闭箍筋时,计入体积配箍率的墙体水平分布筋不大于体积配箍率的30%,并应适当设置拉筋。

具体方案由设计确定。

4、非阴影区外圈封闭箍筋应伸入阴影区内1倍竖向钢筋间距,并箍柱竖向钢筋。

封闭箍筋内部设置拉筋时,拉筋应紧靠竖向钢筋同时勾住外封闭箍筋。

5、沿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外封闭箍筋周边,箍筋局部重叠不宜多余两层。

6、施工安装绑扎时,边缘构件封闭箍筋弯钩位置应沿各转角交错设置,转角墙或边缘暗柱外角处可不设置弯钩。

7、剪力墙钢筋配置多于两排时,中间排水平分布筋端部构造同内侧水平分布筋,端部弯折段可向上或向下弯折。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全面启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干部**人,其中中共党员**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大专学历**人,中专学历**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

[2017年整理]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2017年整理]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10 第条; 2、计算公式(1)体积配箍率:sA l A n cor iSi i ∑=v ρ(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cor=(bw-2c-2φ)×(h-c-2φ)Acor=(b+bw+b-2φ)×(bf-2c-2φ)+(h+c)×(bw-2c-2φ)Acor=(bc-2c-2φ)×(hc-2c-2φ)+(h+c)×(bw-2c-2φ)(d)转角墙(L形墙)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6《测量学》模拟试卷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

A 180° B 0° C 90° D 270°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 5 m B mm C 5 cm D 50 cm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

平法识图之框架结构口诀

平法识图之框架结构口诀

钢筋平法识图之框架结构口诀框架结构有奥秘,听我慢慢说仔细。

抗震非抗样不一,就是抗震也分级,一二三四共四级,非抗脚标少个E,抗震标注“LaE”,锚固长度查图集。

直锚弯锚均可以,至少也得二百五,11G有了新做法,减去50成二百。

底筋一般不连接,过了中线加5D,筏板、地梁和楼梯,非抗、非框、井字梁,悬挑、板筋加条基,以上九种不带E。

遇上框架请慎重,楼梯可能要抗震,悬挑是否要抗震,图纸一般会注明。

框架顶梁边角柱,收顶做法样不一,柱插梁、梁插柱,翻看图集三十七(页),还有图集五十五,以及图集五十六(页),新图集增加新做法,同径柱筋翻上去。

屋面框柱顶收齐,附加三根不忘记,框支梁、框支柱,翻看图集六十七。

柱筋伸到上层顶板里,能通则痛不忘记。

梁柱交接核心区,并箍乱放不允许,汶川地震有教训,没有加密出问题。

有个强条提醒你,强屈、超强和延伸率,如果复试不合格,钢筋再好也要扔出去。

材料采购请注意,不带“E”钢筋不要买。

有得图纸不规范,符号标注很混乱,“L”和“LL”分不清,两种要求大不同,不合规范难监理,你要据理提问题,让其改正是目的,方能做个好监理。

连、暗、边框梁三类,各种暗柱有十种,墙身、墙柱和墙梁,全属剪力墙范畴里,柱非柱、梁非梁,作为监理要懂得。

水平筋外侧通过去,拉钩勾住不忘记,加强部位是约束,拉钩一般要加密,构造(边缘)箍筋不算计,拉钩设置按图纸。

墙柱上升要连接,绑扎、机械和焊接,绑扎搭接LaE, 1.2系数乘上去。

接头错位五百几,上下搭接有距离,对焊离地五百起,上下之间35D。

新图集里新规定,只是绑扎有了新做法,70页里寻奥秘,各位监理看仔细。

汇总03G101-1平法图集与11G101-1平法图集99不同之处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钢筋新老图集区别100项

钢筋新老图集区别100项

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

2013年江苏造价员考试(继续教育)真题

2013年江苏造价员考试(继续教育)真题

⼀、单项选择题(共30题) 1.圆弧板夹⾓45度,起始半径6000mm,板⾼3000mm,布置B10@150放射钢筋,分布间距按板凸边量度,问计算钢筋根数( )。

A、40根 B、32根 C、48根 D、50根 2.AT型楼梯,楼梯梁混凝⼟强度等级C25,作为梯板的⽀座构件,设计标注为“铰⽀座”,现梯板底筋配置为B12@100,⾯筋配置为B10@150,问梯板低端⾯筋的锚固长度是( )mm。

A、266mm B、330mm C、200mm D、50mm 3.框架柱抗震等级⼆级,顺锚固⽅向长1600mm,混凝⼟强度等级C30;框架梁⾮抗震,混凝⼟强度等级C25,梁底配钢筋B18,问锚⼊⽀座的长度是( )mm。

A、594mm B、1550mm C、890mm D、750mm 4.抗震箍筋的弯钩构造要求采⽤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段取值为:( ) A、10d85mm中取⼤值 B、10d75mm中取⼤值 C、12d85mm中取⼤值 D、12d75mm中取⼤值 5.在软件中⽤( )功能可以实现两块筏板标⾼或厚度不⼀样时,相交位置的变截⾯? A、属性修改标⾼ B、打断 C、设置筏板变截⾯ D、筏板分割 6.⾮抗震框架柱,底部是基础,混凝⼟强度等级C30,配钢筋B16,绑扎搭接,问纵向钢筋⾮连接区长( )mm。

A、0mm B、≥500mm C、搭接长 D、Labmm 7.地下室外墙贯通五个5000mm的开间,轴线号为①-⑤,且在每个轴号处设置有护壁柱,但第③轴号处的护壁柱不⽤于做墙的⽔平⽀撑;其中①-③轴线跨段内配置B12@150⽔平钢筋,③-⑤跨段内配置B10@150⽔平钢筋,问B12⽔平钢筋应不⼩于( )m长。

(不计搭接和钢筋错开距离长,也不考虑层⾼)。

A、10m B、11.7mm C、16.6m D、15m 8.平法中,柱箍筋加密范围不包括:( ) A、节点范围 B、底层刚性地⾯上下各600mm C、嵌固部位向上1/3Hn D、搭接范围 9.⾼板位筏型基础指?( ) A、筏板顶⾼出梁顶 B、梁顶⾼出筏板顶 C、梁顶平筏板顶 D、筏板在梁的中间 10.11G101系列新平法中,基础联系梁取代了03系列平法中的哪种构件?( ) A、基础梁 B、基础次梁 C、基础连梁 D、地下室框架梁11.有梁楼盖楼(屋)⾯板配筋构造,端部⽀座为墙时,版⾯钢筋锚⼊⽀座的长度是( )。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及核心区面积计算

由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对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考察较多,而《规范》中无具体计算公式,特整理如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1、计算依据:
2、计算公式
(1)体积配箍率:s A l A n cor i Si i ∑=v ρ
(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c (最外层钢筋,即箍筋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箍筋直径为φ,如果题中明确给出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可以根据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关系求出c 。

(3)根据《规范》,箍筋长度l 为箍筋中心线长度,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Acor 为最外层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

2、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计算简图及计算:
①li 如图中所示;②Asi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A ;③ni 可从题中图形数出;③s 一般题中给出;④Acor 计算公式如下。

(a )暗柱
Acor=(bw-2c-2φ)×(h-c-2φ)
(b )有翼墙
Acor=(b+bw+b-2φ)×(bf-2c-2φ)+(h+c )×(bw-2c-2φ) (c )有端柱
Acor=(bc-2c-2φ)×(hc-2c-2φ)+(h+c )×(bw-2c-2φ) (d )转角墙(L 形墙)
Acor=(bw+b-c-2φ)×(bf-2c-2φ)+(h+c)×(bw-2c-2φ)。

计入墙体水平筋时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方法

计入墙体水平筋时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方法
更大 。
实 际上 , 当 了解 了边 缘 构 件 配 箍 率 特 征 值 的 力 学 含 义 以
后, 就可以将边缘构件总的配箍特征值视 为约束边 缘 内箍 筋 的配箍 特征值与可计入 的伸入 约束 边缘 构件 内的墙 体水 平 筋 的配箍特 征值 两者 之和 , 即:
A +A

求基本相 同( 规 范 。 采用了“ 宜” 用语, 而 规 范 采 用 了
l 配箍 特征值
“ 应” 用语 ) , 具体见表 1 。
表1 剪 力 墙 约 束 边 缘 构 件 配 箍 特 征值
抗震等级
轴 压 比

一级 ( 9度 )
N ≤0 ・ 2
O .1 2
一级( 其他 )
求且在墙端 有可靠锚 固 的墙 体水 平分 布钢筋 。由于这 一规 定 可以减少 一些 约束边缘 构件 箍筋 用量 , 所以受 到了不少开 发商和设计 人员的关 注 。但是 因 为规范 的相关 规定 不够 明 确, 有关表述还不尽相 同, 因而在具 体工程设计 中, 给部分设
计 人员带来了一些困惑。
值 …为墙体水平分布筋 的抗 拉强度设 计值。
于是可得到 :
{ f
J y v . Y
・ p
≤ 0 .3 A
J y v . Y
= 0. 3 p Fra bibliotek也就是说 : 墙体约 束边 缘构 件体积 配箍 率计算 时 , 可计 人 的墙体水 平筋的经等强换算后 的体积 配箍率 , 不得超 过全
N≤O ・ 3
O. 1 2
二、 三级
N ≤0 ・ 4
0 .1 2
N> O ・ 2
0. 2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